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摘自
馬可孛羅2月新書-《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 1/30出版


設計是一種生活模式
布萊恩.韋伯╱韋伯暨韋伯設計


 
Brian Webb X Webb & Webb
布萊恩.韋伯畢業於英國坎特伯里藝術學院(Canterbury College of Art)。二○○三年創立「韋伯暨韋伯設計」公司,公司前身為一九七一年與夥伴共同創立的「崔克特與韋伯設計公司」,前身公司獲獎無數,作品更為倫敦維多莉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London)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所珍藏。服務客戶包含藝術機構、金融企業、專業公司與出版社。現為倫敦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亦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說,亦為皇家藝術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大學獎學金方案評審,並為倫敦及海外設計課程做審核的工作。為英國特許設計師協會一員,二○○三年曾獲頒會長獎。



三十年前,琳恩.崔克特(Lynn Trickett)和布萊恩.韋伯一起創業,在倫敦成立了「崔克特與韋伯設計公司」(Trickett & Webb)。他們開玩笑說,不曉得退休時,公司會變成什麼樣子。那離他們還很遠,甚至有點難以想像。
 
他們決定,無論誰先退出,都可以拿到一件他們最初為公司購置的物品,即一座骨董鐘。「輸家會得到公司,」韋伯大笑。
 
經過前幾年一場重病後,崔克特決定減少工作量,最後在二○○三年完全退出,他們的公司也因此而改變。現在這是韋伯暨韋伯設計公司,由布萊恩和妻子蓋兒一起經營;蓋兒是之前「崔克特與韋伯」的總監。雖然他們還和一些多年的客戶一起工作,但是減少管理工作讓他們能夠跟更多新客戶合作。韋伯也是設計師協會(the Chartered Society of Designers)會長,其為英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專業設計師組織,同時也在倫敦藝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當客座教授。
 
對於韋伯和他的團隊來說,這是一個自省的時刻。崔克特的離去對於這個以倫敦為基地的團隊來說是很大的改變,但是他對於過去這三十年的生涯毫無遺憾。時間已經教會他,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什麼叫做生命的品質。而他和崔克特一直都很勤奮的為自己和員工們創造這份品質。
 
這位設計老將知道,今天的專業平面設計師仍然還有沒嘗試過的方向,但是無論他們選擇哪一種應用方法,他相信某些規則仍然適用,不只能帶給設計師長期的工作滿足感,同時能讓他們完成自我實現,成為重要的創意人。

 
定義一種哲學
當這些夥伴們開始一起工作時,沒有太多時間思考公司的使命。第一年他們工作非常認真,盡可能以他們所知道最好的方法去完成手上的十件作品。由於希望能打開知名度,他們把十件作品都送去參加倫敦一個很大的設計展,這就是他們當時的作品集。十件都被接受了,而且很快的,業界報刊就來電了。
 
「記者的第一個問題永遠都是:你們的核心哲學是什麼?這嚇壞我們了,但是琳恩最後說:『為好的人做出好的作品。』現在這聽起來很陳腐,但是經過這些年,這種哲學已經演繹成『為有趣的人做出好的作品』。我們經營長期關係,我們想要和我們喜歡的人一起合作。」韋伯解釋。

 
選擇適合的模式
韋伯說,企業模式有兩種。第一種是金字塔,老闆在最上層,員工在最下層。「我們不覺得那樣很好,因為最上面的人會為了錢而非設計來經營整個公司。」他解釋。
 
第二種模式是,公司裡有許多小小的金字塔,每一個都由團隊領導者負責。需要的話,金字塔可以增加或減少。這是比較有彈性的系統,但是這看起來有點呆板,特別是團隊最後會變成分工很細,只專精一樣工作,例如年度報告或者品牌識別。
 
「把事情調換一下有趣多了,」韋伯說。結果,他們的模式就是根本沒有模式。他和崔克特決定,直視客戶的眼睛,傾聽他們的聲音,這才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說,無論誰參與專案,都需要和客戶面對面接觸,事實上每個人都是領導者。


全日無休的設計師
其他設計公司老闆談到下午六點可以離開辦公室,到隔天早上之前都可以忘記工作,但是韋伯卻相信,設計師應該要承認,設計不只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生活模式。那並非意味著,公司應該要接下超過所能應付範圍的工作,然後焚膏繼晷的完成它。工作量應該要合理,但是想法和解決方案的數量應該要盡量增加。
 
