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者迴響 (8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很久前,我總是反覆看著周杰倫的《止戰之殤》MV,聽著歌詞:「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麼形狀?是否醒來有麵包當 早餐?再喝碗熱湯?」「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麼形狀? 是否院子有鞦韆可以盪?口袋裡有糖?」想著孩子們來到世上像 張白紙,而我們準備了什麼樣的世界給予他們? ~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試讀分享 娜美


歌名: 止戰之殤
演唱/作曲/編曲: 周杰倫
填詞: 方文山

光 輕如紙張 光 散落地方
光 在掌聲漸息中它慌忙
她在傳唱 不堪的傷
腳本在台上 演出最後一場

而全村的人們在座位上
靜靜的看 時間如何遺棄這劇場
戰火弄髒 她的淚光
誰在風中 吵著吃糖
這故事一開始的鏡頭
灰塵就已經遮蔽了陽光

*恐懼刻在孩子們臉上
 麥田已倒向戰車經過的方向
 蒲公英的形狀 在飄散
 它絕望 的飛翔 她只唱 只想
 這首止戰 之殤

 惡夜燃燭光 天破息戰亂
 殤歌傳千里 家鄉平饑荒
 天真在這條路上
 跌跌撞撞 她被芒草割傷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 是什麼形狀
 是否醒來有麵包當早餐 再喝碗熱湯
 農夫被燒毀土地跟村莊 終於拿起槍
 她卻慢慢習慣放棄了抵抗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 是什麼形狀
 是否院子有鞦韆可以盪 口袋裡有糖
 刺刀的光被仇恨所擦亮 在遠方野蠻
 而她卻微笑著不知道慌張*

REPEAT*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 是什麼形狀
是否醒來有麵包當早餐 再喝碗熱湯
農夫被燒毀土地跟村莊 終於拿起槍
她卻慢慢習慣放棄了抵抗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 雜揉之外 的閱讀迴響,點選過去


但我知道,等到四周夠黑暗,你就能看到星辰──馬丁路德金恩二世


 

    當全世界都遺棄了阿富汗,葛瑞格和他的「決死突擊隊」卻以無比堅定的信念,為這片蠻荒之地帶來一線生機,象徵知識的泉源正如星火燎原之姿點燃了人民眼中的 希望。儘管戰爭、貧窮、犯罪種種諸多的問題層出不窮,唯有耕耘那顆名為教育的種子,方能讓他們擺脫既有的命運,活出嶄新的人生。

   「偏遠地區的人民最不需要的就是教育」,身為阿富汗的官員如此說道,依然不減葛瑞格的決心,因為這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承諾,更是一份關乎於許多人的夢想, 所以他們不會,也絕對不能放棄。一直以來,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教育,對邊陲之地的人民來說,竟如繁星遙不可及,《石頭變學校》一書明白地指出,他們需要的 是一盞能夠照亮未來的明燈,而不是給他們魚吃,卻不教他們釣魚。若能從根本開始改變,我由衷地相信這個曾被稱為失敗的國家,終會有邁向富裕安定的一天。

 

    書中有好幾個段落,數度模糊了我的眼眶,如:沙爾法拉茲強忍著身體的不適,就算不惜倒下,也要咬著牙奔走於建校工程;葛瑞格馬不停蹄在美國進行上百場的募 款活動,緊湊的行程讓他片刻不得喘息,甚至崩潰;瓦奇爾不耐其煩地應付官僚體系的百般刁難與無禮要求,終於拿到一只證照;刻不容緩,加上物質條件的缺乏, 不得不採取的高山作風;新建的校舍完好如初,因為沒有人在那場暴動中丟出手裡的一塊石頭……。我很訝異怎麼會有人如此燃燒自己,只為讓孩子們擁有個遮風避雨的學習環境,他們的熱忱與無私, 是我遠遠所不及的,同時也讓我明白被人需要,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我得承認在看《石頭變學校》時,心裡其實是忐忑不安的,畢竟《三杯茶》給我的驚喜實在太大了,有點擔心這本續作會不如前作來得深植人心,但事實證明,它沒讓我失望,一如葛瑞格謙遜的行事風格,表現出曖曖內含光 的人性,彌足珍貴。如果你還不認識葛瑞格,那麼我誠摯地邀請你喝下這碗三杯茶,因為它將足以溫暖你的心田。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Sandracat 的閱讀迴響,點選過去

2008年 有一本書「三杯茶」,當時 所帶給我的感動不時浮上我的心頭,如今,書中主角Gerg Mortenson依然持續喝著三杯茶、持續努力為巴基斯坦的人民蓋學 校。每每我想起這動人的故事,我總是會感恩我是多麼幸福,當我深感富足時,我的心就會平靜下來….

