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報導評論 (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化絕望為力量/《她們,和她們的希望故事》8/10出版

 
鄉下女性被誘拐到城市妓院,當做商品被迫賣淫,甚至受到毒品控制;家族間產生糾紛,就強暴對手的女兒,以羞辱對方;戰爭時,讓女人外出取水,遭到敵軍強暴已算是慶幸,因為男人往往會被槍殺……別以為這些荒謬情節,只出現在電視影集,殊不知在現實生活中,女性所受到的壓迫,仍然日日夜夜在世界各地上演著,不禁令人替她們一掬同情之淚。
 
多年來,普立茲獎得主紀思道和伍潔芳賢伉儷走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國,發現在許多開發中國家,性別歧視、重男輕女、處女情節等現象,讓婦女猶如置身在十八、九世紀的煉獄中。《她們,和她們的希望故事》一書即詳實記載非洲、印度、中國、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女性被壓抑、遭受性虐待、暴力殘害、失去教育、社會地位不平等,甚至醫療落後導致高死亡 率的種種真實而令人痛心的案例。

雖然台灣社會也普遍存在著重男輕女等不平等現象,但跟這些真實案例一比較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所以在看完書中遍佈全球開發中國家悲慘少女的故事之後,小編除了嘖嘖稱奇、覺得不可思議之外,更多的是同情與不捨,也十分佩服她們化絕望為力量的勇氣。

你能想像嗎?在衣索比亞鄉下地方,只要年輕男子看上一名女孩,但付不起新娘聘金,他就會召集朋友一起去把女孩綁架過來強姦,如此一來,他立刻佔有談判優勢, 因為女孩在當地破了身就很難嫁給別人,沃妮雪就是其中一例;巴基斯坦迷爾瓦拉村的姆泰兒,則是因為弟弟被控與瑪斯托家的女孩從事非法性交,於是姆泰兒代表家人出席部落大會,沒想到決議竟是姆泰兒必須遭受輪姦,以示對於他家人的懲罰;還有的是以「榮譽謀殺」的形式呈現,女子如果行為不檢點,家人甚至可以殺死自己的女兒,伊拉克的杜娃.阿絲瓦就是典型的一個悲慘案例。

雖然遭逢如此的不幸,但她們卻不曾因此放棄希望。沃妮雪逃到鄰村阿地斯阿貝巴,搬進父親的小棚屋繼續求學,她目前就讀高中,成績優秀,並打算繼續上大學攻讀法律,為別人伸張正義;姆泰兒也沒有因為遭受輪姦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積極的興辦學校,因為她相信教育,認為唯有教育才能讓女子脫離困境。

看完這本書,或許你會捫心自問:「如何幫忙解救性販運或是國際貧窮問題?」作者的答案很簡單:「走出去看看世界。如果你做不到,就在家鄉籌款捐獻或提升人們意識,也是很棒的作法。」小編認為「愛,從來沒有國界」,每個人都有能力對這個世界略盡棉薄之力,中國人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也許我們無法實地走訪巴基斯坦,在姆泰兒所創建的學校裡教英文,或是到剛果的「醫治非 洲」這樣的醫院當志工,親力親為幫助她們。但如果我們願意,透過許多國際救援組織的捐助方式,依然可以傳遞我們對她們的關心及支持,讓她們在絕境中感受到那一絲的溫暖,將成為她們最大的奮鬥力量。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9.jpg  

工商時報悅讀館上周六8/21刊登主婦聯盟 陳曼麗 董事長的推薦文,她用在婦女運動努力已久的經歷,推薦本書正面和積極的行動。女性平等之路的開拓,是要讓更多人知道她們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兩個世界?三個世界?平等與歧視!

陳曼麗

有時候,我會知道我的身邊有兩個世界:一個是衣食無憂,一路平順;另一個是勞碌奔波,翻轉困難。兩個世界的人,有時會互相流動,有些交集,但是有些卻會互相看不到,就像兩條平行線。

女人的幸與不幸

在婦女議題上,尤其明顯。有些女人會認為,男女沒有不平等!女性沒有遭受歧視,身邊的人都疼她;那些處境不順的人,是因為命不好,自甘墮落,不夠優秀。

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女性意識,有人在不平等的環境待久了,就會習慣了。

這可能就是一種「性別盲」吧!

還好的是,在世界上有很多人已經打開「性別的眼睛」,看到男女的不公平對待,甚至是歧視!出生時是女嬰,就不被好好疼惜,甚至被墮掉了。女性不需要被栽培受教育。女性被毆打,是女性該打。女性可以被賣作養女。女性要承擔所有家務。女性沒有自由,受父兄管教。女性沒有婚姻自主。女性要傳宗接代。女人不能不守婦道,而婦道是由男人制定的。

現代的台灣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那個世界離我們不遠,在我們身邊的媽媽和阿嬤,可能就是受到委屈的人。她們常說:「我就是欠栽培!」她們覺得,現代女性的處境,已經好很多了。但是現代的女性有現代的難處,物價不斷攀高,賺的錢卻無法養活自己。女性工資較低。小孩沒人帶,又請不起保母,只好離職。工作壓力大,蠟燭兩頭燒。

透過婦女團體不斷要求呼籲,台灣才走到現在這樣的發展,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需要持續關注。因為看到了女性的弱勢情形,就希望受壓迫的女性能站出來,為自己努力,也希望有能力的女性,能伸出手,拉別人一把!

第三個世界在煎熬

在國際上還有很多國家,女人更受到歧視,被販運去賣淫,無法逃跑,甚至受毒品控制。如果家族間產生糾紛,就強暴對手的女兒,以羞辱對手。戰爭時,讓女人出外取水,遭到敵軍強暴,已是正常現象。這是非常殘酷的事實!

透過《她們,和她們的希望故事》這本書,我們看到另一個世界的女人受到怎樣的對待。故事一個接一個,場景一國換一國,比較起來,那是女性嚴重遭受歧視的血淚。絕大部分的女性,翻身是困難的。但是在貧瘠的土地上,我們又看到幾個發芽開花的例子,努力掙脫社會的桎梏,長出自己的樣子。她們還繼續奮鬥不懈,發出光芒!國際間互相連結,將一個個努力連結在一起,互相激勵,讓人看到希望。

女人不應天生受到歧視,有問題的是那沒有平等意識的社會,以及在體制羽翼下獲得既得利益的人,他們不願放手,希望繼續奴役女人,壓榨女人。

要使女人站起來,就要讓女人有機會受教育,這是非常重要的!蓋學校,鼓勵家長讓女兒上學,賦予女人更大的視野,讓她們在沙漠中看出一條路,可以往前走。給她一條魚,不如教她釣魚。女人有了能力,她不會只顧自己,她會幫助她能幫助的人。

婦女議題轉到性別議題

 婦女議題全球化──在一九七五年,聯合國召開第一次世界婦女大會,讓女性可以公開討論自己的議題,提出婦女十年,以保障女性,消除歧視。一九七九年,制定「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CEDAW)。一九九五年,在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提出「性別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以要求各國在制訂政策及方案時,要先統計、分析,才能正確制定及編列預算,並且要做性別影響評估。對制定和執行政策的人都要有性別意識培力,在各級教育學習的機制裡,也要放入性別平等教育。

女性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要撐起半邊天,就不要讓女人弱化。將性別議題取代婦女議題。婦女問題是社會結構問題,改變社會結構,才能使任一性別,都能平等享有更多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才能達到人類發展的真正目的。

在本書裡,提供很多正向的思考和行動,只要願意,不論男女,每個人都可以開始著手做些事。幫助女人,不見得代表忽略男性。性別真正的平等,會是彼此關係舒服。委屈不能求全,委屈也不能持久,那會造成憂鬱,甚至崩潰。放下歧視,接納平等,張開性別的眼睛,看看這個世界,哪裡還需要幫助,給一段鼓勵的話語,贊助推動性別平等的團體,讓大家多一分力量,能做多一分工作,也會幫世界減少歧視。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上周六(8/14)報導《星期三姊妹》(馬可孛羅出版),這次特別邀請到阿雅范瑋琪、吳佩慈來分享她們閱讀後的心情,除了文字報導外,還有影片專訪唷!

身為演藝圈最知名姊妹中的一員,她們最喜歡書中哪個角色呢?或是書中哪位角色與她們最為相似?快來瞧瞧相關報導。

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2735571/IssueID/20100814

范瑋琪讀《星期三姊妹》 布蕾特個性男性化 像我跟大S

apple.JPG

這本書很精采,五位主角的相處生動有趣,不管是看選美或聚會,甚至是激勵寫作,讓身為讀者的我,好像成為她們的第六位姊妹。──阿雅

我想,看完這本小說後,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它讓我更堅信自己與姊妹淘之間的情誼。──范瑋琪

當我讀到角色們為了姊妹淘所做的事時,我心裡很感動,感覺到主角們深厚的感情,儘管在不同年齡時,他們曾對彼此產生猜疑、冷戰,但透過成長,感情卻更加穩固,這也讓我想起一起長大的姊妹淘──吳佩慈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們,和她們的希望故事》將於明日8/10出版,中時開卷上周日8/8刊登李根芳老師的書評,從《CSI犯罪現場》的案件談到女性問題「不同於殘酷現實的是,《CSI犯罪現場》通常可以將壞人繩之以法,大快人心。在現實世界裡,女性所受到的壓迫仍然日日上演,處處可見。」你會為這些女性的故事所震撼,也會為她們的勇氣與努力喝采!

