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1.jpg  

   

我在商店櫥窗瞥見 Anna G。她對我微笑,嘴兒傳達出孩童般的歡欣。她穿著淡色系的波狀洋裝。我雙手將之捧起,她的頭在肩上搖擺著,纖瘦修長的鍍鉻手臂朝著我揮舞。我放下她時,竟感覺很好,彷彿獲得了安慰。亞歷山卓.麥迪尼設計的開瓶器,讓我覺得不那麼孤單..它帶著我回到孩提時光,在我父母的宴會上團團轉,我可能會拾起這支紅酒開瓶器,讓它在桌巾上旋轉著。我確定大家都會這樣聯想,但鮮少有人討論這些經驗。這是確實發生過的往事,但多半只駐足於私人想中。

1991年,義大利家用品廠商 Alessi展開一項計畫,為消費性商品掀起革命,同時推動公司年成長率達到二位數,而這項革命影響的可不只是家用品產業。這項計畫稱為「故事家族」,催生了有趣的塑膠新產品系列,其中多有擬人或隱喻式的造型。這些物品包括亞歷山卓.麥迪尼( Alessandro Mendini)所設計的 Anna G紅酒開瓶器,它彷彿會跳舞,有會轉動的頭,以及手臂般的拉槓;史蒂芬諾.喬凡諾尼(Stefano Giovannoni)的清官壓汁器,描繪著戴著圓錐帽的滿清人,而他所設計的松鼠胡桃鉗,松鼠的牙齒可以用來壓碎果殼;至於馬提亞.迪羅沙( Mattia Di Rosa)的壓力塑膠瓶塞,光是名字就說明了一切:「Egidio,這個小傢伙掉了某個東西。」

人們經常認為這些產品是創意靈光乍現的結果。或許設計師正在沖澡,突然眼前浮現一個畫面:一名清官可以當作榨汁器,頭上頂著一顆柳橙。然而,事實絕非如此。

在 1991年以前,從來沒有人敢想像紅酒開瓶器可以「跳舞」,或者轉動松鼠的頭就能壓碎胡桃。這樣的設計並非偶然發生;就算發生了,通常經理人也會排斥這種設計,稱之為瘋狂的想法,或甚至出言不遜地羞辱。相反地,「故事家族」( Family Follows Fiction)是由 Alessi執行長亞伯托.艾烈希( Alberto Alessi)推行,歷經漫長的研究過程,以求徹底翻新家用品(及其他物品)對消費大眾來說可能所代表的意義。

多數分析師認為,企業的創新策略包括兩個區域:漸進式與激進式。根據這些理論,激進式創新是屬於技術突破的領域;而意義創新則屬於漸進式的範疇。企業唯有詳究使用者的行為,才能更了解使用者,進而醞釀出精闢見解,以改善其產品。

然而本章要說明的是,意義創新和技術創新一樣,可以是激進式的。而意義的激進創新鮮少由使用者拉動,而是由企業提出。因此對企業來說,創新策略還有第三種尚待探索的領域:設計力創新。

Anna GAnna G.jpg

清官壓汁器清官壓汁器.jpg  

松鼠胡桃鉗Alessi 松鼠胡桃鉗.jpg

壓力塑膠瓶塞Mattia Di Rosa.jpg   

(圖片:網路資料)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y&girls.JPG  

攝自 信義公民會館

當妳與自己「約定」一段美好的關係

巫維珍(馬可孛羅文化主編)

  暢銷全球千萬冊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出版後,結合電影創造的「一個人」話題:各式各樣的周邊商品出爐,「你敢一個人旅行嗎」的套裝行程……,更別提許多女子都抱怨「太早結婚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正視了一個議題:獨自一人面對自己的勇氣。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一個人看清內心的需求,才能真正的「享受」生命。

  隨著旅行的結束,小莉遇見了與她相差17歲的斐利貝。各自有過離婚紀錄的他們,認定了彼此的生活經驗、價值觀都能契合,彷彿是大災難之後,老天賜予的最佳禮物。小莉與斐利貝決定一起生活,卻不想「結婚」:結了婚之後,伴隨而來的責任義務,可能把兩人變成世界上最醜陋的人。但由於國籍的關係,他們非得有法律的關係,才能共同生活,這麼一來,逼使小莉只好得去審視「親密關係」的意義了:相愛的兩人必須結婚嗎?結婚一定痛苦?世界上其它地方、歷史上的其它時期對於「婚姻」的看法如何?於是,她寫下了《約定:帶著愛去旅行》