時間倒轉回1993年,Greg當時嘗試攀 登世界第二高峰K2失敗,就在他要返回營區時竟迷路,於是懈逅了科爾飛這個小村落,由於當地教育的不普及,讓Greg許下為當 地人蓋學校的承諾,儘管過程千辛萬苦,但他成功了,三杯茶記錄著這個故事,也讓Greg找到他終 身的職志,將知識種子灑向那些被人遺忘的角落,尤其是女性。

現在,Greg更將這偉大的使命進一步的擴展至阿富汗地區,「石頭變學校」是另一個承諾,一個10年才達成的承 諾,1999年他遇到來自瓦罕走廊的吉爾吉斯騎兵,這個我從沒聽過的地方,位於中亞的極限地區,不僅地理位置極為 險惡,當地的開發情形亦是十分落後,這些人迫切的需要教育,為了達成與吉爾吉斯人的承諾,這10年來Greg努力不懈 的與夥伴們合作,最後終於在世界屋脊的瓦罕走廊蓋了一座學校,實現了這個承諾,當我看到書中那間擁有4間教室的學校,往 南可以看到興都庫什山脈,往東可以看到天山山脈,後方則是大帕米爾山脈,我真的感動到久久不能自己。

現代的人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誰會願意真的去信守這個承諾,但是Greg做到了, 與他的夥伴們,他的目的很單純,只是為滿足人們渴望求知的慾望,讓那些孩童們免於遭受塔利班或是激進宗教派系的洗腦,讓教育去使他們甚至阿富汗走向和平道 路。我感動的是Greg的努力,雖然他只是一個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種子,但他卻願意奉獻,讓這顆種子慢慢的發芽,越長越 大。

「石頭變學校」這本書詳細的紀錄了Greg建校的過 程,也描述了阿富汗地區因天災、人禍的破壞造成當地情勢的艱困,看書的過程中我數度鼻酸眼紅,真的很難想像在現今的世界中,還是有許多地方飽受戰事的襲 擊,不但如此,目前全球仍有12千萬的學齡兒童因貧窮或宗教極端主義、政府腐敗等無法識字,並被剝奪受教權,也許你會認為教育對那 些人來說不重要,但是Greg讓我知道唯有教育才是真正能讓他們開啟希望之門的唯一鑰匙。

身為讀者的我也許只是一時的被故事感動,可是Greg與他的夥伴 們卻是持續的努力蓋更多的學校,讓更多孩子識字,提供教育的機會,因此我能做的就是將這本書推薦給大家,除了感動之餘能更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之外,更可以透 過其他方式幫助這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

「當你發現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任何遇見你的人,這樣美好的事 物才能在世界上散播開來。」~~少年小樹之歌

所以,我把這本書分享給大家…..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 顏玲 的閱讀迴響,點選過去

一毛錢能點燃多少能量;一分愛能傳遞幾重高山。阿富汗一詞在古波斯語中是「山上人」的意思,這個篤信回教的多民族國家,先後經歷了波 斯帝國、孔雀王朝、貴霜王朝、成吉思汗、亞歷山大、大英帝國之統治,過去該地區一直處於政權分裂,戰亂更迭之下,使得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她仍舊就是全世 界最赤貧的國家之一。

 

1980年後期蘇聯軍隊被美國與當地回教組織合力擊退之後,當地的聖戰者隨即陷入內戰之中,美蘇兩大勢力卻冷眼旁觀,在《哭泣的阿富汗》故事中 席琳戈兒說的就是這動盪頻仍、屍橫遍野的地區。伊斯蘭文化是最嚴謹的教派之一,由於太過強調「聖戰」,因此往往成為擴張者美名的重要藉口。又因為起源於沙 漠文化,基於保護婦女而對其服裝、室外活動與生活作息等進行嚴格限制的同時,也拘泥和束縛了更多婦女的地位及權利。

 

normal_4bd7a2396cde6.jpg

1993年登山客又是護士的摩頓森攀登世界第二高峰「殺人峰」K2失敗,在生死存亡之際被科爾飛村民搭救,摩頓森發現,當地沒有老師沒有學校,小孩只能坐在戶外的泥地上上課,於 是摩頓森允諾了他們一個雲霧間的學校……。如果沒看過《三杯茶》就不知道摩頓森對當地的貢獻, 原本只是一個為了完成科爾飛校舍的願望,最後成立了『中亞協會』,宗旨是促進並提供地方社區教育機會的非營利組織,重心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偏遠山區的女子 教育。如果沒看過《三杯茶》就不知道摩頓森當年為了實現諾言吃盡苦頭,最後為這片土地造橋鋪路,蓋婦女職訓中心,以及協助聯合國等組織達成「2015年掃除全球文盲」的目標。

