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EUREKA 系列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星野道夫《與時間的河約定》立體無書腰  

不帶槍的攝影師

【作家、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吳明益◎文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最喜歡的福克納作品,是他中篇的作品《熊》?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讀完闔上書的那一刻,想像自己就站在森林邊緣,看著「老班」(Old Ben,小說中那頭大棕熊)緩緩與森林融為一體。

年輕的福克納據說也是《白鯨記》的沉迷者,《熊》也同樣在描寫一次奧德賽式的漫長追獵。小說裡最迷人的角色是引導少年艾薩克認識森林與獵熊知識的老獵手山姆‧法澤斯(Sam Fathers),他告訴了艾薩克帶槍就見不到老班,而不帶槍自身又會有危險,但要進入真正的森林,就得做這樣的選擇。

山姆身上流有印第安人、黑人與白人的血統,但他核心的身分是「獵人」。就像所有的職業一樣,獵人有很多種,有為求生活糊口的、有濫殺者,也有為取得利益,蔑視生命的人。但山姆這個角色所揭示的獵人本質,不是動物的敵人,而是對手。在森林裡獵人不再是「白人、黑人,也不是紅人,而是具有意志,能夠忍受艱困、謙卑而又具有求生技能的人」。

 

我曾在《浮光》裡提及一個關於生態攝影的論點,那就是相機的出現,在生態的殺伐旅中取代了獵槍。只是攝影者都還帶著獵手的習性:他們追蹤獵物,保持感官的敏銳,在「扣扳機」的一瞬屏息,為溜走的快門機會嘆息。但同樣地,攝影者也有很多種,我向來認為,只追求蒐集物種,並且不擇手段取得照片的人並不配稱為「生態攝影家」,他們的舉動讓一張照片的價值變得稀薄。我知道的真正生態攝影家正如同山姆所展示出來的獵人本質,他們「在莽原裡都聽命受迫,都依循古老而嚴厲的法則,從事古老而嚴厲,無時或緩的生存競爭。」而「這些競爭,亙古如斯,一切難過、悲憫、均屬徒然……。」

我只有很短暫的時間想像過成為一個生態攝影家,但很快地警覺到自己不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看到了星野道夫的阿拉斯加系列作品。一般人並不理解,看到生態照片的同時,就等於看到拍攝者生活的片段,因為攝影者一定得在他拍攝對象的現場,而若是照片中的動物正表現出連研究者都難以得見的行為,那就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拍攝者擁有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幸運(但幸運絕不可能反覆出現),二是拍攝者耗盡了不可思議的時光以換取一張張刺擊人心的照片。

更何況,在星野的作品中,不僅目擊了馴鹿、灰熊、北極熊、雪鴞、座頭鯨的獨特行為與姿態,還有充滿詩意的,將動物置於其生存場景中的「巨景」畫面。在雪中獨行的灰熊、橫渡河流的北美馴鹿、險崖上築巢的紅腿三趾鷗……這些生物與供養牠們生存,卻也無情給予艱困考驗的環境,在星野的底片下,傳遞出福克納筆下「古老而嚴厲」的競爭,浮現出「一切難過、悲憫、均屬徒然」的自然法則。星野道夫是真正的生態攝影獵手,沒有一絲可以懷疑之處,而他的作品帶有一種超越技術性的哲思與美學,足以讓像我這種對自己過於仁慈的攝影者感到羞愧。

 

星野道夫最富傳奇性的,莫過於他十九歲寫信給阿拉斯加「希什馬廖夫村」村長,因此走上拍攝阿拉斯加之路,復又在二十多年後,在俄國堪察加半島被棕熊攻擊身亡的生命歷程。他會遭遇不幸,正是堅守生態攝影者隨時待命的原則,留在帳篷裡而不願進入屋子裡睡眠之故。曾到阿拉斯加探訪過星野的日本作家池澤夏樹,在《行旅之人:星野道夫的生與死》(旅をした人星野道夫の生と死)裡頭提到了,星野道夫在野地裡是不帶槍的。因為他認為如果帶著槍,就會變得過度依賴這個武器,而失去了在面對動物的時候必須有的「緊張感」,有時反而會導致輕率的行動。

這讓我想起山姆對艾薩克的叮嚀,也同時想起全無裝備,孤身前往阿拉斯加接觸北美灰熊十三年,最終也死於熊掌之下的另一個傳奇─提姆西‧崔德威爾(Timothy Treadwell)。

提姆西在一九九年左右每年春季開始進入阿拉斯加,在嚴冬時他則到各地鼓吹保育,演講他與灰熊的相處經驗,以便改變世人對灰熊的觀感,直到二○○年與女友同時在營地被灰熊攻擊身亡。德國大導演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將這個事件拍成《灰熊人》,片中荷索透過提姆西留下的攝影紀錄,試圖探索他的心靈世界。

提姆西接觸灰熊(有時甚至與灰熊共游),把自己當成灰熊友伴的行為,多數人並不接受。右派人士在他生前就寄信嘲弄,希望熊把環保份子都吃掉,而生態學家完全不解他為什麼要去「保育」一種事實上族群並沒有滅絕之虞,卻危險性極高的動物?人類學家則認為他可能進入了一種具宗教意味的心靈狀態,想成為熊,而在想像中超脫了人的身分。因紐特人則指責他跨越了數千年來原住民都不敢跨越的界線:他冒犯了人與灰熊的界線。

荷索則懷疑,提姆西會不會在自導自演一部保育電影?這部電影裡,有一個巨大的自然死敵,就是人類與文明,站在對立面的,就是提姆西自己。荷索說,可以感受到提姆西的熱情,但從他的影帶中所拍到灰熊之眼,看到的是冷漠的大自然。他認為,提姆西的情感是一廂情願的。

這種一廂情願的情感,表現在苦旱時,他怕灰熊找不到食物而咒罵上帝;表現在紅狐死亡或小熊被大熊所殺時他絕無矯情的痛苦(因為這些紀錄影帶,提姆西是拍給自己看的),這種一往情深卻不明所以的情緒打動了觀看影帶的我,而我相信也打動了荷索。影片的最後,荷索用他低沉的嗓音說,或許提姆西這些自拍影帶「不是在觀察大自然,而是在審視我們的自身與本質。」

這句話是多麼適合用在星野道夫的作品上。

 

星野不只拍攝野生動物及牠們生存的環境,他還拍人,也拍四季無言運行的地景。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支乾淨、澄澈,毫無矯飾的筆。當他筆下的獵人肢解海豹與馴鹿,架小舟與鯨性命相搏,乃至於追尋阿薩巴斯卡印地安人與因紐特人共有的渡鴉傳說,你一開始會以為這樣的文字未免太簡單、太樸直了,但它就像一把石刀——「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生態批評者在閱讀福克納的《熊》時,常會提到這部小說裡蘊含了三個層次的觀點。一是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二是對自然界競爭對手的尊重,三是對人這種生命本質的理解(山姆在老班死去後,自己也就死去了)。當我翻到書稿最後一篇攝影家今森光彥的文章裡提到,他和星野既是敵手也是朋友,他們碰面時話題通常圍繞在攝影上頭,不過並不是討論相機型號或鏡頭優劣,而是「交流自己的親身體驗」時(我一向以為這是真正生態攝影家跟偽攝影家不同的重要分辨點),忽然若有所悟星野作品裡何以會有那種迷人的質地:重點就在,他從第一次到達阿拉斯加開始,就選擇了「不帶槍」的觀察方式。這樣嚴酷的方式先是不斷深化了他對自然的認識,同時也展示了對對手的敬重,而最終就像荷索所說的,審視了他自身存在的本質——星野的一生為這些照片而生,而這些照片也讓星野真正成為一個有意義的生命體。

這部作品裡數百張照片,數萬字手稿,是一個偉大心靈的遺體。這本書裡所寫雖非一般人一生中得以經驗,卻是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旅程」,而透過細膩的編輯(這應該是中文世界中編得最好的一本星野道夫),讓星野的本質時時閃現。讀這樣的一本書你不該只是用看,或者唸出聲來,它還適合側耳傾聽。就像星野曾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溫裡傾聽冰河碎裂的聲音,在荒野裡傾聽灰狼的嚎叫,在仰望極光、看著北美馴鹿無聲越過山脊的身影時,必然聽到的,時間之河的聲音。

文章標籤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生活關鍵字封面  

※本書收錄惠文社一乘寺店店長堀部篤史精彩解說

 

如果你以為京都只是一座千年古都,

那麼將會錯過這些美好的事物!

勾勒出在地人對生活的執著與品味,

沒有體驗過,不代表真正來過京都!

 

  作者以26個英文字母字首,選出個人認為最能代表京都的26種景點與名物。

  旅行,不僅是放鬆心情、吃喝玩樂,強調的更是從多樣化的旅行方式中,心靈能從中獲得療癒與饜足。不同於坊間多樣化的日本旅遊導覽書,而作者以一種細膩且深入的角度,重新詮釋京都之美與在地人閒適的生活步調。京都是每個旅行者都熟知的地方,除了保存諸多古蹟文物,走入京都彷彿穿越數百年前的日本。然而,每個人眼中的京都雖美,卻忽略了那份潛藏的質樸與悠閒,透過私藏景點與精選京都名物,從「心」去體悟這座古都的純樸美好之處。從藝術中心、惠文社一乘寺店到和菓子、咖啡廳和著名的京壽司等等,見微知著,從生活的品味與細膩巧思,得以一窺京都那深層的人文意味,讓旅行不再是走馬看花,吃吃喝喝。

  下次再有機會拜訪京都,請記得多盤桓幾日,改以在地人的步調體驗生活,感受這些結合現代與傳統日本文化之美的巧思與風格。

 

«   全彩圖文,從英文拼音字首A到Z完整介紹26種代表京都的景點與名物

 

«   從京都人的生活品味到人文歷史背景的介紹

 

«   收錄惠文社一乘寺店店長堀部篤史精彩解說

«不論是新手觀光客或資深背包客都能參考的最佳京都導覽書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硬皮圓背精裝  

旅行書史上最悶騷的「癲倒」之作 

等待16年「原汁原味」的經典復刻 

最瘋狂的巴黎,獻給最大膽的旅人

 