  如果《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激發一個人自己的無窮潛能,《約定》更是一個人愛自己的最高表現。當旅途上的自由與恐懼,轉換為兩人一同面對生命處境時,會是什麼模樣?小莉講的再明白不過了:我們往往期待另一半是「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知己、情感上的顧問,和你智力相當、在悲傷時撫慰你,而且是最好的性伴侶」,但苗族女性就不這麼認為,她們最好的伴侶是女性親人。況且在十九二十世紀初期,婚姻只是保障財產與子女能得到最好分配的「法律」關係。

  婚姻沒有想像中的「絕對」困難,也不是只有穿著白紗禮服的浪漫。小莉也分享了兩人相互扶持的美好:在每天的家務事之中,有一個人願意看見我們的缺陷,卻還是愛我們。這是生而為人最不可思議的慷慨。

  我認為,兩人的「約定」就是與自己的「約定」。當我們越清楚婚姻是什麼,也就不必去恐懼;越明白自己的欲望與期待,越能驅策自己往更美好的方向前進,遇見另一半時,自然能享受愛情的歡娛。這樣的「約定」才是對愛情的最高喝采!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照.jpg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

The photo © Shea Hembrey.

突然,我們這兩個想盡辦法規避婚姻的離婚倖存者,被政府「判處結婚」。我希望能和這些新情勢和平共處,於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徹底研究了婚姻的歷史,直到我找到一種方法,讓我能夠坦然接受再次投入婚姻制度的事實,……

 

問:當我們上次與妳相遇,妳剛剛結束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遍訪義大利、印度和印尼的旅程。在那個故事的結尾,妳愛上了峇里島上一個名為斐利貝的男人。妳和他的這段關係導致妳寫下這本新書。能否告訴我們妳想寫這本書的原因?

答:所有作者都會告訴妳,有一些書,是你想寫的,而有一些書,是你必須寫的,《約定:帶著愛去旅行》肯定屬於後者。由於美國國土安全部介入了我和斐利貝的愛情故事,讓我們的關係中的利害和期限一夕之間改變。突然,我們這兩個想盡辦法規避婚姻的離婚倖存者,被政府「判處結婚」。我希望能和這些新情勢和平共處,於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徹底研究了婚姻的歷史,直到我找到一種方法,讓我能夠坦然接受再次投入婚姻制度的事實,而我所知道詳細了解並親近某個主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寫一本關於它的書。

 

問:妳認為美國離婚率如此高的原因為何?妳在人們結婚之前的可能考量這件事上,有什麼統計發現? 

答:首先,重要的是要知道,當今眾所皆知的「百分之五十的離婚率」其實有點誤導人。整體來說,的確是有百分之五十的離婚率,但是這個比率依人們結婚時的年齡而大不相同。年輕夫妻的離婚率高如天文數字,因而拉高了其他年齡層的比率。我們可以從所有的數據得到一個基本結論,那就是:婚姻不適合年輕人。只要你力所能及的等到可以結婚的年紀,你和你的伴侶白頭到老的勝算將大幅度增加。如果你等到比如三十五歲才結婚,你的勝算可說相當大。另一個問題是期望。現代美國人對於婚姻有前所未有的過度期望。我們期望我們的伴侶不只是正派的人,也是我們的靈魂伴侶、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智力上的同伴、我們最好的性伴侶,以及我們生命中完全的靈感來源。在人類歷史上,從沒有人對伴侶有這麼多要求。對於一介凡人來說,這個要求太過,而如此巨大的期望也將伴隨不可避免的失望,而這樣的失望將會傷害婚姻。

 

問:在書中,妳提到同性婚姻將可以挽救婚姻制度。這話怎麼說? 

答:到處都可見婚姻式微的情況,唯有同性伴侶十分熱愛婚姻。正如一位評論家所描述的情況,婚姻制度就好像是個正在破碎、衰敗的老社區,沒有人願意繼續住在那裡。然而那時來了一些同性伴侶,乞求搬到那個社區,買了所有毫無價值的房地產,改造那些老房子,為該地帶來了有創意的新商店和畫廊,讓那個地方突然成為最酷的居住環境。此後,異性戀夫妻和家庭將會隨之而來!因此,人們會開始討論,與其試圖藉由將同性伴侶排除於婚姻之外,以「拯救」婚姻制度,也許更聰明的辦法是,試圖藉由讓同性伴侶搬入並改造那個地方。這是個討人喜歡的論點,但具有強大的歷史後盾,每隔幾代,婚姻的大門都會開得更大一點,讓曾經被排除在外的新人口進來,讓整個制度注入了新血。

 

問:在《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電影版中,茱莉亞羅勃茲飾演妳,而哈維爾巴登飾演斐利貝。妳對於自己的人生搬上大銀幕有什麼感覺? 