 

每一個承諾都充滿愛心,每一個愛心都滿足了受教育的願望,每一個願望都實現了為家鄉貢獻的理想。也許我們無法想像文盲的滋味,我們也 無從體會為了求學需面對暴力與恐嚇的威脅,甚至更難以理解塔利班屠殺手無寸鐵的老師與女學生,摩頓森衷心信仰他在坦尚尼亞聽到的諺語:「教導一個男孩,你 教育的是一個人;教導一個女孩,則教育的是一整個社會。」教育是百年大計,他盼望藉著興辦學校,給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山區的失學少女,有一個掌握自己人生的 機會,有足夠的力量走出壓迫女性的守舊思想,並為自己的國家和社會更康樂更富足而努力。

 

摩頓森認為,在日趨兩極化與暴力的世界,只有教育才是上策,世上最困難的課題在於貧窮與無知,這些都是滋生仇恨的引信。由於貧窮的父 母親會把小孩留在家裡照料家事,等孩子長大了把小孩送出去工作,人們在一個沒有文化,沒有是非判斷能力的家庭長大,容易產生挫折感與憤怒之心,也更容易被 打著聖戰旗號的團體所愚弄。與其說摩頓森的教育願景是為了對抗塔利班政權,倒不如說是為了山區的人道事業而對抗無知與迫害。

 

2005年的克什米爾大地震,無疑是對這貧瘠的土地與人民雪上加霜,落寞與哀鴻必須找到出口,法爾札娜的課桌建議、阿蜜拉募集的跳繩和黃土上的 遊戲場,都是愛的衍生;沙爾法拉茲抱病仍為孩童建校奔走、瓦奇爾為教育所付出的努力、阿都‧拉希德臨死前仍對學校興建念茲在茲、還有費瑟為了誤觸地雷的兒 子自願賣掉土地在家鄉附近清除地雷,也顯見平凡中的偉大;尤其岡狄皮蘭學校的地震後七名罹難女學生,以頭朝黑板的方向安葬走廊水泥地正中央時,我不爭氣的 眼淚霧了視線;當摩頓森驚訝兒子開伯爾會唸書,並明瞭自己錯過孩子成長的喜悅時,我也淚眼汪汪頓失焦聚。所有、所有的一文錢,所有、所有的愛心,都將化身 幸福,飛越萬巒高山。

 

不管是《三杯茶》或《石頭變學校》,摩頓森都不是好大喜功之人,正如他在第一章開誠佈公所說,自己的父親致力於「吉力馬扎羅山基督教 醫學中心」的願景,期許醫院每個主管都是坦尚尼亞人,雖然父親死前不知自己的鴻願已獲得證實,但這大業之心卻令人起而效尤。摩頓森雖然錯失自己小孩成長中 的許多第一次,但就在他自肅自策,滿足於其他小孩的夢想和願望時,或許並未發現,無形之中早已潛移默化,開伯爾有朝一日,將會如父親珍視祖父的大願與高尚 情操,上行下效摩頓森愛的言教與身教。

 GM Afghan students Wakhan 2006[1].jpg

引用:http://marcopolo.pixnet.net/blog/post/25134120

相關文章:《三杯茶》雲端上的校舍http://yenling49707.pixnet.net/blog/post/27035093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bmp

來自 快雪 的閱讀迴響,點選過去

 

好幾次忍不住眼框裡打轉的淚水,停下閱讀,喘口氣。我很願意重 複這個故事,一般在心得裡,我很少這樣佔用幾乎全部的篇幅介紹一本書,因為我希望更多人了解這個真實故事,知道三杯茶的來龍去脈。

摩頓森在1993年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峰時發生意外,在巴基斯坦山區的一個偏僻小村落獲救,他承 諾一定會回來為他們辦所學校,他創立中亞協會,十六年來蓋了一百三十一所學校,目前學生人數五萬八千人,多數是女孩(這在伊斯蘭教地區很不尋常),他的政 策是「盡頭優先」,在路的盡頭、世界的盡頭蓋學校,在最偏遠、赤貧、宗教極端主義、戰爭肆虐的地區,這些地方鮮為世人所知,幾乎不會有外人到訪。我們就是 從這些地方開始。

1999年,在高海拔的阿富汗邊境興都庫什山,他們遇見從 帕米爾高原遠道而來的吉爾吉斯騎兵隊,羅素.可汗引述父親說的話: 

對我來說,困苦的生活一點都不是問題。可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 也過著這樣的生活。我們只有少許糧食、粗劣的房屋、也沒有學校。我們知道你在巴基斯坦蓋學校,你是否願意到阿富汗來幫我們?我們會捐出土地、石頭和勞力, 你要的我們都能辦到。來與我們過冬,做我們的客人。讓我們一起喝茶。我們會宰殺最肥美的羊,好好討論,規劃建校。 

