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釁的旅人:保羅‧索魯
讀者yuner
保羅索魯的旅行文學最大特色是嘲諷,他喜歡顛覆既有印象,用挖苦的方式告訴讀者他的獨到觀察,譬如他描寫希臘時就是這種典型風格。
保羅索魯評論希臘,並沒有沈醉於碧海藍天,他說,希臘人不學無術,只是一群無知的人管理自己也不了解的大理石古蹟。更糟糕的是不事生產,但由於加入歐體,很幸運的,「已經獲得救贖」。因為,「會員的身份即意味送上門的錢」,「可以靠類似社會福利的方式存活了」。
這段文字出版於1995年,而2010年的2月,希臘爆發了債務危機,原因就是希臘政府長期借貸來支付國內的高福利體系,歐盟各國雖然痛批希臘生活方式揮霍,但最終還是不得不乖乖借出千億歐元幫他們度過難關,以免金融危機蔓延而拖垮歐盟。保羅索魯的觀察獲得了驗證。
這種一針見血的判斷是來自他的博學,牙尖嘴利靠的是知識儲備,而不是情緒。讀保羅索魯雖然可以感受尖酸刻薄的樂趣,但是他的遊記由於雜揉各種歷史考察、政經評論以及文學引用,事實上讀起來並不輕鬆。他像是個作家、記者、國際政治學家的混合,而且一下筆就滔滔不絕,有人說保羅索魯的諷刺讓人厭煩,我覺得他這些民族誌式的喃喃自語才讓人厭煩——這是炫學?書一定要寫這麼厚嗎?
保羅索魯的博學還表現在他會的語言上,從書裡看來,他除了母語英文外,至少還會西班牙文、法文、義大利文,以及一兩種非洲土語。他學會這麼多種語言,為的是旅途時與當地人對話,他非常喜歡對話,而且還常常挑釁對方,結果這些交談往往是書裡最有張力、最好看的部分。
保羅索魯的書總是充滿了對話,除了和當地人交談之外,他還會隨身攜帶文學作品閱讀並記錄感想,這些感想是屬於心靈的對話。有時候他把兩種形式的對話結合起來——他會去拜訪當地的作家:譬如在阿根廷拜訪波赫士,在英國拜訪珍莫里斯,在摩洛哥拜訪鮑爾斯。保羅索魯在旅途中閱讀文學作品,是不要讓自己寂寞,那去拜訪作家,大概也是為了同樣的理由,他希望在文學的道路上感受一下溫暖與堅定。
大多數人的旅行,總是想脫離跟世界的聯繫,換得片刻寧靜。但保羅索魯看不起觀光客,而他是旅人,挑釁的旅人,他最喜歡嘲諷的事物之一就是觀光客,他認為這些人只能獲得浮光掠影。而保羅索魯是用打擾世界的方式在旅行,享受自虐的樂趣。他精心計畫路線,花費許多時間,掉了許多書袋,用激怒對方的方式對話,這一切只為求得一個新視野而已。而我們坐在家裡,捧讀他的著作的同時,很容易就想到:我何時也出去走走,尋求自己的視野?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廣流行網 蘭萱時間
蘭萱(中廣主持人) & 吳繼文(知名作家)
9/16(四) am 7:10





中廣流行網 |
FM103.3 |
台北、基隆、桃園、台南、高雄、屏東、玉里、澎湖 |
FM102.9 |
新竹、苗栗 |
FM102.1 |
台中、南投、台東、花蓮、宜蘭 |
FM103.1 |
嘉義 |
FM107.3 |
埔里 |
FM96.3 |
金門 |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ate有話】蘋果日報上周六(9/11)報導《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這次邀請到陳意涵、賴雅妍、路嘉怡、夏于喬來分享她們閱讀後的心情。有趣的是,在專訪影片中她們都分享了書中不同的段落,有人為作者的幽默風趣傾倒,也有人對文中貼近自我的文字或美食迷醉!與大家分享‧
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2804658/IssueID/20100911
藝人陳意涵:女人不是在交往 就是在分手
我看書很少想畫重點,但讀這本小說時,常會出現某段文字,讓我讀到就覺得馬上要記下。──陳意涵