★作家林郁庭專文推薦

★《巴黎症候群》作者林鴻麟

A+DESIGN設計師鄭宇斌

旅人藝術家蕭青陽

IF OFFICE有限公司負責人馮宇

視覺藝術家鄒駿昇

──率性好評

 

「這不僅只是一本旅遊書,也是一本令人莞爾的小說,

更是一本傑出的藝術設計的好書。」

 

跟隨封面上顛倒的巴黎鐵塔,想像自己走入十九世紀這座貌似不真實的莫測之都。這是一本虛構的旅遊指南,有了這本奇異的導覽,你將不再只是一般遊客;它天馬行空,但就在你手中。它將顛覆你,灌醉你,然後把你帶到巴黎大街上,要你打開心靈,睜大雙眼,留心幽靈與陰影、迷魅的廊街和各種語言的眉來眼去。

 

旅館評鑑等級從舒適到折磨,每顆枕頭無不翻過,每吋壁紙無不細究。新橋電影院熱映順流塞納河而下的一瞬之光,含蓄的舞孃書寫午夜巴黎的異色私語。你將飽嘗脣與書博物館的極樂感官經驗,在納達咖啡館一窺巴黎的文學現場。切勿濡濕哀嘆旅館的房客留言本,因為異鄉人旅館裡的幻影將在無眠之夜為心碎之人細心鋪上簇新的床單。

 

本書訴說著令人心馳神迷的旅人見聞,周旋於歡快現場與從未聽聞的誘惑疆界,既是一趟詩意狡黠的巴黎之旅也是一部精美的藝術傑作。從熱烈的挖掘探索當中,我們透過想像的巴黎認識了真正的巴黎,並且深深為她喝采。

 

本書獻給最大膽的旅人:

場景一、夠稀奇的主題行程

n           懷古的詩意之旅

納達咖啡館以名作家作品入菜,巧思化為牆上的漫筆隨談

埃及信託的拿破崙木乃伊,提供自動櫃員機的提款服務

詩意的屁股褲子店幫客人把詩繡在屁股上

精美的屍骸餐廳招牌菜,由蒙眼廚師群以藝術手法共同製作出來

脣與書博物館,門票是壓在手腕上的吻印

品嚐白鴿餐廳陷入存在危機的「波娃鮭魚」

欣賞新橋電影院投映在塞納河面的電影,票價涵蓋徒步過橋的享受

入住中世紀小旅店最夯的地牢套房,門房皆是鎖甲武士,房客需以古詩句對話

 

n           瘋狂的詭誕之旅

在賢伉儷咖啡館,男女用餐者若相互指責或重翻舊帳,會被強迫洗碗、灌香腸、刷地板

申請缺德行人證,賦予你在人行道上吐痰,用目光逼視汽車要求讓路的權利

兩全其美小酒館讓女性顧客邊試穿胸罩,邊往嘴裡大塞香腸大灌啤酒

小地獄洗衣店能在三分鐘內燒光床單枕套,兌幣機就是一臺吃角子老虎機

壞男人婆酒館的女服務生會把你打得鼻青臉腫

頑鼠夜總會看名媛拋開禮教矜持互扯頭髮

入住廉價但春色蕩漾茉莉旅館,陪其他房客一起整夜叫春

 

場景二、夠尖酸的評鑑指南

n           設有打鼾者專用房間

n           門房是包打聽(請提高警覺)

n           免費打電話回家找媽媽

n           保證失眠

n           5號房位於升降梯內

n           服務生好色

n           別吃今日特餐

 

場景三、夠脫稿的法語教學

n           早餐嚇嚇叫法語教學:

Il y a une sauterelle/un cafard dans mon croissant.(我的可頌裡有隻蚱蜢/蟑螂)

n           直率搭訕法語教學:

J'aimerais sortir avec votre hyène pour boire un verre.(我想請你們櫃臺那隻土狼出去喝一杯)

 

場景四、夠離奇的特殊服務

n           綁架公司:你是否對旅伴感到惱火,對行程做出妥協而感到憤怒?你是否太客氣、太懦弱、太假惺惺而不敢說出口?綁架公司能夠火速拯救你,把你錯放到他處,保證計畫縝密周詳。

n           先行試喫服務:安排人員先行試吃,免得你遭人下毒或意外中毒,而死得難看。每位顧客皆有專屬試吃員,假使你真屬意某位試吃員,你可以再度委派他,並期待他還活著。

 

本書特色

 

n           內容:結合傳統的旅遊指南格式與許多搞笑的顛覆,虛構出最經典的巴黎

n           封面:以進口荷蘭布、精裝圓背裱製,完整復刻的精緻質感

n           內頁:全彩印刷、精緻圓邊,演繹相片插畫拼貼而成的完美版式

n           血統:誠品日誌本形式設計的靈感繆思

n           經典:台灣新銳設計師人手一本的必要收藏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蔡雯婷(編輯)

  看著書稿的時候,劈頭第一句話就讓我很感慨──

  江戶人十分重視「初物」,最具代表性的夏季初物就是初鰹。「初物」是相隔一年才能吃到的天賜珍品,代表著四季的恩惠,但是,現代「不管什麼時節都吃得到各種食物」的飲食型態,使得我們已經不會再為了食物而對大自然產生感謝之情。

  記得小時候會聽到些長輩念著幾月產什麼幾月吃什麼,傳統二十四個節氣念得像首歌謠,像順口溜,總覺得很神奇,天地萬物的生長就像大家說好排班制一樣,下個月輪到你值班了!就會在各個市場攤販上處處可見當季食材正在熱賣。

  小販永遠都會說同一句話:現在正當時,過了就不好吃了。不論是水果、蔬菜還是魚蝦。有陣子不論是新聞還是雜誌,大家都在談論哪種食物含毒素,超過衛生署規定的標準值,就會如何如何,人人講得心驚膽戰,這樣要怎麼生活、要怎麼吃食?

  吃飯皇帝大。吃,在中國傳統觀念裡面很重要,在台灣更是身體力行。老外朋友說台灣人真能吃,二十四小時都沒停過一樣,隨時都處於進食的狀態。但是當吃變成該人人自危的動作的時候,會出現兩種聲音,一種是吃有機絕對不會錯;一種是反正垃圾吃垃圾肥,都吃好幾年了,該死就會死,怕什麼!

  曾幾何時,我們對於食材的觀點成了一種肥料式的想法,活著就是要吃。我們有多久沒有吃到真正食物的原味了呢?江戶人認為吃當季的食物就是對大自然懷抱感謝的態度,謝謝大自然給我們這樣美味的食物。不過也有急性子的江戶人希望快點吃到其他季節的食物,當時就有開發蔬菜促成生長的技術,白話點說明,就是讓植物提早成熟採收,這樣一來造成季節食物大亂,幕府就貼了公告,規定哪個月份是哪類食物的產季,才緩了下來。

  台灣吃素行之有年,對於素食的製作技術非常精妙,其實連日本人也讚不絕口,看到的外貌和吃的口感絕對不會讓人懷疑這是cosplay版的葷食。這樣說好像詐騙,不如看看書中介紹的素鮑魚,就是松茸製成。想到以前看「櫻桃小丸子」的時候,爺爺友藏和小丸子因為鄰居送來珍貴的松茸,跟米飯煮來吃之後,齒頰生香,滋味難忘(只差沒有一條金龍飛出來)。看了一些日本日常生活劇,才理解松茸是很高貴的東西,有錢人才吃得到的東西。但是看了書之後才知道,以前松茸是平民食物,所以很常被拿來做素食料理,就跟香菇一樣通俗。只是現在因為產量關係,物以稀為貴,整個價值觀都顛覆過來了。我想友藏如果知道,應該又會寫下「心中的俳句」了吧!

  日本人愛吃魚,拜島國之賜,魚的種類非常多。江戶時期對於當季魚類販售也有規定:鱒魚正月起、香魚四月起、鰹魚四月起、海參九月起、鮭魚九月起、鮟鱇魚十一月起、生鱈魚十一月起、銀魚十二月起。《築地魚市打工的幸福日子》內有提到,不是當季的魚,會因為氣候、海潮、魚的狀態等等,影響魚肉的口感,所以堅持吃當季鮮魚才是王道。最瘋狂的當屬吃河豚,古今中外名人都因為河豚肉太銷魂,所以就算為此而死也無所謂。日本、中國文人都寫了不少詩詞歌頌,蘇東坡因為春江水暖,為了吃河豚值得一死。松尾芭蕉則是「昨日晃眼即過,猶記河豚湯」,還有日本傳統詩詞云:「人生兩大事,顛倒人生必無疑,財富與河豚。」足見河豚的魅力。

  本書還有一些非常意外的食材料理手法,現在比較少聽到。例如香菇通常以鹹食料理居多,但是在日本糖煮椎茸(甜香菇)是一道甜點,是日本貴婦喝抹茶搭配的下午茶點心。作者本身也是知名日本料理店的老闆,試著學煮了古時候的西瓜糖,豔麗的紅色西瓜汁,晶瑩剔透,色澤誘人,喝了會像「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嗎?並沒有,作者很坦白的說,喝下去真的甜死人,還建議可以拿來當雞尾酒的調味原料。只因為古時候砂糖得來不易,可以吃這麼多糖,除了炫耀自己是有錢人之外,食物也可以因此得以保存良久。

  作者為了讓現代人也能充分感受到江戶人的飲食,努力還原當時的料理風味,儘量達到精準度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地步。有趣嗎?歷史文化有趣!可以跟著做料理也很有趣!更有趣的是,搭到穿越熱潮的邊邊,可以藉由美食回到江戶時代,了解原來江戶人都吃這樣的食物。

文章連結: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999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面書封  

 

字裡行間洋溢著咖啡香,還有你我一人專屬的幸福時光。 

 

因為爵士咖啡酒館,所以出現了挪威森林!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咖啡館,啜飲著堅持夢想的味道。

一本介紹十五位經營者的咖啡館物語

  

窄門咖啡館經營者 Jessica

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 

誠品信義旗艦店生活風格區組長 李絲絲

Yahoo!奇摩摩人/專職烘豆師 咖啡大叔

《咖啡王子帶你Café上癮》作者  張仲侖

小日子總編輯 黃威融  聯合推薦

 