1999年底以前,吉爾吉斯人所在的瓦罕走廊東部沒有一所 學校、醫院、藥房、警察局、商場、獸醫院、郵局或診所,阿富汗的生活已經夠艱苦,但相較之下,瓦罕吉爾吉斯人的生活卻更顯絕望。這群遊牧民族深受飢饉之苦 和疾病威脅,20082009年那個漫長的冬季,終於讓吉爾吉斯人瀕臨崩潰邊緣,死亡人數達到新高。阿都.拉希德召集族人說: 我們生活在世界的邊緣,既然沒有人和援助會到來,我們沒有選擇,只好自己來。

摩頓森說:這個承諾在10年後,20090928日星期一實現了,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131所中亞協會的學校,沒有一所比吉爾吉斯人的學校更偏遠、海拔更高、更貼近我的心,因為沒有一所學 校像這一所一樣,對於人性尊嚴和自我價值刻畫得如此深刻、如此令人難以辯駁。這一群貧困的遊牧民族在他們國度最高聳、最遙遠的角落,完成比建設學校更偉大 的任務,他們燃起希望之火,照亮了自己──這裡的孩童渴望讀書。 

現在所有阿富汗人民看著帕米爾高原,都會想起一群衣衫襤褸的騎 馬人翻山越嶺找尋某人能夠幫他們建校的傳奇故事,他們靠著自己的雙手去完成。 

我曾經在新疆流浪一個月,在烏魯木齊、天山、北疆邊境的喀納斯、古代流放的終點伊犁、西遊記裡吐魯番窪地的火焰山 等地打轉,交了維吾爾族、塔吉克族朋友,也遇見全中國最少的民族──圖瓦族,只有2000多人,他們沒有文字,只有語言,也忘記自己從哪邊來,一般 說是成吉思汗西征時留下的傷兵。書裡說的吉爾吉斯人,在中國稱柯爾克孜族,和塔吉克族生活在帕米爾高原,我真的知道他們生活的辛苦。旅途最後我崩潰了,一個人不敢挑戰帕米爾高原,不敢去喀什,雖然日後很後悔。 

看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時,看得時候流淚,寫心得時流淚。在最黑暗的 地方,我們仍然看得到星星,改變世界不難,從有一份心開始,當願意伸出雙手傳遞手心的溫度時,世界已經改變了。我誠摯地推薦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請你看看他們的故事。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 蒼野之鷹 的閱讀迴響,點選過去

9789866319211.jpg

 

三杯茶,第一杯敬陌生人,第二杯敬朋友,第三杯敬家人,我將以生命來保護你。

 

「對我來說,困苦的生活一點都不是問題。可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過 著這樣的生活。我們只有少許糧食、粗劣的房屋,也沒有學校。我們知道你在巴基斯坦蓋學校,你是否願意到阿富汗來幫我們?我們會捐出土地、石塊和努力,你要 的我們都能辦到。來與我們過冬、做我們的客人。讓我們一起喝茶。我們會宰殺最肥美的羊,好好討論,規劃建校。」吉爾吉斯的阿都.拉希德.可汗的一席話,讓葛瑞格決心到阿富汗瓦罕走廊蓋學校,只是這個承諾,卻等上十年才得以完成,但是一切都是值得 的,所有重要的事情都需要無比耐心,去緩慢地進行完成它。

 

希望總是從絕望的深淵中誕生,帶給人們希望、勇氣及未來,而《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也正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看似輕薄的承諾,卻裝載了千千萬萬人民的冀望,照亮他 們黯淡無光的生命,讓他們得以在長期資源缺乏下,重新取回生命的活力,重新掌握生命的舵。

 

與三杯茶的相遇已是許久前的事,猶記當時被這個充滿愛與承諾的故事所 感動,沒想到續集卻帶給我的心靈更深的震撼。一片飽受戰火侵蝕的土地,放眼望去皆是滿目瘡痍,而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眼神更是充滿了恐懼與迷惘,他們希望能 夠改變現狀,能改善貧困生活,能讓戰火平息迎來和平的鐘聲,但是在911事件後,世人看待他們的眼神改變了,因為蓋達組織就是受到阿富汗的協助,才得以發動轟炸雙子星大樓的恐怖事件。即使如此,葛瑞格和他們決死 突擊隊仍是完成在阿富汗內推行教育、蓋學校的夢想。

 

