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選摘自 馬可孛羅2月新書-《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 1/30出版
抱著樂觀的心情去上班
提姆.拉森╱拉森設計
Tim Larsen X Larsen Design+Interactive
韋伯說,即使在這行已經三十年了,保持這種警覺心還是很有幫助的。
【繼續試讀下一篇!】
【這文章太棒了!我要去瞧瞧試讀活動參加辦法!】
更多精采內容,都收錄在這本《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裡! 1/30即將登場
什麼?!有三分之一的英國人,以為聖母峰在歐洲!
英國人地理不及格,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英國人以為全球最高峰「聖母峰」在歐洲。
英國「衛報」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的地理教育顯然不太成功。
在這項調查中,有半數人不知道「尼羅河」是全球最長的河川。而且調查還發現,英國人最常去的有名地點就是住家附近的大賣場。
在調查中,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聖母峰」在英國,或在歐洲阿爾卑斯山脈。
英國「地理協會」執行長表示,地理可以幫助我們對地球有一個基本概念,讓我們了解全球面對的實際問題,如:氣候改變、糧食生產、水資源、貧窮及恐怖戰爭等。
(以上新聞內容摘自2007.11.16 中廣新聞網)
那....那....那聖母峰究竟在哪裡呀?
請大家試著回答看看囉!
正確解答:聖母峰,座落於西藏和尼泊爾交接處,而且它的原名是 Qomolangma珠穆朗瑪 喔!(參自http://www.govbooks.com.tw/everest/Everest_1.htm)
[熱情預告]
嘿嘿~
如果各位朋友想知道有關於世界最高峰-聖母峰,
更精彩、更刺激的攻頂故事,
那麼敬請熱烈期待!
馬可孛羅 2008年1月焦點新書! 《聖母峰史詩》 (探險與旅行經典文庫24)
澤木耕太郎會是天秤座?應該挺愛美的喔;兩隻貓的起點是北京呢,來看看兩隻貓的深夜特急:
你認為澤木耕太郎是個什麼樣的人?例
如,他的星座可能是......
→自由隨性,討厭束縛,浪漫有行動力,
能吃苦耐勞, 好奇心重,也能自我克
制。星座嘛!天秤座。
1何時買了舊版的深夜特急?
→2005年上半年,雖然讀書會是今年的
事,不過,討論書目早在那時就已決定。
2你認為澤木耕太郎是個什麼樣的人?例
如,他的星座可能是......
→自由隨性,討厭束縛,浪漫有行動力,
能吃苦耐勞, 好奇心重,也能自我克
制。星座嘛!天秤座。
3澤木選擇了印度德里當起點,倫敦當終
點,如果你要橫越歐亞大陸,你的起點與
終點會是哪裡?
起點:中國北京,一路往南,到越南胡志
明市再往西,中間行程大致上可能跟澤木
差不多,終點:英國倫敦,倫敦雖然去過
了,不過,值得再遊。
文/兩隻貓的讀書生活
之一 午夜快車
澤木耕太郎,26歲,「認真卻異想天開」地帶著1900元美金,從香港到倫敦,橫跨歐亞大陸,長期自助旅行。跟隨著作者去流浪,看港澳的繁華,嗅印度的貧困,品波斯的風華,雖然上下兩冊,厚達七百多頁,仍是可口易讀,而且可以一讀再讀。
節錄兩段有同感的句子:「旅行給了我兩種東西:一是自己在任何狀況下都能生存的自信,另一個是對危險的輕忽。」「我喜歡深入人們的生活後再出來。在固定的地方和固定的人生活,讓我覺得無聊。」
之二 讀書會
讀書會可以矯正我喜新厭舊、無法從一而終的惡習,再怎麼花心,至少在讀書會前,對於雀屏中選的「美女」,也是得好好愛它一遍。讀書會最大好處是分享,分享字裡行間的奧義,分享彼此解讀的歧異,甚至分享延伸出來的個人生活體會,拓展遼闊的視野,豐富閱讀的內涵。
因此,讀書會可以是很輕鬆愉快,不需要正經八百,不需要搜索枯腸,我們分享小玉的歷史與生活結合的威尼斯,Bach帶來了尼泊爾的文化衝擊,水木的斯德哥爾摩的北地風光。對這次的主辦人小玉不好意思,事先提出的討論問題,我沒有好好思量,只好厚臉皮說不知道。下次的書目輪到我負責的萬曆15年,對於歷史有些苦手,好吧!自我期勉吧!前陣子讀到一句話:有記憶才有力量,可是我們卻如此健忘。歷史就是彌補我們的善忘。
之三 旅行小談
最近才聽友人說她喜歡自助旅行帶來的不確定感,非常刺激。我則喜歡自助旅行的自由隨性,也喜歡事前的規劃,當你看書查資料時,就可以用想像走了好幾遍的東京、紐約、倫敦。
曾有差不多為期一個月的英國之旅,旅行就像生命也會成長,也有衰退,從一開始的興奮新鮮,到後來的倦怠思家,就如同作者般,那種疲憊,使得自己只想到此一遊,快快結束。
偶爾,旅行的記憶,會頑皮地閃進你的思緒,那可能是東京台場摩天輪的迷眩光彩,可能是尼加拉瓜瀑布的澎湃水聲,可能是聖地牙哥海邊的落日餘暉,常常會令我一楞,卻又十分歡喜。
我們在網路上找到了不少關於這本書的評價,深夜特急真的給大家很多鼓舞呢!會擔心過了26歲還沒有來過一次大旅行嗎?