這本書講的不只是心靈,最重要的是告訴我們如何享受生活,如果你正處於人生谷底,或是已受到傷害,又或是正受到傷害,請你一定要來讀這本小說。──賴雅妍
我最喜歡女主角,她是一個用力享受生命,但卻又知道自嘲的女生,作者的筆觸很幽默,例如形容離婚後的生活,就像「周末假日尖峰時刻的高速公路連環車禍」,我讀到這一句時,當場就笑出來。──路嘉怡
女主角去了三個地方,其中我最喜歡義大利,尤其是作者形容美食時讓我很有想像空間,像口感如性感厚實舌頭的草菇,還有當她把拿坡里披薩上的煙燻火腿,形容成鋪掛在帽子上的細緻蕾絲時,光想就很好吃。──夏于喬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旅行上癮者》2010.9.9出版
《旅行上癮者》是當代旅行文學大師保羅‧索魯的作品,馬可孛羅在之前曾經出過多本這位作家的作品,包括《老巴塔哥尼亞快車》、《赫丘力士之柱》、《維迪亞爵士的影子》、《到英國的理由》,而在二○○八年出版的《暗星薩伐旅》也獲得許多讀者回響,包括廣告教父孫大偉也推薦分享過這本書,他曾說保羅‧索魯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品牌,並給了當代名家系列安打率達90%的肯定。
《旅行上癮者》中作者提到「我生命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住在不屬於我的地方,我一直是個不折不扣的異鄉人。」他周遊過世界的許多國家,也不改其犀利嘲諷的筆調,他批評海明威、達文西......,觀察了中國、英國、德國…等國家,也提到最令他欣賞喜愛的旅行文學名著。當然,在書中也可以看見他許多苦行僧般旅行經驗的過程,非常豐富精彩。
關於保羅‧索魯,孫大偉怎麼說?
(註:以下影音檔,為 20100415 中廣 蘭萱節目《好書推薦》孫大偉 談 《暗星薩伐旅》/2008年7月出版)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Kate有話】前幾日將《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寄給 小樹(La Vie專欄作家,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就看到他在FB上的好評以及朋友們的回覆,蠻有趣的呢!與大家分享。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鄉下女性被誘拐到城市妓院,當做商品被迫賣淫,甚至受到毒品控制;家族間產生糾紛,就強暴對手的女兒,以羞辱對方;戰爭時,讓女人外出取水,遭到敵軍強暴已算是慶幸,因為男人往往會被槍殺……別以為這些荒謬情節,只出現在電視影集,殊不知在現實生活中,女性所受到的壓迫,仍然日日夜夜在世界各地上演著,不禁令人替她們一掬同情之淚。
多年來,普立茲獎得主紀思道和伍潔芳賢伉儷走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國,發現在許多開發中國家,性別歧視、重男輕女、處女情節等現象,讓婦女猶如置身在十八、九世紀的煉獄中。《她們,和她們的希望故事》一書即詳實記載非洲、印度、中國、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女性被壓抑、遭受性虐待、暴力殘害、失去教育、社會地位不平等,甚至醫療落後導致高死亡 率的種種真實而令人痛心的案例。
雖然台灣社會也普遍存在著重男輕女等不平等現象,但跟這些真實案例一比較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所以在看完書中遍佈全球開發中國家悲慘少女的故事之後,小編除了嘖嘖稱奇、覺得不可思議之外,更多的是同情與不捨,也十分佩服她們化絕望為力量的勇氣。