在心裡的某個角落,存在著也許明天就會倒店的不安感。

但是一年內總有數回,店內會瀰漫著幸福的氛圍。

並不是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都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很慶幸選擇了這份工作,為了能再三回味這份感動,

所以我會繼續經營下去……

 

  遊走在街坊巷弄內,往往不經意會被那些氣氛悠閒的咖啡館吸引,彷彿走入另一種時空,被店內的氛圍迷惑了雙眼,因咖啡香而微醺。

   關於咖啡館,我們有種浪漫的憧憬──如果可以擁有自己的小店面,播放著醉人的爵士樂,三五好友捧場,或和各式各樣的客人閒話家常──那樣的生活簡單而美好。

  本書與十五家咖啡館店長的甘苦對談,佐以豐富精采的照片,店內受歡迎的菜單和室內獨特的裝潢。開店難不難?如何當好一店之長?在享受悠閒幸福的小日子之餘,我們或許得先付出些什麼來換取這些美好。

  從前半部說明的營運方式和開業資金等資訊,到後半「開業前的基本知識」,決定店家風格、地點、資金籌措、食材進貨等等,起步的艱難,門可羅雀,到客人間的口耳相傳,報章媒體爭相介紹。一間小小的咖啡館可以成為大家的好鄰居、好朋友。我們不單介紹特色咖啡館,也有甜苦動人的咖啡館經營法則,提供充滿創業夢想的人一劑幸福配方。

名人推薦: 

咖啡館是一個令人嚮往的空間,除此,那更是個說不完故事的人生舞臺,每天上映不同的戲碼。人來人往的公共領域,酸甜苦辣雜陳其間,依我之見,咖啡館的核心價值,正是這部無法道盡結局的腳本。

  咖啡館的經營者,耗盡心思部署了這處與消費者共生共享的交流舞臺,其背後所隱藏種種不為人道的辛酸血淚,都得以在此書中窺探一二;果真是「風格獨特的一人咖啡館」。無巧不巧,身為咖啡館經營者的我,常常獨自賣力演出無人鼓掌的橋段。這樣的孤單與蒼涼像一杯苦澀的咖啡,箇中滋味唯有自己懂……──窄門咖啡經營者 Jessica

 

  到過京都、東京幾回,特別迷戀上那種只有一個人或是夫婦經營的小店,每每都好像有回家的錯覺,即使語言不通,但從裝潢、菜單等小地方,很快的就可以知道主人的理想。

  年輕時跟朋友聊天,十個總有九個想開咖啡館、民宿,但是真正實踐的又有幾人?這本書可以讓夢想開咖啡館的朋友拉近現實的距離,好好的做好計畫,每個人都可以開成一家特色咖啡館。

  來咖啡館的客人可以享受一個午後的咖啡時光,但是一家咖啡館的老闆,可以享受一整天的酸甜苦辣,這不是很棒嗎?──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著有《台北,咖啡時光》等書)

 

  經營咖啡店,咖啡好喝應該只是最基本的條件,同中求異的決勝點,往往是除了咖啡之外的東西。一人咖啡館與連鎖咖啡不同之處,就在於每間店都是經營者個人風格的延伸,從裝潢佈置到音樂燈光,每個客人一踏進來就能感覺出跟這裡合不合拍。店小位置也不多,多來個幾回,老闆就能知道你喜歡的咖啡風味,在沖煮時就會特別留意。不少人有過像是這樣的夢想,放下惱人的工作,當個一人咖啡館老闆,在這之前,不妨先參考這些咖啡職人們,是怎麼建構起自己的咖啡館。──Yahoo!奇摩摩人/專職烘豆師 咖啡大叔

 

  「如果你連認真看完一本書的能力都沒有,那別談你有開店創業的夢想。」

  光靠夢想是無法支撐一間咖啡館的,除了專業是基本之外,還要有開業前的基礎知識、資金的運用、成本及現實考量等,而最重要的,是要能開創出獨特性。

  成功的定義人人不同,創造出自我價值是其中一種。書中十五位經營者,所累積出這幾十年的經營理念,無疑是開店經營最好的典範。若你沒有開店的打算,那他們的生活態度,也絕對能給你一些正面能量,去正視並實踐自己心中的想法。──《咖啡王子帶你Café上癮》作者  張仲侖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  

小編當初看到這禮盒包裝時,心中第一個念頭是,這是什麼禮盒可以包裝的如此精緻與隆重,查詢之下發現是『大地藏 醋的專門店』販售的窈窕淑女禮盒,這跟我們即將在10/3出版的新書《四季江戶味》實在是太合適啦!  

四季江戶味》一書重現江戶料理人精湛的手藝,以四季盛產食材,發揮獨到創意,保有當季食物的天然鮮美,又能變化出多種風味。而窈窕淑女禮盒內含四種特選天然口味的沙拉沾醬,嚴選當令食節最新鮮的食材,絕無添加人工香料,和江戶人如何順應四時,吃出健康天然的飲食堅持很符合,所以小編很努力的幫讀者們爭取到了5份禮盒!

003  

窈窕淑女禮盒內含四種特選沾醬:洋蔥山葵沙拉沾醬、白芝麻山葵沙拉沾醬、青紫蘇沙拉沾醬、梅紫蘇沙拉沾醬

回函贈品  

四種不同的沙拉調味沾醬,用途與口感也不盡相同,也因為是絕無添加人工香料的沙拉沾醬,所以從瓶口就能聞到濃郁的香味。使用日本知名靜岡縣的山葵與純釀造米醋以及淡路島洋蔥,所調配的白芝麻山葵沙拉沾醬、洋蔥山葵沙拉沾醬,解膩且微嗆的口味搭配燒、烤肉類、海鮮或是鍋物、炸物沾醬都相當的合適。青紫蘇沙拉沾醬、梅紫蘇沙拉沾醬添加嚴選天然青紫蘇以及紀州梅醋,在清新的夏日健康開胃的好選擇,搭配川燙肉片、青菜、魚貝類、豆腐、水餃等都會有全新的口感唷。

圖片1  

來看看小編收到的禮盒吧,原本以為會是小罐的包裝,拿到實品後才發現每一瓶都是完全不小氣的280ML裝!小編的同事們一看到,就爭先恐後地嚷嚷著要窩藏私自帶回家呢!

 p067315340075-item-8758xf1x0600x0600-m  

想獲得這麼棒的禮盒組,就要密切注意《四季江戶味》的上市及馬可孛羅臉書及BLOG喔,因為憑《四季江戶味》書腰封底截角,才可以抽天然沙拉沾醬 窈窕淑女禮盒! 市價NT$ 1260 (共五名)

感謝版本800X800  贊助提供  

大地藏 醋的專門店:http://tw.mall.yahoo.com/store/ochikura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築地魚市打工的幸福日子導覽活動報名非常踴躍,書上市第一天名額就已經被搶光了!

為了讓大家還有機會能一窺素有小築地魚市封號的上引水產,小編會努力再和上引水產洽談加場喔!(但因為現在適逢暑假期間,週末人潮很多,不太方便辦導覽活動,如果是平常日的時間,大家方便嗎?)

 

現在就先公佈7/14(六)早上9點半導覽活動的參加名單吧:

洪凱真(Yvette)、王志豪、陳威儒、張家瑋、許育宏、陳清稱Kevin、黃瑋如、李俊霖、曾虹琳、黃威融、劉惠綿、陳勳豪、陳琮璿、林依瑩、紀郁沅、董誼家、徐長皓、林淑慧、揚、陳奕翰。

 

要請大家於7/14(六)早上9點20分到上引水產正門集合喔!小編會帶著《築地魚市打工的幸福日子》新書做為相認的信物呦!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蔡雯婷 (馬可孛羅編輯)

  猶記得小時候陪母親去傳統市場買菜,最怕的就是去魚攤,地上永遠溼答答,周遭瀰漫一股濃重的魚腥味,海鮮摸起來冰涼濕滑,一種甩脫不掉的噁心感充斥鼻間腦內。無法想像怎麼會有人想要去魚市場打工呢?

  現在到國外打工度假正夯,但是相信鮮少人想過要去魚市場打工,可能不習慣那種拉開嗓門吆喝的地方,不喜歡魚腥味,或者因為每天都只能穿橡膠雨鞋、塑膠長圍裙的地方打工一點都不時髦,所以沒人考慮過。不過以作者年屆知天命的歲數,把拿筆的姿勢改成拿菜刀的姿態,奮勇殺魚,有著不輸年輕人的魄力和毅力,去魚市場打工,似乎變成一件很酷的事情。

  在魚市場打工是不分季節的,天熱還好,天冷照樣泡冰水,兩隻手臂都活像不是自己的。作者因為看到魚市場熙攘喧囂的光景,讓原本只是去幫忙魚市中盤商寫傳單的她,卻決定要成為其中的一分子。第一個目標就是學殺魚,這也讓她吃足苦頭,花了一年的時間才上手。魚不論大小,大則重達兩公斤,小則類似柳葉魚,手起刀落,骨肉分離,以不損魚體為最佳。只要顧客有需要,都要使命必達。

  我們都知道討海人是看天吃飯,但是卻沒人知道魚販也是得看天吃飯。魚市場的四季不是看植物枯榮,也不是看衣物穿脫,而是看魚種。就連地球暖化、氣候異常,造成魚種混亂也都能看出細微。本來該夏天出現的魚,竟然春天就提早來報到,結果不能賣什麼好價錢。

日本人愛吃魚眾所周知,什麼季節吃什麼魚也非常講究,如果是當季的魚人人搶購,價格飆升,但是只要到下個季節,賣不完的過季魚價格瞬間大起大落,有人收購就便宜賣。颱風這類天災也是人人畏懼,只要來個一次狂風暴雨,漁獲量驟減,不只漁夫哀哀叫,就連魚販也是莫可奈何。

  原本只知道簡單幾種常吃的魚類,沒想到一次市場打工經驗,也讓作者成了魚達人,就連吆喝叫賣都沒問題!努力勤奮的樣子得到魚市場人們的認同,就連雇用她寫傳單的「濱長」老闆也對她刮目相看(雖然還是照樣用那種大老粗的口吻講話)。

原本大家都覺得這位老小姐應該撐不了就會自動放棄,沒想到不知不覺在魚市一待就待了四年。全都是魚市場人們的熱情感染了她,人跟人之間失去已久的人情味,她在這裡找到,所以留下。

  對現在人而言,打工除了賺錢,就是獲取工作經驗,不過我想其實自己可以從中得到更多東西,例如濃厚的情誼,那是千金萬兩也換不到的。

  之後築地即將搬遷至豐洲,作者為了留住那一刻,選擇寫下打工的幸福時光,給自己留個回憶,也為築地留個紀念,見證那個風光綺麗的魚市浮世繪。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咱們家蔡小編,最近忙碌的這本新書《築地魚市打工的幸福日子》即將在7/3上市囉!