午夜快車喚起了心中的吶喊...就像村上春樹聽見了遠方的鼓聲...
http://www.blockmy.info/index.php?q=aHR0cDovL3d3dy5iYWNrcGFja2Vycy5jb20udHcvYmxvZy9wb3N0LzM3My8zNzgz
但在看完澤木耕太郎寫的「午夜快車—歐亞大陸放浪行」之後,我開始發現一個旅者的旅遊方式,其實也代表了他本身的個人特質。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pouryann/3/1235236710/20040210093137/
澤木耕太郎的「深夜特急」系列開啟了我自助的第一扇門不過他26歲就開始了而我則嫌晚如今已時不我予了 嚎啕大哭 嚎啕大哭 嚎啕大 ...
摘自背包客網站
[書]你最喜歡的旅行文學?!
旅行和人生一樣,是無法重來的…。
這是澤木耕太郎在「深夜特急」裡說的話。 但我是在經過了許多年及許多次的旅行後, 才拜讀了這本書。 很多去過的地方,像發水斑的牆, 漸漸滲進非常程序的生活裡,辨不清輪廓, 忘了那條街道是講哪種語言,用哪種貨幣, 好像只要差一步,發生過的事就遁成 ...
網路城邦|【我在的,及我不在的地方】網誌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EpGoXZtTffsJ:city.udn.com/v1/blog/index.jsp%3Fuid%3Dlonelyplanet+%E6%BE%A4%E6%9C%A8%E8%80%95%E5%A4%AA%E9%83%8E&hl=zh-TW&gl=tw&ct=clnk&cd=10
日本一位澤木耕太郎曾經寫過一本「午夜快車」,敘述其在26歲那年,帶了1900元美金,花了大約1年時間,從日本出發,經過香港─馬來西亞─印度─巴基斯坦─中東─歐洲等近20個國家,沿途搭乘便宜巴士橫跨歐亞大陸,最後抵達倫敦。
書裡提到一件事特別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在土耳其中亞之前,都是喝茶的民族,這些絲路經過的國家的人說茶,發音都是「Cha」或「Chai」,就像我們國語的茶。過了土耳其抵達歐洲後,就變成喝咖啡的民族,而所有的關於茶的發音,也都成了「Tea」或「Te」。
http://www.ettoday.com/2003/05/07/10848-1446502.htm
(以上引用因無法聯絡到作者本人,如有不當,還請作者告知,謝謝)
大募集的第二位朋友來自Weedy Garden,他認為澤木是個留著賭徒血液,但用詞謹慎的一派文人呢!
澤木耕太郎是個什麼樣的人?
Q:我原本想像他該是個粗獷不羈的中年歐吉桑,骨子裡留著賭徒血液,但沒想到...
真讓人驚訝...是個用詞謹慎的一派文人!
A1:何時買書?
Q:沒有買書,書是朋友的。
A2:澤木耕太郎是個什麼樣的人?
Q:我原本想像他該是個粗獷不羈的中年歐吉桑,骨子裡留著賭徒血液,但沒想到...
真讓人驚訝...是個用詞謹慎的一派文人!
A3:橫越歐亞的起點與終點?
Q:印度德里-->北歐芬蘭赫爾辛基
深夜特急
文/不盡責園丁
26歲的日本作家澤木耕太郎與朋友打賭著,要花半年時間從印度德里一路搭巴士旅行到英國倫敦,然後在倫敦的中央郵局打電報告知當初打賭的友人說:我成功了。賭金先付當成旅費,沒成功的話,回來賭金加倍奉還。因此,連同自己以前出書的版稅湊一湊,澤木湊了一百萬日幣的旅費。
他先飛到了香港,因為從香港轉機德里的機票比直飛便宜許多。沒想到就因此,澤木踏上了比原先預定還要更長的旅途,從香港一路往下展開清貧自助旅遊,搭火車、巴士,住最便宜的旅館,陸續探索了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並在此碰到歐洲其他自助旅遊年輕人,領悟了「何必趕路」的精神,陸續的往尼泊爾、印度德里,之後一路搭乘當地最底層居民會利用的各種不同巴士到達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國的幾個城市,碰上各式各樣的當地人與其他旅人,體驗各種嘗試,還經歷護照被偷、女友親自送錢等事件,最後花了一年三個月的時間才抵達英國倫敦。
這是日本分別於1996年7月、1997年7月、1998年1月分「熱風亞洲篇」、「向西去!歐亞篇」、「飛光!歐洲篇」三篇共三集推出的特別戲劇節目──「深夜特急」,每集都花了30~40天以上的實地拍攝製播而成,由當時剛嶄露頭角的大澤隆夫飾演澤木耕太郎,聽說拍攝期間大澤隆夫數度經歷脫水、胃痙攣等症狀才順利完成。戲劇播出後引起蠻大迴響,還隨著戲劇出版了《劇的紀行》。整個劇情就如旅遊探險頻道的勇闖天涯一般,井上陽水唱的主題曲「積み荷のない船」很好聽,有興趣的人自己去找來看吧。
深夜特急找到大募集的第一人,來自寂寞星球的朋友,她想要選擇菲律賓做起點,冰島當做歐亞之行的終點喔!
