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的真實人生

部落客 / 苦悶中年男子

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對於隱藏在科技背後的人性隱憂總是特別關注,透過網路,我們每天接觸面對的不再僅只是活生生的人,許多行為的背後隱藏的是我們所無法掌握的真相,人的互動似乎成了不重要的一環,透過纜線的傳遞,呈現的樣貌可以完全失真,完全隱藏,只要有心,人可以憑空消失,無影無蹤,只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等你回覆》由三條不同的故事發展開來,大學生萊恩長大後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瞭解原本被埋在鼓裡的身世之後,過去的一切相較之下就像是一場不存在的人生,於是他與親生父親重新連上線,從此在舊有的人生中消失。露西則是被高中老師所吸引,決定和老師一起私奔,她已經厭倦家鄉的乏味生活,期望這一場冒險可以讓自己改頭換面,成為一個不一樣的自己。而最後一條線,不斷尋找著失蹤的雙胞胎哥哥黑頓的邁爾斯,則是不斷在虛虛實實的人生中反覆,黑頓不斷變換著身份,總是看似不經意的留下蛛絲馬跡的線索,讓邁爾斯存著一線希望尋找著,只是這漫長的追尋中,到底消失的是黑頓,或者是迷失於無盡追尋中的邁爾斯?

只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生命所留下的一切,真的這麼容易被抹除嗎?故事中的三段人生,雖然看似擺脫了原有的一切,換得了新的名字,新的生活,但舊有的人生真的能從睡夢中消失無蹤,從此不再想起?而這曲折的人生轉換,也讓每個人付出了沈重的代價。

《等你回覆》是一本絕對要靜心閱讀的書,三段交錯的故事,加上許多沈重的情節,絕對不是表象中輕而易舉就能竊取身份,偽造證件,輕輕鬆鬆就能借屍還魂,把自己變成另一個角色那樣戲劇化的故事。或許小說和電影看多了,駭客動動滑鼠就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虛擬的身份這樣的形象已經深植人心,只是,創造分身容易,畢竟是無中生有,而變換身份相對較難,因為要抹去的痕跡太多,而最難以變化的,我想還是當事人的靈魂,「存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絕對不是可以任意由靈魂深處所改變的事,「消失」亦然,一個人算不算徹底從原有的人生中消失,恐怕也不容易加以評斷。

雖然故事一開始錯綜複雜的時間流動,角色變換,似乎呈現著一種人人可以隨心所欲變換著自我身份,重新認同自己的感覺,不過走過三段企圖改變的人生,重新來過,或許我們對於人生能另有體會,有點沈重,卻是赤裸裸的真實人生。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1202549.jpg

中廣流行網  StreetVoice未來進行式

小樹(中廣主持人) & 維珍(馬可孛羅主編)

10/23(六) 晚上10:00~12:00

 

icon_media02.gif

中廣流行網
FM103.3 台北、基隆、桃園、台南、高雄、屏東、玉里、澎湖
FM102.9 新竹、苗栗
FM102.1 台中、南投、台東、花蓮、宜蘭
FM103.1 嘉義
FM107.3 埔里
FM96.3 金門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8X170.jpg

【內容試閱】

邁爾斯

    當第一波衝動的念頭開始消退,邁爾斯已經快要到北極圈了。那時他已開了好幾天的車,橫越加拿大國境,只在車上小睡片刻,醒來之後又繼續沿著任何一條他能找到的公路往北行駛,他身旁的乘客座擺了一團折成手工品的地圖。他行經的地名愈來愈稀奇古怪-毀滅之灣、大奴湖、道果羅、墓石山-終於抵達啟吉迭克時,他坐在引擎空轉的車內,面前是小鎮歡迎的招牌。他凝視凌亂字體的樣子,好像自己視力有問題,因缺乏睡眠而閱讀困難。但事實不然。根據其中一本他買來的地圖集,「啟吉迭克」是庫欽語,意指「鐵河之口」。按照書上的講法,他已經來到麥肯茲河與北極紅河的匯流點。

    歡迎蒞臨啟吉迭克!

