close

中國時報  2008.06.02 
《國際書訊》---Hay文藝節庫雷西放砲   郭光宇/綜合報導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形容每年5月英國威爾斯小城Hay-on-Wye的文藝節為「心靈的烏茲塔克」,今年的Hay文藝節照例邀請一位卸任的美國總統盱衡暢談世界局勢,受邀的卡特前總統就人權問題和衝突解決提出他的經驗之談。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夫人雪莉也前來談論女權,趁機推銷她的自傳。

     文藝節的另一賣點是各個文壇巨星。新書The Enchantress of Florence以佛羅倫斯和蒙兀兒王朝為背景的魯西迪,在會中大談蒙兀兒繪畫精品「汗扎那瑪」(Hamzanama)背後的畫家。小說劇作產量皆豐的哈尼夫.庫雷西,則藉機抨擊各大學開設的「創造性寫作」課程,說那簡直是「新的精神病院」。其他與會的知名作家還有伊恩.麥克尤恩,以及美國文壇大老約翰.厄文等人。

(此則新聞轉載自中時電子報,按此連結閱讀


這個英國著名的文藝活動,你知道她的由來嗎?
馬可孛羅近期新書《創意城市》,作者查爾斯蘭德利先生,就為你揭露她的神秘面紗囉~~


        隨著世界文化資源公開,事情也變得很清楚,那就是每個城市都可能擁有獨特的利基,而對任何試圖開發或宣傳醜陋、寒冷、酷熱的城市或貧瘠之地的人來說,「無中生有」已成了圖騰。大家了解到,只要鍥而不舍、夠努力,每個城市都可能成為某種世界中心,如佛萊堡(Freiburg)的生態研究、紐奧良的藍調,或上威河鎮(Hay-on-Wye)的書籍銷售。而在認同城市的資源上,你大可向因「節慶」(feste),或「地方美食節」(sagre)聞名的義大利人學習,從蘑菇、義大利麵到文學,他們藉由這些慶祝活動讓世人知道他們各地區的資源。……

無中生有──英國上威河鎮書城
        直到1961年,上威河鎮(Hay-on-Wye)還是座頗為不討喜的威爾斯邊境城鎮,當時在經濟上仍仰賴式微的農業市場。而李察.布斯(Richard Booth)在擁有傾圮大半的城堡,便著手買進二手書;不久,這些書就堆滿了城堡。當電影院、消防局等建築遭到棄置,並待價而沽時,總有這位買家等著要買。而整座城鎮書店林立,可能搖身成為國際觀光勝地的構想,當時可說是走在時代尖端。很快的,戲院書店(Cinema Bookshop)就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手書店」,後來轉售給一位倫敦商人。到了1970年代初時,上威河鎮已國際馳名,如今鎮上有四十二家書店。它們涵蓋的專業書籍五花八門,有電影、藝術、神祕學、歷史、軍事、詩歌、兒童、美洲文獻、哲學與經濟學等。上威河鎮及其與眾不同交易所帶來的名聲和觀光客,讓布斯與其他人得以開更多書店。

        布斯個人在上威河鎮的投資,加上他旗下26名員工,還有別處約220名僱員,為當地帶來的經濟永續性,是任何化學農業、工廠式農場經營,或是超市零售所無法為農村地區帶來的。上威河鎮如今的人口剛超過1,400人,維持著十五家大型賓館、四家飯店,還有許多民宿的生計,而鄰近鄉間的這類宿點更多。至於咖啡館和餐廳的數量也戲劇性地增加,過去四年間,共有十二家陸續開張。而在同一段時間裡,更有十家古董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每年有11萬旅客造訪上威河鎮,在5月文學節(Literature Festival)的那幾個星期裡,人潮會略顯擁擠。1980年代時,上威河鎮並未如許多鄉間城鎮般,飽受零售萎縮之苦。

        布斯曾協助創辦國際書城運動,如振興南法蒙特利(Montolieu)、荷蘭布瑞德沃特(Bredevoort)、比利時雷都(Redu)、不列塔尼的貝榭麗(Becherel)、瑞士聖皮耶克拉吉斯(St. Pierre de Clages)、美國斯提沃特(Stillwater)、挪威夫雅雷(Fjaerland)、馬來西亞布谷村(Kampung Buku)、日本宮川等小城鎮。來源︰蘭德利,1996  (摘自《創意城市》書中的分享案例)


創意,將為城市帶來全新的經濟力與生命力!
這本書@博客來  現正79折優惠中~
http://www.books.com.tw/exep/activity/activity.php?id=0000014068&sid=0000014068&page=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