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博客來網路書店 馬可孛羅全書系書展,購買三杯茶及其他好書,
就有機會把台灣最有故事的茶-森林紅茶 帶回家喔!


讀馬可孛羅好故事,喝台灣南投好茶
所有的感動,都在閱讀時光中氤氳出美好芳香......



詩想家花園的 三杯茶 好書推薦
認識 森林紅茶

threecupsoft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杯茶》,iReading讀者分享:
談教育的影響,先從做人的道理"信守承諾"這也是一種教育

歡迎點選以下網址,看看分享全文!
http://www.ireading.cc/review/review.aspx?rid=32999


threecupsoft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歡迎點選以下網址,一起閱讀讀者咖啡因分享的全文喔!
http://www.wretch.cc/blog/trackback.php?blog_id=chiashan33&article_id=19351455




三杯茶
博客來人文榜 Top2
誠    品文學榜 Top2
金石堂文學榜 Top3

這本書不只催淚、感動,它更能在任何時刻,為我灌注繼續前進的滿滿勇氣!


threecupsoft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線上直擊,捕捉作者摩頓森的真人影像!
聽聽國外讀者針對《三杯茶》這個動人故事的熱烈討論!
參考網址
http://www.bordersmedia.com/shows/bookclub/mortenson.asp



threecupsoft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們在閱讀每一個感人的故事時,有沒有意識到,可以把自己放在不一樣的位置?

文/DL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描述一個美國人努力募款,到巴基斯坦山區蓋學校的過程。我好像說的太簡單了?當然,光憑想像就能知道,這故事一定不可能簡單。要在巴基斯坦的高山上蓋學校?一個美國人?伊斯蘭教、塔利班、女孩兒受教育……巨大的文化衝突和一直以來緊張的政治軍事情勢,各種我們想像的到、想像不到的難題都有可能發生,所以主角摩頓森克服困難、實踐承諾的過程,自然格外令人動容。

書還沒出,出版社就非常重視的先給了書稿;看過原文書的外文館編輯也極力推薦。的確,這是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原本我一直疑惑著的,為什麼,為什麼摩頓森要守著當初那個一時衝動出口的承諾?即使為此放棄自己的生活、愛人?書裡仍然沒有告訴我理由,不過起碼向我證實,的確有人這麼做了。

只是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看著以摩頓森的主觀視角敘述的故事,我的腦子一直轉到不同的場景。

當摩頓森說到,他終於籌措到足夠經費,採買到建學校需要建材,卻被過去登山時熟識的廚子、挑夫「騙」的團團轉。有人要拐他到自己的村子蓋學校;有人說他曾經答應過要回來蓋一所訓練山難救援的「登山學校」……因為語言上的障礙加上人生地不熟,摩頓森又急又氣,覺得這些過去的朋友怎麼一夕變了樣?

可是我一直想到的是,那廚子、那挑夫,那兒的人到底有多窮?他們有多希望能有一所天上掉下來的學校?我們如何能想像一個沒有學校的地方對知識的貪婪?而他們又是多希望能替下一代爭取受教育的機會?

或許因為是學校,是教育,是一個我們不太會想要「貪」的東西。


當摩頓森說到他回到科爾飛蓋學校的過程,他急吼吼的,一心只想快點把學校蓋好。終於有一天,村長請他喝了三杯茶,告訴他,在這裡時間並沒有這麼急,你不只要完成工作,還要重視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我們雖然沒受過教育,但是我們並不笨,我們已經在這裡居住生存了很久。」村長說。

那些個高山村落的村民們,年復一年,在燒糞取暖的屋子裡等雪融、年輕男子等著父母指婚的年幼姑娘長大、獵人等待獵物靠近,所有人,都在等著政府曾經允諾的學校出現……而這一切從他們的口中說來是如此自然從容,他們究竟是怎樣看待這個急吼吼的年輕人、匆匆來去的攻頂登山客,以及這個,他們沒有跟上腳步的世界?

我想感動我的,或是讓我好奇的,是作者細膩描寫中所透露的,一個我所不知道的文化、一群人,以及他們的人生。一個個事件的陳述,無形延展了我的想像空間。

我們接受太多西方主流觀念的訊息,尤其描述的是非主流文化。老實說,這一本也是。因為它講的是「摩頓森蓋學校的故事」。只是我們在閱讀每一個這樣的故事時,有沒有意識到,可以試著把自己放在不一樣的位置?
所以,看到一半時,我默默的希望,未來會有這樣的一本書。或許是一個中年的、巴基斯坦女子的回憶錄,開頭可能這麼寫著:

我十歲的時候,有個高大的美國人來到我們村裡,他是來爬山的,可是他跟一般爬山的人不一樣,因為,他替我們蓋了一所學校。


threecupsoft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3起,連續5天,鎖定News98 "張大春泡新聞" 節目,
張大春先生將在節目中,贈送《三杯茶》給幸運聽眾!
節目播出時間:週一至五,15:00~17:00

歡迎按此,使用線上收聽!



threecupsoft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撰寫大英帝國歷史文學《大不列顛和平》三部曲(Pax Britannica)著名的英國作家珍.莫里斯(Jan Morris),周前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第四廣播電台的《讀書俱樂部》節目中,公布她與伊莉莎白.塔克妮斯女士,「結婚」的消息。

81歲的珍.莫里斯告訴聽眾,「我從未告訴任何人這件事。事實上,我和同一個人共同居住生活在一起58年。我們年輕時曾經結婚,但所謂的『變性』,使我們必須離婚。可是,我們一直在一起,所以,伊莉莎白和我決定舉行公民結合(civil union),再次成為合法伴侶。」她們在威爾斯北部的一個地方議會進行了簡單的儀式。

