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9861202099.jpg

中廣流行網  StreetVoice未來進行式

小樹(中廣主持人) & 辰芳(馬可孛羅行銷企劃)

10/9(六) 晚上10:00~12:00

 

icon_media02.gif

中廣流行網
FM103.3 台北、基隆、桃園、台南、高雄、屏東、玉里、澎湖
FM102.9 新竹、苗栗
FM102.1 台中、南投、台東、花蓮、宜蘭
FM103.1 嘉義
FM107.3 埔里
FM96.3 金門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 工頭堅部落

純文字的旅行

我私下常說,這是個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旅遊作家的時代。

原因很簡單,數位相機普及化,幾乎人手一台;再加上維基百科加持,以及網路上處處都可以查得到的景點資料,最起碼,令得旅遊寫作這件事,比起徐霞客或亨利穆奧的年代,都容易多了。

當然,這話並沒有貶意。或許正因為人人都能當旅遊作家,要真正成為一個成功(或,暢銷)的旅遊作家,反而顯得更不容易(至少,我自己,到目前連一本像樣的完整的旅遊書都生不出來)。

風氣所及,部落格寫作亦早就趨於圖像化;尤其是和旅遊相關的文章,看圖說故事,變成一種相對容易的寫作方式。同樣的,沒有貶意:因為去年下半年在家當個freelancer的時候,多圖配長文的旅遊記事,也是我覺得比較有趣味的一種形式。

真正的重點,在於時間。

處理圖、文、考證,需要大量的時間;一篇圖文並茂的遊記寫下來,往往花掉數小時或一整天。我又不想單純只貼圖,更基於一點、其實也沒那麼必要的堅持,選圖和後製都得花上不少工夫;長久下來,產量便少了。二十多萬張相片累積在硬碟裡,時刻呼喚著隱性的旅遊寫作躁鬱症,反而成了一種長期的心理負擔。

近日我的床頭書是 Paul Theroux 的《旅行上癮者》,廁所書則是松浦彌太郎《旅行的所在》、以及因應電影上映應景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其實這三本都是純文字書籍。這不禁令我認真回憶,印象中喜愛的旅行文學,「圖文書」還真不多。

從少年時代楊乃藩的《環遊見聞》、或者(如果也可以算是旅行書)的亞瑟柯南道爾《失落的世界》或《歷史學家》,甚至丹布朗的一系列羅伯藍登;到馬可孛羅出版的諸多旅行文學,當然,還有,村上春樹的遊記隨筆、舒國治的古風文字;以及我常常向人推薦的《杜甫的五城》或《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都是純文字的遊記。

嚴格來說,大概只有小林紀晴的《日本之路》,以及,好吧,狄波頓《機場裡的小旅行》,算是有圖為證的旅行文學。其實前者更像寫真書,後者則只能算是有幾張插圖。

以上列舉這些,無非是替自己接下來可能有的一系列「純文字旅行」找些藉口。

現實是,我真的沒有多餘時間與體力整理相片,又不甘一些旅行中的想法(雖也不是什麼太華麗的思維)被「圖文並茂」的魔咒卡住,所以想到什麼寫什麼,隨性些,也容易些。

真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或揮之不去的感覺時,再來補圖;則又有另一番風貌。而,其實純文字的遊記挑戰性更高、想像空間更大;或許,在數位相機氾濫的時代,這反而是一種反璞歸真的寧靜之道。

(不到半小時寫完,真好。)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at,pray,love

這是按照我的閱讀順序心得:

老實說我也非常想要有神的體驗,(誰知道你是跟什麼講話),大部分我的神學觀跟她相同,我相信有位神,但只是不同宗教對祂的稱呼不同,雖然現實中各宗教的教義卻是互相牴觸,並且這樣的思想並不被稱為是純正的基督徒。


從二個故事開始我就覺得她得了憂鬱症,雖然這不是本書的重點,更妙的是從頭到尾書中都翻成抑鬱而非憂鬱,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優柔寡斷質疑自己這不是憂鬱症是什麼? 相信我,i've been there.