9789861202211.jpg

被視為常態的性別屠殺中時開卷8月8日

  • 2010-08-08
  • 新聞速報
  • 【李根芳 (台灣師大翻譯所副教授)】

     美國熱門影集《CSI犯罪現場》在2009年11月首度推出連結邁阿密、紐約、拉斯維加斯的跨區辦案三部曲(台灣播映時間為今年7月5日),由拉斯維加斯的雷.藍斯頓博士做為主要的靈魂人物,結合紐約的麥克泰勒組長,以及邁阿密最愛耍帥的何瑞修,三人聯手偵辦一起女孩失蹤的案件。

     主要的劇情即環繞著美國中西部鄉下女性如何被誘拐到大城市,當做商品。她們或被迫賣淫,或被迫割除身體器官供不法醫療使用,或者被迫成為 非法人工孕母。這些形同牲畜遭販售轉運的女性,經由卡車運輸,流竄於全美各地。不同於殘酷現實的是,《CSI犯罪現場》通常可以將壞人繩之以法,大快人 心。在現實世界裡,女性所受到的壓迫仍然日日上演,處處可見。

     美國記者兼作家伉儷紀思道與伍潔芳,繼兩度獲得普立茲新聞獎 後,最新著作《她們,和她們的希望故事》以非洲、亞洲貧窮女性為其主要關懷。紀思道在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本書是1989年他在報導天安門事件時受到啟發, 歷時十餘年走訪各洲而完成的。他意識到在中國大陸,每年因為無法得到和男童一樣充分的食物及醫療照顧而死亡的女童人數,竟高達3萬9000人,更別提「過 去50年來全球遭到殺害的女孩,比死於20世紀所有戰役的男性還多。」這樣的「性別屠殺」長期以來受到漠視,這是任何有良知的現代人所必須面對、並積極改 變的。

     本書主要的論述援引19世紀成功廢 除奴役制度的人權主張,強調當時政治界、宗教界聯手推動,經過長期努力,終於全面廢止了原本大家視作理所當然的奴隸販賣制度。時至今日,女性遭受奴役壓迫 的情況,仍然在某些地區文化被視作常態,「十萬名女孩常態性地被綁架及非法賣到妓院,我們甚至不認為這是新聞。」這樣的冷漠態度,追根究柢即在於性別歧視 加上經濟、階級的壓迫,使得這類迫害人權的慘劇從未消失。

     西方女性主義論述歷經第一波、第二波女性解放運動,影響遍及全球,對於世界各地女性地位的提昇,成績有目共睹。然而,上個世紀下半葉女性 主義論述的一項重要發展,即為批評第一世界女性主義以白人中產階級女性的標準做為普世價值,忽略了宗教、族群、階級、性取向等差異,以及各地女性的自主發 展。在我看來,《她們,和她們的希望故事》所欠缺的正是這樣的反省。作者兩人所探訪的非洲、亞洲各國,是他們筆下的「發展中國家」,亟待美國為主的進步國 家來拯救。其前提似乎是,只要美國人懷抱著過去廢奴的決心來救助這些女性,女人就可以如毛澤東所說的「撐起半邊天」。

     非法走私女性、販賣人口、血汗工廠女工、販售人體器官組織等不人道的行為,不僅是個別「開發中國家」的問題,往往也與經濟、階級與國家之間的不平等關係息息相關。紀思道與伍潔芳選擇關 注非洲、亞洲及中東地區的貧窮女性待遇,在無形之間,似乎畫上了一道種族/宗教界線,刻意地忽視在美國境內自身也有類似的問題。其人道關懷的努力固然值得 肯定,可惜沒有深入探究結構與制度上的問題,那麼即便如本書所期許的,有更多的志工、NGO團體加入,這種對人類奴役的悲劇,恐怕還是會繼續上演。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roups.bmp

(上圖)愛迪生的資深團隊,攝於西橘實驗中心。他們已經連續工作72個小時,完成了愛迪生留聲機改良機種。

創意可以系統化

陳明惠

在我的創意課程裡,最常問學員兩個問題:「創意是甚麼」,「創意從哪裡來」學員會回答:創意是天馬行空,創意是無中生有。沒錯,但這只回答了創意來源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創意是可以系統化、科學化,甚至與標準化並存。這本由蓋爾伯和卡蒂考特合著的《快樂腦:學習愛迪生的五種創新思考法》,就是將愛迪生的發明歷程是如何系統化地呈現出來,讓讀者可以從中來學習,並且將創意工作化、生活化與娛樂化。

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是以〈把燈打開〉來開場,一語道出愛迪生對於電燈發明的貢獻,再慢慢導引出愛迪生的發明歷程以及愛迪生的成長和一生。這部分描述愛迪生勤做筆記並且善用圖示與素描的視覺思考法,在腦中描繪事物,再繪在紙上。在他的手繪稿中,都會詳細地記錄實驗編號、實驗時間、參與成員,以及圖示整個實驗。另外,在〈愛迪生的一生〉這章裡,我們了解愛迪生不僅是發明家、創業家、思想家,更是位實踐家。愛迪生勇於從失敗中學習,當他發現所發明的東西不為顧客所用,他就學習到發明的東西必須結合商業用途,並且符合顧客的需要。愛迪生非常喜歡莎士比亞的詩篇,甚至奉為工作的座右銘,像是「我們和夢想的本質同源」,愛迪生終其一生的八十四年歲月,勇於追夢,樂此不疲;在面對實驗不順利時,他總是能樂觀以對,並且在筆記本上寫著「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這不正是我們在遇到失敗時,應該學習的心法。雖然愛迪生是位發明大王與傑出天才,但是他仍像一般人一樣,也是會犯錯的,例如他將奇異公司的股份賣掉,投資礦砂公司,但是投資錯誤,損失慘重。

第二部分是本書的核心,涵蓋五大創新力和二十五項實踐法則,這五大創新力主要是從剖析愛迪生的創新成功歷程而來的,這五大創新力分別是:問題解決導向、萬花筒思考術、全方位處理、集眾人之智和創造附加價值。前三項著重在內省智慧的創新力,後兩項著重在人際智慧的創新力。問題解決導向是養成認知力的第一步,意指要訂定能表達內心熱情的偉大目標開始,並且全心全力地專注在事情的光明面。萬花筒思考術是指將大腦和腦中思考的事物結合成萬花筒,並且不時地轉動創意,善用筆記的方式記錄下所有的創意構想及過程,這樣可以將思維的「想像世界」和實體的「有形世界」相互接軌。全方位處理是指要能兼顧工作與玩樂、剛性與柔性、團隊合作與個人創作、專注與鬆散、分享與保護、複雜與簡單,並且在這其中取得平衡。集眾人之智是指善用人脈關係,建立多元與專業的創新團隊,運用腦力激盪,發揮眾志成城的加乘力量與效果。最後的創造附加價值是指將創意商品化,連結市場趨勢和核心優勢,抓住目標客戶群,採行適當的商業模式,並運用量化和觀察顧客行為以在產品和服務中找出潛在的價值。

在本書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後的部分,提供一份創新認知力的藍圖,用來評估讀者目前的創新認知力的程度,以及個人的創新認知力的優勢和缺口,最後能訂出個人的創新認知力的發展計畫。

讀一本書就像是看一齣戲,讀一本好書就像是看了一齣充滿想像力的好戲,劇中的情節緊湊,很想一口氣看完,看完後,劇中的情節不停地在腦子裡打轉,久久不能離去。《快樂腦》就是這樣一本好書,值得您一讀,更值得您身體力行地將愛迪生系統化創新的智慧活化出來。

 

*本文作者為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令人心碎的禁忌之愛

「沒有人會看到我。我很安全。我把頭巾解開,包住手,從台階旁邊的石頭堆裡撿起一塊磚。骯髒的玻璃很容易就打破了。我伸手到門裡拉開門栓……我一推門就開了。骯髒的被單下是那隆起的身體。」看到《我的愛,說不出口……》序曲裡的這段文字,小編本來以為是推理或驚悚小說,但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往下看,才發現錯的離譜。

其實這是一個隱含了哀傷、危險、熱情、含蓄、壓抑……的故事,作者凱瑟琳.霍爾在主、支線中訴說多種形式的愛情:說不出口的禁忌之愛、無法言喻的單戀、相互吸引卻無法靠近的曖昧、柏拉圖式的精神依偎;再加上故事以現今和二次大戰的英國倫敦和肯特為背景交錯進行,閱讀起來有點兒復古、哀傷的氛圍,讓小編覺得愈讀愈沉重,也很無奈啊!