答:感覺很棒。每個參與這部電影的人都熱愛這本書,他們也都很努力,試圖讓電影盡可能忠於原著,讓我非常感動。(他們原本不必這麼在乎,所以我受到他們的熱情所感動。)這整個經驗有些超現實,但話又說回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開頭原本就很超現實。我從來不能完全理解這本書如此受歡迎的原因,而這部電影的經驗就像這本書一樣,讓我往後退,驚訝的看著這一切展現,在命運中的這個陌生轉折裡漫遊著。


問:由於《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出版和暢銷,妳已經成為公眾人物。由於《約定:帶著愛去旅行》這本書,我們再次看到妳可以誠實和公開的書寫妳的個人生活。在知道這本新書會有廣大的讀者群的前提下,以如此親密的筆調書寫會是難事嗎?

答:我認為我永遠都不能寫出另一本像《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一樣赤裸、親密和流露真情的書,我在寫那本書的時候並未想像到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看到它。雖然《約定:帶著愛去旅行》也是以熟悉的回憶錄結構所寫成,然而它在廣大的歷史主題上,不夠私密,有比較多的冥想或沈思。我讓我自己和斐利貝為了我猜想可能對自己的婚姻和關係有類似問題和疑慮的讀者化為替身,但是其實我並未覺得在故事中揭露太多自己。如果有的話,我覺得斐利貝和我可以代表現代的愛侶,我們的故事(除了和國土安全局的戲劇化相遇之外)和別人的故事沒有什麼不同。

問:為了確保妳和斐利貝做的決定是正確的,妳竟然列出自己的缺點,使他更能夠了解妳們結婚之後他將陷入什麼情況。是什麼讓妳和斐利貝的關係如此誠實和成功? 

答:嗯,我們目前只結婚了兩年半的時間,所以現在說「成功」還言之過早,但是對於誠實的部分,原因很簡單:我從痛苦的個人經驗中學到,不夠誠實將會讓每個人陷入災難。

 

問:婚姻和孩子似乎伴隨著出現,而身為沒有興趣生孩子的人,妳向妳的母親和外婆尋求答案。她們生育孩子的經驗有什麼地方使妳意想不到? 

答:相對於我的母親和外婆,我是全新一代的女人,擁有他們從來不知道的選擇的。(也就是說:我有選擇。)我的外婆有七個子女,主要是因為她沒有別的選擇,也無法從生理上做任何控制,她窮極一生在貧窮和疲憊中掙扎。我的母親有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都是她所選擇,但她也為孩子做出了巨大犧牲,包括退出了她深愛的職業生涯,只為了留在家裡養育我們,因為她無法兼顧兩者。(正如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所說:「妳可以做任何事情並不代表妳可以做所有事。」)生育孩子是我生命中的重大問題,我的第一次婚姻破裂在很大程度上,雖然不是全部,就是因為這個問題,而我決定不生孩子,這個決定反映了我的人生、我的欲望和我的命運。不過,我認為和我的母親與外婆討論她們的選擇很重要,能夠讓我以更深入的視角看待我的決定。也許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時刻是我的外婆告訴我,雖然她愛她的孩子,並且在身為母親時經歷最幸福的時刻,她仍祈禱,我將永遠不會有我自己的孩子,而會將人生奉獻在寫書和旅遊上。這樣的坦白有其非常溫柔和感人的部分。

 

問:妳的朋友婷在「婚姻和女性」那一章所說的「西式問題」指的是什麼?妳認為婚姻對男人或是女人較有利? 