她用來判別自己是否需要這一切是這樣描述的,她有個朋友花了兩年做試管嬰兒買嬰兒衣服,當那個朋友終於終於懷孕,欣喜若狂,臉上的喜悅一看就了解,而她也明白自己這樣欣喜若狂的經驗,只有在得到夢寐以求的報導任務時出現過


"等到我對生孩子的感覺,像要去紐西蘭找巨型魷魚一樣欣喜若狂的時候,才生小孩"


並且她每個月都在苟延殘喘,呼~幸好沒懷孕,感謝上天讓我多自由一個月


"生孩子就像在你臉上刺青,做之前一定得確定妳想這麼做",這句話是真的,一個女人和一個媽是極度不同的~~而且身分改變後...不會再回來


做決定的當下會以為這就是最糟糕的的時刻,其實這代表你對這事情了解甚少。


你想真正了解一個人,就得跟他分手


如果每件事情都可以理性地拿計算機分配,好像事情就簡單多了,可惜作者建議:財產歸他,過錯歸我(要離開的人就錯了嗎?)


美國的愛情是這樣的,交朋友,結婚之前都可以交朋友,結婚(財產情感名譽全都在了一起),分居,離婚,所以主角在分居階段,又瘋狂愛上另一個義大利男人,是愛他,還是怕一個人??


直到911事件,主角才確定,即使天塌下來都沒辦法到分居老公身旁;相反地,即使天塌下來她都不願意到你身邊...也很令人難過阿





這本書真的非常好看,光是序言就解釋了108這個數字的奇妙,108顆念珠需要第109顆,當你通過第109顆的時候,往往會靜下來思考剛剛經歷的108顆

心得很多,總共108個故事,三個時期。慢慢補上(好捨不得看完喔)


阿寶問我:為何主角會突然發現自己想要的........


心得還沒寫,我都先拿筆寫在書上,書是自己的就有這好處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旅行與人生,其實是同一件事

《三等車票》的故事,不免讓我想到之前閱讀的《深河》,同樣以印度為背景,以旅行為框架,用不同的手法,凝視人的存在與生命的價值。故事講述一群從未離開村子的貧窮小村民,搭乘火車的三等車廂,環遊印度旅行一萬五千多公里,耗時七個月。在旅途中,他們看到了村內與村外階級的差距與衝突,他們的心窗從此開展,經歷了許多困難,同時也獲得了成長。

我一直都認為,旅行與人生,其實是同一件事情,人生不過也就是一段旅程,同樣有起點與終點,只不過,人生的旅行,長了一點而已。

對於旅行的形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有人選擇跟團,有人選擇自助,有人要奢華之旅,有人要當背包客。至於旅行的目的,是為了休完年假,逃離工作,還是為了轉換心情?把自己拋到陌生的國度,什麼都是新的,現實裡的忙,生活裡的悶,全都忘了,眼見的都處處都是新奇,你得到一個全新的自己,暢快!

只要出發,改變就已經開始!不,當你預約到機位的時候,改變就已經開始了!你充滿期待,對於眼前煩亂的工作與生活,對於身旁難以忍受的人,你終於可以暫時離開。在候機室的椅子上,你雀躍不已,旅程中你完全解放,然後,你終究還是要回來。

你回來了,你回到原本的自己了。

你可以暫時離開現實,去到陌生的國度,那人生呢?如果無法離開人生,那麼這場超級長途的旅行,真實的意義是什麼?在捷運上,在電梯裡,在辦公桌前,在生活裡,我們都在旅途中。而在人生旅途中,我們如何打開自己,真誠的與自己還有世界相處,找尋人生的意義?

(本文轉載自 誠品網路文學報)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ate有話】中秋節的前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要返鄉過節,若有途經宜蘭地區,或是住在宜蘭的朋友,歡迎收聽唷!這位作者保羅‧索魯是位非常特別的旅者,至於特別之處究竟為何,聽了就知道!