有句諺語說:「教導一個男孩,你教育的是一個人;教導一個女孩,則你教育的是 一整個社會。」在阿富汗的國家裡,並不允許女性有受教權,他們認為女性會因為書本而變成無用的妻子或是母親,或是男性無法忍受女性比他們優異的事實等等令 人意想不到的因素,而這都是葛瑞格他們曾經受到的阻礙,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只能期許自己能早日改變這些偏見,進而讓更多的女孩可以接受教育,讓阿富汗的 未來會愈來愈好。

 

當飢寒交迫已是常態,人們便無暇去顧及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的問題,他們 想的是如何餵飽自己及家人,但是在《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出現了一 群不尋常的團隊,他們在葛瑞格的夢想裡窺見了希望,看到了進步後的祖國,看到了改變現狀的道路,為此他們上山下海無所不能,即使得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在不 同的村莊奔波,他們亦無悔,只是一心朝著自己堅信的理念前進,逐步完成他們心目中的教育藍圖,而當知識的火光照亮孩童的心靈那瞬間,已足夠撫慰他們的辛 勞。

 

當文明已經來到了你的大門,正輕輕對你敲著門,你是會以期待的心情前去應門? 還是乾脆把門上鎖,杜絕任何文明的入侵呢?這兩種不同的情況,說明了阿富汗境內對教育的兩種不同看法,具有前瞻性的可汗們,盡他們的一切力量,貢獻可用的 人力、土地就是為了興建學校,讓他們的孩子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讓整個國家的經濟、醫療制度等等可以獲得提升,改善他們長期貧困的生活,但是塔利班政權卻 不做這麼想,他們極力限制女性的自由,打壓女性的受教權甚至破壞女子學校,即使是來勢洶洶的威脅,仍無法澆熄這把已在阿富汗各地蔓延的教育聖火,反而激起 廣大人民的反抗心,決心讓教育緊緊生根於社區中,這是教育的一大勝利。

 

《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以第一人稱方式撰寫,讀來別有一番味道,彷彿自己也隨著作者從不停歇的腳步,來回 穿梭美國與阿富汗間,為著教育大業而辛苦奔波,一刻也不得閒,雖說作者的確是犧牲了與家人的相處時間,但是他卻成就了更多的人的夢想,讓他們得以找到另一 個自我,可以肯定自我的存在價值,了解到掌握自己生命的感覺,只是我對於他們在動蕩不安的局勢中,得冒著生命危險受教育的行為感到心酸,但是同時也為他們 的堅忍不拔的毅力感到動容,希望這個愛與承諾的故事,能夠永遠持續下去,繼續將知識帶到世界的每個偏遠的角落。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斯坦堡(小).jpg

《伊斯坦堡》讓知名部落客 黃國華看完後,說道:「總有一天我要去看一看伊斯坦堡。」

這本書最近剛出了改版書,沒多久就發現了黃國華寫的極具吸引力的書評,而且還是五顆星的評價呢,真是揪感心,快點分享給大家看看。

另外,偷偷告訴大家,這本書的作者奧罕.帕慕克,可是個熟男帥哥呢!還有還有,我們有在誠品舉辦這個書系的書展,書展期間全書系都79折唷!3本還72折,快去瞧瞧

以下文章,轉載自黃國華耕讀筆記

  千萬別把本書視為一本旅遊書更非城市之旅遊指南,這是一本奧罕.帕慕克書寫自己、自己的城市靈魂與失落的書,先看看奧罕.帕慕克如何定義自己在文學上的的 創作座標:
     「康拉德、奈波爾這些作家都曾經設法在語言、文化、國家、大洲、甚至於文明之間遷移而為人所知。離鄉背井助長了他們的想像力,養份的吸收並非透過根部,而 是透過無根性。而奧罕.帕慕克自認只依附著伊斯坦堡這座城市與命運。」

        他有著盤根錯節的文化根源,那就是伊斯坦堡這城市、土耳其這個民族。他說:「我們一生當中至少都有一次反思,帶領我們檢視自己出生的環境。我們何以在特定 的這一天出生在特定的世界這一角呢(伊斯坦堡)?這是他自認為的命運,爭論毫無意義,這本書的內容關於命運。」

        作者身在一個落破的家族,祖父累積的財富慢慢地被耗盡殆盡,而父執輩經常為了財產問題而經常冷酷無情地爭執著,唯一能肯定的是,衰敗的大家族問題永遠得不 到任何解決,這些裂痕或因闔家歡宴而消除,但作者從小就知道,歡樂背後是堆積如山的舊帳和波濤洶湧的責難。他經常提到祖母,他的祖母似乎跟作者一樣兩相為 難,既想繼續生活下去,又想捕捉完美的時刻,品嘗日常事物的同時,依然以理想為榮耀。一語道出伊斯坦堡的命運。並把他的家他的成長他的生活藉由半自傳式散 文體與伊斯坦堡的歷史與宿命做出連結。