「你最好能夠選擇一種能讓你二十四小時都感到享受的工作,因為它會整天跟你糾纏不休,」韋伯說。當他遇到令人絕望的工作任務時,會特別堅持下去;那些工作是他無法置之不理的挑戰。

 
終生學習
韋伯說,要是設計師覺得自己都已經學會了,那就是他該走人的時候了,且設計會變得不再令人興奮。永遠都必須學習新事物正是這份工作有價值的地方。
 
「當你學鋼琴時,每個音符都是新的經驗。你一旦學會了音階,你就不再這麼想了。但是之後,你又可以開始思考音樂,」他說。「你可以是非常有經驗的設計師,只做那些你百分之百知道該怎麼做的案子,但是那非常無聊。對於一個沒經驗的設計師來說,百分之百都是未知,那太危險。但如果你能身處在黑白兩色的中間,知道一半不知道另一半,這就是最好的位置,你一直都能找到新的東西。」
 
韋伯特別喜歡學習印刷的歷史,事實上這件事還讓他開拓了新的事業線——為書籍和展覽作設計工作。他說,學習是他工作中最有樂趣的一部分,也能引發他的工作熱忱。
 

當個終生的老師
客戶喜歡請求設計公司依據他們過去的經驗來完成案子。如果他們以前做過手冊,他們就會覺得這次也該做一份手冊。然而,韋伯說,設計師必須讓他們知道,海報、網站或是其他的東西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
 
「讓客戶經歷最陌生的經驗,然後再加一點。他會一直回來找你,因為他從你這裡學到東西,」韋伯說。
 
教導和學習讓他了解到世界是多麼緊密相連。他的個人興趣符合了客戶的工作需求,而客戶的案子又持續引領他走向更精采的新課題。另一個韋伯沒預料到的連繫,讓他很高興:兒子也沒受到他的作品啟發,現在成為一名平面設計師。
 

點子沒有保存期限
年輕設計師所學到最艱難的一課就是,不要把所有的創意都丟進同一個案子裡。你很可能受到一個想法啟發,但是五年甚至十年內都用不到。韋伯永遠都帶著筆記本,好幫助他在火車上或者會議中捕捉靈感。這本只有他自己能看的筆記本裡,有著他隨手記下的幾個字或是塗鴉。
 
「記著,如果你留著這些想法,它們就會一直都在,這是很重要的。」
 

讓別人快樂
韋伯說,自己的設計能帶給別人快樂,這是件很棒的事。藝術家會這麼做,表示他有同理心,而這使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一個更了解、也更懂得如何詮釋這世界的人。對韋伯來說,這就是應用藝術和純藝術之間的不同。
 
「純粹的藝術家做自己的作品,但是我們必須和其他人合作,好取得一個目的。我想很多設計師可能不同意這件事,而且會說他們其實是在滿足自我的需求。但是對我來說事情不是這樣。我希望客戶對我說:『這是我的問題,你可以幫忙嗎?』我必須解決他們的問題,而非自己的。」
 

錢不等於品質
一九八○年代,倫敦的其他設計公司都成長得很快,變得有知名度,獲利頗豐,當時崔克特和韋伯也考慮成立有限公司,但最終還是沒有這麼做。因為他們覺得,一旦有了股東,重心就會變成為他們創造利潤。他們當然清楚公司必須支付賬單和薪水,但是他們工作並非為利潤所驅使。
 
他們以作品的品質以及創造者的滿足感來衡量成功這件事。
 
「如果工作的品質開始下滑,那麼公司的品質以及工作者的滿足感也會跟著下降,」他說。那麼工作品質又會再次低落,變成惡性循環。「當我們開始創業的時候,覺得每件工作都會是最後一件,如果我們沒有做好的話,這種情況真的會發生。」
 
韋伯說,即使在這行已經三十年了,保持這種警覺心還是很有幫助的。



繼續試讀下一篇!

【這文章太棒了!我要去瞧瞧試讀活動參加辦法!

更多精采內容,都收錄在這本《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裡!  1/30即將登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