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閱讀分享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們跟博客來OKAPI合作了一個特別企劃,以「京都生活關鍵字」邀請知名作者來聊聊,京都在他們心中有著什麼樣的樣貌?而在京都的生活(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帶給他們什麼樣的感動?

2013.12.13 大藝出版副主編、日本生活風格手帖《日日》雜誌台灣版編輯王小獅 

2013.12.19 dato為出版社企劃以及東洋樂評,黃奕凱是網頁設計師,加上編輯統籌的Azona組成「男子休日委員會

2013.12.31 肉拉, 音譯Rolla。雖然經常去旅行,人生的目標是環遊世界,卻獨愛把回日本當作返鄉行程、定期造訪,否則肯定會得思鄉病。

2014.1.6 抹茶糰子,出生台北、長於台韓、旅美兩年,熱愛旅遊卻有飛機恐懼症,所以總是前往飛航時間最短的異國——日本

讀者看了這些知名作者的體驗(請點作者姓名連結),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呢?也歡迎跟我們分享對京都的美好印象喔!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垂直農場正書封(含腰).jpg  

美國與「農場」的愛恨情仇已糾結好幾十年,現在,我們與農業的關係,無論是從技術面或是文化面來看,在21世紀似乎有機會變得更加成熟。

農場可以浪漫得如同美國著名插畫家洛克維爾所描繪的唯美單純生活,或多或少,比大多數人現在所居住的都市或郊區生活更為真實。我們喜歡在奶製品、雞蛋、穀類、漿果、蘑菇、培根等食物的包裝紙盒上,看到用漫畫手法繪製的紅色穀倉伴隨青貯塔及圍欄的標誌。我們喜歡把「農夫」想像成具備優良美國傳統價值觀及豐富常識的人,養了一群活潑健康的孩子,每個星期天都乖乖上教堂。某個像這樣的人,在某個地方為我們生產糧食,這般畫面,會比實際看到大多數食物的來源更讓我們感覺好一點。

但農場已經成為一個笑柄,對新移民或已在美國世居多代的美國人來說,「鄉村」也許意味著純樸,但我們所信任能生產夠安全、乾淨的食物供我們食用的人,多半並沒有得到什麼尊重。數十年來,聰明的孩子都被送往城市,資質較差的則留在農場。人們從農場移居到城市是很正常的現象,卻沒有在城裡長大的人後來變成農民。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