        作者童年的眼睛所看的伊斯坦堡成年人是:「一般來說是醜陋的、太粗魯、太笨重而且太實際。他們似乎失去了驚嘆的能力,忘了怎麼做夢。」他用此來形容自給所 看到的伊斯坦堡是:
        「此一垂死文明的哀婉愁怨依然包圍著我們。雖然西化和現代化的慾望很強,但最急切的願望似乎是擺脫衰亡帝國的辛酸記憶,如同被甩的情人扔掉心上人的衣物與 照片。」

        作者的童年喜歡下雪,也經常等不及下雪,伊斯坦堡並非是個寒冷的地方,每年下雪的日子很少超過一周,積雪的日子也不會超過半個月,因為雪可以讓城市看起來 煥然一新,不僅把泥巴、污穢和疏忽掩蓋起來,也為所有的街道和景氣提供某種驚喜,某種迫近兇險的甜美氣味。奧罕.帕慕克流露出兒時對身所處的破敗老城的厭 惡,寧可用短暫的白雪來取代一切。

        奧罕.帕慕克眼中的伊斯坦堡是座黑白影像的城市,透過晦暗的歷史觀看它;古色古香的外貌,對全世界來說不再重要。即使最偉大的鄂圖曼建築亦帶有某種簡單的 樸素,表明帝國終結的憂傷,痛苦地面對歐洲逐漸消失的目光,面對不治之症必須忍受的老式窮困;認命的態度滋養了伊斯坦堡的內視靈魂。

        奧罕.帕慕克也對伊斯坦堡的衣物有著深沉的省思:「每個人都穿同樣黯淡的茶色衣服,避免穿著他們榮耀的祖先所穿的豔紅、翠綠和鮮橘,沉重的憂傷中帶有一絲 的謙卑。黑白城市的穿著打扮是為了一個衰落一百五十年的城市的哀悼方式。」

         奧罕.帕慕克藉由賞析土耳期畫家梅林的畫作「君士坦丁堡與博斯普魯斯海岸風景之旅」去抒情自己對古老大陸的觀點,他說:「首先打動我們的是他(梅林)的精 確,可以從一個失去的世界審視這些景物。」奧罕.帕慕克認為土耳其是個失落的國度。

        他寫道:「梅林描繪的伊斯坦堡風光幾乎看不到中心…..觀點似乎不斷在變動….伊斯坦堡沒有中心、無邊無際。」可以看得出奧罕.帕慕克的觀點,他不喜歡有 所謂的中心或重點,他藉由畫作賞析提出論述:「無論歷史古蹟多麼偉大,景緻多麼壯觀,絕不讓這些東西成為首要地位,梅林的畫的風光給我們某種水平的動感, 沒有任何東西躍入眼中。」

       奧罕.帕慕克和多數第三世界的有識之士一樣,不認為自己國度的文明需要被某種特定事物給定格,他又說:「梅林對當時流行的西方浪漫主義運動絲毫不感興趣, 不耍弄光影、雲霧,…也不刻意強調阿拉伯風格….梅林像個伊斯坦堡人看這座城市,卻又以西方人的銳利眼光畫它。」

        一語道盡奧罕.帕慕克本書的中心思想,他認為當年的西化必沒有增添土耳其多大的榮光,他希望能有伊斯坦堡在地的觀點去審視自己國度,重點是他說出了「不必 刻意強調阿拉伯風格」,土耳其與阿拉伯世界之間的迴異一如中國與日本,但全世界都可以清楚區隔出中國與日本,但卻往往把土耳其想成阿拉伯世界的一份子。當 然這是我個人就字裡行間的解讀,或許我的觀點不堪一擊,但是,那就是我所讀出的味道。

      「只要想到這座失去的天堂還留給我這輩子熟悉的一些風光與房子,某種狂喜之情便油然而生,唯有瞭解博斯普魯斯的人才看得出來那少許連續性。當離開這座失去 的天堂,回到現實生活的時刻到來,同樣的效應也以反方向起作用。」
台灣並非是一個古老的國度,歷史上更從未強盛甚至於找不到定位,沒有定位就不會像古老帝國的子民有著那般對古老光榮的眷屬。

       奧罕.帕慕克有著很深無所適從,他一方面崇尚鄂圖曼的遠古榮耀,卻一方面感嘆今日(而時當時)的頹敗,他似乎有點指責西方的意味,他說:「在這天堂中,鄂 圖曼人不再把博斯普魯斯看成一串希臘漁村,而是他們聲明自己擁有的地方。當建築師受西方牽引的同時,這些風光亦反映出純正的失去。」換言之,奧罕.帕慕克 從小就有很深的失落感,家道中落,家族事業破產,父母失和….一如近代土耳其的縮影。