你認為澤木耕太郎是個什麼樣的人?例如,他的星座可能是......
紳士型的浪人
在旅途上我遇到太多日本人像澤木這樣了
他們都看過深夜特急
星座喔...雙子或水瓶吧
1何時買了舊版的深夜特急?
先是在北市圖借到了這本書,當時市面上已經找不到了
看完後非常喜愛,於是一借再借
在出發前往南美之前,意外在圖書出清的地方找到深夜特急
於是再去南美之前又看了一次 大約今年年初時
原本想要一起帶著跟我走,因為兩本書太重就作罷了...
2你認為澤木耕太郎是個什麼樣的人?例如,他的星座可能是......
紳士型的浪人
在旅途上我遇到太多日本人像澤木這樣了
他們都看過深夜特急
星座喔...雙子或水瓶吧
3澤木選擇了印度德里當起點,倫敦當終點,如果你要橫越歐亞大陸,你的起點與終點會是哪裡?
起點--越南或菲律賓
終點--冰島
[午夜快車]一個屬於自己的旅遊方式
文/寂寞星球
這世界上有著像澤木耕太郎那般苦行僧式的的旅者,也有像我所遇到的摩托車建治一樣選擇用重型機車橫越歐亞的旅者,當然也有像我這樣喜歡一個人背著背包,自得其樂的旅者。
但在看完澤木耕太郎寫的「午夜快車—歐亞大陸放浪行」之後,我開始發現一個旅者的旅遊方式,其實也代表了他本身的個人特質。
澤木耕太郎在26歲那年,一個人背起背包,帶著一千九百美金,從香港開始經過中南半島國家,穿越中東,來到歐洲,最後從倫敦結束他的旅程。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完成這趟旅遊,但當初促使他成行的原因也只不過是「想離開日本」還有跟朋友打賭他一定能完成這趟旅行,最後到達倫敦時發封電報給朋友說「我已成功」。但澤木選擇了以全程坐巴士的方式來完成他的旅程,就因為他想「離開日本後盡可能沿著陸路前進,以了解這個地球有多大」。
澤木從亞洲跨越歐亞大陸的旅程,在現今看來似乎不算什麼,但要知道澤木在進行這趟旅程時,那時是1970年代(也就是為什麼他帶了一千九百美金可以玩一年的緣故),飛機也不是沒有,只不過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發達,對於澤木這種窮困旅行者,最便宜的方式就是靠著鐵路跟公車移動,而澤木卻因為一個自己定的小小目標,而執拗的以公車來前進,因為這是驅使他旅遊的一個重要動力。
澤木的旅行方式在現今看來可以算是固執,但其實想想,自己一個人背著背包走完這一年的孤獨路程,如果沒有這份固執,實在很難堅持到最後。
看完澤木兩本厚厚的遊記(這本書在日本出版時是文庫版,所以並不是像台灣這樣上下兩冊的厚重版本),我突然想到我在挪威遇到的摩托車建治,在雅典遇到的真由美,還有多年以前在舊金山遇到的法國夫婦,在柏林遇到的義大利女子…我還清清楚楚的記得這些旅者的面孔還有他們的故事,其實這些自助旅遊者也都是另一個澤木耕太郎,正因為他們鮮明的個人特質映照在他們旅行的方式上,於是他們的身影一直深刻地留在我的腦海中。
在旅程中,我喜歡跟這些獨特的旅者相遇,因為我會在他們身上看到一部分的我自己,及很多我自己沒有的特質。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人,其實是一個很快樂的經歷,尤其在旅程中,這種機會會來得特別多、特別突出。
旅遊的重點,其實重要的並不是你用多特別的方式完成,而是在過程中能不能發現屬於自己的旅遊方式,無論你是用走的、坐公車、火車或是坐飛機,當你在結束旅遊時發現自己的成長,這就屬於你最獨一無二的旅遊方式。我想我不會選擇像澤木那樣執拗的花一整年的時間走完歐亞大陸,但我知道我將會用屬於我自己的行走方式,來到許多不同的遙遠國度。
文/感覺三分鐘
http://blog.roodo.com/ladyjules/archives/3469523.html
一直不是那麼喜歡話題書,一方面是習慣第一個念頭扭頭就走開,仔細想想,也許是希望不要被框著,維持自己任性的誤讀,但有背包客旅行經典書的《深夜特急》,從知道要換新版再上市的消息傳來,三個月來持續注意,第一時間拿到書的中午,端著便宜的咖啡窩抱著書,有一種爽快的感覺,這也是澤木耕太郎這本書看完後持續有的感覺。
1何時買了舊版的深夜特急?