    啟吉迭克位於傳統庫欽族的釣魚營地。一八六八年起,獻主會來此傳教。一九O二年,這裡設立了第一座貿易站。捕獸取皮的瘋狂獵人亞伯特‧強森於一九三二年一月三十日在老鼠河一帶的槍戰中,射殺了人稱「釘子」的皇家加拿大騎警:艾德嘉‧米倫警官。

    時至今日,庫欽族依舊與這塊土地關係密切。一年四季都可見到網釣和製作魚乾和肉乾的傳統方式。到了冬天,捕獸的獵人無不忙著在灌木叢尋覓價格不菲的毛皮動物。

    祝您到此一遊,旅途愉快!

     他以嘴型默示地名,龜裂的兩片嘴唇不時黏在一塊兒。「啟-吉-迭-克,」他以氣音發音,而就在當下,一個寒冷的念頭從他記憶深處浮現。

    我在幹麼?他在心中暗忖。我千里迢迢跑來這裡幹麼?

    到了此時此刻,開車愈來愈像是一種幻覺。在途中的某處,太陽不再東升西沈;它像是在天際來回微微移動,但是他也無法確定這是否為真。沿著這段鄧普斯特公路,有道銀白色的粉末散落泥路。是鈣嗎?粉末似乎在發光-不過話說回來,在如此詭異的陽光下,什麼都在發光:草地、天空、就連泥土也有一種螢光的特質,彷彿萬物全都由內而外地散發光芒。

    他把車停在路邊,就這麼坐著,他的書攤放在面前的方向盤上,後座有一疊衣物,還有好幾箱他多年來收集的文件、筆記本、日記、和信件。他戴著墨鏡,身子微打寒顫,臉上不勻稱的毛髮呈憔悴的黃褐色,就像是咖啡的污漬。他車上的CD唱盤壞了,收音機裡只傳來混著靜電、遙遠而模糊的陰鬱嗓音。這裡自然收不到手機訊號。一個聖誕樹造型的空氣清香劑吊在後視鏡上,隨著除霜裝置的熱氣旋轉。

    前方的不遠處就是伊努維克鎮、和通往北冰洋的寬闊三角洲;除此之外,他也希望能夠找到他的孿生兄弟黑頓。

露西

    她將手掌壓在信上,閉上雙眼。

    一直以來,她都表現得很好。儘管父母雙亡、儘管家庭生活的悲慘處境、空無一物的冰箱、她跟派翠莎幾乎繳不起的帳單、派翠莎在OK便利商店打工掙來的微薄收入、父母遺留下來的保險、姊妹倆吃的冷凍晚餐、罐頭湯、還有派翠莎從公司帶回來的難吃的便利商店熱狗、和烤乾酪辣味玉米片-儘管她不像大多數同齡的正常孩子,擁有手機和iPod,而且連電腦都沒有-

    儘管這一切,她還是繼續前進,你甚至可以說她的表現,帶有某種程度的尊嚴和優雅,你或許甚至可以說她很英勇無畏,每天上學、每晚做功課、寫報告、上課舉手發言,而且她一次都沒哭過,從來都沒抱怨過自己的際遇。難道這些都不算什麼嗎?

    顯然這些都算不了什麼。她的手掌擱在信中的文字上,她低頭凝視自己的手,彷彿它是被人扔在雪堤的一只手套。

    原來是她搞錯了。如今她漸漸領悟了。她一直邁進的人生-幻想自己進入的人生-幾個禮拜以前,那些想法和期待曾經是如此地牢靠-現在已被抹滅了,麻木的感覺從她的手爬上胳臂和肩膀,隔壁的狗吠聲似乎在空氣中凝固。

    未來像是她從未造訪的一座城市。在國家另一頭的一座城市。她打包所有的家當、放進車子後座,沿著這條路啟程。路線在地圖上標識地非常清楚,可是當她把車停在休息站,卻發現她要去的那個地方,再也不在那裡了。她駕車前往的城鎮已經消失了-而且或許原本就不存在-假如她停下來問路,加油站的服務生應該會茫然地看著她。他根本聽不懂她在說什麼。

    「小姐,不好意思,」他溫和地說。「我想妳一定是搞錯了。我從沒聽過這個地方。」

    一種砰然碎裂的感覺。

    在一個人生中,你正要前往一座城市。在另一個人生中,那只是你虛構的地方。

    這並不是她喜歡回憶的人生片段,可是她卻發現自己情不自禁地回想。這是喬治‧歐爾森不會理解、也是她絕對不能向他透露的一件事。她無法想像要怎麼描述她跟哈佛大學入學辦公室的「顧問」所說的那段對話-她開始嚎啕大哭的經過-