       奧罕.帕慕克把這些在他身上發生的一切用了一個特殊的方式去尋求慰藉與逃避,那就是「家」,那棟他祖父所蓋的「帕慕克公寓」,那棟住滿了帕慕克大家族成員 的房子,他說:「無論就消極還是積極,我不去學習正視眼前的困難,無論是父母的爭執,父親的破產,永無止境的財產紛爭或日漸減少的財富…」家是他內心世界 的中心,讓自己暫時可以躲藏的神秘迷霧,在家中可以轉移注意的焦點。

        土耳其語有個特殊的名詞:「呼愁」,指的是某種集體而非個人的憂傷,「呼愁」用在遮蔽現實,帶給人們安慰,柔化景色。就像冬日裡茶壺冒出蒸氣時所凝結在窗 上的水珠,蒙上霧氣的窗子讓人「呼愁」,然而當起身用指尖在這霧氣的窗戶上寫字圖畫後,用手背抹去一切,望向清晰的窗外,便把心中的「呼愁」散去。

        奧罕.帕慕克讓我產生了對土耳其民族更大的好奇心了!

        最讓我感到好奇的是「呼愁」,這本書的第10章正是奧罕.帕慕克論述「呼愁」的專篇,讀完這章,應該對土耳其的民族性有些基本認識,我當個文抄工把奧罕. 帕慕克對「呼愁」的重點作一些節錄:
      「呼愁」(Hüzün)一詞是土耳其語的憂傷,最先的詞義來自於可蘭經,指得是失落及伴隨而來的心痛與悲傷,然而隨折時間的推移,有了兩種迴然不同的「呼 愁」出現,這或許正是作者提過的「歷史不連續性」使然吧!在可蘭經的教義,「呼愁」是「對現實世界利益的過度關注,導致了與真主的疏離,內心便有苦悶。」

        在伊斯坦堡的「呼愁」定義。它不是某個孤獨之人的憂傷,而是數百萬人共有的陰暗情緒。數百萬計的一模一樣的公寓大門,其外觀因臟污、銹斑、煙灰、塵土而變 色;霧中傳來的船笛聲;拜占庭帝國崩潰以來的城墻廢墟;傍晚空無一人的市場;棲息在生銹駁船上的海鷗,駁船船身裹覆著青苔與蛤貝,挺立在傾盆大雨下;嚴寒 季節從百年別墅的單煙囪冒出的絲絲煙帶。不難理解這種雲霧一般瀰漫的憂傷。與當年奧斯曼帝國全盛時君士坦丁堡的繁華相比,如今的伊斯坦堡已大為衰落,處處 難掩貧困破敗,土耳其人深知現在已無法勝過西方,無力再現昔日帝國的輝煌,自然會感到精神的壓抑,時時會體驗到一種深切的挫敗感。這正是他們這種集體「呼 愁」的根源。

        西方人往往不瞭解伊斯坦堡這個城市,更不瞭解「呼愁」的內函,於是加油添醋地把「神秘感」加諸在土耳其人與其文化上,西方人武斷地把它和「憂鬱」畫上等 號。

        可是這種「呼愁」又和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描述的「憂鬱」(tristesse)不一樣,李維史陀書寫「憂鬱」(tristesse) 是屬於西方旁觀者的歉疚(被注視的貧困熱帶居民不見得也感覺痛苦),而伊斯坦堡的呼愁是某種集體感覺、氛圍、數百萬人共有的文化,存在於空氣之中,被伊斯 坦堡人民自願承載了,奧罕.帕慕克寫道:「自豪地承擔並作為一個社群所共有的「呼愁」。感受這種「呼愁」等於觀看一幕幕景像,喚起回憶。」

        伊斯坦堡到處可見輝煌的歷史和文明遺跡,無論維護得多遭糕,無論多麼因為貧窮而備受忽略或被醜陋的水泥建築包圍,清真大寺與帝國大小殘破古蹟就殘留在街頭 巷尾的破磚碎瓦間,彷彿伊斯坦堡只是在偉大帝國的廢墟間繼續過活,這些古老榮光的廢墟無時不刻提醒著或如當頭棒和地對人們說著,現在貧窮雜亂的城市甭想再 創作當年帝國的財富、權力和文化高峰。

        奧罕.帕慕克透過文學的方法去自省這些落敗,這也是算一個具有良知民族的表徵,不過,據外電報導,帕慕克的書寫得罪了許多土耳其人也得罪了當道,所以他和 許多土耳其作家一樣都必須僱用保鏢來保護其安全,若與中國比起來,他的命運還算不錯的。