2你認為澤木耕太郎是個什麼樣的人?例如,他的星座可能是......
3澤木選擇了印度德里當起點,倫敦當終點,如果你要橫越歐亞大陸,你的起點與終點會是哪裡?
敬愛的讀友:
帶著任性,又對世界充滿美好的盼望,「深夜特急」二十多年前在日本出版後,曾引領無數青年,帶著不可知的勇氣踏上了遠方的道路,他們的感動與世界合而為一,至今仍在網路世界迴盪著,……
很高興,藉由網路的幫忙,我們可以讀到您當初書寫《午夜快車》的感想,今年,為了紀念這套書的出版,也讓更多人能感受澤木耕太郎的魅力,我們出版了本書的紀念版,更換封面,重新排版,並將書名依照日文書名調整為《深夜特急》。
為了感謝您的支持,我們精選讀友的感言,將致贈新版《深夜特急》(一套三冊),──您就是其中的一位。
只要您回答下列問題,並同意將之前寫的感言張貼於馬可孛羅部落遊與電子報,我們將盡快寄出新版《深夜特急》。
謝謝您的參與,我們相信,今天,仍然有許多像澤木耕太郎一樣的青年,正準備背著背包,親身上路去,看看世界的美好。
【活動辦法】
1若您同意將上述留言刊登於馬可孛羅遊與電子報,請回覆本篇留言,並回答三個小問題。
1何時買了舊版的深夜特急?
2你認為澤木耕太郎是個什麼樣的人?例如,他的星座可能是......
3澤木選擇了印度德里當起點,倫敦當終點,如果你要橫越歐亞大陸,你的起點與終點會是哪裡?
歡迎使用貼紙,語法如下。
<a href="http://blog.pixnet.net/marcopolo"><img src="http://p5.p.pixnet.net/albums/userpics/5/4/434154/1180605869.gif" _fcksavedurl=""http://p5.p.pixnet.net/albums/userpics/5/4/434154/1180605869.gif"" alt="深夜特急讀友大募集" width="120" height="166" hspace="0" vspace="0" border="0"></a>
2我們將依您留下的email,詢問您收件人、郵遞區號、地址,十日內以印刷品寄出(本辦法僅限於台灣本島)。
【備註】 1本活動贈品僅限於台灣本島寄送。 2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本活動之權益。
文/zen
如果你喜歡石田裕輔的《不去會死》系列,那麼,澤木耕太郎的《深夜特急》系列,則是你不能錯過的另一經典。澤木堪稱石田的老前輩。
我是在誠品旅遊節的書展書櫃上看到這套書的,首先是被封面吸引,一看之下,原來是聶永真設計的,很有質感。三個封面都有一旺無盡的風景,很令人心曠神怡,一張似乎是朝日初發的清晨,一張是深夜,一張是太陽剛落的黃昏過後,甚美(封面設計雖好,可惜封面選紙又是那種讀完之後會有摺痕的,出版社實在應該避免用這種紙張)。
翻開內頁一看,原來是二版,上網查了一下,此書於五年前以由同出版社出過上下兩集。當年不甚有印象,或許是那時候背包客不若現在多。現在這個時間重新推出也好,背包客旅行對於台灣下一代的重要性,將會日益升高。
日本原版似乎有六冊,台式二版改為三冊我以為不錯。第一冊收的都是東亞,第二冊是中亞,第三冊是歐洲。
此書行銷廣告標題寫的一千九百美金玩一年,大家可以看看就好,不用太認真。並非作者所做的嬉皮式旅遊無法再複製,而是該書雖終成於一九九○年代,但根據我從書中作者年齡推算,旅遊時間約再一九七三到七四年間,三十餘年前的物價和今天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反正此書的重點也不是花多少錢玩一年,而是書裡面所寫下的旅遊見聞,實在是很精采,並不會因為隔了三十年而有陌生感。
好比作者第一站的香港,除了物價貴了些,當地居民的工作型態向上提升了不少外,香港之所以成為香港的那種熱鬧氛圍,似乎和作者書中所寫的沒有太大差別。香港在作者筆下,是雜亂的熱鬧中,那麼具有生命力,令人難以忘情,使得作者一開始的旅程,就在香港給絆住了。
話說從頭,原來作者是個自由文字工作者,在當年還沒有太多人經營的非文學類作品市場中,正要如日中天之前夕,作者毅然決然的拋下在日本好不容易累積下的一切,打算飛到德里,從德里搭巴士前往倫敦。
至於為何非得從德里搭巴士前往倫敦,作者自言,只是想去做一些其實人人都可以做,但似乎又不會特別去做的事情。