這是本內容很有趣、補胃又補腦的好書呦!小編拿到書稿時,一口氣就把它翻完,還邊看邊發出笑聲吶!

先來看看這本充滿夏天氣息的書封吧!

築地魚市打工的幸福日子立體書封  

我想大家應該或多或少有過打工經驗,但是絕對沒有這麼「鱻」的選擇!這是一個最犀利、最機車,也最令人嚮往的職業-魚市打工!

而且去魚市打工的作者是一個生活日夜顛倒、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字工作者,以年屆五十之年決定投入魚市場工作當個實習生。

她不僅對魚是個門外漢,連拿刀都成問題。只因為看到魚市場的人們渾身解數的工作態度,深深吸引著她。從一開始不被認同,備受嘲諷(魚販都等著看她幾時受不了哭著逃回家);到立定目標,花了一年特訓變成手起刀落、殺魚毫不手軟的高手;得到面惡心善的老闆認可,和手腳麻利剝著貝殼的大姐們打成一片,從壽司店老闆那邊學會殺魚密技──四年的打工生涯讓她成了魚市場達人!

 

小編為了讓讀者們除了能看書認識魚市場的生活,還能有機會到魚市場實際參觀,所以特別洽談了魚市導覽活動喲!有沒有很貼心來著的~

現在就算沒機會去日本,也能一窺築地魚市風貌!

素有台北小築地之稱的上引水產,讓你體驗魚市場的美!

IMG_5751  

VZ8J1360  

由三井餐飲事業集團董事長黃奕瑞與美學總監鄭志仁統籌規劃,上引水產,這個座落於台北魚市的新基地,致力重現魚市場的暢快活力,並擺脫以往市場紛亂的印象,希望讓失落的人群重回市場,讓新的一代體驗市場中人情交流的熱鬧氣氛。

《築地魚市打工的幸福日子》新書活動──魚市導覽行

本活動由01-上引水產     0002  02-上引水產    熱情協辦

時間:2012714日星期六上午9:30-10:30

地點:2012714日星期六上午9:20上引水產正門報到(台北市民族東路410218號)

主講人:美學總監 鄭志仁先生

參加人數限額20名,有興趣的讀者請來信marcopolo.acba@gmail.com

或來電(02)25007696分機2762報名保留名額,以報名順序為主,額滿為止。

(來信主旨請註明:我要報名魚市導覽行活動,信內請提供真實姓名、聯絡電話)

馬可孛羅將於2012711公佈參加名單於馬可孛羅部落格(http://marcopolo.pixnet.net/blog)及FB「馬可孛羅三杯茶好書團」。

 

上引水產交通資訊:

01-上引水產-A3輸出-完稿  

【關於交通方式】

1.自行開車

  *外縣市—下民權交流道後,第一個紅綠燈迴轉,直行至 7-11路口,右轉即可至台北魚市地下室停車場。

   *台北市區—(由南至北) 建國高架民權東路口下,直行過兩個紅綠燈,7-11路口右轉,即可至台北魚市地下室停 車場。

 2.搭乘捷運

  *捷運+公車—行天宮站下車,2號出口,可乘642643路公車(往行天宮方向)台北魚市站下車。

 *捷運+步行—行天宮站下車,3號出口,直行松江路右轉民族西路,台北魚市位於第二果菜市場後方。(15分鐘)

 3.搭乘公車642643路公車,至台北魚市站下車。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廚房裡的身影-立體書封含腰

 

在熱氣蒸騰、油煙味濃的廚房裡,記憶中深刻的身影是誰?母親為了養活一家幾口、揮汗如下做菜的身影?還是(外)祖母為了自己的孩子乃至於孫子,重拾鍋碗瓢盆的身影?還是一個用料精準、煮食分秒不差的專業廚師?

  對作者嘉貝麗葉.漢彌頓來說,廚房的場景從來不曾在她的記憶中缺席,而那些女人們在她的生命中影響也最大!

  我詳實地檢視自己和女性的關係。首先,我就是個女性。雖不如我希望得那麼光鮮亮麗,但是……我為人女兒、為人媳婦,既是妹妹、也有姊姊,還有個媽媽。我生命中遇過很多女人……女人給過我最椎心刺骨的痛;同樣地,也有些女人讓我脫胎換骨。我不想搬出那老掉牙的論點,但是我的摯交好友當中,有些就是女性。儘管如此,這個族群仍然難以描繪,想必也很難代表她們來發聲。

  童年時期,她看著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長大,跟前跟後,甚至坐在她腿上,嗅著母親身上食物的味道和感受那溫暖的身體;成年後,她自己開了餐廳,雇用了一堆女廚師,她成了母親、妻子、女主廚,不同身分遭遇的困境,讓她的生命更充滿韌性;在婚姻危機中,婆婆成了夫妻間維繫婚姻關係一個強有力的理由。

  她成為一個大廚的理由不若茱莉亞.柴爾德那樣,顯得理所當然,相反地,是因為自小父母離異,對母親由愛生恨,加上在她慘白的青少年時期,結交了壞朋友、嗑藥等等什麼都來,過著自我放逐的生活。不過為了生活,她還是試著去工作,打工的地方除了酒店,還有餐館,意外發現與其要她到前面去幫客人點菜,在廚房裡面洗碗、切菜還讓她更感到自在開心,下意識換過一家又一家餐館打工,大的小的,甚至到外燴公司。久而久之竟也培養出一技之長。

  聽了朋友的勸告,也覺得自己似乎該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修了一個文學創作的碩士學位,開了間如今紐約遠近知名的「蜜棗」餐廳。成為女主廚的修煉也絕非外人能夠想像──在家中廚房,是女人的地盤,但是在專業餐廳可就不一定。備受性別歧視的職場內,作者認為「沒有情況比廚房裡清一色是男性而妳是唯一的女性更糟」。她也常受邀演講,對於女廚師的議題,她說:「不過就是,進廚房,用心烹煮,其他的事自會找到出路。

  她那位手藝極好的義大利婆婆成了夫妻間維繫關係的橋梁,儘管彼此言語無法溝通,但是做菜的語言是共通的,一起下廚成了她最歡愉的時刻,每年最期待就是去義大利跟婆婆學做菜。然而隨者年齡漸長,老人家也不敵病魔侵襲,記憶力、體力衰退得厲害,有時候連人都不太能認得出來,更遑論像之前那樣精神矍鑠的捲起衣袖、下廚料理一家子的吃食。這個生了許多孩子、一肩挑起家族生活的義大利婆婆,給了她童年失去的母愛,讓她明白做菜不見得調味、下刀要錙銖必較,做菜也成了一種寫意的、家族凝聚力的表現,那是她前所未有的,也渴望擁有的。廚房在她心中呈現多種意象,也有許多意涵;看著這些女人的身影,在歲月洗禮下也不知不覺壯大了她的心靈意志,以致於成了獨當一面的知名主廚、兩個孩子的媽,還有兩個母親的女兒。 

                                                                                     編輯/蔡雯婷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y&girls.JPG  

攝自 信義公民會館

當妳與自己「約定」一段美好的關係

巫維珍(馬可孛羅文化主編)

  暢銷全球千萬冊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出版後,結合電影創造的「一個人」話題:各式各樣的周邊商品出爐,「你敢一個人旅行嗎」的套裝行程……,更別提許多女子都抱怨「太早結婚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正視了一個議題:獨自一人面對自己的勇氣。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一個人看清內心的需求,才能真正的「享受」生命。

  隨著旅行的結束,小莉遇見了與她相差17歲的斐利貝。各自有過離婚紀錄的他們,認定了彼此的生活經驗、價值觀都能契合,彷彿是大災難之後,老天賜予的最佳禮物。小莉與斐利貝決定一起生活,卻不想「結婚」:結了婚之後,伴隨而來的責任義務,可能把兩人變成世界上最醜陋的人。但由於國籍的關係,他們非得有法律的關係,才能共同生活,這麼一來,逼使小莉只好得去審視「親密關係」的意義了:相愛的兩人必須結婚嗎?結婚一定痛苦?世界上其它地方、歷史上的其它時期對於「婚姻」的看法如何?於是,她寫下了《約定:帶著愛去旅行》

  如果《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激發一個人自己的無窮潛能,《約定》更是一個人愛自己的最高表現。當旅途上的自由與恐懼,轉換為兩人一同面對生命處境時,會是什麼模樣?小莉講的再明白不過了:我們往往期待另一半是「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知己、情感上的顧問,和你智力相當、在悲傷時撫慰你,而且是最好的性伴侶」,但苗族女性就不這麼認為,她們最好的伴侶是女性親人。況且在十九二十世紀初期,婚姻只是保障財產與子女能得到最好分配的「法律」關係。

  婚姻沒有想像中的「絕對」困難,也不是只有穿著白紗禮服的浪漫。小莉也分享了兩人相互扶持的美好:在每天的家務事之中,有一個人願意看見我們的缺陷,卻還是愛我們。這是生而為人最不可思議的慷慨。

  我認為,兩人的「約定」就是與自己的「約定」。當我們越清楚婚姻是什麼,也就不必去恐懼;越明白自己的欲望與期待,越能驅策自己往更美好的方向前進,遇見另一半時,自然能享受愛情的歡娛。這樣的「約定」才是對愛情的最高喝采!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照.jpg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

The photo © Shea Hembrey.