英國名作家 一段驚世的愛情
珍.莫里斯口中的伊莉莎白,今年已經84歲。伊莉莎白是珍.莫里斯在1949年,還是男子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orris)時娶的妻子,兩人並育有五名子女。
1972年時,詹姆斯.莫里斯透過變性手術,成為珍.莫里斯,依法律規定,「兩個女人,不能成就夫妻關係」,兩人不得不辦理離婚。但珍和伊莉莎白仍共同居住在威爾斯北部的村莊中,36年來,對外,珍宣稱伊莉莎白是她的「妯娌」(sister-in-law)。
詹姆斯.莫里斯在1970年代執意前往摩洛哥變性,對英國社會、媒體和文壇造成震撼,許多讀者記憶猶新,乍聞珍.莫里斯與伊莉莎白「再婚」,大家仍感意外,「這應該是珍.莫里斯給我們最後的一項驚奇了吧!」
牛津大學畢業的珍.莫里斯,在詹姆斯.莫里斯時代,是一名俊秀的男子、優秀的英國軍人和傑出的新聞記者。他服役於英國皇家騎兵團,曾在義大利和巴勒斯坦擔任英國情報官。後來,進入媒體,陸續擔任《泰晤士報》和《衛報》海外特派記者。
1953年,詹姆斯.莫里斯與英國探險隊共同前往聖母峰,獨家隨行報導英國探險隊首次成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一舉成名。《泰晤士報》在1953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的那天早上,刊出詹姆斯.莫里斯的獨家報導。
1956年,蘇彝士運河危機爆發。詹姆斯.莫里斯替《衛報》從塞浦路斯採訪到第一手法國和以色列合作入侵埃及的證據。透過與法國空軍飛行員的訪談,她(他)的報導證實,法國空軍支援以色列部隊間的行動。這則報導,到今天,依然被認為是蘇彝士運河危機期間,以法聯手侵略埃及「不可辯駁的證明」。
 
生錯性別 知名記者娶妻生子
儘管在工作上,1926年出生的詹姆斯,30歲不到已是英國家喻戶曉的知名記者,但在內心深處,他卻有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爭扎與秘密:他對自己的性向,一直很不確定,「總覺得自己生錯了身體(成為男性)。」唯一可以和他分享這個秘密的是他的妻子伊莉莎白。
伊莉莎白是個茶農的女兒,詹姆斯到倫敦大學讀阿拉伯語時,與在一家建築師事務所擔任秘書的伊莉莎白在同一棟公寓內分租房子。
「我覺得跟她在一起有說不出的快樂,覺得她是我的兄弟,或者姊妹。覺得她是解開我生命難題的鑰匙。」珍.莫里斯回憶,「我經常跟著她一起到辦公室去,為的只是享受共同搭公車的愉快感。」
他們在1949年結婚。五名子女陸續出生。但隨著年齡增長,詹姆斯發覺自己內在的女性部分愈來愈強烈。
 
妻子支持 先離婚後進行變性
45歲那年,獲得伊莉莎白的支持,他決定跨越長期自我爭戰的界線,進行變性手術,成為女性。在此之前,他已服用了10年的女性荷爾蒙,「我的人生,只有前35年是完全的男性。」
他希望在英國進行這項手術,但他必須先離婚,才能動手術,他在不願意和伊莉莎白離婚的情況下,只有到摩洛哥去做變性。
他完成第一項重大手術,從卡薩布蘭加返家時,「伊莉莎白站在門口迎接我,就像我每次遠行回家時一樣。」
正式成為「珍」之前,詹姆斯又動了兩次大手術。伊莉莎白一直在他身邊。後來在法律上,他們不得不離婚,但卻從未離開過彼此。
《大不列顛和平》三部曲開始寫作時,作者是詹姆斯.莫里斯,完成時,作者已是珍.莫里斯。
1974年,珍.莫里斯把自己的經驗書寫成為自傳性的書籍《複雜的難題》(Conundrum)。該書行文優美,除了個人經驗和歷史,並為後來的變性者鋪路。
一般人很難理解,存在於詹姆斯.莫里斯,或者,珍.莫里斯,與伊莉莎白間的感情到底該如何界定?
 
唯一真愛 她們從未離開彼此
詹姆斯.莫里斯曾把他的旅行文學作品《威尼斯》一書獻給他們早夭的女兒維吉尼亞。對於他和伊莉莎白間的肉體關係,他形容,「那是一種完全的信任」,孩子則是他們「幸運的,無可比擬的禮物」。詹姆斯說,他希望伊莉莎白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覺得歡愉享受」。
伊莉莎白並不是個逆來順受的女人,在詹姆斯.莫里斯夫婦期間,伊莉莎白曾把炒菜鍋扔往詹姆斯臉上,也曾在火車上當眾賞他一巴掌。
可是,她總是在詹姆斯遠行後,歡迎他回家。即使在詹姆斯成為珍以後也是一樣,「我們仍然是一家人,繼續生活下去」,她簡單的說。
她們如同姊妹和好友,繼續共同生活了36年。兩人的子女和9個孫子經常前往探望。
死亡也無法分離兩人。她們已經安排葬在彼此身邊,一同躺在威爾斯北部綴佛河的小島上。兩人間,只有一塊墓碑,寫著:「這裡躺著兩個朋友,一個生命。」(Here are two friends , at the end of one life)。


以上文章內容,引用自中時電子報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