    「你不明白,」她說,從她體內迸發的不只是小聲的嗚咽或抽噎-彷彿她的整個身體都枯竭了、變得空空如也,強烈的針扎感從頭皮一直跑到臉上,她的心肺也跟著繃緊。「我一無所有,」她說。「我是一個孤兒,」她說。話說到這裡,針扎的感覺從她唇間外瀉,基於某些原因,她覺得自己的眼睛可能都要瞎了。她的手指在顫抖。「我爸媽都死了,」她說,而她的喉嚨底下似乎開了一個鋸齒狀的、沈甸甸的洞。

    這就是痛徹心扉的感覺-她以前從未真正地感受過。長久以來的悲傷、長久以來在生活中垂淚、所有的陰鬱愁思充其量只不過是情緒,只不過是一時興起之念。悲痛,是全然不同的感受。

    她讓話筒從耳際滑下,當嘴裡呼出嚇人卻又無聲的氣息,她趕緊用手摀住嘴。

    幾個禮拜後,喬治‧歐爾森提議她跟著他一塊兒離開小鎮,感覺起來,這是合理的一件事。

萊恩

    萊恩才剛從密爾瓦基回來,就聽聞自己過世的消息。

    淹死了人們是這麼說的。

    友人表示這位領獎學金的學生舒勒,因成績表現不佳鬱鬱寡歡,警方目前推斷

    小杰坐在沙發上把大麻花苞剁碎、將種籽分開,萊恩則在讀訃文。

    「很有意思吧?」小杰說。他蹲在咖啡桌前,整個人恍恍惚惚,呈冥想的狀態。他有個切大麻時用來當墊板的老式通靈板,萊恩低頭凝視著它-字母在中央分佈,太陽和月亮則散置四角-彷彿有什麼訊息正等著他。

    「這應該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吧?要是某天早上你醒來之後,發現大家都以為你死了呢?經典的情節,對吧?假如可以把從前的自己徹底拋諸腦後,你會做些什麼?對大多數人來說,那是成年期最大的奧袐呀。」

    「嗯,」萊恩哼了一聲,並把小杰給他的列印資料放了下來。那張訃文。他把它對折,接著,不知該如何處置,便把它塞進口袋。

    「你知道的,要實現這種夢想並不容易,」小杰說。「事實上,讓自己被正式宣告死亡,還蠻有難度的。

    「嗯哼,」萊恩說,小杰抬頭斜眼看著他。

    「兒子啊,相信我,」小杰說。「我都研究過了,沒那麼簡單。尤其近年科技日新月益, 什麼DNA鑑定、牙科病歷、林林總總的玩意兒。老實說,要設這個騙局還真複雜-不過看看你,你就這麼瞞天過海啦。跟羽毛飄過一樣不著痕跡。

    「哼,」萊恩答了個腔,但是不曉得該回什麼話。小杰靠著椅背,身穿運動服、腳踩便於穿脫的羊毛鞋,一臉期盼地抬頭凝望他。

    看來這件大事有得他好好消化。

    他不太能理解的是,警方在尚未尋獲遺體的情況下,怎麼做出如此草率的聲明;但是顯然根據報紙報導,有目擊者主動提供消息,自稱在學生中心另一頭的湖畔岩石上看見他的身影-依照他籠統的敘述,一個年輕男子站在沿著湖畔排列、上頭遭人塗鴉的大卵石上,然後突然縱身往下一跳

    萊恩覺得這番描述聽起來可信度極低,又容易提論據反駁。但是顯然警方已經決定這就是實情,看來他們急著趕快結案,好處理其他更重大的案子。

    他想像如今父母正在趕往埃文斯頓、參加「追悼會」的路上,並猜想說不定有兩三個高中同學也會過去。他的室友應該會有不少到場-科特肯定會到;跟他住同一樓、經常一起廝混的朋友,也有一些人會來;說不定還有些他大一認識、但是最近不常見面的友人出席。有的老師、不同的行政主管,像是院長、副院長什麼的,以及任務只是現身、裝得一臉遺憾的某某公務員。