於是,作者便啟程了,從房間內四處蒐羅,在從朋友那裡的贊助,總共累積了一千九百美金,於是就這麼上路了(三十年前的一千九百美金,恐怕是不小)。
然而,由於作者買的是印航特惠機票,可以在途中停留兩個地點,於是第一站便選了香港,因而有了香港行。
而且作者一去香港就待住了不說,最後竟然還一路南遊,跑到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去玩了一趟,看遍了東南亞底層社會的人生百態。最後一趟原本以為簡單的行程,就這樣一延再延,一繞再繞,變成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大旅遊。花了一年走遍了香港、澳門、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泊爾、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希臘、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國家。
※
我喜歡讀作者的文字,乾乾淨淨的,許多深層的東西,就在紀錄日常的尋找低價旅店,決定旅遊去向,和當地人的溝通中間一一浮現。
作者沒有抱持日本人既定的某些各版印象看待所遊歷的國家,雖然屢屢承受著文化衝擊,但文字讀來,毫無厭惡感,多的是無奈、驚奇,隨之而來的是接受甚至喜歡。
例如作者屢屢入住東南亞的色情賓館,生活週遭都是為了生活出賣皮肉以及為了女人上門的嫖客。然而,作者並沒有大發衛道學,也沒有瞧不起誰,反而在這些被社會貼上標籤的邊緣人身上,看到了許多人生的無奈和微小的幸福發生。
讀這系列的書,不是要去佩服作者,也不是要人真的按這路線走一遍。更重要的,是作者體察世界之纖細與敏銳,用雙腳雙眼走遍世界的經歷和感受,這些都一點一滴的化為文字封存在書裡了。
更有甚者,對於一九七○年代的嬉皮,作者也很精準的描繪出這些年輕人眼睛背後的虛無。成天抽大麻,沉溺在毫無止盡的旅程,看似(或自以為)瀟灑,其實不過是對於真實人生的逃避。
上一代以嬉皮逃避青年時期對社會主流價值的不滿,日後更則晉升雅痞,過起成功人士的生活,上一代的頹廢、無奈和消極抵抗,也都封鎖在這書裡了。當然,當年的台灣青年不可能走上這樣的旅程(台灣直到一九七五年才開放國外旅遊,且以團體旅遊為主)。台灣,似乎一直缺少貧窮旅遊的青少年文化,有的只是貴族式的遊學,父母雙親贊助旅費,安排行程,讓自家小孩去到先進國家上幾個月的英文課,然後買一堆東西回來,這種旅遊,對於正在建構價值觀的青少年,只有消耗和扼殺,毫無建樹。
如果要旅遊,自助旅行自然最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若不能,或可選擇出國打工式旅遊,這種旅遊方式不但安全,還可以體會國外生活,更可協助孩子獨立自助,是很棒的一種選擇。
我甚至以為,台灣之所以比不上外國,不再不夠勤奮不會賺錢,而是沒有這種青年背包客自助旅行的傳統,在出社會之前,用手上的一點點錢,周遊歐亞大陸,用自己雙腳雙眼,看遍世界,體察人生和文化衝擊,就算被騙個精光,也是往後人生的美好體驗。
許許多多的知名人士年輕時都做過貧窮旅行,例如安藤忠雄,以雙腳踏片歐洲,看盡了壯麗的建築,培養了獨特的建築之眼,成為成就眼下輝煌成就的根基。
再如果你就是不能或不敢,那麼,就來讀澤木的《深夜特急》吧!這三本書一定可以開啟你的世界觀,不再侷限於狹小的島國,而能放眼看遍歐亞大陸的美麗。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en/3/1288143074/20070609165340/#centerFlag
夏天逐漸露出了真面目,海的季節也逐漸展開。
想玩玩水,又想遊遊山,能夠滿足這麼多欲望的,就是鎌倉了。
何不在這個城邦度過成人風情的夏日呢?
從東京稍稍往郊外走,就能營造出旅行的味道了,
忘了暑熱,用清涼的心擁抱古都的夏日。
大雨淅瀝瀝地下個不停。
白色裙子沒什麼機會穿,最心愛的鞋子也沒法子亮相了。
這樣的周末是最好的讀書天。只要泡上一杯香醇的咖啡,再給我一個舒適的空間,就是一段幸福的時光。
帶上一本厚厚的好書,出外尋找一個宜人的咖啡館吧。
很高興大家的投稿,「東京散步達人」徵文初選名單已經出爐,有十位優異的東京散步達人喔!我們將詢問入選者郵寄地址,請大家一同隨著達人逛逛東京吧!