故事由諾拉主述,分兩條時空線進行,一條老年是諾拉發現自己得了癌症,在她獨居的生活裡,原本對生命已無任何期待,但有一天,懷孕的羅絲進入了她的生活裡,諾拉照顧著羅絲,協助她生下了孩子,並將孩子取名為葛蕾絲。病情日益加重的諾拉,在醫生的建議下,接受了居家護士大衛的照護,但大衛的到來,讓諾拉原本平靜的生活再起漣漪……。

另一條線則是敘述二次大戰期間,為了避難,諾拉的媽媽將十二歲的她送到一個叫肯特的鄉間,在那裡,諾拉和牧師一家人一起生活,認識了和她同齡的葛蕾絲,並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諾拉高興自己終於擁有了一個「家」。但隨著時間流逝,葛蕾絲一家人的秘密逐步揭開,諾拉對葛蕾絲的感情漸漸濃烈。她想要逃避,想要遠離,卻被葛蕾絲發現了……。

這個故事雖然沉重,但小編還是迅速看完了,因為環環相扣、不拖泥帶水的情節,對於單戀、禁忌之愛的描述讓人為之動容,且讓小編想趕快知道結局。

雖然閱讀本書一路沉重,但小編喜歡終曲的安排──「沒有了將我繫在過去的那些秘密,我此刻沒有重量了。那討厭的東西已經變成一項慈悲,一個可以放我自由的東西了。」死亡,或許是悲哀的,但作者讓沉痛在終曲變輕了,一切的一切,都隨著諾拉的死隨風而逝。

另外,小編也喜歡諾拉在敘述與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喬治相遇,進而從不厭倦、共度了四十年的經過,雖然不是故事的主軸,但讀來溫馨,呈現出另一種寬容、無私的愛。

不要以為小編提到了終曲,就是說出結局,其實不然,享受這個故事的高潮迭宕是在過程,而非結局。諾拉一直在尋求真愛,而這份讓她說不出口的愛,成了她終其一生的枷鎖,看到後來真是讓人心碎!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dison-room.jpg 湯瑪斯.阿爾發.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快樂腦》推薦文:悸動心扉的渴望

李仁芳


        他建立了奇異電器公司,他的波特蘭水泥公司生產的水泥建造了洋基球場,他還在1880年創辦了世界知名的《科學》(Science)期刊。

雖然常穿著濺滿化學藥品的工作服,雙手骯髒、頭髮散亂、外表邋遢──他的雙眼卻永遠燃燒著發明的熱情。

他嚮往一個新世界,然後他把它創造出來。

他當然不只是「創意總監」。

他是「發覺大自然奧祕,為人類 創造福祉」,讓創新事情發生(Make Things Happen)的執行長兼科技長。

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嬉戲

 他從內心激勵自己,聽從內心深處追求知識的渴望,在遊戲中(他老說:「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嬉戲。」他每天在實驗室、工廠與公司中「遊戲」,一天睡眠不到五、六小時) 他「出其不意地讓大自然洩漏祕密」,「追獵」新知識。並從這裡出發,發明創新產品與服務來改善人群的生活品質。

他說:「我想不出更好的方式能在短暫的人生中有所回饋。」

他教導我們「靈魂的自由是創新之母。」

心靈的自由與情感的韌性是支撐創造的最大動力。發現大自然奧祕「悸動心扉的渴望」,是創新追獵者面對困境沮喪時得以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來源。

渴望是所有成就的起始點,不是希望,也不是願望;而是一種超越一切、渴望新知、悸動心扉的熱烈渴望。

在他七十六歲時,當上美國總統的凱文.柯立芝,非常推崇他這種情感韌性:「世界上沒有任何事務可以取代堅持不懈。才能不行;不成功的人多半具有才能。天才也不行;不得志的天才並不少 見。」

我們凡夫俗子很自然地會好奇,他這種無與倫比,無堅不催的情緒韌性的來源。 

不得志的天才並不少見

 他和達文西、愛因斯坦一樣, 很不適應正規學校生活。

他不是「聽覺學習者」,對學校運用的「聽覺資訊」感受非常遲鈍,因此被學校老師判定為大腦「殘障」。

他不喜歡聆聽,常窮追猛打地對老師講課內容不斷提問題。

其實他是強烈的視覺/觸覺學習者。他喜歡在心版上描繪事物(老師可能會說他在做白日夢)。他熱切地想要動手探索周遭的世界(老師卻說他不能像其他小孩乖乖坐在教室裡)。

他的信心與韌性的重要來源,是母親對他全無條件、全無保留的信任。

創造的事業猶如一程又一程,在陌生未有海圖的海域中探索前航,「追獵」蘊藏知識寶藏的金銀島。

一路上的暗礁挫折多如牛毛,沒有探索的內在熱情與情緒韌度,很快就會中途放棄。雖然老師放棄,母親卻堅持讓他離開學校,自己在家教他讀好書,進入偉大的文學世界。他成年後非常感謝母親 這項早年的訓練,對他情操教育的熟成貢獻至大。

母親對兒子的信心,是激發他日後偉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他說:「她一直真心地相信我……讓我覺得我必須為她好好活著,不讓她失望。」

很多人知曉他的科技發明成就,但很少人明白他相當水準的人文素養。他熟習莎士比亞,常引莎劇名句為自己的發明事業困頓期打氣;他喜歡讀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以及大衛.休 姆的《英國史》。人文領域的廣博閱讀,讓他年輕時就了解到,神聖的境界可以透過理性探究自然世界的力量、透過科學來達成與理解。 

成功的必勝方法就是再試一次

你我平凡人至少可以從他身上學習三件事情:

首先,如果你立志從事創新的事業,心態上就要調整一般思維,拒絕把「意外結果」稱為失敗。每一項實驗都是成功的,因為它們有助於釐清不明之處。即便沒有達成想要的結果,也能為未來提供 極有價值的經驗。(他常說:「我得到了一大堆結果。我知道幾千個無法奏效的事情!」)每一次實驗結果都代表知識,成功的必勝手法就是再試一次。 窮其一生,他和他的實驗團隊總共記滿兩千五百多本筆記本,每一本都有兩百到兩百五十頁,總共超過五十六萬頁資料的知識庫。

第二,經常嘗試用視覺圖像表達構想。就像富蘭克林所說:「大師的眼睛比雙手忙碌得多。」達文西也說:所有圖畫都源於「知道如何觀察」。當我們仔細留意周遭世界,圖像思維便自然浮現。視 覺隱喻有助於激發我們的右腦思考,活化創意。

第三,要勤於探索無人走過之路。要讓你的認知自由度與情緒韌性發揮到極致。總是少去理會主流見解,要自己獨立思考。蕭伯納的詼諧其實傳達了嚴肅的真實:「很少有人一年思考兩次或三次 以上;而我一個星期會思考一到兩次,因此國際馳名。」而通過無人走過之路的勇氣源頭不是金錢報酬,而是展現「通往未來世界的新連結」;不是 由恐懼主導,而是由希望領航。

而且要隨時關注你的團隊成員一直擁有真誠的赤子之心與「生之喜悅」,充盈笑聲、玩心和生活樂趣的工作環境最能展現創造力。

最創新的工作環境往往鼓勵幽默和玩樂,而最官僚的地方卻總是過於嚴肅刻版。過於嚴肅是平庸和官僚思維的警訊。

回顧這位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你會發現他的行誼事蹟,對當代追求創意與創造力的個人、團隊、實驗室或公司組織都同樣那麼歷久彌新。他的經驗對創造力與創新的管理所攸關的各項議題,都帶來 那麼具有經典意義的啟示與洞見,讓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不由得不讚嘆驚服。

 他,就是湯瑪斯.阿爾發.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本文作者為 台灣美學經濟創言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ones into Schools cover.jpg

 

中廣新聞網  新聞大解讀

胡忠信(中廣主持人) & 維珍(馬可孛羅主編)

7/6(二) pm 8:10


icon_media02.gif

新聞網頻道
AM657 台北、桃園
AM882 新竹
AM1413 苗栗
AM720 台中、彰化、南投
AM1350 嘉義
AM1296 台南
AM864 高雄、屏東
AM630 宜蘭
AM819 台東
AM855 花蓮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ones into Schools cover.jpg

 

中廣流行網  蘭萱時間

蘭萱(中廣主持人) &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7/1(四) am 7:10


icon_media02.gif

中廣流行網
FM103.3 台北、基隆、桃園、台南、高雄、屏東、玉里、澎湖
FM102.9 新竹、苗栗
FM102.1 台中、南投、台東、花蓮、宜蘭
FM103.1 嘉義
FM107.3 埔里
FM96.3 金門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ones into Schools cover.jpg

  

 

飛碟北宜台  下班蘭陽有約

靜儀(主持人) & 維珍(馬可孛羅主編)

6/29(二) 19:00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ones into Schools cover.jpg

 

中廣新聞網AM864  午夜開賣啦

子琳(主持人) & 辰芳(馬可孛羅企劃)

