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博客來網路書店 馬可孛羅全書系書展,購買三杯茶及其他好書,
就有機會把台灣最有故事的茶-森林紅茶 帶回家喔!
讀馬可孛羅好故事,喝台灣南投好茶
所有的感動,都在閱讀時光中氤氳出美好芳香......
詩想家花園的 三杯茶 好書推薦
認識 森林紅茶
- Jun 23 Mon 2008 18:55
活動最後倒數! 感謝森林紅茶(詩想家花園)的琮盛老師,一起用力推薦動人的好故事《三杯茶》!
- Jun 23 Mon 2008 18:16
最新!wow~~ iReading讀者給《三杯茶》的評價:"沒看枉費人生"!
iReading讀者分享:
談教育的影響,先從做人的道理"信守承諾"這也是一種教育
歡迎點選以下網址,看看分享全文!
http://www.ireading.cc/review/review.aspx?rid=32999
- Jun 23 Mon 2008 17:57
最新! 讀者咖啡因在部落格上分享:「除了人道關懷,我覺得這本書,也是闡述友情的好書」。
http://www.wretch.cc/blog/trackback.php?blog_id=chiashan33&article_id=19351455
三杯茶
博客來人文榜 Top2
誠 品文學榜 Top2
金石堂文學榜 Top3
這本書不只催淚、感動,它更能在任何時刻,為我灌注繼續前進的滿滿勇氣!
- Jun 23 Mon 2008 17:34
國外訊息分享:"BORDERS Book Club",專訪《三杯茶》作者 葛瑞格‧摩頓森!

線上直擊,捕捉作者摩頓森的真人影像!
聽聽國外讀者針對《三杯茶》這個動人故事的熱烈討論!
參考網址
http://www.bordersmedia.com/shows/bookclub/mortenson.asp
- Jun 23 Mon 2008 16:29
博客來網路書店 -2008/6/18 知性人文報- "編輯手札" 專文介紹《三杯茶》

當我們在閱讀每一個感人的故事時,有沒有意識到,可以把自己放在不一樣的位置?
文/DL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描述一個美國人努力募款,到巴基斯坦山區蓋學校的過程。我好像說的太簡單了?當然,光憑想像就能知道,這故事一定不可能簡單。要在巴基斯坦的高山上蓋學校?一個美國人?伊斯蘭教、塔利班、女孩兒受教育……巨大的文化衝突和一直以來緊張的政治軍事情勢,各種我們想像的到、想像不到的難題都有可能發生,所以主角摩頓森克服困難、實踐承諾的過程,自然格外令人動容。
書還沒出,出版社就非常重視的先給了書稿;看過原文書的外文館編輯也極力推薦。的確,這是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原本我一直疑惑著的,為什麼,為什麼摩頓森要守著當初那個一時衝動出口的承諾?即使為此放棄自己的生活、愛人?書裡仍然沒有告訴我理由,不過起碼向我證實,的確有人這麼做了。
只是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看著以摩頓森的主觀視角敘述的故事,我的腦子一直轉到不同的場景。
當摩頓森說到,他終於籌措到足夠經費,採買到建學校需要建材,卻被過去登山時熟識的廚子、挑夫「騙」的團團轉。有人要拐他到自己的村子蓋學校;有人說他曾經答應過要回來蓋一所訓練山難救援的「登山學校」……因為語言上的障礙加上人生地不熟,摩頓森又急又氣,覺得這些過去的朋友怎麼一夕變了樣?
可是我一直想到的是,那廚子、那挑夫,那兒的人到底有多窮?他們有多希望能有一所天上掉下來的學校?我們如何能想像一個沒有學校的地方對知識的貪婪?而他們又是多希望能替下一代爭取受教育的機會?
或許因為是學校,是教育,是一個我們不太會想要「貪」的東西。
當摩頓森說到他回到科爾飛蓋學校的過程,他急吼吼的,一心只想快點把學校蓋好。終於有一天,村長請他喝了三杯茶,告訴他,在這裡時間並沒有這麼急,你不只要完成工作,還要重視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我們雖然沒受過教育,但是我們並不笨,我們已經在這裡居住生存了很久。」村長說。
那些個高山村落的村民們,年復一年,在燒糞取暖的屋子裡等雪融、年輕男子等著父母指婚的年幼姑娘長大、獵人等待獵物靠近,所有人,都在等著政府曾經允諾的學校出現……而這一切從他們的口中說來是如此自然從容,他們究竟是怎樣看待這個急吼吼的年輕人、匆匆來去的攻頂登山客,以及這個,他們沒有跟上腳步的世界?
我想感動我的,或是讓我好奇的,是作者細膩描寫中所透露的,一個我所不知道的文化、一群人,以及他們的人生。一個個事件的陳述,無形延展了我的想像空間。
我們接受太多西方主流觀念的訊息,尤其描述的是非主流文化。老實說,這一本也是。因為它講的是「摩頓森蓋學校的故事」。只是我們在閱讀每一個這樣的故事時,有沒有意識到,可以試著把自己放在不一樣的位置?所以,看到一半時,我默默的希望,未來會有這樣的一本書。或許是一個中年的、巴基斯坦女子的回憶錄,開頭可能這麼寫著:
我十歲的時候,有個高大的美國人來到我們村裡,他是來爬山的,可是他跟一般爬山的人不一樣,因為,他替我們蓋了一所學校。
- Jun 23 Mon 2008 12:00
[活動快報!] 6/23起,鎖定News98 "張大春泡新聞" 節目,就有機會獲得《三杯茶》贈書!
- Jun 21 Sat 2008 00:19
【他變她 她們是姊妹也是伴侶】--- 這則新聞說的是誰呀?噢噢~竟然是《西班牙》作者珍‧莫里斯?!
以撰寫大英帝國歷史文學《大不列顛和平》三部曲(Pax Britannica)著名的英國作家珍.莫里斯(Jan Morris),周前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第四廣播電台的《讀書俱樂部》節目中,公布她與伊莉莎白.塔克妮斯女士,「結婚」的消息。
81歲的珍.莫里斯告訴聽眾,「我從未告訴任何人這件事。事實上,我和同一個人共同居住生活在一起58年。我們年輕時曾經結婚,但所謂的『變性』,使我們必須離婚。可是,我們一直在一起,所以,伊莉莎白和我決定舉行公民結合(civil union),再次成為合法伴侶。」她們在威爾斯北部的一個地方議會進行了簡單的儀式。
英國名作家 一段驚世的愛情
以上文章內容,引用自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