東京散步路線圖 Rodge
東京建築之旅 wpt211
我的東京文學拼貼14~神保町漫步 givancy
東京飲食漫步 judytien
汐留/築地/銀座散步地圖 kunghc
谷根千的谷&千 hibobohi
日本遊記(1) @ 東京 sleepingbaby
問題小姐的東京 afeilai
自由が丘で僕の大さんぽ (070329木曜日) rebeccapan15
漫步東京的一隅 tugumi
你要喝咖啡嗎?吉祥寺咖啡屋有五個帥哥等著你
想談戀愛嗎?吉祥寺每天上演著人跟人之間邂逅的故事
這就是令人著迷的吉祥寺,歡迎你的到來 <by 吉祥寺物語>
">
井之頭公園寫真
如同其他去過日本東京的人一樣,要在遊戲常稱呼的「帝都」旅遊的話,「搭地鐵」是必備的選擇。去年5/29-6/2五天的東京行,已經完全見識日本在地鐵、捷運、JR線密集的程度,並且透過規劃,讓每個點都可成為一個觀光的好處所。
五天的行程,旅遊淡季加上又是便宜的計畫行程票,12000(含兵險)的機票錢就可打死,其他要住在哪裡、要吃什麼、要玩什麼、要買什麼,則就是看自己了。總的來說,因為這次目的是「買日本酒」、「逛動漫店」、「去一些旅遊聖地」、「吃有趣、好吃的食物」、「托買及購買想要買的物品」,因此五天下來雖然在當地花了約66000日幣(粗估約19000台幣),不過實際上我自己大概花約13000台幣左右,所以應該還算節省。
今年春天我到日本玩了一趟,六天的行程中,在東京停留的時間為三天兩夜。
出發之前在台灣的新聞上看到,日本的氣象廳在預測櫻花開放的時間上犯了點
錯,因此相關人士公開向國民道歉,我看了新聞不禁莞爾,跟爸爸說:「日本
人還真嚴謹啊,氣象預測出了錯,竟然會公開道歉。」
他回答:「沒辦法,在日本賞櫻是件大事啊,大家早都排好了休假時間,旅遊
計畫都是按照花開時間在安排的呢,所以……」
也對!日本人是很講究旬之味的,他們愛在花開得正好的時候賞花,在魚正肥
美的時刻將它吃掉,這是個非常珍惜大自然的禮物的民族。
過去也曾到日本旅遊,然而從未在花季造訪過日本,所以這次我是很想見到櫻花
的,於是也跟著日本人膽戰心驚了一小段時間……幸運的是,這次確實有看到不
少櫻花,雖說有的地區樹上花朵已經凋謝了不少,但是還是有見到盛開的花。
在東京散步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是日本人心思細膩而悶騷,往往在古板的外表
下藏著不少新奇的主意,所以隨便逛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小東西。
第二個好處是,東京有很多美得讓人屏息的建築。(特別是表參道一帶)
我推測那是因為東京的地價很高……既然已經花了那麼高的成本取得土地,
業主還能再蓋些不好看的建築物嗎?若是花大錢蓋醜物,豈不是在向大眾宣告
自己的蠢?因此他們請建築師蓋些非常美觀(同時,常常頗昂貴)的建築,
也是挺合理的。
在東京的第二天,我們參觀了六本木地區,第三天的上午待在上野,下午則是搭
乘電車到了表參道;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三天的行程,所以,先在此介紹一下我在
上野與表參道的這兩趟散步。
上野散步的起點是國立西洋美術館,那是一位著名建築師科比意的作品,其實外
表看起來沒什麼,可是它的構造很有趣,有個露天花園被包圍在美術館的中央;
進入建築物並走過數個展覽室後,才會見到這個花園,建築物的色調屬於大地
色系,與花園有種相得益彰的感覺,十分素雅美麗。
接著,我們在上野公園內步行,沿路見到許多的櫻花,參觀東京文化會館、國立
法隆寺寶物館,還有國立國會圖書館─國際兒童圖書館……其中我特別中意法隆
寺寶物館,這個建築物調子很冷很靜,可是俐落乾淨,又有種莫名的高級感 XD
法隆寺寶物館的前面有個水池,從水池前面往寶物館的方向看,是一派莊嚴平和
的氣象,從寶物館往水池方向看,也是很美……但感覺略有差異,很難形容,
所以……請看圖片吧
接著我們從上野坐車,繞著東京市中心走了半圈,來到表參道。
表參道散步之行的起點是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建築師的名字是丹下健三,我剛
得知行程中包括這個點的時候,高興到爆炸;因為這個地點是我所愛的日劇
「熟男不結婚」(又名不能結婚的男人)的一個場景。
雖然看日劇的時候我就被那美感給震攝住了,當時並不曉得這美麗的地方叫什麼
名字,之後是因為買了本介紹表參道建築物的書,竟在書中看到該場景的照片,
才曉得它就是代代木競技場。
喔喔~~看那螺旋狀的結構!!好美!!這景象如此熟悉卻又如此陌生!因為美
得出奇所以陌生,然而卻又能在它的結構中看到一些生物的輪廓,好像是建築師
努力研究了自然界的精華而創作出來的,簡直就是「靈魂附體」之下的作品 XD
真令我心醉。
離開我所深愛的代代木競技場之後,我們走過原宿車站,向表參道出發,途中經
過許多名店,而設計出名店的這些建築師們,一個個都是大人物啊(至少在日本
是如此啦)有:妹島和世、安藤忠雄、伊東豐雄、青木淳等人。
令人歡喜又忌妒的是,不但是大街上的名店一個比一個正,連巷子裡的小型店舖
也是漂亮到不行!!!台灣也有很多佈置得很別致的店,也有些漂亮的建築物,
但是像這樣這樣一塊大街小巷都那麼讚的地方,我真不知道哪裡有……
(我並不是不愛台灣,只是很希望我們也有個這樣的地方,所以如果有人看到
很美很正的街道,覺得不比表參道差,請務必跟我講一下)
*這張照片中的,是青木淳所設計的LV表參道:
最後介紹我非常喜愛的,伊東豐雄的TOD’S,店門口的樹木與建築結構相互
呼應,一個字:正!!