    不用說也知道,小杰本人-「小杰舅舅」是不會出席的。

    「老實說,我很慶幸你媽聯絡不到我,」小杰說。「在這個節骨眼上,她或許會覺得迫不得已,非得打給我不可。過了這麼多年,她終於想要言歸於好了。她搞不好還會要我參加葬禮咧。老天爺啊!你可以想像嗎?老兄,打從你出生之後,我就沒看過她了欸。我甚至無法想像她看見我在這麼多年之後突然現身,臉上會有什麼表情。她已經煩事纏身了,現在絕對不是我露臉的好時機。

    「沒錯,」萊恩說。

    他自己則努力別去猜想母親臉上的表情。

    他努力別去想像父母最終抵達芝加哥、登記入住旅館客房、穿著暗色的衣服參加追悼會的面部表情。他壓縮這個畫面,將它塞入記憶深處。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 誠品【藝。起來】品味講座

201010誠品講座-王盛弘.JPG

【閱讀,創作人生】系列講座

10/30(六)7:30pm-9:00pm 信義店3F廣場Forum
最美的時光──廁所書寫的閱讀與實踐
主講|王盛弘

11/06(六)7:30pm-9:00pm 信義店3F廣場Forum
京都的石頭──日式庭園的閱讀與創作
主講|王盛弘


11/13(六)7:30pm-9:00pm信義店3F廣場Forum
光陰的故事──談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
對談|王盛弘、三須祐介
(日本廣島經濟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

 

凝視日常的微光

社區公園裡的梅花開了。夜裡回家經過時我忍不住駐足凝望片刻。背景都為夜色吞了去,發滿苞蕾的禿裸枝條浮凸而出,漸次綻開的白色花朵一日日吐露一日日盛放,樹下一片片皙白細碎花瓣如指甲蓋。片刻凝望後,隨著我跨出的步伐,白色花瓣輕輕掀動,翻飛。

其實這並不是一座美麗的公園:紛雜的花木,零碎的遊樂設施,大大小小告示牌,各種不同風格動物塑像或隱或顯安置在各個角落裡。一如生活。多數時候生活是混亂 和瑣碎的,但是,但是總也等得到喘一口氣由衷讚歎一聲「啊好美啊」小小幸福的縫隙,彷彿紛雜公園披覆花的外衣,粉紅花瓣在風中翻飛,掀動,棲止在我的肩 頭。──王盛弘

王盛弘

王盛弘彰化縣和美鎮人,十八歲出門遠行,根扎在農地,枝枝葉葉不住向著都市試探 伸展;嗣後,成了一棵懷抱母土投奔異鄉的植物;退役後留在台北工作,自覺到彷彿一顆種籽,孤身遠離母體之後,一旦落土,便有自信在那裡穩穩把根扎下。世紀 初收拾行囊,一個人自助旅行英、法、西等國三個月,返國後以此經驗書寫,完成《慢慢走》,南方朔稱譽本書,「以它的理性與感性交融,證明了作者在台灣年輕 作家裡少有的視野與才華」。越兩年,《關鍵字:台北》問世,為台北立下一座座文學地標,文學評論家張瑞芬:「在文壇的星光競賽中,王盛弘這個聲音是材質獨 特且辨識度高的。」今年五月,王盛弘推出《十三座城市》,詩人向陽說:「他的散文會發光,讓讀者在閱讀之際,看到隱蔽於表象之下的微塵暗影,也看到城市與 人群的幽暗魅影。」另還有散文集《一隻男人》,白先勇:本書「在台灣的同志書寫中恐怕還是首創」。王盛弘為年度散文選與各類文學選集常客,入選「台灣文學 三十年菁英選:散文三十家」,屢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暨出版獎助,以及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寫作年金、國科會科普散文獎、梁實秋文 學獎、金鼎獎等。


【王盛弘 作品】

 9789867247735.jpg           cover-1.jpg

  《關鍵字‧台北》                  《十三座城市》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網路世界有千百個虛擬角色,是你可以任意選擇的身分,

告訴我,你想要哪種現實人生?

等  你  回  覆。

cover-belt.jpg

全美重要媒體的年度好書!超過百位亞馬遜讀者好評!