突然,我們這兩個想盡辦法規避婚姻的離婚倖存者,被政府「判處結婚」。我希望能和這些新情勢和平共處,於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徹底研究了婚姻的歷史,直到我找到一種方法,讓我能夠坦然接受再次投入婚姻制度的事實,……

 

問:當我們上次與妳相遇,妳剛剛結束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遍訪義大利、印度和印尼的旅程。在那個故事的結尾,妳愛上了峇里島上一個名為斐利貝的男人。妳和他的這段關係導致妳寫下這本新書。能否告訴我們妳想寫這本書的原因?

答:所有作者都會告訴妳,有一些書,是你想寫的,而有一些書,是你必須寫的,《約定:帶著愛去旅行》肯定屬於後者。由於美國國土安全部介入了我和斐利貝的愛情故事,讓我們的關係中的利害和期限一夕之間改變。突然,我們這兩個想盡辦法規避婚姻的離婚倖存者,被政府「判處結婚」。我希望能和這些新情勢和平共處,於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徹底研究了婚姻的歷史,直到我找到一種方法,讓我能夠坦然接受再次投入婚姻制度的事實,而我所知道詳細了解並親近某個主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寫一本關於它的書。

 

問:妳認為美國離婚率如此高的原因為何?妳在人們結婚之前的可能考量這件事上,有什麼統計發現? 

答:首先,重要的是要知道,當今眾所皆知的「百分之五十的離婚率」其實有點誤導人。整體來說,的確是有百分之五十的離婚率,但是這個比率依人們結婚時的年齡而大不相同。年輕夫妻的離婚率高如天文數字,因而拉高了其他年齡層的比率。我們可以從所有的數據得到一個基本結論,那就是:婚姻不適合年輕人。只要你力所能及的等到可以結婚的年紀,你和你的伴侶白頭到老的勝算將大幅度增加。如果你等到比如三十五歲才結婚,你的勝算可說相當大。另一個問題是期望。現代美國人對於婚姻有前所未有的過度期望。我們期望我們的伴侶不只是正派的人,也是我們的靈魂伴侶、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智力上的同伴、我們最好的性伴侶,以及我們生命中完全的靈感來源。在人類歷史上,從沒有人對伴侶有這麼多要求。對於一介凡人來說,這個要求太過,而如此巨大的期望也將伴隨不可避免的失望,而這樣的失望將會傷害婚姻。

 

問:在書中,妳提到同性婚姻將可以挽救婚姻制度。這話怎麼說? 

答:到處都可見婚姻式微的情況,唯有同性伴侶十分熱愛婚姻。正如一位評論家所描述的情況,婚姻制度就好像是個正在破碎、衰敗的老社區,沒有人願意繼續住在那裡。然而那時來了一些同性伴侶,乞求搬到那個社區,買了所有毫無價值的房地產,改造那些老房子,為該地帶來了有創意的新商店和畫廊,讓那個地方突然成為最酷的居住環境。此後,異性戀夫妻和家庭將會隨之而來!因此,人們會開始討論,與其試圖藉由將同性伴侶排除於婚姻之外,以「拯救」婚姻制度,也許更聰明的辦法是,試圖藉由讓同性伴侶搬入並改造那個地方。這是個討人喜歡的論點,但具有強大的歷史後盾,每隔幾代,婚姻的大門都會開得更大一點,讓曾經被排除在外的新人口進來,讓整個制度注入了新血。

 

問:在《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電影版中,茱莉亞羅勃茲飾演妳,而哈維爾巴登飾演斐利貝。妳對於自己的人生搬上大銀幕有什麼感覺? 

答:感覺很棒。每個參與這部電影的人都熱愛這本書,他們也都很努力,試圖讓電影盡可能忠於原著,讓我非常感動。(他們原本不必這麼在乎,所以我受到他們的熱情所感動。)這整個經驗有些超現實,但話又說回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開頭原本就很超現實。我從來不能完全理解這本書如此受歡迎的原因,而這部電影的經驗就像這本書一樣,讓我往後退,驚訝的看著這一切展現,在命運中的這個陌生轉折裡漫遊著。


問:由於《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出版和暢銷,妳已經成為公眾人物。由於《約定:帶著愛去旅行》這本書,我們再次看到妳可以誠實和公開的書寫妳的個人生活。在知道這本新書會有廣大的讀者群的前提下,以如此親密的筆調書寫會是難事嗎?

答:我認為我永遠都不能寫出另一本像《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一樣赤裸、親密和流露真情的書,我在寫那本書的時候並未想像到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看到它。雖然《約定:帶著愛去旅行》也是以熟悉的回憶錄結構所寫成,然而它在廣大的歷史主題上,不夠私密,有比較多的冥想或沈思。我讓我自己和斐利貝為了我猜想可能對自己的婚姻和關係有類似問題和疑慮的讀者化為替身,但是其實我並未覺得在故事中揭露太多自己。如果有的話,我覺得斐利貝和我可以代表現代的愛侶,我們的故事(除了和國土安全局的戲劇化相遇之外)和別人的故事沒有什麼不同。

問:為了確保妳和斐利貝做的決定是正確的,妳竟然列出自己的缺點,使他更能夠了解妳們結婚之後他將陷入什麼情況。是什麼讓妳和斐利貝的關係如此誠實和成功? 

答:嗯,我們目前只結婚了兩年半的時間,所以現在說「成功」還言之過早,但是對於誠實的部分,原因很簡單:我從痛苦的個人經驗中學到,不夠誠實將會讓每個人陷入災難。

 

問:婚姻和孩子似乎伴隨著出現,而身為沒有興趣生孩子的人,妳向妳的母親和外婆尋求答案。她們生育孩子的經驗有什麼地方使妳意想不到? 

答:相對於我的母親和外婆,我是全新一代的女人,擁有他們從來不知道的選擇的。(也就是說:我有選擇。)我的外婆有七個子女,主要是因為她沒有別的選擇,也無法從生理上做任何控制,她窮極一生在貧窮和疲憊中掙扎。我的母親有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都是她所選擇,但她也為孩子做出了巨大犧牲,包括退出了她深愛的職業生涯,只為了留在家裡養育我們,因為她無法兼顧兩者。(正如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所說:「妳可以做任何事情並不代表妳可以做所有事。」)生育孩子是我生命中的重大問題,我的第一次婚姻破裂在很大程度上,雖然不是全部,就是因為這個問題,而我決定不生孩子,這個決定反映了我的人生、我的欲望和我的命運。不過,我認為和我的母親與外婆討論她們的選擇很重要,能夠讓我以更深入的視角看待我的決定。也許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時刻是我的外婆告訴我,雖然她愛她的孩子,並且在身為母親時經歷最幸福的時刻,她仍祈禱,我將永遠不會有我自己的孩子,而會將人生奉獻在寫書和旅遊上。這樣的坦白有其非常溫柔和感人的部分。

 

問:妳的朋友婷在「婚姻和女性」那一章所說的「西式問題」指的是什麼?妳認為婚姻對男人或是女人較有利? 

答:這不是我的看法,而是每個可以想像得到的研究所支持的事實:婚姻對男性比女性而言,遠遠更有利。已婚男性在生活中比單身男性表現得更好,而且比單身男性更快樂,活得更久,並賺取更多的錢。另一方面,已婚女性比單身女性賺更少的錢,更加受憂鬱症所苦,活得不比單身女性久,比單身女性更有可能成為暴力的受害者。情況一直是如此,與流行在我們的文化中婚姻的神話和浪漫化全然相悖。 我寮國的朋友婷所描述的「西式問題」是女性開始決定她們可能想要延後婚姻的那一刻(以現實情況來看是可以理解的),往往為傳統家庭結構的運作出了難題。社會保守分子感嘆這種情況,但更大的問題也許是,「我們怎樣才能建立女性不必做出如此大犧牲的家庭和婚姻結構?」也許如果這個問題能夠受到正視,也許會有更多的女性有興趣再次擁抱婚姻。

 

問:妳在《約定:帶著愛去旅行》中所描述在東南亞的放逐旅行和《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的開放結局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妳開始寫這本書時有情感上的牽絆。這如何改變妳旅行的經驗? 

答:想要旅行而旅行和不能回家而不得不旅行有很大的區別。斐利貝和我在放逐旅行那段期間有許多奇妙的經歷,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其實不能回家,我們當時不知道這段放逐何時會結束。這種認知對旅行以來從未經歷這種情況的我帶來了易感的鄉愁,而且似乎永遠改變了我對旅行的感受。(比如說,我穿越邊境時將再也不會漫不經心。)而斐利貝和我在我們實驗性的家庭生活早期階段就被迫離開我們的家,這也是事實,因此這令人痛苦,但也改變了一些事。當我們終於安全返回美國定居,我們都有股衝動想要真正的安定下來,而我們也這麼做了。我的人生中第一次生活在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可愛的丈夫,一間有大花園和寵物的老房子,我覺得自己完全落地生根,這是我從未經歷過,也永遠不曾想像,甚至渴望的事。但它確實是我們想要的,至少現在如此,所以我們正在品味這種穩定。

(摘自作者專訪http://www.elizabethgilbert.com/QandA.htm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8X170.jpg

在個人自由與愛的歸屬之間  /   彭樹君(知名作家)

因為婚姻破 裂造成的身心崩潰,一個女人決定從原來的人生裡出走,展開長達一年的自我療癒之旅,她先是到義大利盡情享樂,再來到印度追求信仰,最後到巴里島感受身心的 平衡,並且遇見真愛。這個女人正好是個作家,於是她將這樣的親身經歷寫成一本書,她原本只是「希望寫下這一本回憶錄而得到原諒」,沒想到它不但成為國際暢 銷書,還被拍成了電影,而她自己甚至成為影響世界的百大人物。

而我,在帶著狂喜的心情讀完這本《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之後,立刻愛上了它,並將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視為我最喜愛的當代作家之一。

因此當我拿到《約定:帶著愛去旅行》的書稿之後,實在無法不立刻廢寢忘食地連夜讀完,也無法不在掩卷之際再度歎息:啊,多麼好看的書啊。

如果說《享 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是對婚姻失望,因此進行自我整合的故事,那麼《約定:帶著愛去旅行》就是在遇見真愛之後,重返婚姻的過程。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因為必 須釋放過去,原諒一切,也必須願意信任,活在當下。伊莉莎白吉兒伯特以她一貫真誠的敘述方式,坦露了其中的心路歷程;也因為這回場景多在東南亞,所以還有 許多對於異文化的婚姻觀察,尤其生動幽默。

關於不變的承諾,關於個人自由與愛的歸屬,關於迷人卻複雜的兩人世界裡種種的融和與衝突,是這本書的主題。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如何與所愛攜手共赴人生?《約定:帶著愛去旅行》給了我們一些靈光閃爍的線索,一些落花水面的答案。

 

城邦讀書花園

博客來網路書店

金石堂網路書店

誠品網路書店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1202099.jpg    約定_平面.jpg

 原著作者  全球百大影響人物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最新熱門暢銷大作

以前,她享受一個人的生活;現在,她告訴你,如何享受兩個人的愛!