還能講什麼呢?我只能說東京人實在很幸福。
人的心中,未必能有片淨土,卻肯定有塊聖地。......舊書迷也自有其聖地,倫敦查令十字路、巴黎賽納河畔、北京琉璃廠,還有,便是東京神保町了。總希望一生中至少能親臨一次,未必要買書,也未必能買到書,多半只是想感受那種歷史氛圍,甚至呼吸一下存在其間的空氣耳。~傅月庵<聖地的嚮往>
對這些明知店有寶,卻又排斥店中寶的書客,我推薦您們一個堪稱有效,能夠助大家在古書街自由穿梭的方法。這方法就是,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正港的書客。
倘若您的目標是近代文學、珍本漫畫、高價位的偵探小說,那麼可得裝束成個蒐藏家模樣。外頭穿夾克或西裝外套都行。頭髮要是那種不見整理的亂。最不可少的,是一只正背在後的背包或者側背及腰的書包。包包得假裝飽滿,不妨放些報紙進去。接著是手上得拿著一本像是條列了書單的隨身手冊(不過可千萬別在店裡假裝抄寫),然後不用說,當然是要一邊看書,一邊不時對照手冊,並且裝出一副沒有這本的惋惜表情。這麼一來,保證老闆會以為您是個把大半收入都投注在二手書上的正港書客。要是樣子近似荒俣宏(譯註:日本小說家、神秘學家、翻譯家、博物學者)那肯定會受到更多的禮遇。
不過再怎麼說,一個原則,千萬別讓自己變成那種一眼便被看穿是純來閒逛的過客。
~~(日)池谷伊佐夫<<神保町書蟲>>
觀望城堡的歷史巡禮結束後,從皇居的平川門出來,沿白山通直行,行經共立女子學園、小學館、文士會館...等文教機構後,便抵達蠹魚們的最愛~神保町一帶了。
右轉入掛有牌樓的すずらん通,進入明暗交錯、偶爾穿插著幾間便宜食肆的街衢裡,混雜著古老氣味與嶄新紙張的書店之旅,便從此開展了。
二手書迷們習慣挖寶的古書店,集中於後方的靖國通上,如果是搭都營地鐵或半藏門線由神保町站下車,一出地面,即可直接尋寶去。
在日本逛中文書店,會讓人有種時空交移的錯覺。
踏入內山書店,感覺相當熟悉,與台大、師大周邊林立的大陸書店極為相似,一整爿、一整爿的簡體中文書籍,書架旁堆疊的是一落落報章雜誌,不是忠孝東路上海書店那種整齊排列、寬敞明亮的闊氣擺設,較偏近隱身於小巷弄如問津堂、若水堂之類亂中有序的親切氛圍。
不過,同樣的書籍,轉換了擺設架位後,價錢自然也飆漲不少,一向習慣將人民幣乘以4~5的消費模式,飄洋到另一國度後,背後的數字標籤成長遠遠超乎想像。
喜愛"魯"味(魯迅)者,尤不能錯過此地,厚重的魯迅全集、相關研究著作在此尤多,中、日文皆備,如果知道該店的經營者正是魯迅摯友內山完造的姪兒,或許更能理解其中淵源了。
踏出門外,赫見上方招牌竟是大師郭沫若所題,更讓人對這間外表不起眼的小店印象深刻。
喜歡大型連鎖書店者也不必失望,幾步之隔便是窗明几淨的東京堂,多層樓的分類擺設,除少了文具樓層之外,其實很接近制式化的金石堂。
彎進東京堂對面的三省堂(側門,正門在另一邊),這是字典、辭典迷不能不造訪的朝聖之地,1-8樓的壯觀規模十分驚人,電梯、電扶梯是必備設施,書店一如shopping mall的經營模式,光是一樓櫃台協助查詢、找書的工作人員便多達3~5人,陣仗一點也不輸百貨公司服務台。
我會在一樓的雜誌區翻新閱新出版的散步地圖與美食情報,流行雜誌前另一群日本年輕女子停佇,在安靜的書店區延燒熱鬧氣氛,以亮晃晃的彩繪指甲與繽紛眼影,捕捉每一季新鮮款式的前進方向。
外國文學區永遠有著固定的中國經典存在,或論語孟子、或李白東坡,熟悉的文本內容被轉譯為全然陌生的文字,中、英、日的三層對照,不禁讓人聯想起當年同樣透過中翻英、英翻日輾轉途徑,努力在異地學習日語的梁啟超與豐子愷。