    紐約時報2009年度好書選、出版人週刊2009年度好書

      出版人周刊美國書展精選好書、沙龍雜誌年度Top 5

      People雜誌、歐普拉雜誌、BookPage  大聲好評

【內容介紹】

        邁爾斯渴望展開新生,揮別往日陰霾,卻無法停止尋找他失蹤十年、患有精神疾病的雙胞胎哥哥黑頓。黑頓在網路上手法高超地隱瞞行蹤,在不同的落腳處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

  高中畢業沒過幾天,露西就跟學校的歷史老師喬治一塊兒私奔,他們到廢棄已久的汽車旅館落腳,思考嶄新人生的下一步該怎麼走。但是沒過多久,露西卻漸漸感到不安。

    我的人生是一場騙局!剛得知某件驚人內幕的萊恩這麼認為。為此,他離開大學生活,掙脫在一夕之間變得微不足道的生活。被認為已經死亡的萊恩,決定與生父小杰相認,重新展開人生。

  新的人生是一次誘人的扮演,別人的身分真的比較好嗎?邁爾斯、露西、萊恩想要把從前的生活一筆勾銷,會在虛擬世界得到滿意的回答嗎?一個虛擬身分,過一次不同的人生,無限角色,由你任選!

【作者介紹】

丹‧查恩

短篇故事選集《不知去向》(Among the Missing)獲選為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決選作品,《你使我想起了我》(You Remind Me of Me)一書,為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舊金山記事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娛樂週刊及其他刊物選為年度好書。查恩的作品散見於許多日報與選集,並且獲頒美國最佳短篇小說獎、手推車獎,以及歐亨利小說獎。他的小說曾入選為美國國家雜誌獎的決選作品,亦曾於2006年榮獲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的文學院獎。查恩現居於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在歐柏林學院任教。 

【媒體推薦】

我已多年沒有享受閱讀小說所帶來的純然樂趣了。查恩筆下的人物總是刻畫細膩,即使他們只是坐著沉思,也會深深吸引你的注意。──《當妳先說再見》(The Dive from Clausen’s Pier)作者安‧佩克

我一直等待有人寫一本關於身分盜用如此重要議題的小說,令人高興的是,付諸行動的是丹‧查恩,因為他相信真實故事,而且對讀者忠實。──《修正》(The Corrections)作者強納生‧弗朗欽(Jonathan Franzen)

這是一部出色的佳作。我非得把最後幾頁讀個五、六遍,讓蘊藏盤繞在結局裡的意涵在心中沉澱吸收。查恩從純然的失去中,創造真實的不凡。《等你回覆》達到一種曖昧不明、血跡斑斑的完美境界。──《黑暗物質》(A Dark Matter)作者彼得‧史超伯(Peter Straub)

此書的架構與他深受好評的處女作,同樣也是三合一的故事情節相互呼應,洗瀲雅緻的文字、縈繞心頭的情節、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傑出文學性,甚至比該書更上層樓。──出版人週刊

多麼激盪人心…讓讀者不得不從頭再看一遍,只為了尋找第一次沒找著的線索。──柯克斯評論

了不起的驚人之作……作者成功的創造懸疑,且大獲好評。-紐約時報

《等你回覆》是一部黑暗又刺激人心的作品。-紐約時報書評

誘人卻使人心神不寧的文學驚悚作品。《等你回覆》最終展露了令人心寒的精準度,讓你從頭到尾都出神入迷。──People

【讀者好評】

我們真的是心中自以為的那個人嗎?

這是一本不看到最後幾頁,你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書,但書裡的詭異氣氛,絕對會讓你覺得──為何不多個幾頁呢?因為,主角說他有過一大堆身份阿!──毛毛牙

讓人在閱讀時不禁屏息以待,究竟故事會有什麼樣的發展。──Ruke

以網路上一樁連續詐欺為背景,多線輻射,開展諸般「如果人生可以重開機」的故事──sodom

他們都是漂泊的靈魂,找不到適當的居所,失去認同感。即使換了幾百種身分,卻找不到歸處。──

閱讀時就像走進身分組成的迷宮,而身分的迷宮又組合成人生的迷惘....《等你回覆》就是這麼一本精采、迷人和讓人深刻思考的小說──快雪

主人翁是隻狡猾的兔子,他擁有一個小鎮的虛擬身份,每個都足以依存,卻也每個都像是浮光掠影。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路那

過三段企圖改變的人生,重新來過,或許我們對於人生能另有體會,有點沈重,卻是赤裸裸的真實人生。──苦悶中年男子

假如我們不是檔案中的我們,那又是誰呢?這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卻又欲罷不能的作品,丹‧查恩讓我們巡著三位陌生人:萊恩、露西、跟邁爾斯踏上他們各位的探尋身分之旅。……無論你是為了尋求刺激,還是為了探索更深奧的問題,本書都是你今年書單的首選。──Maureen S.