相愛的那一刻,我們渴望永遠不變。 

能夠一同生活下去,靠的不是愛情,而是愛。 

這就是對愛情最美的喝采! 

 

  當兩人想要長相廝守,只能選擇「婚姻」這條路嗎?在《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一書,小莉遇見了斐利貝,兩人墜入愛河,只想發自內心的相愛,不想被世俗的模式約束。然而,小莉與斐利貝卻被要求必須結婚,才能共同生活在一起。

 

  他們各自有過不堪回首的婚姻,從不打算再次結婚。想盡辦法逃離婚姻與生育責任的小莉,怎麼可能再次走入婚姻?如果要再結一次婚,這次,她真能懂得誓言的真諦嗎?正像所有懷疑婚姻又渴望陪伴的人一樣,小莉發現自己想要逃離,卻也渴望天長地久的承諾。

  於是,一場親密關係的探索之旅就此展開,小莉就是我們那個交情深厚的姊妹淘,和你掏心剖腹分享心事,跟隨她在旅途上、生活裡的遭遇,一步步探索不同地域不同年代「承諾」對於兩人關係的意義:當親密關係遇上社會期待,當浪漫幻想得與家庭傳統妥協,她發現,越了解「在一起」的意義,越能懂得情感的美妙,兩人的約定就成為對愛情最美的喝采。

城邦讀書花園

博客來網路書店

金石堂網路書店

誠品網路書店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Palazzo Pubblico.jpg

巫維珍(馬可孛羅文化主編)

   關於「茱麗葉」,我們知道的是一位浪漫的女孩:不顧家族世仇,立誓要與羅密歐結合。無論莎士比亞之前與之後有多少版本的「茱麗葉」,當她遇見羅密歐,他們註定要心動與心碎。明明知道自己將會是下一位「茱麗葉」,仍有女孩願意愛上敵對的羅密歐,然後再轟轟烈烈的相戀!

  2008法蘭克福書展的重點大書《茱麗葉》,還未正式出版,已成為各國競標的熱點,2010年正式亮相時,《茱麗葉》的各國版本封面、美國版的宣傳影片、澳洲書店搭配紅酒的高規格陳列,在在指出,亙古的愛情故事又有了她的新生命:21世紀的茱麗葉將如何回應命運的挑戰?

  茱麗是位熱愛莎士比亞戲劇的女孩,自小與妹妹被姨婆帶大。熱愛莎劇的她與妹妹不同,她自認乖巧,與到處勾搭男人的妹妹完全相反。沒想到姨婆過世後,留給她的遺產竟是一把鑰匙而已!姨婆要她回到故鄉義大利西恩那,尋找命運的祕密。茱麗忐忑不安,感覺這個「遺產」不大對勁:比較起來,妹妹是個懂得人情世故的熟女,姊姊則是愛幻想的少女,但少女的人生似乎比較崎嶇?她明明安份聽話,為何是她承襲了母親的命運:她與媽媽都愛莎士比亞,難道也得繼承同樣的詛咒:「我也從沒有告訴任何人我逐漸增加的恐懼,那就是,因為母親在二十五歲去世,所以我也將在二十五歲死去。」

  茱麗踏上回鄉之路,帶著揭示祕密的命運之鑰,她驚覺,自己的身世與史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密不可分!祖先茱麗葉塔為了復仇,冒險前往世仇的地盤,途中遇見了羅密歐。襲捲命運的風暴即將開始,愛火卻正要開始延燒!茱麗葉的前世是在染血的賽馬獎旗、衣索比亞的藍寶石、刻有老鷹圖徽的匕首下展開愛情的搏鬥,今生的茱麗葉也即將面對致命的咒語:死神將在25歲召喚她,這一次陷害她的,似乎是戀人羅密歐?!

  雙重命運的咒語,攪得茱麗心神不寧:越是恐懼註定遇見的戀人,越是無法自拔的靠近他。因為茱麗知道,就算得到的是愛情,愛情之後卻總是分別,分別之後就是死亡......。越是激烈的風暴,帶來的越是驚天動地的愛,該與羅密歐成為戀人或是做永世的敵人?這一回,茱麗葉逃得了愛的暴風雪嗎?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2038.JPG

上班族變身農夫 把曼哈頓變成農田

孕育出讓紐約大廚們垂涎的頂級番茄

紐約食神Daniel Boulud,米其林星級餐廳主廚David Bouley指名買菜!

徐仲(台灣首位義大利慢食學院碩士、TVBS週刊專欄作家)專文推薦

 

內容介紹

十 四年前,提姆.史塔克住在布魯克林褐石公寓,白天當企業顧問,晚上寫沒發表的短篇故事。一晚,他無意間瞥見街角的垃圾筒裡堆滿廢棄木條,於是靈機一動,把 木條全數扛回公寓,搭造了一座苗圃架,種了數千株番茄苗。日夜抽長的苗芽,不久便充塞屋內,逼不得已,提姆只好把苗株搬回賓州老家,用手把一株株芽苗移植 到停耕的土地上。好天氣帶來了大豐收,提姆把他與眾不同的番茄運到紐約市聯合廣場農人市集販售,當時市面上賣的番茄,清一色是紅的。提姆的番茄一砲而紅, 締造歷史。而今,艾克頓山丘農場生產的老品種番茄,和讓人叫不出名號的辣椒,人氣居高不墜,不僅躍上了紐約市最挑剔大廚的菜單之中,也榮登美食家雜誌(Gourmet)封面。

 

本書集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露絲雷克爾(Ruth Reichl)、芭芭拉金索夫(Barbara Kingsolver)等人風格之大成,動人抒情,文辭優美,呈現舊式而依然可行的生活方式。

 

國內推薦

誠品書店Cooking Studion策劃執行 李絲絲

台灣首位義大利慢食學院碩士 徐仲

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葉怡蘭

作家/南村落總監 韓良露

榖東俱樂部創辦人 賴青松

 

媒體推薦

約翰‧葛羅根,《馬利與我》作者:《上班族變成番茄農的意外人生》有如藤蔓上熟成的番茄留有日曬的餘溫,令人回味無窮。本書風趣、犀利、真摯,提姆‧史塔克天生是個說故事好手,讀來欲罷不能。

 

  丹尼爾‧布盧(Daniel Boulud)(丹尼爾餐廳[Daniel)主廚):每年,只要提姆‧史塔克鮮嫩欲滴的番茄一出現,就知道夏天來了。提姆在這本書所花的心思,正如他年年對農作物的用心。

 

讀者迴響

什 麼都比不上當季的土產番茄。如果你同意這句話,鐵定會愛死這本書,不僅如此,還會從中深切體會什麼叫「有志者事竟成」。但願作者繼續從他接下來種的幾樣農 作物裡得到寫作靈感。幾年前我在紐約市吃過一盤番茄沙拉,那些番茄想必就是從提姆的田裡來的。一向無肉不歡的我,竟當場點了「第二盤」!──Aphrodite K. Konduros

 《上班族變成番茄農的意外人生》一書,說不定是狂熱的老饕除了從《美饌佳釀》雜誌之外,最能從中探得小型有機農場的幕後花絮的一本書。對一般農人來說,《上班族變成番茄農的意外人生》是本迷人驚奇又爆笑的良伴。

史塔克以毫不矯揉造作的口吻,回憶他如何在除了滿腔熱情之外,對種田簡直一竅不通的情況下,不恥下問虛心求教,在有機耕種〔供貨給紐約市頂尖大廚〕闖出名號。他碰上的倒楣事令人捧腹大笑。……本書是仲夏的絕佳讀物,也是熱愛園藝/美食成痴的人,入冬後等待回春消磨時間的好書。──Genene Murphy



作者簡介

提姆•史塔克(Tim Stark),賓州蓮哈茲維爾艾克頓山丘農場負責人,曾接受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視台專訪。作品散見於《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視台》、《美食家雜誌》、《有機農作》等媒體。\



譯者簡介

廖婉如,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紐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曾任技術學院講師,現為自由譯者。

 

目錄

1緣於布魯克林的一畝田

布魯克林的一畝田/帶番茄回老家/不幹了?


2艾克頓山岳的一頁農耕史

入主夏屋/我們的專屬園丁/初嘗農耕生活/我的父親/讓人渾身是勁的土地味/混亂的平衡/作家變農夫/註定屬於我的土地


3番茄人

不堪一擊的現代番茄/我不是門外漢/血液中有古老番茄基因的人/上市集囉/遲到出名的番茄人/爸爸媽媽一起來/無法回頭了/小女孩教我開拖拉機/加入新血/步上軌道/蟲害的番茄受歡迎/番茄中的聖杯


4從前從前,有顆豌豆

給大廚送豌豆/該拉小提琴的我


5豐收停戰區

接骨木花的童年時光/祖母的百變食譜


6哈巴內羅辣椒不可貌相

辣醬的靈魂/喇角聯合國/調味角凝聚人們/辣上癮的歡愉


7拒絕科技的信仰

教派之爭/使用上世紀的收割方式/沒有科技,家家富足/愛上祖傳番茄


8貨車風雲

好笑的番茄車/得點好處,別貪心


9逮到土撥鼠

料理鼠味/容忍是有限度的


 10向土撥鼠懺悔

番茄農的惡夢/全身是病,沒有癌症/阿基里斯也是有機農/原諒我吧?


11嚴冬嘗鮮

農人與廚師交心/原味的精采


12你真的想當農夫?