6/27(日) AM12:00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錄自出版情報

1993年,一位登山家葛瑞格‧摩頓森在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時,因迷路而在巴基斯坦山區的一個偏僻小村落被救起,他感受到村民們的善良,然而他也發現, 當地小孩只能坐在戶外髒汙的泥地上課,窮到沒錢聘請老師。因此,他向村長表示,「我會蓋所學校,我向你承諾。」於是,一個讓全球感動的故事就這麼開始 了……。


讀過《三杯茶》的讀者一定都難以忘懷這動人的故事,但別以為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因為在續作《三 杯茶2  石頭變學校》中,還有許多關於愛與承諾的篇章即將開啟,故事就從1999年開始述說起。


1999年10月,一群騎馬騎了六天的吉爾吉斯人,終於找到摩頓森,請求他為他們蓋一所學校!然而,這回的承諾像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吉爾吉斯人的家 鄉遠在「世界的屋頂」,偏遠到當地的阿富汗政府甚至遺忘了他們。雖然明知阿富汗的情勢比起巴基斯坦更加險惡,也沒有經過中亞協會董事會的同意,摩頓森依舊 點頭許下承諾,只是恁誰也沒想到,這個諾言的實現,竟花了他十年的時間。


任務雖然艱鉅,但奇蹟卻也不斷的發生,上天總是賜給摩頓森最合適的助手,來完成這次「不可能的任務」──能帶領他們勇敢地橫越興都庫什山,和軍閥、毒品 適、軍火走私者,以及聲名狼藉部落或領袖打交道的沙爾法拉茲;協助運送建材到他們在瓦罕的學校預定地,並在河中央搭救他們的老師及家人的聖戰士瓦希德.可 汗……也幸而有這一群號稱「決死突擊隊」的當地朋友協助,摩頓森才能成就這一次建校的艱鉅任務,實現承諾。


所以透過文字,小編也不時深刻感受到摩頓森面對這次艱鉅任務的沮喪,以及想要逃避的念頭,不由得佩服他能夠堅持下去的毅力;而當讀到吉爾吉斯長老在完全沒 有外援的情況下對著族人所講的一句話:「我們生活在世界的邊緣,既然沒有任何援助會到來,我們沒有選擇,只好自己來。」那種震撼,著實也讓小編心緒久久不 能平息。即使身處在外在環境如此險惡的「世界的屋頂」,但他們內心的力量,卻是如此巨大,為了下一代的教育,他們派出最精銳的騎兵,只為求得子女受教育的 機會,也因為他們的「自助」,所以能得到摩頓森的全心付出與投入,更進而得到「天助」,擁有許多當地人的無私奉獻。


本書是由葛瑞格.摩頓森執筆,並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描述這中間的過程。他將十六年的奮鬥過程集結成書,有血淚、有辛酸,更有那甜蜜的果實。因為是親身經驗, 所以也顯得格外深刻感人。而透過這段真實歷程,也再度給了小編這樣的信念:「愛無處不在,只要有心,石頭也能變學校。」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譯者 劉復苓 的推薦

我讀了《三杯茶》,我翻譯了《石頭變學校》。讀《三杯茶》的時候,就像看了一部精采的冒險故事:這位後來成為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的登山者當初是如何攀登險峻高山、陰錯陽差地進入鮮為人知的村落,與年邁的村長喝了三杯茶、建立了亦師亦友的深厚關係後,找到了他一生的職志,展開為邊遠地區蓋學校、提升女子教育的艱苦旅程。

 《石頭變學校》由摩頓森親自執筆,以第一人稱敘述,文字更加深刻。除此之外,我從讀者變成譯者,我把他的文字一一吞入,經過咀嚼、消化後,發現自己居然進入了他的思想當中。此時,摩頓森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傳奇人物,我刻骨銘心地感受到他軟弱的一面、優柔寡斷的一面、想要逃避的一面,他像我們一樣,偶爾也會有見難思退的本能、有躲避繁瑣的惰性。但是,正因如此,他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區教育的熱誠、他尊重宗教與文化差異的精神、他聆聽族人需求以及與他們建立關係的耐心、他不求名利默默耕耘的淡泊,更在平凡中顯得偉大。

吞入摩頓森的文字,我彷若置身其中。全世界最高的山峰峰相連、牛羊放牧在無垠的高原、村落周圍是金黃色的麥田、水渠兩旁排列著整齊的胡桃樹。蘇聯入侵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興衰、喀什米爾驚心動魄的大地震、美國武力干預的愚行。當地人民遭遇人為與自然的災禍,即便我只能體會萬分之一,但已經在我心中引起極大波瀾。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塔利班政權對阿富汗婦女的荼毒。在塔利班統治之下,婦女不得從事醫生、律師等專業工作,因此全都被迫待在家中,更荒謬的是,如果沒有男性親戚陪同,則婦女不得外出。可是,有許多男人死在戰場上,他們的遺孀豈不是也走投無路?

翻譯本書之前,我看了電影《少女奧薩瑪》和《入侵阿富汗》,更了解這塊狼煙四起的土地。尤其是《少女奧薩瑪》,完全呈現了摩頓森在書中的描述。在家無男丁的情況下,奧薩瑪被迫剪短頭髮、喬裝男孩,外出工作賺錢。那種隨時隨地害怕被發現,而流露出心底最深的恐懼,觸動觀眾的神經。最後的結局,還是永無止盡的絕望。

這份絕望,摩頓森一定體會到了,但他知道外人不能使用武力強迫他們放棄信仰與文化,也知道不能強迫他們認同我們熟悉的西方價值觀,從這本書的內容,也能明顯看出,摩頓森把主角的位置交棒給中亞協會裡一群「決死突擊隊」。這群人都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地人,有的甚至還曾經是塔利班成員。他們比摩頓森更了解同胞們的需求,四處為教育奔走、涉險,辛苦的程度更甚於摩頓森。此外,書中還提到地方族人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受教育,為了讓兒子脫離塔利班支持、阿拉伯金援、強調極端主義的宗教學校,也做出極大的犧牲和貢獻,他們是另一群英雄。

我把在我腦中上演過的故事情節敘述出來,希望我的文字傳達了摩頓森的初衷、留住了他大愛的溫熱。希望你也和我一樣,擁有熱鐵烙膚般的感動。更希望越來越多像奧薩瑪這樣的少女能夠接受教育,在絕望中開出一條生路,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轉載自 WC看看@好書太多,不斷送青春

同事正在閒聊,「感動」的時候會怎麼樣,例如會掉淚嗎?我說,會心跳加快、氣喘不上,眼睛以上的頭顱部位整個緊起來,直衝眼眶...那就是我剛看完《三杯茶2》介紹影片勾起來的感覺。

一直覺得很對不住《三 杯茶》,我是多麼想要大聲把書推到你面前。在兩年前編輯請問我先讀時,早已久聞大名所以欣喜若狂。看得太激動,想要介紹得太多,卻擱置成了僅存兩段。(小故事大啟示:意義太多,感動太少。活在當下寫就對了。)

這是一位平凡的美國人, 為巴基斯坦山上的孩子們建立學校的故事,尤其是針對女孩的教育。這條不歸路,都是因為他登山迷路獲救開始。

自己生涯的規劃、向美國人募款、在異國文化中交易的過程都不容易,整個故事之曲折驚奇不及備載。在911事件發生時,他人正在巴基斯坦,風聲鶴唳。他這些山裡的異國朋友們充分的保護 他,好不容易拿到一支戰備電話跟美國妻子通話報平安時,他的妻子說:我知道,你跟另外一個家的家人在一起,你會很安全。

這個時候,我懂了 「三杯茶」的承諾。在那樣的地形環境下,如果你能夠一再回來的探訪我,喝過三次茶了,你一定就是我的家人。

上個月,出版社企劃和編輯分頭來信問我有關《三杯茶》的續集。企劃認真寫了落 落長的充實資訊,編輯倒是只有兩行問句,我笑著想她一定知道我光看書名就會點頭了。

當時我正面臨人生中前所未見的時刻,但是手頭上仍隨時 有書,能夠有一本告訴我「奇蹟正在發生」的故事,也是冥冥的安排。

(我不是希望在自己的歷程中發生奇蹟,而是,世界上有陷於各種困厄的 人,仍有各種遇見奇蹟的可能,正被相互「照顧」著。這讓我獲得撫慰,也感覺到生命的意義。世界不會就這樣崩塌,我還有這麼長這麼好的生命,我也可以為世界 帶來美妙啊。)

不過就在閱讀期限的週末,「大事件」也發生了。我便沒有機會整理腦中的讀書心得。

日前看到出版社來留言,我才 想起應該回封信給辛苦的企劃。因此特地,我配著便當看了這支書籍宣傳影片──不然都已經看過書了,何必需要看影片呢。

它激發了我不要再等作 文、今天就要寫下的心情。這是一支介紹得相當動人的書籍影片。首先,我喜歡它抓的主旨。

初見《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或是已經看完了,還是會當成是《三杯茶》第二杯(還是想要繼續喝啊)。

但 是影片直接續集般的挑出:還有一所學校,他卻始終無法完成。那是十年前,一群騎馬騎了七天六夜的男子,來請他為他們的孩子蓋一所學校。

 


整本書的情節排山倒海浮現腦海。我想起摩頓森在序裡說,他後來才了解 在這十年間學習到許多模式。包括他從孩子的口中發現,有一張桌子、有遊樂設備,就能具有安穩學生心靈的力量。不是我們要提出什麼自認為最好的,那就是對對 方最好的、就應該被歡喜接受──有書讀就不錯了,還要桌子溜滑梯?地震後有遮風避雨處最重要,還要蓋學校?