我們真的是心目中自以為的那個人嗎?這本書既是小說,也講人生哲理。我們到底有多麼真實?我們到底是誰?透過章節中交替出現的三位人物,作者不斷問我們這個問題。…..讀這本書,就像解開一串紗線,教我樂在其中。--Bonnie B.

我很少能找到別的作者跟丹‧查恩一樣,讓我那麼樂於閱讀。--K.E.Jhung

這是我第一次讀作者查恩的作品,我坐著讀到最後一頁,內心震撼不已。……我一定要拜讀他的其他作品。總結一句話,這本書絕對會激起許多討論的議題。--Elinor M.

隨著各個角色互動交錯,你會漸漸明白,無論過了多久,你都無法逃離原本的那個自己。──TrishNYC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1202211.jpg

 

中廣新聞網  新聞大解讀

胡忠信(中廣主持人) & 辰芳(馬可孛羅行銷企劃)

10/12(二) pm 8:10


icon_media02.gif

新聞網頻道
AM657 台北、桃園
AM882 新竹
AM1413 苗栗
AM720 台中、彰化、南投
AM1350 嘉義
AM1296 台南
AM864 高雄、屏東
AM630 宜蘭
AM819 台東
AM855 花蓮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博客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讀者書評(註:原文張貼於2007年版書封)

黃國華(《鈔票的重量》作者)

2010.10.07    評鑑等級:5顆星

我第一次看這本書是2007年9月,那時候我被寫作、被媒體通告、被新書暢銷壓力壓的透不過氣來,一如本書的作者小莉(她的小名)的狀況,於是在當時我向老婆小孩告假五天,我告訴他們,我必須得一個人去旅行,否則我內心那只壓力鍋恐怕會爆炸,當年十一月初我獨自去日本關西玩了五天,兩年後(2009)的秋天我一樣獨自去旅行了五天,一個人的旅行對於某些處於壓力或憂鬱的兩端的人的確是有效的,只不過,作者是拋棄了丈夫、情人、家庭與事業(其實若按照她書的描述,她似乎沒有擁有太多這些東西),一個人去旅行一年。

作者透過bali島藥師的話來形容自己:「妳是世界的旅人」

其實她是個糟糕透頂的女人,她是個搞砸每個曾經和她相處的男人的關係,她無法做好該做的事情,不待在家中,不想住好房子,不想生兒育女,不像同年齡正常女人該做的那樣,她總是把生活搞的一團亂,每天當晚上熄了燈,她就開始哭泣與發愁。不折不扣是個有著心理問題的女人,她是位憂鬱症病患,離婚和抑鬱的折磨使她瘦骨如材,所以她第一個旅行地點與目的就是為了美食,以美食療癒身體的傷痛。

她一手破壞了自己的婚姻,一段在99.99%的人眼中皆是完美的婚姻,但遭糕的是她剛好是那其它0.01%,環顧整本書,我的想法是:
1. 她是個憂鬱症患者
2. 她不甘平淡無奇的婚姻生活
3. 她不想生兒育女卻又無法抵抗生命無法傳承所帶來的落寞
4. 她太早婚(23歲)
5.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她還沒有長大。

她不論是在家中、在後來情夫家中、在義大利租屋處與印度靈修場所,總是在地板哭泣或吃飯,這或許是某種心理不滿足或還沒長大的象徵,正常人總是在桌上、 椅子上或任何有型式的物體上去做這些事情,只有嬰幼兒時期會以地板為生活中心,可見作者心理層面的障礙相當大。

一開始的作者讓人十分討厭,感覺她是位那種典型的貪得無厭不懂節制卻又自怨自艾的美國女人,她說:「我想要同時體驗兩者,我要世俗享樂,也要神聖的超越,卻生活在一個焦慮無止境的垃圾壓縮機當中,如何在享樂的需要以及對虔誠的渴望之間求取平衡。」正常女人聽到這種話一定會破口大罵,至少我老婆就是如此。

於是她給了自己一年的時間去旅行,她要去三個地方,每個地方待上四個月,要在義大利探索享樂的藝術,在印度探所虔誠的藝術,在印尼巴厘島探索兩者的平衡。 這三個國家分別是三個以I為開頭命名。而本書的原文書名是「Eat,Pray,Love」,吃、祈導與愛…..