答:這不是我的看法,而是每個可以想像得到的研究所支持的事實:婚姻對男性比女性而言,遠遠更有利。已婚男性在生活中比單身男性表現得更好,而且比單身男性更快樂,活得更久,並賺取更多的錢。另一方面,已婚女性比單身女性賺更少的錢,更加受憂鬱症所苦,活得不比單身女性久,比單身女性更有可能成為暴力的受害者。情況一直是如此,與流行在我們的文化中婚姻的神話和浪漫化全然相悖。 我寮國的朋友婷所描述的「西式問題」是女性開始決定她們可能想要延後婚姻的那一刻(以現實情況來看是可以理解的),往往為傳統家庭結構的運作出了難題。社會保守分子感嘆這種情況,但更大的問題也許是,「我們怎樣才能建立女性不必做出如此大犧牲的家庭和婚姻結構?」也許如果這個問題能夠受到正視,也許會有更多的女性有興趣再次擁抱婚姻。

 

問:妳在《約定:帶著愛去旅行》中所描述在東南亞的放逐旅行和《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的開放結局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妳開始寫這本書時有情感上的牽絆。這如何改變妳旅行的經驗? 

答:想要旅行而旅行和不能回家而不得不旅行有很大的區別。斐利貝和我在放逐旅行那段期間有許多奇妙的經歷,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其實不能回家,我們當時不知道這段放逐何時會結束。這種認知對旅行以來從未經歷這種情況的我帶來了易感的鄉愁,而且似乎永遠改變了我對旅行的感受。(比如說,我穿越邊境時將再也不會漫不經心。)而斐利貝和我在我們實驗性的家庭生活早期階段就被迫離開我們的家,這也是事實,因此這令人痛苦,但也改變了一些事。當我們終於安全返回美國定居,我們都有股衝動想要真正的安定下來,而我們也這麼做了。我的人生中第一次生活在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可愛的丈夫,一間有大花園和寵物的老房子,我覺得自己完全落地生根,這是我從未經歷過,也永遠不曾想像,甚至渴望的事。但它確實是我們想要的,至少現在如此,所以我們正在品味這種穩定。

(摘自作者專訪http://www.elizabethgilbert.com/QandA.htm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8X170.jpg

在個人自由與愛的歸屬之間  /   彭樹君(知名作家)

因為婚姻破 裂造成的身心崩潰,一個女人決定從原來的人生裡出走,展開長達一年的自我療癒之旅,她先是到義大利盡情享樂,再來到印度追求信仰,最後到巴里島感受身心的 平衡,並且遇見真愛。這個女人正好是個作家,於是她將這樣的親身經歷寫成一本書,她原本只是「希望寫下這一本回憶錄而得到原諒」,沒想到它不但成為國際暢 銷書,還被拍成了電影,而她自己甚至成為影響世界的百大人物。

而我,在帶著狂喜的心情讀完這本《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之後,立刻愛上了它,並將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視為我最喜愛的當代作家之一。

因此當我拿到《約定:帶著愛去旅行》的書稿之後,實在無法不立刻廢寢忘食地連夜讀完,也無法不在掩卷之際再度歎息:啊,多麼好看的書啊。

如果說《享 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是對婚姻失望,因此進行自我整合的故事,那麼《約定:帶著愛去旅行》就是在遇見真愛之後,重返婚姻的過程。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因為必 須釋放過去,原諒一切,也必須願意信任,活在當下。伊莉莎白吉兒伯特以她一貫真誠的敘述方式,坦露了其中的心路歷程;也因為這回場景多在東南亞,所以還有 許多對於異文化的婚姻觀察,尤其生動幽默。

關於不變的承諾,關於個人自由與愛的歸屬,關於迷人卻複雜的兩人世界裡種種的融和與衝突,是這本書的主題。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如何與所愛攜手共赴人生?《約定:帶著愛去旅行》給了我們一些靈光閃爍的線索,一些落花水面的答案。

 

城邦讀書花園

博客來網路書店

金石堂網路書店

誠品網路書店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1202099.jpg    約定_平面.jpg

 原著作者  全球百大影響人物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最新熱門暢銷大作

以前,她享受一個人的生活;現在,她告訴你,如何享受兩個人的愛!

相愛的那一刻,我們渴望永遠不變。 

能夠一同生活下去,靠的不是愛情,而是愛。 

這就是對愛情最美的喝采! 