你能想像嗎?在衣索比亞鄉下地方,只要年輕男子看上一名女孩,但付不起新娘聘金,他就會召集朋友一起去把女孩綁架過來強姦,如此一來,他立刻佔有談判優勢, 因為女孩在當地破了身就很難嫁給別人,沃妮雪就是其中一例;巴基斯坦迷爾瓦拉村的姆泰兒,則是因為弟弟被控與瑪斯托家的女孩從事非法性交,於是姆泰兒代表家人出席部落大會,沒想到決議竟是姆泰兒必須遭受輪姦,以示對於他家人的懲罰;還有的是以「榮譽謀殺」的形式呈現,女子如果行為不檢點,家人甚至可以殺死自己的女兒,伊拉克的杜娃.阿絲瓦就是典型的一個悲慘案例。
雖然遭逢如此的不幸,但她們卻不曾因此放棄希望。沃妮雪逃到鄰村阿地斯阿貝巴,搬進父親的小棚屋繼續求學,她目前就讀高中,成績優秀,並打算繼續上大學攻讀法律,為別人伸張正義;姆泰兒也沒有因為遭受輪姦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積極的興辦學校,因為她相信教育,認為唯有教育才能讓女子脫離困境。
看完這本書,或許你會捫心自問:「如何幫忙解救性販運或是國際貧窮問題?」作者的答案很簡單:「走出去看看世界。如果你做不到,就在家鄉籌款捐獻或提升人們意識,也是很棒的作法。」小編認為「愛,從來沒有國界」,每個人都有能力對這個世界略盡棉薄之力,中國人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也許我們無法實地走訪巴基斯坦,在姆泰兒所創建的學校裡教英文,或是到剛果的「醫治非 洲」這樣的醫院當志工,親力親為幫助她們。但如果我們願意,透過許多國際救援組織的捐助方式,依然可以傳遞我們對她們的關心及支持,讓她們在絕境中感受到那一絲的溫暖,將成為她們最大的奮鬥力量。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等車票》9/7出版
孫大偉的「人生必讀」書單
一群好可愛的烏合之眾!一趟令人淚涕交加的旅程!
他們看似在旅行,其實是不斷的在改變、在學習。最後,他們旅途中增長的見識,開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孫大偉 專文推薦
【內容介紹】
這是一趟極不可思議,也令人大開眼界的旅行。
因為一位富有遺孀的善行,
讓一群從未出過遠門、單純質樸的村婦農民,
坐著專屬的三等車廂環遊印度,見識世面。
他們的心窗從此開展;眼中的世界也開始有了不同……
「我的村子在孟加拉邦,又小又窮。村人只知道他們很窮,其他一無所知。他們聽老故事,卻不知道有很多神廟和古蹟以及哪些宮殿可以讓人去參觀、去接觸。他們不知道印度雖然很窮,可是幅員遼闊,也很美麗。我要他們去見識這些,去看看人家村子裡的人怎麼生存,怎麼教導子女。我想要我村裡的人見識印度,以後這個村子就不會再是個井底蛙小村了。」
這是富有遺孀思理瑪悌‧烏瑪‧沈臨終前的願望。所以,她捐出了自己的遺產成立信託基金,讓她的村民分批搭乘專屬的三等車廂,從北往南再回到家鄉環遊印度一圈,她要他們開開眼界出去看看神廟古蹟,去造訪眾神家鄉喜瑪拉雅山,去認識自己的國家印度。
而首批遵照遺囑踏上這趟旅程的是44位村裡的老人、寡婦、長者。因為他們是村裡最年長、最飽經世故的一群。這些可愛的老村民大多不識字,他們懷著既惶恐忐忑卻又期待的心情,在一位到加爾各答當老師的阿信帶隊下浩浩蕩蕩出發。旅程中,有歡笑、喜樂,也有悲傷、沮喪,但他們悲喜共負,一同讓這趟旅程有了不凡的結局。更不可思議的是,每個人的生命也因這次的旅行有了改變:蘇倫德拉,一位原本不識字的老莊稼漢,在旅途中開始學認字,竟然在旅行結束之後有能力幫村民讀信,甚至自己寫信;米圖,村中卑下的陶匠,畫下旅程中的點滴,他的藝術天份被博物館的專家所發掘而買下他的作品典藏;盧努,害羞內向的婦人,喜歡畫畫卻沒有自信,也在旅程中拾回了信心……
【Kate有話】透過一個人的善心,改變了這些村民的生命,這些真摯與樸實小的人物的故事,讓人感慨,也讓人感動。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