除了是書店集散地之外,神保町也是老字號食肆集中區。蕎麥麵館、天婦羅飯店、啤酒屋、俄羅斯餐廳,新井一二三還特別寫文章介紹過鈴蘭通上1896年由寧波人創辦的中國老餐館---揚子江菜館(魯迅、孫文都是常客),以及靖國通北邊,通稱「綠街(GRUNE ALLEE)」的老字號啤酒屋LUNCHEON的牛肉派(據說是小說家吉田健一生前的至愛);劉黎兒也介紹過眾多文人雅士喜愛的老舖,像是池波正太郎愛去的「松翁」麵店、江戶川亂步愛去的「神田?卷」、高村光太郎的「兵六」酒店,小津安二郎跟原節子去的魚料理專門店的「伊勢源」或是檀一雄的龍水樓等,都是逛累了可以好好歇腳、補充體力之處。如果不是太挑嘴的話,日幣6、700圓便可在附近的小食堂找到丼飯+拉麵或烏龍麵的划算組合,以庶民口味滿足胃袋。
從三省門的正門離開,來到眾多古書舖櫛比鱗次的靖國通上,往小川町方向一望,可以找到三省堂自遊時間店,裡頭有著各式文具雜貨,還附設了販賣輕食的上島咖啡店(光是一街之隔便有兩家上島咖啡(UCC),除了三明治、咖啡一般選擇之外,還提供特別的豆漿牛奶咖啡、胡麻咖啡等口味~)。神保町地區的書店不分新舊,一律僅陳列書籍,不像臺灣書店多半有著文具禮品等琳瑯滿目的複合形式,懶得跑銀座伊東屋(ITOYA)、鳩居堂等文具、紙品專賣店的話,也可在這裡找找其他別緻的小東西。
事先已讀過池谷伊左夫的<<神保町書蟲>>,裡頭鉅細靡遺地介紹各個特色十足的神秘書舖,不過,我們這次的神保町之旅,卻沒有特別尋找的目標,純粹只是慕名而來的朝聖。
人行道上一大捆一大捆綁好的舊書,以乾淨的透明塑膠布覆蓋著。老先生索性帥氣地蹲在門口前的花車旁,細細挖起寶來。神保町舊書區與我印象中的二手書店頗為不同,竟是位於寬敞熱鬧的大馬路上,沒有以前光華商場逼仄陰暗的壓迫感,也不像隱身於小巷的茉莉書店---雖名為二手書販售,過期不久的新鮮氣息還依然十分濃厚。
在這裡可以找到許多歷史悠久的真正"古"書~紙張泛黃、邊緣微捲,尤其是被整齊擺放於架上的書籍,多數都是被老闆及愛書人視為珍寶的難得古董。隨手抽起一本,書底背面的鉛字標價可能都是令人為之咋舌的組合。書籍種類不僅限於日文書,中、外文,甚至是早已絕版的繪本、手稿,都可以在一片廣袤的故紙堆中找到。
喜愛美術書籍的,千萬不能錯過販售各種展覽畫冊的「悠久堂」,以及山田書店的美術部,這個和櫻桃小丸子班上活寶同學同姓(是的,就是那位牙齒尖尖、天兵得連自己家裡電話號碼都會忘記那位~)的舖子裡頭找到難得的木刻板畫。
走走看看地晃了一小圈,重新回到白山通上。過了靖國通的交叉口後,對面便是神保町地鐵站。行經岩波書店,友人想起之前在台灣紀伊國屋缺貨的那本"きけわだつみのこえ",正是岩波出版,推門入內,果真在一樓的販售處即順利買到。除了岩波自己出版的書籍外,也擺售不少過期雜誌。
岩波的門外另有階梯通往二、三樓,玻璃櫥窗內攤開的古書與字畫,小心翼翼被恆溫保存著,與其說是販售的商品,其實更接近於展覽文物。
巡禮的最後,就以神田古書中心作為總結吧!
匯集多間舊書舖的高樓裡,應當能充實更多尋寶者的懷舊之旅。2F的中野書店,是動漫畫迷的天堂,除了漫畫本身,周邊的海報、模型、雜誌、甚至黑膠唱片,也可在此找到,有種逛跳蚤市場的驚喜。7F的文獻書院有著各類偶像明星的寫真集、3F的鳥海書房是動植物古書專賣店.....,包羅萬象的廣博範圍,足以讓人在裡頭耗上好一段時間。
從甫出爐上架的熱騰騰資訊,到遠遠迢迢的古老資料,整個神保町周圍,就在各式文本串起的諸多情境裡,交織出每個旅人所欲尋找的不同時空。
:
http://jimbou.info/index.html
■JR
・御茶ノ水駅 御茶ノ水橋口 徒歩10分
・水道橋駅 東口 徒歩10分
◎延伸閱讀
1、(日)池谷伊佐夫文.圖、桑田草譯 :<<神保町書蟲:愛書狂的東京古書街朝聖之旅>>(台北:三言社,2006年,初版)
2、新井一二三:<神保町中餐廳>: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apr/27/today-article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