 

  當兩人想要長相廝守,只能選擇「婚姻」這條路嗎?在《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一書,小莉遇見了斐利貝,兩人墜入愛河,只想發自內心的相愛,不想被世俗的模式約束。然而,小莉與斐利貝卻被要求必須結婚,才能共同生活在一起。

 

  他們各自有過不堪回首的婚姻,從不打算再次結婚。想盡辦法逃離婚姻與生育責任的小莉,怎麼可能再次走入婚姻?如果要再結一次婚,這次,她真能懂得誓言的真諦嗎?正像所有懷疑婚姻又渴望陪伴的人一樣,小莉發現自己想要逃離,卻也渴望天長地久的承諾。

  於是,一場親密關係的探索之旅就此展開,小莉就是我們那個交情深厚的姊妹淘,和你掏心剖腹分享心事,跟隨她在旅途上、生活裡的遭遇,一步步探索不同地域不同年代「承諾」對於兩人關係的意義:當親密關係遇上社會期待,當浪漫幻想得與家庭傳統妥協,她發現,越了解「在一起」的意義,越能懂得情感的美妙,兩人的約定就成為對愛情最美的喝采。

城邦讀書花園

博客來網路書店

金石堂網路書店

誠品網路書店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1205649.jpg

驅動創新的巨大力量 / 奇想創造群創辦人暨設計總監謝榮雅

     非設計科班出身的背景,使我在早年的設計工作中存在著一種「非專業的焦慮」,也使我在一片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浪潮中,帶著被歸為非正統的一絲罪惡,堅持著我的設計大夢。  

    幸而,近年來在國際設計競賽中略有斬獲,也在產業轉型甚至顛覆上得到些「非學術性」的掌聲和肯定,令我重新審視創新的本質為何?思索台灣依循傳統的設計方法學,年復一年所培養的數千名工業設計相關領域的學生,為何總難成為活水源頭產出高度創新的商品,引領台灣產業走出代工的窠臼,創造出如 Apple能定義生活型態的品牌,或至少像 Wii一般成為引領風騷的商品。  

    《設計力創新》這本書給了我答案,也為我解釋了多年來在設計工作中最難以言傳也最珍貴的設計黑箱。我心中大石落下,罪惡得以平反。原先我在設計工作中自認最不為外人道且看似脆弱的獨門祕笈,卻在哈佛大學商學背景的學者破解下,搖身一變成為驅動創新的巨大力量!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1205649.jpg

A PLAYSTATION是屬於虛擬世界的遊戲, Wii則創造了人人都能主動使用的產品;

Walkman、Mp3讓人可隨時聽音樂,但iPod是讓人們生產自己想聽的音樂;

Artemide重新創造了購買燈具的理由:不是因為燈飾美麗,而是你將會擁有「一盞可以讓你覺得更好的燈。」

 

    義大利設計界最高榮譽金圓規獎榮譽羅伯托.維甘提(Roberto Verganti)重量級大作、全球中文版序文

    獲選2009美國商業周刊年度十大好書


美國《華爾街日報》 《舊金山書評》

紐約現代美術館資深策展人 安東奈莉

義大利法拉利與飛雅特公司董事長 蒙特澤莫羅

Herman Miller總裁兼執行長 布萊恩.沃克

王千睿(明基電通、佳世達科技 副總經理暨設計長)

吳翰中(《美學CEO 作者)

官政能(實踐大學副校長.工業產品設計學系教授)

邱奕嘉(政治大學商學院智財所副教授)

洪順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美國西北大學Kellogg School行銷學博士)

鄧成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教授)

謝榮雅(奇想創造群創辦人暨設計總監)

鄭重推薦

 

   設計的創新已經邁入另一個時代:

   從技術的變革,進入使用者的生活脈絡,向他們的生活提案,提出一種願景。

   本書提到的企業是商業設計經典的最佳範例:

AlessiArtemideFerrari FIATKARTELLBang & Olufsen,這些公司大多是中小企業,多半連設計部門都沒有,卻是產業的創新領導者。

   為什麼他們能帶領潮流?

創造意義是他們的核心能力。培養設計式創新的能力是一項挑戰,一旦個人與企業創造了意義的激進創新能力,將獲得別人無法模仿的的競爭優勢,也將創造源源不絕的獲利,超乎你原本的想像。

 

【作者介紹】

羅伯托.維甘提(Roberto Verganti)

在二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維甘提教授調查了逾百家公司的創新流程與挑戰,這些公司囊括龍頭業者,如微軟、沃達豐(Vodafone),以及小而活躍的公司,如義大利設計夢工廠艾烈希(Alessi)與日本任天堂。他的研究融合策略、設計、科技管理,並在各種學術性與應用性的期刊上發表,諸如《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與《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這些研究提出嶄新的看法,說明主管可以如何構思突破性的策略、與外部創新者合作、部署有彈性的開發流程、並支持團隊的創意能力與學習。他對於義大利設計管理的研究,榮獲義大利設計界的最高榮譽「金圓規獎」。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