接收者和實際使用者,不是沒有 想法。身為有能力的提供者,可以從他們身上感受那樣切實的渴望,合一成為更有果效的力量。

翻出《三杯茶》介紹影片



有時候會有人問我暑假的讀物,我的腦中總是想過適合各年齡層 讀的小說或散文。(暑假還要鍛鍊思考術讀書法也太可憐了)。

我想對於伴讀的大人們推薦這兩杯清茶。



▓ 在WC也要利用時間:
1.《三杯茶》原文書的副標,第一版精裝本是One Man's Mission to Fight Terrorism and Build Nations. . . One School at a Time,第二版平裝本則被摩頓森爭取改回One Man's Mission to Promote Peace . . . One School at a Time. 
還請特別感受一下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2.出版社《三杯茶2》影片的背景音 樂也太煽情了,我還特地把螢幕放滿要來看演奏者呢。誰知道哪裡在賣天韻樂府.張倩怡的這張作品?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轉載自 旅人跫音

 

你今天喝了「三杯茶」了嗎 

三杯茶的第二集「石頭變學校」將於六月出版上市。我曾說三杯茶是個「心想事成」的故事(http://blog.udn.com/stonejung/2002485),而第二集中,葛瑞格醫師又再度用這幾年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區蓋了一百三十一所學校,讓近五萬八千多名的孩童得以就學的故事告訴我們,心想事成的背後,其實還要有許多的聆聽、承諾,以及行動。


聆聽

還記得在第一集中,一開始葛瑞格以現代社會講求效率的作法,緊盯著科爾飛學校的興建,他「扮演著嚴格但公平的工頭角色,」「盯著每個人看,焦慮的計算每一塊盧比,」「逼大家逼得很緊。」但建築進度不但落後預期太多,「也把大家都快逼瘋了。」科爾飛的村長哈吉.阿里因此向葛瑞格傳授了三杯茶這門課程。那時,他也已經明白告訴他「聆聽」的重要性。

「這些山在這裡已經很久了,」「我們也一樣。」「你不能告訴山該做什麼,」「你必須學會聆聽它們。」

「如果你想在巴提斯坦成功,你就得尊重我們的方式。」

「當你第一次跟巴提人喝茶的時候,你是個陌生人,第二次你再喝茶,你就是我們的貴客,第三次你再和我們喝茶,就已經成為我們的家人,而對我們的家人,我們會願意為他們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葛瑞格醫師,你必須花時間喝這三杯茶。我們雖然沒受過教育,但是我們並不笨,我們已經在這裡居住生存了很久。」

他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讓我知道從和我一起工作的人身上,我有太多要學的,而不是自以為是的要教給他們些什麼。

在科爾飛學校建成後,葛瑞格開始尋找第二個學校的地點時,哈吉.阿里又為他上了另一門關於聆聽的課程,

「你下一所學校要蓋在哪裡?」哈吉.阿里問道。
「我想我會到胡歇艾河谷去,」摩頓森說,「拜訪一些村子然後看看誰──」
「我能不能再給你一個建議?」哈吉.阿里打斷他說。
「當然。」
「為什麼你不把這件事交給我們?我來開個會請布勞度河的耆老們參加,看看哪些村莊已經準備好要捐地出力蓋學校。這樣的話,你就不用像隻沒頭緒的烏鴉在布勞度河到處飛,這裡找找,那裡吃吃。」哈吉.阿里笑著說。
「所以再一次,一位不識字的巴提老人又幫我這個西方人上了一課,教我怎樣才是在他後院地區開發的最好方式。」

為什麼不把這件事交給我們?為什麼總想悶著頭自己去幹?或許,有時也該信任別人,聆聽一下別人的意見吧。從那以後,葛瑞格及其領導的中亞協會解決問題的方式,一定都從喝茶,聆聽別人的意見開始。還未開始建校時,一定會透過村落裡的吉爾嘎(長老會議)徵詢過意見,爭取大家的認同及支持後,才進行建校。葛瑞格稱這是建校前,必要的「造橋」工程。

我們每蓋一所學校,都會先造一座橋。有時不見得是有形的架構,而是一段經營多年,分享好幾杯茶以後建立起的情感連結。

這些哲學表示我們有些建校計畫得像冰川一樣,以極緩慢的速度反覆推進。……要建立良好關係,常常需要無比的耐心。

真正重要的事情,值得非常非常緩慢地進行。

因為事先的聆聽及溝通,使得葛瑞格及他的中亞協會團隊能更深切地了解當地的實際需求;也因為經由喝茶建立起的情誼及信任,建校過程也常能讓當地人有更多的參與,以致於中亞協會建立的學校,不像是國際救援組織建立的「國際性」學校;反而更像是當地社區共同營造出的「地方性」學校。在2005年5月回教世界興起的一場反西方暴動中,(起因為美國的新聞周刊稍早報導,有一名美軍將可蘭經沖下馬桶)

當暴動發展到最高點時,有一小群暴民攻擊完市場街區後,直接朝著學校衝過來。不過在他們到達圍牆以前,遇到了一群耆老。這些長老曾捐出學校建地,號召居民貢獻勞力,並親身參與打地基。這些長者,也就是「皮爾」,告訴暴民,中亞協會不屬於外國救援組織,而是屬於當地的社區團體。這是他們的學校,他們引以為傲,不准任何人越雷池一步。

「這是他們(自己)的學校,」居民的高度認同,使得中亞協會在巴哈拉克的學校,成為當地極少數和國際救援組織沾上邊,卻沒有遭受破壞的建築。我想,這也是三杯茶的神奇效果吧。

關於聆聽,在三杯茶續集的第九章裡另有篇極好的故事,叫「法爾札娜的課桌」。故事起源於2005年10月發生於喀什米爾的大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推估,那次地震至少造成了八萬六千人死亡,為巴基斯坦有史以來最大的天然災害。地震後,葛瑞格領導的中亞協會也迅速進入災區,協助災民先以帳蓬建立起簡易的學校,可是學生的出席狀況卻不甚理想,災區中四處可見遊蕩的孩童,但他們就是不肯來上學,甚至不願意接近學校。納悶的葛瑞格嘗試去聆聽他們的聲音,尋求問題的解答。幸運的,他從法爾札娜(一個十五歲的小女孩)那裡得到了答案,

「因為帳蓬裡沒有桌子。」她就事論事地回答。
這就有趣了,但也很奇怪。在這個地方,很多家庭都沒桌沒椅,因為坐在地上比較舒服。我們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蓋的學校,全班學生盤腿席地而坐,只有老師一人站著,這也是很常見的情況。因為沒有桌子而不上學,似乎很奇怪。
「為什麼桌子那麼重要呢?」我問。
「桌子能讓學生有安全感,」她解釋道:「而且,有了桌子,這帳蓬感覺起來比較像是真正的學校。」
這似乎很有道理,我點點頭,但她還沒有說完。
「不過,就算我們在戶外上課,還是需要桌子,」她說:「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來上學。」
這聽起來就怪了,可是,法爾札娜認真直接的態度讓我想要相信她。於是,隔天我和沙爾法拉茲開始在女子學校的廢墟瓦礫中翻找,拉出幾十個殘缺不全的桌子。當天下午,我們找來幾個男人,付錢請他們修復這些桌子。此舉迅速傳遍村子,我們把桌子搬到帳蓬後的一、兩個小時之內,就有好幾十名學童進來上課。
法爾札娜深知,在這些學童心中,桌子象徵著他們的生活又恢復秩序、穩定和正常,至少在課堂上是這樣。在所有事物都已翻覆、毀滅的災區裡,一張桌子能帶來的確實感,是你能信賴的東西。

經由聆聽,而且是來自災區的一個十五歲小女孩的意見,葛瑞格再一次確認了當地居民的需求,也找到了切合當地孩子所需的正確舉措,也難怪葛瑞格會慨歎,

即使我們深入災區是為了幫他們蓋學校、提振教育,但從某些方面來看,此區的居民卻成了我們的老師,

當你花時間謙虛的聆聽別人所言,就能有出乎意料的收穫。

而哈吉.阿里生前為葛瑞格上的最後一堂課,也是要他

「聆聽風的聲音。」


承諾

三杯茶第一集花了大部分的篇幅,描述葛瑞格為了完成對科爾飛村一個小女孩的承諾,而矢志在科爾飛村建立第一所學校的過程;而在第二集中,葛瑞格對瓦罕地區吉爾吉斯人建校的承諾,則替代成為了本書的主旋律。可以說葛瑞格及中亞協會在阿富汗地區幫忙建立學校的方向,最終都指向這個最終的目標──葛瑞格所說的「花園裡最邊遠的一朵花」。