9789861202549.jpg

 

飛碟北宜台  下班蘭陽有約

瀞儀(主持人) & 辰芳(馬可孛羅行銷企劃)

9/21(二) 19:00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悅讀館於9/18(六)刊登資深廣告人 孫大偉的推薦文,他將《三等車票》列為「人生必讀」書單,並為書中每一位小人物動容,與大家分享。

旅行,讓他們開始擺脫宿命   孫大偉(資深廣告人)

「老傢伙,出遠門嗎?」

「對,要去看整個印度。」

「還有月亮?」

「那個不必,我已經看過了。」

一群行將就木的年長村民,因為一位仁慈的女地主在過世前立下的奇特遺囑,希望自己的村民能夠旅行印度見世面、長見聞!於是村民們在她闔眼後,展開了搭乘火車繞行印度的長途旅行。

這是發生在四十年前的真實故事,出發地是當時仍屬印度領土的孟加拉,當時還沒有獨立建國……

行百里路,勝讀萬卷書。   

這是咱們老祖宗的一句老掉牙的話,但是對孟加拉的這些村民來說,他們連一卷書也沒讀過!因為他們不識字,他們是文盲!連寫信都須要別人幫忙!

他們大部分是耕田的貧農,兩隻腳從出生就被緊緊的拴在土地上。他們跟耕牛一樣,他們的眼界,也僅僅是視力所及的範圍。那就是他們認知的全部世界,也是他們一再輪迴的人生。

他們搭火車持的是三等車票。

什麼是三等車票?

當村民在旅途中好心的邀請一位他們曾經伸手救援過的外國女學生一起搭乘時,驗票員兇惡的這麼說 :

「只有乞丐或是貧農才可以使用三等車票……,外國人根本不應該搭三等火車。坐了三等火車之後,他們就只會告訴其他人,說印度是又髒又落後的國家。我們要外國人去搭頭等火車,車上有很好的軟座位,還有很好的服務生和飲料,可以看到這個國家很美麗,有很多工業……

「大多數人都是坐三等火車的。」

「管他大多數人是笨蛋,一無是處,只買得起三等車票!有工作的人就坐二等,外國人則永遠坐頭等。」

這些村民是分批出發的。由年紀大的這群人打頭陣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年紀大了,來日無多。

也正因為年歲已高,所以讓人看見他們根深蒂固的積習和成見是如何緊緊的捆綁住他們的內心和形體。

也讓人看見他們是如何的隨著越走越遠的腳步,一分一寸的掙脫那些彷彿枷鎖般的宿命。

雖然年事已高,雖然腳步蹣跚,但是只要開始出發,改變就已開始。

車尾處則有幾個女人窩在阿米雅周圍,分工合作幫忙做飯,大家都很快樂地做著熟練的事情……她們大家似乎都忘了,在村子裡的時候,她們是絕對不會一起做飯的。

「我們在村裡的時候,規矩是不吃陌生人的東西,到了這裡我們也要按照規矩來。」

何止是不會一起做飯?甚至有些人根本是不屑彼此往來!印度的種姓制度和職業貴賤都是與生俱來的壁壘。

當他們進入一所大學參觀,由一位教授帶領他們走進學校裡的餐廳,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常景象,卻是他們的異端震撼。

 

「你是說,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甚至外國人,都坐在這裡,當著對方面吃同樣的飯菜?」

「對,還有好幾個伙伕負責煮伙食。大家都在一起吃飯,另外也備有飯菜給那些住旅社的人吃。」

「學生也跟外人住在一個屋簷下嗎?」

他們寧可餓肚子,也不吃陌生人做的食物。甚至當她們在印度北部的山區飢寒交迫,人人病倒時,還需要大費周章去拜託一位嫁到當地的遠親來做飯菜,他們才願意進食。

愚昧啊!無知啊!餓死算了!!看到這裡,不禁掩書長歎!

但是,心底又有股聲音提醒自己,這些穿著打扮在旁人眼中像乞丐一樣的村民,其實自有他們人生的智慧和生命的韌性!否則,他們不會在垂暮之年邁向未知,出門旅行。

「我們之所以做這趟旅行,是因為烏瑪姐希望我們這樣做。烏瑪姐也環遊過印度,甚至還飄洋過海到過英國,可是她並沒有帶個廚子到處去。沒有伙夫好像旅行起來更困難。不過,就算是鐵路局的飯很難下嚥,我們也得吞下去,反正要吃飽就得什麼都吃。」

村民聽了她的話,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阿米雅一向很謹慎地遵守規矩,離開哈耳德瓦之後,沿途只有蘇倫德拉吃了鐵路局供應的飯菜,而阿米雅是罵得最兇的一個。