只買番茄的人/城裡鬧饑荒嗎?/當上農夫的前奏/布魯克林廚房雙雄/和番茄綁在一起的命運/不為人知的心酸/兼差種草莓/迷你蔬菜教人著迷/我要一塊田/我的名廚好友/兩百年前的有機農地/紐約城緣的田野風光/感謝你們來/不做上班族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jpeg

 

「我這輩子的寫作生涯都在英國度過,這個不容小覷的事實注定形塑我部分的世界觀。我一直是個嚴肅的旅者,這個事實也不容小覷。身為作家,我無法假裝 自己只知道一個地方。儘管有壓力,但對我來說,那樣的世界觀是欺騙。我將終其一生思考觀察的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如何改變世界的形狀。」 ──V.S.奈波爾

  V.S.奈波爾被稱譽為當代英語世界的文學巨擘,長達五十年令人驚豔的寫作歲月,堅持事實始終是奈波爾作品的特質。而奈波爾來自一個種族多元複雜的千里達島,一個經過移植的印度農村社會的背景,也讓他向來辛辣尖銳的文字,一批判起這類多種族的文化問題時絲毫不留情面。

   在《奈波爾的作家論》裡,他以一種「旅人」的世界觀,探索思考、觀察與感知的方式,以及這些探索在個人的寫作生涯中又如何影響其寫作思維和表現型式;他 同時揭露一個身為「嚴肅旅者」的知識分子,在面臨異文化的同化所面臨的挑戰,及其歷程中深刻磨合的過程。對於奈波爾而言,單一的世界觀是不可能存在的,所 以他寫古典的世界──那個之所以成就今天的我們,卻已然遭我們遺忘的世界。他也寫不久前才成為「過去」的世界,透過周遭人物如甘地、尼赫魯、詩人沃克特、 英國作家安東尼?鮑威爾、福婁拜等,這些在他剛開始接觸文學時所扮演的角色,全都進行了熱情而縝密的檢視。奈波爾同時回顧自己早年在千里達的生活片段,還 有父親筆下靜默的家族史……。

  不同於奈波爾的其他著作,此書是沉思,也是追憶。書中獨特的見識,少了慣有的尖酸,雖然批判、嘲諷時而有之,但筆觸卻多了份溫柔與情感。

作者簡介

V. S. 奈波爾(V. S. Naipaul)

  堪稱是當今英語世界重量級作家,《紐約時報》書評稱譽他是「世界作家、語言大師、眼光獨到的小說奇才」。

   1932年,奈波爾出生在千里達島上的一個印度家庭。一九五○年,他獲得獎學金,進入牛津的大學院攻讀英國文學。一九五三年取得學位後,他遷居倫敦,任 職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開始寫作。一九五七年以《神祕按摩師》展開寫作生涯。此後,奈波爾致力於寫作,生平未嘗從事過別的行業。

   奈波爾的小說與非小說類著作已超過二十本。《浮生》(Half a Life)、《畢斯華士先生的屋子》(A House for Mr. Biswas)、《大河灣》(A Bend in the River)與一本信函選集《父子之間:奈波爾倫敦家書》)(Between Father and Son)均為奈波爾作品。二○○一年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奈波爾的作品以小說與旅行文學為主,兩者皆獲得高度評價,得過無數獎項,包括英國最富聲望的布克文學獎、毛姆小說獎、萊斯紀念獎、霍桑登獎。他在一九九○年被英國女王封為勳爵士。

  一九九三年,奈波爾榮獲第一屆「大衛.柯衡英國文學獎」;這個文學獎的設立,旨在表揚「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家的一生成就」。多年來,奈波爾幾度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終於在二○○一年摘下這頂代表文學界最高榮譽的桂冠。

  馬可孛羅已出版的作品有其「印度三部曲」:《幽黯國度》、《印度:受傷的文明》、《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以及《在信徒的國度》等書。

搶鮮看

楔 子

  六、七歲前,我大多住在外婆位於千里達小鄉間的房子裡,後 來我們搬到首都西班牙港(Port of Spain)外婆在木溪區(Woodbrook)的房子。我立刻愛上了眼中所見的街道生活,也愛上了這兒屬於市區的秩序、大清早街道兩邊水溝的清洗以及每 天堆積的垃圾被收入藍色的市府馬車中。外婆的房子矗立在有點高度的水泥柱子上,前陽台垂懸著羊齒蕨類,這些植物全長在開放式的鐵籃中,籃子裡襯著鐵網或從 椰子樹頂剝下來的新生樹皮。蕨類隔出了前陽台的隱密性,而早晚的澆水成了家裡例行儀式的一部分。在一小片補綴的波浪鐵皮屋頂遮掩之下,水泥階梯朝下通往屋 前的大門與人行道。站在階梯的欄杆邊,街道與人群盡收眼底。後來我認識了這兒的人,雖然彼此從未交談一語,卻很熟悉他們的穿著、樣子與聲音。

  十六年後,身在倫敦,日子灰黯,就在我逐漸覺得自己永遠無法成為作家之際,我記起了外婆門前的那條街和那些人,他們成就了我的第一本書。

   那是「貧乏」的街景,因為我寫出來的,是以我童年的眼光盡可能去看,不相關的事則全被摒除在外。儘管如此,即使在那個時候,我仍然知道觀看事物有許多種 方式:如果我後退一步或兩三步,看到的街景更多,就需要不同的寫作方式;假設更複雜些,如果我想要探索自己和街上那些人是誰(我們是個移民小島,在文化與 種族上相當多元),那麼又需要另外一種寫作方式。我的寫作,事實上,就是領著我朝那樣的複雜性而去。我這輩子的寫作生涯都在英國度過,這個不容小覷的事實 注定形塑我部分的世界觀。我一直是個嚴肅的旅者,這個事實也不容小覷。身為作家,我無法假裝自己只知道一個地方。儘管有壓力,但對我來說,那樣的世界觀是 欺騙。

我將終其一生思考觀察的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如何改變世界的形狀。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家在蜜糖灣.jpg

書名:我的家在蜜糖灣 The House at Sugar Beach
作者:海倫.庫柏 Helene Cooper
譯者:余佑蘭

推薦文:苦悶中年男

賴比瑞亞的國家格言:「The love of liberty brought us here」,一句話道盡這個國家立國的精神,而國名Republic of Liberia,也反映了18世紀由美國解放的黑奴前來建立國家時的深切期望,而讀過《我的家在蜜糖灣》再去印證這一句話,讓人有許多感觸,沒有身臨其 境,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我們恐怕無法體會要維護自由兩字有多麼不容易。

大部分的人對非洲唯有的印象恐怕只有炎熱的天氣,原野上奔跑的野獸, 加上黑皮膚的人種,說真的,除此之外,真要問我非洲有哪些國家恐怕也說不出令人滿意的答案,就在這種毫無認識的情況下開始閱讀《我的家在蜜糖灣》,原本以 為會是一段格格不入,不太能深入的閱讀經驗,沒想到一口氣讀完之後,卻是幾番催淚的深情之作。

海 倫的父母都是賴比瑞亞的世家後代,從小海倫就過著優渥的生活,家裡有司機、管家、園丁、廚子,數不盡的僕人將他們服事的無微不至,海倫就讀美國學校,假期 時到美國渡假,享盡權勢家族的與眾不同。在她八歲時一位巴薩族女孩尤妮絲來到海倫位於蜜糖灣的家裡陪伴她,成為她的姊妹,也開始了尤妮絲與庫柏家族,與海 倫之間的一段故事。

1980年,賴比瑞亞發生政變,為了安全海倫一家陸續離開賴比瑞亞前往美國,尤妮絲不願離開,於是兩個好姊妹就此分離。

海 倫試著讓自己忘記賴比瑞亞的一切,也發現自己的興趣是新聞報導工作,成為一個出色的記者,於是她在大學裡努力學習,畢業後也找到一個小報的工作,但幸運並 未出現,海倫就像一般平凡的記者一樣,只是報導著一般的新聞,直到有一天,海倫同父異母的姊姊珍妮絲逃出賴比瑞亞,海倫以此撰寫一篇名為《死亡的陰影》的 報導,受到《華爾街日報》青睞,從此改變了海倫的人生,讓她成為一名成功的記者,遊走世界各地採訪,雖然藉著有關家鄉的報導讓海倫成功,但這同時,海倫卻 只想逃離過去,將過去的一切埋在在心底一個隱密的角落,不願再去想起,她拿到了美國籍,成為一個真正的美國人,賴比瑞亞這個國家從此由她的心中消失。

一直到有一次海倫隨美軍到伊拉克採訪,在生命受到威脅之際,她才恍然大悟,為什麼忘記了自己的國家,忘記了那個陪著她一起長大,卻連生死都是未知的女孩,忘記了一直保護她的好姊妹,逝去的已經喚不回,但回去或許還有希望。




《我 的家在蜜糖灣》的目次是這樣編排的,「蜜糖灣,賴比瑞亞,1973」,「蜜糖灣,賴比瑞亞,1974」…. 「蒙羅維亞,賴比瑞亞,1978」……「格林斯堡,北卡羅萊納,1981」…..,地點加上時間的排列,一清二楚的紀錄著作者海倫.庫柏從小到大的生命歷 程,隨著時間與地點的變動,書頁一頁頁展現海倫生命中經歷過的風風雨雨,有年少時的富足快樂、無憂無慮,有戰亂開始後的驚嚇恐懼、倉惶而逃,有落腳美國後 思鄉情切,想要遺忘過去的掙扎,最後驀然回首尋找失去的一段關於家鄉的記憶,全書娓娓道來,充滿了家人間的愛,雖然歷經戰火洗禮,家人分散各地,但憑藉著 一絲信念,海倫雖然失去遺落的一段童年時光,終究還是找回失去的希望與愛。

「The love of liberty brought us here」,但願愛能弭平一切,只要心中有希望、有愛,永遠都不嫌太遲。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普拉希拉蕊推薦《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之後,
本書作者Elizabeth Gilbert,
榮獲 時代雜誌 2008百大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此圖引用自TIME網頁/Deborah Lopez)

同時入選的還有達賴喇嘛,設計北京中央電視台的建築師庫哈斯……等人。
誠摯邀請讀者朋友再度打開本書,一起享受至今仍在美國排行榜前三名的精采作品!