承諾起始自1999年10月。帕米爾高原最後一批吉爾吉斯人的領袖──阿都.拉希德.可汗,派遣了他的兒子羅桑.可汗領著十四騎,不眠不休地騎了六天的馬越過了興都庫什山,從阿富汗的瓦罕地區,直趕到了巴基斯坦的查普森河谷去尋找一位「神祕的美國登山者」,因為他們聽聞,

過去幾年來,興都庫什山南邊不少奇怪的故事紛紛傳到帕米爾高原,傳說有位神祕的美國登山者發願要在巴基斯坦北邊最偏遠的地區蓋學校,這些地方連政府都不管,外國的非政府組織更是拒絕冒險進入。另外,還謠傳這個人建的學校不僅要教男孩,還敞開大門歡迎那些想要唸書的女孩。

他們幸運地在查普森河谷遇到了葛瑞格,並且由羅桑.可汗轉達了他父親,也是當地的領袖──阿都.拉希德.可汗說過的話,

對我來說,困苦的生活一點都不是問題。可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過著這樣的生活。我們只有少許糧食、粗劣的房屋,也沒有學校。我們知道你在巴基斯坦蓋學校,你是否願意到阿富汗來幫我們?我們會捐出土地、石塊和勞力,你要的我們都能辦到。來與我們過冬,做我們的客人。讓我們一起喝茶。我們會宰殺最肥美的羊,好好討論,規劃建校。

在那時,即將到來的雪季,將掩埋掉騎兵們剛穿越過的興都庫什山山口,會有半年以上的時間,這條狹窄的山道都將無法通行。而欲往當地建校,實際也只能取道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在那裡取得官方及當地軍閥的認可後才能進行。

而那時,阿富汗尚由極度排外的塔利班政權掌政,前往瓦罕為吉爾吉斯人建學校,可說是半點兒可能都沒有。但當羅桑.可汗看著葛瑞格的眼睛,問道:

「那麼,你答應來瓦罕為我們的子女蓋學校嗎?」
在祖德可汗村這種地方,堅定的承諾就如同歃血為盟……
「是的,」葛瑞格回答:「我答應為你們蓋學校。」

就這樣,一段歷時十年才能實現的承諾,於焉開始。

前進瓦罕建校,有地理上的困難。據生活於阿富汗的帕施圖人的說法:

當阿拉造完世界後,把剩下的材料堆放在一起,形成了阿富汗。該國各地可見殘破的岩層景觀,但是在阿富汗東北角,位於巴基斯坦和塔吉克間,有一座長達120英里(193公里)的狹長地帶直抵中國邊界之處,沒有一個地方要比這裡更殘破。全世界最高的幾座山──崑崙山、天山、帕米爾高原、喀拉崑崙山和興都庫什山──全都坐落於此處或鄰近地區。高峰直達兩萬英呎(約6000公尺)的雲霄,居住在山峰之間險惡、荒蕪、嚴寒地帶的人們,把此處稱為「巴米當亞」,也就是「世界屋脊」。

瓦罕地圖.jpg

也是這條瓦罕走廊,還是昔日整條絲路上最為陡峭的路段。到西方取經的玄奘和尚於西元644年曾經過這裡,留下了以下的文字紀錄:

至波謎羅川(音近帕米爾)……據兩雪山間,故寒風淒勁,春夏飛雪,晝夜飄風……播植不滋,草木稀少……波謎羅川中有大龍池……當贍部洲中,其地最高也。

和玄奘的描述相同,這裡仍然是「播植不滋,草木稀少」。所以當地的吉爾吉斯人只能選擇以「山牧季移」的方式謀生。可是上世紀初蘇聯成立後封鎖了北方邊境,上世紀中共產中國成立後又封鎖了東方邊境,使得當地的吉爾吉斯人僅能局限在瓦罕一帶有限的草場上,生活上面臨了很大的困境。

政治上的阻礙,可能還遠甚於地理上的隔閡。以狂熱宗教極端主義治國的塔利班政權,是不可能發簽證給像葛瑞格這樣的美國人,更別說是建立學校了。一直到西元2001年911事變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進入阿富汗,擊潰塔利班政權後,葛瑞格及他的中亞協會夥伴,才得以進入阿富汗。

但也不是馬上就得以進入瓦罕,在進入瓦罕前,得先經過阿富汗東北部巴達桑省的軍閥薩哈.可汗的同意與祝福。葛瑞格在2003年的春天,終於見到了這位一生都在對抗蘇聯及塔利班的軍事領袖。他給了他一個結實的大擁抱,並且說,

「看看這裡。看看這些丘陵,」他指著俯視鎮區的群山,較低的山坡布滿無數岩塊石礫。「無以計數的人在這些丘陵中喪生。你們眼前看到的每一塊岩石、每一顆巨礫都是我的戰士、夏希德(殉難者),他們為對抗蘇俄人和塔利班犧牲生命。現在,我們必須讓他們死得值得。」
他轉向我,面露堅決。「我們必須把這些石頭變成學校。」

「石頭變學校」,顯示了這個軍人對教育的期待,也表示了他對葛瑞格在他勢力範圍內建立學校的支持及認同。但在前進到瓦罕吉爾吉斯人的範圍前,得先滿足他自己轄區的需要,葛瑞格及他的中亞協會夥伴得先在巴達桑省喝許多「三杯茶」。

所以從2004年開始,一直到2009年為止,中亞協會在巴達桑省薩哈.可汗的轄區內,協助當地居民共建立了21所學校,其間還發生了喀什米爾大地震的插曲。最後,直到承諾後的第十年,才終於走進了瓦罕走廊的深處,來到了當初吉爾吉斯騎兵出發的地方。

2009年夏季,中亞協會建校的承諾終於來到了建校所在──波札貢拜。但也在那時,才發現建材要運到那裡,會是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因為當地的天然資源有限,舉凡水泥、鋼筋、玻璃、釘子、波狀屋頂、油漆,甚至包括木材(帕米爾高原很少有樹),都須從外地採買,運送進去,

但是前往瓦罕的道路止於沙爾哈德,接下來必須沿著懸崖徒步在隨時會滑動的碎石堆上走上三天,才能到達波札貢拜。這趟四十英里(約64.3公里)長的路程,爬升和下切的總高度是兩萬英尺(約6000公尺),幾乎是喜馬拉雅山的基地營到山頂直線距離的兩倍。更何況所有的爬升和下切路段都在海拔一萬到一萬四千英尺(3000~4200公尺)之間,空氣的含氧量根本不可能讓傳統馱獸如驢子和騾子運載什麼東西。

從沙爾哈德馱運所有建材需要至少一百頭的犛牛或雙峰駱駝,這個數量也遠遠超於可供租用的馱獸。

所以大宗建材只能選擇繞路,從北方鄰國塔吉克的道路進入,直繞到中國邊境,才能轉進到瓦罕深處。可是塔吉克與阿富汗邊境由於鴉片的走私貿易,長年處於關閉的狀態。

這時,這幾年在巴達桑省蓋學校,與當地人喝三杯茶打下的深厚關係,顯現出了效果。東巴達桑邊境保衛軍的司令──瓦希德可汗不但幫忙向塔吉克申請到通關借路的許可,而且還親自帶隊,負責這趟近一千五百公里的高原長途運送。由於他的協助,大部分的建材可以經由汽車,運送至極靠近波札貢拜的地方。

可是到了那裡,仍需要大量的馱獸,才能將卸下車的建材運送至波札貢拜。但那時(夏季)大部分的牧民都還在山上放牧,一時無法募集到如此多的犛牛,且時序已漸進入秋季,不久雪線即將下來,今年就再也無法進行任何工作。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阿都.拉希德.可汗傳來病危的消息,

當他生病的消息傳開,帕米爾高原上所有男女都放下手邊的工作,或徒步或騎馬趕赴卡拉吉勒加,以表達他們的祝福與支持。如此做當然十分感人並讓人鼓舞,但也表示最需要人力的時候,波札貢拜的人力卻在流失,而阿都.拉希德絕對無法忍受這種情況,「現在不是看著一個老頭死去的時刻,」他一點也不想克制挫折感,指責那些祈福者說:「如果你們不幫忙建造我們的未來,你們在這裡就一點價值也沒有!」

因此,他發布了一項官方命令,要求立刻把帕米爾高原上所有可用的犛牛送到高茲克弘。所有跑得快的馬都集攏並上鞍,騎士由四面八方的草原出發移動。二十四小時內,一長排毛茸茸的黑色野獸從四周高山往恰克馬克湖西岸而去。

九月二十一日,四十三頭犛牛抵達高茲克弘,在那裡馱上水泥和木材後前往波札貢拜。帕米爾高原的人民從未見過如此景象,那是他們有生以來見過最長的犛牛隊伍;而還有更多犛牛在路上。