「黎娜開口講話之前,很審慎地看著每張臉孔。

我們都老了,身體不中用,有人還病了,我們需要吃熱的飯菜。要是我們下輩子投胎的地方,是取決於我們年老時所吃的東西的話,那麼我們現在覺得很了不起的這些美德、正當行為,便一點意義都沒有。我贊成阿米雅的看法,我們應該像蘇倫德拉一樣保持健康,有什麼就吃什麼。蘇倫德拉,你告訴我,你有沒有吃過那個什麼冰淇淋甜筒?」

一群好可愛的烏合之眾!一趟令人淚涕交加的旅程!

他們看似在旅行,其實是不斷的在改變、在學習。最後,他們旅途中增長的見識,開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這本書二OO二年初版時我就有幸讀過,如今重看一遍,結果還是一樣,熱淚盈眶、不能自已。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周娛樂‧時尚》No.100 書訊

 無所事事的美好

    我得坦承3年前曾被《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這書名誤導,以為又是高唱自助旅行萬歲的書,瞄了眼書封隨即放回架上;我也承認是茱莉亞羅勃茲主演的同名翻拍電影預告,讓我決定回書店再翻一次。半小時後,這本書已經躺在我的書桌上了。

    儘管義大利、峇里島和印度這三個旅遊勝地串起了全書架構,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其實是一本自我救贖的書。更詳細一點該說是──從小夢想結婚生子、兒女成群的伊莉莎白,在30歲後的某天,赫然發現自己不但不想擁有小孩,甚至不想要老公與婚姻,於是她企圖自殺失敗後瞬間崩潰,接著開始重新認識自己,學會享受生活的過程紀錄(當然我得強調,認識人生需求的覺醒與愛情婚姻失敗無關,這恰巧只是所有誘發刺激的觸媒中,最強烈直接的一種而已)。比起中文書名,我倒覺得原文書名《Eat, Pray, Love》才能精準傳達作者本意。

    吃、祈禱、旅行,這三件看來尋常平凡的事物,竟然讓作者走過陰暗幽谷。個中精妙倒也不是她吃了天價頂級美食、遇上得道高人點化,或是走了趟奢華貴婦之旅,而是她終於認清自己的面目和想要的人生,接著發現快樂與娛樂的不同,而無所事事其實也是一種美好。

    跳開個人如何自我覺醒的過程不談(這牽涉到自我價值觀的許多差異),也擱置存款數字的考量(作者開頭便承認能夠放逐自我一整年,是因為她已先領到了版稅),《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朝我們無預警丟出原子彈──為什麼做每件事都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聽見我前夫的聲音在我耳邊不屑地說:『妳放棄了一切就是為了這個?這就是妳把我們的共同生活一手摧毀的理由?為了幾條蘆筍和妳覺得發音聽起來很快樂的義大利語?』」「沒錯!」人生的黑暗谷底讓伊莉莎白學會只要在生活裡感受到任何一絲可能的快樂,就得死命抓住它,「這並非自私,而是義務。你有責任去尋找生命中的美好,無論多麼微不足道。」

    當然除非你家財萬貫,否則沒有人能永遠過逸樂的日子,只是偶爾過這樣的生活有何不好?伊莉莎白決定花上一生中的一年時間,四個月在義大利每天忙著尋找下一頓美食、坐在曬得到太陽的噴泉池邊打盹、大聲唸出聽來很開心的義大利文,「沒有原因目的,只是我現在想這麼做。」接著她遠赴印度某個不知名的瑜伽道場,學習如何從容呼吸、打坐、散步,讓身體大腦徹底放空;然後在峇里島的梯田和鄉間體驗「平衡」生活,「我學會有時候擔心其實無濟於事,就去享受吧!」

    旅行也好、吃飯也好,一個人也好、兩個人也好,做什麼事情或是不是自己一個人都不重要,享受能讓你快樂或滿足的分秒才最真實。哪怕只是無所事事,也很美好。

【Kate有話】與大家分享剛剛拍下的畫面,《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在書店被搶購一空的情景。(已在加緊印刷中了!)

IMG_8691.JPG

IMG_8695.JPG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