我節錄書中一段話:「想找到你要的平衡,必須堅定地踩在地上,就像妳有四條腿,不是兩條。不能透過腦袋看世界,而是透過心去看才成。四腳著地,枝葉蔓生的腦袋,透過心看世界。」這段話一語道盡她這一年的旅程。

在印度的靈修旅程中,或許對於宗教、心靈議題沒有興趣的讀者會看的比較痛苦,畢竟在華人世界,宗教似乎沒有佔據我們心中太多的空間,作者在印度的幾個月學到的最重要一件事是:「面對負面情緒,而非壓抑。」

或許各種心靈儀式只是為了提供複雜的喜悅或痛苦感覺的一個安全的休憩地,讓我們無須永遠帶著這些沉重的感覺跑來跑去。一起在道場靈修的美國人理查倒是說了一個最佳的療養方式:「再找一個人去愛,慢慢讓自己痊癒,但別忘了最後和某人分享自己的心,別讓自己的一生成為前夫與舊愛的紀念。」

印度的旅程比偏重宗教、靈休與冥想打禪等讓心靈沉澱的活動,對我而言,或許是慧根未到或天生頑劣,無法與作者產生相同的共鳴。

沒有一本書擁有百分之百讓人喜愛的篇幅,我不是印度那一部份卻一定也不會減少我對本書的喜愛,因為這本書的第三部份「印尼巴厘島」是最精采的部份,單單這個篇章就值得我一再拜讀,作者到峇厘島的目的是為了尋求身心靈平衡,或許她的身體被義大利美食治好了,她的心靈被印度那些我總是搞不懂的形而上靈修活動的一切給撫慰了,於是當她到了峇厘島後,她不再是那種自怨自哀且糟糕透頂的女人,更不是對一切充滿了壓抑、質疑與幼稚的女人了,換言之,她到了峇厘島的那一刻,她終於長大了,她花了三十多年在童年上面,然後花八個月讓自己蛻變為成年人,於是,她懂得如何愛人,懂得如何被愛,懂得奉獻,更懂得品嘗生命帶來的各種喜悅,也懂得如何去處理悲傷。

在作者的前兩段旅程的文字中,我很不喜歡作者,因為那是一個還沒長大的中年女人,但是讀到後面,連我都忍不住好想與作者談場戀愛,因為她蛻變而擁有了成熟之美。

或許是我曾經去過五趟峇厘島的緣故吧,熟悉書中的一切場景與文化內容

本書有種穿透人心的吸引力,隨著作者跌入人生谷底,又隨著作者走出陰霾,誰沒有過往呢?端看它在心中留下的多大還是多小的缺角,是怨懟,亦或是執念,看著作者跌到人心最谷底的時候,卻意外地讓讀者品嘗出一絲帶著頹廢之美感。

人生不會因為一段旅程就從此不同,但走過絕對會留下痕跡,而且這樣誠實面對自己。生命還有很多風景、挑戰要面對,這一段旅程讓作者更了解自己,這種奇特的療癒之旅讓我既憤怒又羨慕,憤怒的是作者怎麼可以用傷害他人的方式來一趟這種逃避之旅,羨慕的是我自己作不到。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自願或者迫於無奈,我們必須作許多的選擇。或許選擇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勇氣承擔選擇之後的結果吧!旅程也是一樣,想要refresh自己就得有付出一切代價的心理準備。

這本書已經不純粹是本旅遊的遊記,也稱得上是本心靈成長類的書籍,或許把它捧在手上當小說讀也無所謂,如果你是一位處於人生谷底、或是對未來人生茫然、 或是一位輕微憂鬱且壓力大到無法正常去生活去愛人的人,本書或許可以提供你一些東西,雖然談不上是啟示或方向,但這本書應該會帶給你些許平靜,沒寫錯,是平靜,至少我得到的是這種東西。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同名電影,更值得一看,女主角茱莉亞羅勃茲精湛的演技加上義大利、印度與峇厘島的畫面,若再搭配這本書的閱讀,是入秋之後的第一道身心靈享宴。

遊記寫成這樣,小莉!妳叫其他作家怎麼混啊!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