2009年的9月28日,趕在冬季到來的前一刻,瓦罕地區吉爾吉斯人的學校終於建成。距1999年10月承諾伊始,正好經歷了十個年頭。

真正重要的事情,值得非常非常緩慢地進行。

葛瑞格事後回想這整個過程,尤其是2009年秋季,瓦罕吉爾吉斯人自發性地行動起來,讓學校得以在短短幾周內建成,他寫下了以下這段非常耐人尋味的記錄:

他們(吉斯吉斯人)最需要的不是我們的幫助,而是自己有能力自助所產生的權能感受。

或許因為曾經追過八八水災重建遷村的消息(有興趣者可見 http://www.dfun.com.tw/?cat=1972),所以我對這段話,特別覺得感觸。


行動

無疑的,葛瑞格和他的中亞協會夥伴們,絕對是徹頭徹尾的行動派。而他們的行動,以及他們的行動所帶起的行動,也成就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她」們的故事

自從葛瑞格拜訪了「孟加拉鄉村改造協會」後,便堅定了他推動女孩教育的決心,

「在那裡(孟加拉),推動女孩子受教育的計畫相當成功。我拜訪那些推動女性教育多年的非政府組織,看到了不起的堅強婦女們在村子裡主持會議,並且努力教育她們的女兒。」

「我的看法和他們一樣,」摩頓森說,「諾貝爾獎得主沈恩(Amartya Shen)的想法是,我們提供女孩子受教育的工具,讓她們長大之後能夠幫助自己,這樣就能改變一個文化。」

而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等地蓋學校、推廣教育時,漸漸地,他也更確認了對女孩教育重要性的看法。

世界銀行的研究指出,女性若接受一年的初等教育,則成年後的薪水就能增加一到兩成。

許多研究也顯示,在多數女性有五年級以上學歷的村莊裡,一代以後,嬰兒夭折率大幅下滑。

年輕女性是開發中世界裡一股最大的改革力量──這種現象有時又稱為「女孩效應」,這和我兒時在坦尚尼亞聽到的一句非洲諺語相呼應:「教導一個男孩,你教育的是一個人;教導一個女孩,則你教育的是一整個社會。」

女孩教育有「加乘效應」──而在貧窮的穆斯林社會,女性受教育所產生的漣漪效應會更深遠。

我堅信提升婦女教育是改造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最佳方式。

因此即使在婦女地位較低,且普遍存有「女人要工作,不要讀書」,「書本會囚錮妳的心靈,讓妳變成沒用的妻子和母親」觀念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葛瑞格也堅持要讓女孩來上學,甚至還訂有女孩需占就學一定比例的條款。他甚至以為,中亞協會的成績不在於蓋了多少學校,而在「透過教育而改變一生的女孩們」。這些經由中亞協會學校得以改變一生的女孩們,在這十餘年間,也產生了不少令人動容的故事,

如來自查普森河谷的娜絲琳.貝格。她在1995年成為北巴基斯坦亨札地區少數幾位取得高中文憑的女畢業生。1999年,她獲得中亞協會每年1200美元的獎學金,協助她以兩年時間取得鄉村醫療助理的學位。但她的婆婆反對她就學,村裡的「坦茲恩」(長老會議)也反對,所以往後十年她都待在家裡,每天勞動12~16個小時,其間還生了三個小孩,並流產了兩次。「我的生命之火拒絕熄滅,」「萬能之神絕不會讓希望的燃油乾涸,」她仍堅持著。終於,在2007年夏季,村裡的坦茲恩改變了意見。2008年娜絲琳.貝格拿著中亞協會的獎學金,帶著丈夫和孩子在拉瓦爾品第繼續完成學業。現在她在進修婦產科護士學位,預計2012年搬到瓦罕,提供當地極度缺乏的醫療服務。

又如嘉涵.阿里,她是哈吉.阿里的孫女。在科爾飛村完成學業後,她繼續進修公共政策行政課程。家鄉的父親一直想要讓她嫁人──她現在23歲,由於受過教育,她的聘禮已由五隻公羊增加到五十隻公羊。不過嘉涵表示她想先成為社區領袖,進入巴基斯坦國會。「未達目標我就不結婚,」她最近告訴我,「因夏拉(若阿拉願意),有一天我會成為一位女強人。」

還有夏奇拉.可汗。她目前是拉合爾的法蒂瑪紀念醫學院三年級生,每科都保持九十分以上,……她將成為第一位在本地完成教育的女醫生。她今年22歲,打算完成學業後,回到胡歇艾河谷服務鄉民。「我的兩大目標是,」她說:「我不要讓女人死於難產,也不讓一歲以下的嬰兒夭折。」

這些她們的故事,誠如葛瑞格所說的,

這些女性們正在攀登她們的「第一高峰」,她們的成就,遠比包括我在內的西方登山者還要偉大,引人注目。這些年輕女性所征服的高度,已經是我們這些登山者連做夢都不敢想的。


「他」們的故事

三杯茶續集中,在第一線衝鋒建校的,往往已不是葛瑞格本人了,因為無論他願不願意,他都常被綁在美國本土的募款活動中,尤其是三杯茶第一集造成轟動後。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邊遠地區,為建校與當地人士喝三杯茶的主角,常是他中亞協會的夥伴你,他戲稱他們為「決死突擊隊」的當地雇員。

這其中,又以深入瓦罕走廊的沙爾法拉茲獲得了最集中大量的描寫。我們且來看看葛瑞格對前進瓦罕走廊人選的條件說,

首先需要一位兼具勇氣和體力的先鋒,他至少得精通五種語言,還要願意騎馬奔波,而且好幾個禮拜不洗澡。這個人得願意帶著四萬美元的現金,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勇敢地橫越興都庫什山。他要能和軍閥、毒品商、軍火走私者、腐敗的政府官員,以及聲名狼藉的部落或領袖打交道──必要時,還得想辦法取悅這群人。

我想,這樣的條件,大約連印第安那.瓊斯也不夠格吧。可是精通七種語言的沙爾法拉茲行,但這位有著超凡能力的沙爾法拉茲在遇見葛瑞格這位伯樂前,在當地有限的機會下,又做了哪些「與成功無緣」的事呢,

他曾經順從父母的願望,在祖德可汗村的小學教了不到一年的書;由於討厭教書,於是他決定從軍,在旁遮普省的精英高山部隊擔任突擊隊員,在那裡受了傷,導致他的三根手指永久綣縮,因此退了伍;後來,他又去喀拉嗤當了六個月的安全警衛;又到拉合爾的一家中國餐館工作;又搬到了白夏瓦當過司機、技工和車商;最後,無技可施下,只好回到了家鄉祖德可汗村,當失業族。

但葛瑞格看出了他不凡的能力,並且將他引入建學校這「與成功有緣」的事業中。這種知遇與信任的關係,讓葛瑞格到偏遠地區建校的心願得到了最佳的推手。其實縱觀全書,中亞協會的成員多半也如沙爾法拉茲一般沒有顯赫的資歷,甚至多是社會底層極不顯眼的一群人,但他們全都發揮了極大的能量,

我喜歡雇用沒有經驗,大字不識幾個的當地人,我雇用他們全靠直覺,

憑直覺地起用當地人,並給予充足的信任,使得這群原本只是社會最底層的人,能發揮他們最大的能量,甚至已取代了葛瑞格在當地的作用。現在,中亞協會的當地雇員,除了募款外,幾乎已能自主地運作起當地建校的工作,這些「他們的故事」,也再次見證了葛瑞格的論點,

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我們的幫助,而是自己有能力自助所產生的權能感受。


遠方的故事

如果不是三杯茶,我幾乎無法聆聽到這些來自遠方的聲音。像是科爾飛村、胡歇艾村、古爾托瑞地區、巴達桑省、庫納爾省、瓦罕等,……全是生命中遙不可及的地方。但葛瑞格的中亞協會,總是在這些最艱困的地方蓋學校,然後靜待政府或其他非政府組織,從其他較不艱困的地區遷移至此。他稱呼這種作法是「盡頭優先」的哲學。

他解釋了為何他自己,及中亞協會會採取這種「盡頭優先」哲學的原因,

這些人雖然住在文明的邊陲,但他們既不世故,也沒有世界觀。他們多半沒受過什麼學業與道德教育,也不熟知時尚或國際現勢等議題的最新潮流。可是,這些住在道路盡頭的人們卻是你所見過適應力最強、最機智的人類。他們兼具勇氣、韌性、親切和優雅的特質,讓我肅然起敬。

這些人只需要稍加協助,就可以闖出驚人作為。

這些住在終極地區的人民,往往代表了我們最完美的人性,以及我們應該達成的最佳標準。

讀完了三杯茶的故事,聆聽到這許多她們、他們,以及遠方的故事,這許多葛瑞格所稱最完美的人性,以及我們應該達成的最佳標準,就好像迎著風,聆聽著風的聲音一般,在平日的喧囂中,平添幾許的清明。

感謝三杯茶,也感謝葛瑞格,感謝你們為這世界做的,也感謝你們帶來的這麼美好的故事。

延伸閱讀:

讀書筆記:三杯茶  http://blog.udn.com/stonejung/2002485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 國寶級白目馮光遠在此