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說:
看了朋友送給我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我真愛這本書!
 
★本書在美銷量:超過2600000冊!

★美國排行榜全勝冠軍
紐約時報第1名
今日美國第1名
BOOKSENSE第1名
華盛頓郵報第1名
出版人周刊第1名
洛杉磯時報第1名
舊金山紀事報第1名
邦恩諾伯書店第1名
Targeted連鎖賣場第1名
亞馬遜書店第4名
 

上路,就是實現夢想的開始
繼《沒有預約的旅程》後,再度讓女性快意感動的作品!
1  歐普拉雜誌推介
2《斷背山》作者安妮・普露讚譽:「一個閃閃發亮的作家。」
3  本書即將被改編為電影,預計2008上映,由茱莉亞羅勃茲主演。


這本書,@2008博客來旅遊節,79折正熱賣!


原文版也很夯!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F010006907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黎到月球》 精彩書摘分享

亞當‧高普尼克(Adam Gopnik)╱著、李桂蜜╱譯、定價360元、2008年2版


去年年底,法國政府召集了一個委員會郊區新落成的全新大體育場命名。委員會裡包含了一位演員、一位「藝術家」、幾位政府官員,甚至還有幾位運動員。委員會花了很長的時間審議。有幾個名字被提交出來:有些人想將體育場命名為魏爾蘭或聖修伯里,許多人則想選用偉大的法國足球選手普拉汀尼(Michel Platini)的姓氏。最後,十二月時,委員會宣布他們已經做出決定,政府會在電視上公布這項結果。當時的情況有點向是辛普森審判案的最後場景。滿面愁容的陪審員魚貫入座,信封被交到青年與體育部長的手上時,一切都會暫停下來,部長清清喉嚨,然後向全國民眾宣讀委員會的決定。他宣布,這個代表法國的體育場將被命名為(這裡,他戲劇性停頓了好一會兒)法蘭西體育場。法蘭西體育場。「平凡卻好聽」,一位新聞記者如此寫道:「理所當然且充滿魅力。永不過時且固定不變。」

在這個耐用兼具愛國主義的新名字背後,我們不難察覺出暗藏著諷刺、可笑、極簡主義的意味。法國人已經準備好要形式上對美國式體育場及美國式運動表示熱中,可是他們並不想被這一切沖昏頭。我第一次清楚理解到這點,是當我家入左岸一間先鋒健身俱樂部時,我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想在那裡做運動,卻始終沒有成功。

「美式健身房嗎?」當我說我在找地方健身時,巴黎人會這麼問,剛開始我不知道怎麼回答。法式健身房是什麼樣子呢?有人建議我們夫婦去參加麗池飯店的健身俱樂部;法式健身房大概就像那樣。這聽起來很棒,很吸引人,所以我們去試了一次。我從更衣室跑出來。然後前進游泳池裡。白色的腿在我四周擺動――這些腿擠在泳池邊,彷彿它們的主人因為害怕而緊黏在池邊――等我浮出水面,才發現這些腿的主人正懸浮在泳池邊緣嚼吃銀盤裡的三明治。之後,經過四處打聽,有人告訴我們,有一間「紐約式」健身房最近剛開幕,後來我把這地方稱作「紅色兵團」。有天下午。瑪莎和我準備去看看那裡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他為在一條蜿蜒的長街盡頭,健身房楔入一棟兩層樓建築物的底部,這棟樓房看起來像公共機構,是奧斯曼時期的建築。我們走了進去,發現四周傳來施工的噪音,有鋸子和鐵鎚聲,還有其他石膏屑掉落的聲響。這些聲音似乎是從地下室的深處傳來的。三、四個相當時髦的女子站在通往地下室的歌劇院式大階梯頂端,她們的身上穿著紅色田徑服――紅色兵團!――衣服做得非常貼身。這些女子全留著迷人長髮,臉上也化了淡妝。我們告訴她們我們想報名,其中一個人趕緊將我們帶到她的辦公室,然後說了一整套招攬生意的話。她們準備把紐約健身俱樂部那種嚴格且不妥協的精神帶到巴黎來,包括紀律、毅力及兵團般特質。工程目前進行到一半――只要聽聽樓下的聲音就知道了――預計在月底結束。更衣室、水上健身器、健身車及電子器件、蒸汽浴、按摩檯等等――一切不僅採美國式,而且非常紐約化。最棒的是,她繼續說,她們安排了一個特別的「密集」計畫,一年只要繳大約兩千法郎(四百美元)會費,我們就可以對自己的身體做出不可變更的紐約式承諾,並且可以每週使用健身房一次。

很顯然,每週使用一次健身房這個條件肯定會受顧客歡迎――用美國劇作家馬密的話說,這就是讓雙方達成協議的「條件」(closer)――針對那些認為每週上一次健身房太劇烈的人,她有許多理由可以說服他們,可是對於那些認為每週上一次健身房根本不夠的人,她卻沒有許多想到該提出什麼理由。我們問她,我們可不可以來得更勤,她謹慎地問:「更勤」是什麼意思?我們說,就是一個星期來個三、四次。我們用抱歉的語氣快速補充說,許多紐約人都有每天上健身房的衝動。有些紐約人會設法在每天上班前到健身房報到。她小心地回應我們:他們起床後沒吃早餐就做劇烈運動嗎?是的,我們輕輕說道。那一定很累,她很有禮貌地這麼說。

她停頓了一下,接著又用詫異的語氣說:「啊!你們是說希望可以無限次上健身房?」她開始加加減減起來,又趕緊與其他成員私下討論,最後終於為不限次數的會員定出一個價錢,每週一次與無限次之間的差別居然小得令人驚訝,這種即興定價的現象為巴黎的生活帶來料想不到的樂趣。她為我們兩個人立了檔案;在法國,不管做什麼,都必須先開立個人檔案。

一個星期後,我找出舊的運動背袋,戴上隨身聽,然後出發前往紅色兵團。到了那邊,我看到那些穿紅色田徑服的女子還是站在那裡,看起來前所未有地迷人。我從這些人當中選出了一名教練,告訴她我準備好要健身了。「唉呀!施工還沒有結束。」她說。我仔細往下看。工程的進度似乎停在我上次看到的地方。「更衣室和器材得下個月才會安裝好,」她說:「可是我們這個星期還是緊急開課了,為了感謝您這麼耐心等待,紅色兵團準備了一份禮物送您。」接著她送我一袋巧克力。(渡輪路上有間健康食品店,店裡櫥窗只展示它自產品排的巧克力與香檳。「純生機產品!」產品旁邊有個明顯的標示。)我吃了一塊巧克力。

一個星期後,我們的教練打了通電話來。她很驕傲地宣布,一切終於就緒,開幕時會舉辦可麗餅宴會。「我們會準備杏仁果醬和栗子泥。」她解釋。我們去參加了可麗餅宴會。每個人――包括將來的會員及穿紅色田徑服的女孩――一邊閒逛,一邊吃著塗滿果醬的可麗餅,欣賞著閃閃發光、尚未被碰過的全新水上儀器、健身車和啞鈴。

幾天後我又回到那裡,準備使用健身房,可是就在我準備進入健身室時,另外一位穿紅色田徑服的女孩叫住了我。她向我解釋,要使用這些健身器材之前必須先和一位老師面談。隔天,我前去面談,老師――另一位穿紅色田徑服的女孩――已經在小辦公室裡等我。她把我的檔案拿出來,然後認真地察看。

「您不示範那些機器該怎麼操作嗎?」我問。

「喔!那是以後的事。現在我們進行的事口頭部分,我們要研究一下您的身體狀況,以及它的需要。」她說。我感到臉紅,她卻若無其事。她做了一大堆筆記,迅速闔上我的檔案,然後說她希望我們很快就可以開始了。
 
◎◎◎◎◎
 
面談過後幾天,我回到紅色兵團去,這一回,我真的騎到了健身車,而且騎了二十四分鐘。我一身紐約人的打扮(寬鬆長運動褲、束髮帶、隨身聽),而且用典型的紐約方式來做運動(滾石合唱團在耳機裡吼鳴,大叫:「一分鐘!」那時剛好只剩下一分鐘)。現在健身房裡也有其他人,不過我旁邊那個騎健身車的人,速度只快到可以維持生命,他旁邊的女人踩著踏車,速度就像是在格外晴朗的日子裡在聖日耳曼大道上逛街,那時我們的心裡裝滿愛,而荷包裡裝滿錢;她彷彿把踏車的速度設定在「閒逛」似的。

我從腳踏車上爬下來,T恤濕透了――我很驕傲地心想,我是左岸第一個在健身房裡汗流浹背的人。我走回櫃台。「請給我一條毛巾。」我喘著氣說(當然是說法語)。坐在櫃台後方那個穿紅色田徑服的女孩用晦澀眼神定定看了我好一會兒,我在想,我是不是把毛巾的法文說錯了(可是並沒有),我又問了一次,她仍然用同樣的眼神看著我,所以我認為應該向她描述一下毛巾的作用。我的描述很像是約翰生博士字典裡的定義:毛巾是身體出汗時用來將汗水擦去的東西。「啊!」她說。「毛巾,是的。我們目前還沒有。」她看著中景的位置。「我們有考慮到這一點。」最後她這麼說。我目瞪口呆,用懇求的態度看著她,這時才恍然大悟。接著我走路回家,全身濕得像塊巧克力慕斯。

幾天後,我到警察局去拿我的居留證。我以為這是我最後一次到警察局來了,申請居留證的過程牽涉到法國政府的四個部門,而且時間已經拖了三個多月。那位了一眼我留在警察局的檔案,然後發現先前漏掉的某樣東西。

「先生,」她說:「您還沒有做身體檢查,我們不知道您的健康狀況是否允許您待在法國。」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是一家健身房的會員。」最後我這麼說,接著拿出會員證給她看。
「嗯,」她說:「這對您的檔案會有幫助的。」關於這點,我無法反駁

本文摘自《巴黎到月球》第5章「運動規則」




《巴黎到月球》這本書真有趣!!  我想看看詳細書籍介紹

這本好書:@博客來網路書店     @誠品網路書店     @金石堂網路書店     @城邦讀書花園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