書名: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
作者:馬帝歐‧佩里柯利(Matteo Pericoli)
譯者:廖婉如
出版:馬可孛羅



對居住紐約十多年的我來講,看完馬帝歐‧佩里柯利的這本用黑白線條描繪出來的紐約窗景,滿足了我不少鄉愁,是的,鄉愁,紐約是我的第二故鄉。


當年在紐約,是怎麼都不可能從這麼多俯視的角度看這個城市的,那個時候拍紐約,很多時候都是「室外、仰視」 的畫面,不像這本圖文書裡的「室內、俯視」視角,你可以安靜地從許多紐約客的窗子,用獵豹掃瞄草原的方式檢視窗外這個城市,她的靜止,她的流動,她的古 舊,她的創新,每次都讓你重新認識她。


看到湯姆‧沃爾夫在《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裡寫道,房地產仲介商帶著他妻子與他一起看房子,當看到後來成交的這一棟時,仲介商說,「你有沒有發現,每次 我帶你看房子,你從沒看內部一眼,總是直接衝到窗邊看風景。」這敘述讓我回想到許多我的紐約朋友不也都是這樣,到了別人家(尤其是位於曼哈頓的公寓),幾 乎都是先考察窗外的景色,又突然想到一個跟這有關的有趣之事:有回跟幾個朋友去上城哥大附近參加派對,從主人家客廳的窗子望出去,幾條街外有兩棟長得一模 一樣的住宅大廈,寫詩的夏宇看著看著就問我,「光遠,那是世界貿易中心嗎?」我噗嗤一笑,「小姐,不是長得一樣的兩棟大樓都是世貿中心。」


可是佇立在窗口打量窗外風景,不管是夜晚遠眺帝國大廈頂樓紅白藍光,或者白晝近望克萊斯勒大樓從劍魚般尖塔反射出來的銀光,永遠都會是一件讓人出神的事 ──若是你可以看到稱得上是經典建築或者自然美景的話。


《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書裡就有好幾個人描述到這樣的景況,作家菲力普‧洛佩特說,他其實很高興從他書房窗口望出去的景色「平凡無奇,不會美得讓人屏 息」,因為如詩如畫的風景會讓他無法專心寫作;編導過《西雅圖夜未眠》、《美味關係》的諾拉‧伊佛朗講得更白,她說從她辦公室落地窗望出去,可以看到她最 喜歡的克萊斯勒大樓,「幸好我寫作時是背對著它,否則會半個字也寫不出來。」


窗外的風景的確會讓你沈浸在各種思緒裡久久不想動,尤其是在紐約這種城市,不盡然要在高樓櫛比鱗次的曼哈頓區,饒有文化感覺的布魯克林區、族裔鮮明的皇后 區、具郊區風味的布朗克斯區、甚至帶點世外桃源感覺的史泰登島,從各個人家窗戶望出去,再對照書裡各扇窗戶外的景觀,你突然會有一種領悟,原來紐約市做為 世界級的文化藝術重鎮,窗外的風景竟然扮演著這麼重要的角色。


那也無怪乎希區考克的《後窗》觀念被書中好幾位作者提及,電影《後窗》裡,腿打上石膏坐在輪椅上竟日無所事事的攝影師詹姆斯‧史都華,從他位於曼哈頓下城 西村的公寓後窗,不但看盡庶民生活百態,還見證一起謀殺案。


從後窗緊挨著後窗的公寓裡,紐約客一不小心就會看到故事,啟發靈感。傳記作家亞歷‧威金森就經常從他的窗子看到對面有二十個房間的名人他的家居生活,並且 好奇他經常在某個房間度過一天的最後時光的理由;鄉村搖滾歌手蘿珊‧凱許住在雀爾喜區,從她朋友住的雀爾喜飯店房間窗口,可以看到凱許的臥房,所以凱許喜 歡跟先生在拜訪那位朋友時,從那個窗口反看自己的臥房;08年普立茲獎得主,《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奧斯卡‧哇塞短暫奇妙的一生》作者朱諾‧迪亞茲更是 在書中寫道「在這麼高的地方,窗子不再是窗子,反倒像窺視孔。這是如假包換的『後窗』,獨不見美侖美奐的房子,也不見人性光輝。」


所以,誰說文化藝術不就是從這些點點滴滴的「窺視」開始累積、漸次成形、終至無限開展?


一邊閱讀《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自己的窗景經驗也不時跳出來,初至紐約,與畫畫的朋友合租布魯克林「公園斜坡」的公寓,就是作家克列柏‧克雷恩與他男 友彼得居住的那一區,看到克雷恩家的窗景,八零年代「公園斜坡」21街的日子又鮮活起來,不同的是,我居住的公寓後窗,跨過低矮的窗櫺,就是一樓的屋頂, 我喜歡搬張椅子坐在人家屋頂上喝啤酒,我的室友習慣把比人高的畫布撐在人家屋頂上作畫。後來搬到皇后區「陽邊」,從窗口望出去,看得到帝國大廈頂層部分, 七月四日,紅藍白三色總是異常耀眼,記得1986年紐約大都會棒球隊打敗波士頓紅襪隊奪得世界冠軍,紅藍白光也高掛曼哈頓上空提醒紐約客大都會的成就。


提這些,因為在《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裡,你會不時在各個角度的天際線看到帝國大廈,它出現在凱許家窗口,出現在建築師李察‧麥爾辦公室和編舞家馬克‧ 莫里斯家窗口,從平面設計師史地芬‧薩格梅斯特的工作室窗口看得到帝國大廈,因為他需要工作室的每個人都時時感受到自己生活在紐約的事實,這真是一個激勵 人心的選屋條件。


呆看《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的各個窗景,十幾年紐約生活從不去深究就這麼擦身而過的建築或生活細節,竟然也會從畫作裡冒出來。《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的 作家奧利佛‧薩克斯原來住在格林威治村外沿的十三街,當年,我應該經過他的公寓;媒體人勞倫‧札拉茲尼克住的那棟大樓旁邊有間很大的賣酒的店,我知道,因 為我在畫作左下方瞄到古博聯合學院;以前經常去華盛頓廣場,看到從作曲家尼可‧馬利的窗口望出去的廣場拱門,許多回憶紛沓而至,加上一直在研究他家到底在 廣場的哪個角落,我在這頁待了好久。


佩里柯利的黑白線條工整,把書裡這些紐約客各自的窗景,不論複雜或簡單,都整理得有條不紊,想到他能夠登堂入室到許多人家裡,端坐窗前畫出城市的各個面 貌,我想也只有在紐約這個不論文化或歷史都層次分明的城市才可能成其事。


以前在《紐約時報》,後來在《紐約客雜誌》寫建築評論的保羅‧高柏格為本書寫的引言,是這本書有看頭的另一個理由,至於諸多文化人、作家、藝術家為他 (她)們手繪版窗景所寫的短文裡,《光影交舞石頭記──建築師李伯斯金回憶錄》作者,紐約新世貿大樓建築師丹尼爾‧李伯斯金的窗景以及他的感想,我覺得最 值得拿出來當作這本書的代表作。


李伯斯金是這麼寫的:我窗前這片景捕捉到紐約的詩意。它飽含感情和幾何線條……而感情才是建築的靈魂。好一座讓人激動的回憶劇場。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杯茶》出版後,即受到許多學校得肯定與推薦,這些鼓勵無疑是我們出版的最佳動能,知道這個真實故事感動了這麼多學子與讀者,已讓我們十足的感謝,今天又接到最新消息,《三杯茶》被列為今年國中基測的考題呢!在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即將出版之際,簡直給我們打了劑強心針!也將這次的考題分享給大家,看過《三杯茶》的各位讀者都答對了嗎?可以迴響答案給大家唷!當然千萬別錯過6/8即將出版的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

99年基測考題-三杯茶.jpg

 

未命名.JPG

答案是B、C、C ,你答對了嗎?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三座城市》獲明周娛樂(91期)、開卷(5/16)推薦報導,《13座城市》的文字一如王盛弘前兩部作品《慢慢走》、《關鍵字:台北》優美細膩,但卻又將城市的風貌描寫的極為深刻,是作者藉著文字把自己的足跡再往前推進一大步的成果。 

 

明周娛樂 91期 / Book書蟲區

 明報周刊報導.JPG

 開卷5/16報導 / 貓耳朵寫周記

 開卷報導.JPG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最新一期的商業周刊(1173期)推薦報導,本書將於5/18出版,書中透過63位紐約知名人士的窗景,看見連長期居住在當地的紐約客都難以見到的紐約風貌!更讓人驚嘆的還有作者佩里柯利細膩特殊的繪圖,讓人在文字和圖像中,一窺63位知名紐約客的窗景和內心世界。

       《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封面由設計達人聶永真設計,呼應裡頭篇篇美麗的窗景,讓人大飽眼福,好想快點分享給大家壓~

 

商業週刊 1173期  alive生活書摘 / 一窗一故事

平面書封.jpg        商周1173期.JPG

 

報導搶先看

紐約的窗景-商周報導.jpg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的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介紹《拉丁美洲真相之路》
主持人:梁文道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