        既然「呼愁」是種自願且自豪地去承擔這種落寞的頹敗,莫非是「自虐」嗎?奧罕.帕慕克有著很讓人意外的正面詮釋:「「呼愁」為他們的聽天由命賦以某種尊 嚴,讓伊斯坦堡人可以樂觀而驕傲地選擇擁抱失敗、猶豫、挫折與貧窮。「呼愁不僅麻痺了伊斯坦堡的居民,也讓他們不再反抗社會、樂天知命與逆來順受。」

        或許這種呼愁是阿Q式的集體治療,好像台灣陳前總統的名言:「啊不然要怎麼樣!」,有點宿命有點認命,但伊斯坦堡的認命和台灣人的認命又有所不同,他們有 著幾百年的強盛,如今強盛不再只能茍活,而我們台灣人的認命卻是幾百年的不斷地被殖民後的認清事實。伊斯坦堡人的呼愁源自於對於失去的一切所感受的痛苦, 台灣人的認命卻源自於無法當家作家的悲情歷史,一個是不斷的失落,一個是從未曾享有。

         帕慕克在本書中透露著他的宗教傾向,他說:「我懼怕的不是神,而是信奉者的狂熱。」在這本類似自傳的許多篇幅中隱約可以嗅得他的觀點來源,畢竟帕慕克之家 族在土耳其算是個資產階級,從小就和家中的僕人們和學校的其他貧窮子弟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體驗當然會產生相異的宗教熱度,不然現在到那個 暴發戶的杜拜去看看,伊斯蘭在杜拜暴發戶的心中除了成為箝制異己的政治工具以外,還有多少虔誠呢?

       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歐亞大陸之間的唯一道路,是中東俄羅斯與地中海之間的要衝,這個海峽對於作者與整代的伊斯坦堡人有著難以割捨卻又複雜到難以置信的地 位,海峽上的船隻對伊斯坦堡人而言,有著裝滿讓人妒嫉的中東人滿溢的財富的油輪,有著神秘帶有恐懼意味的蘇聯船隻,海峽的來往船隻代表著昔日榮光的不再, 代表著西方世界力量在家門口的來回穿縮,而土耳其人有著對西方文明採取了又愛又恨的矛盾情結,她們沒有阿拉伯世界的那種絕對恨意,或許是土耳其打敗仗的恥 辱已經離今天很久遠了(土俄戰爭距今130餘年,一戰也距今近百年),伊斯坦堡人的潛意識中把博斯普魯斯海峽視為災難,但真實意識又很著迷於其景色,帕慕 克在本書的第22章「通過博斯普魯斯的船隻」文中有著相當詳盡的描寫。

       帕慕克亦喜歡透過外來者的眼睛觀看城市,他引用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說,外人看一座城市,感興趣的是異國情調或美景。對當地人來說,其聯繫始終摻透著回憶。從別人的眼睛(作家、遊人)重看伊斯坦堡,從中 發現自己不曾留意的細節:「通過外國人的眼睛觀看伊斯坦堡,始終讓我歡喜,大半是由於他們的圖像幫助我避開狹隘的民族主義和遵循規範的壓力。」

        我沒有去過伊斯坦堡,所以我沒有凝視這個古老城市的觀點,但是,不論是透過具有自省深沉的文學家的眼睛看自己的國度,還是透過他人的眼睛來觀察自己所忽略 到的土地。互相尊重與保有獨特性是闡述與延續人類文明的不二法則,每個民族每個國度每個城市都有其歷史高低起伏的座標與定位,正處於強大的或正處於掘起過 程的民族一定要尊重其他國度與子民的史觀和自我感情,不要用自己狹隘的目光去批評或鄙視他人文化,更不要得天獨厚的運氣去否定那些恰好沒有走在運氣繩索上 的民族。

        對於自己國家的共同記憶、感情甚至於共同宿命,更要用一種如「呼愁」帶點樂觀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台灣正處於歷史經驗的裂解與再生的十字路口,對於屬於自己 土地的東西,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很欣喜的,從2008年下半年的「海角七號」到2010年開春的「艋舺」兩部電影的賣座,終於看到大家開始認同與珍惜專屬於這塊土地與人民的共同記憶與史觀,台灣人不再對那段被剝奪的歲月感到不好意思,台灣人不再跟在強勢文化大國後面苦苦追逐,從 這本「伊斯坦堡」書中我讀到了

        一、 說自己的故事,講自己的話,珍惜自己的經驗

       二、 總有一天我要去看一看伊斯坦堡。

       評:五顆星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神探相遇──當福爾摩斯遇見詹宏志/鈕承澤

我從小就非常愛讀書(當然,課本除外)。記得小時候每一到二週,爸媽會帶我去一趟東方出版社,通常一次會讓我選兩本帶走。從「乞丐王子」到「施公案」(這是不是也算是偵探小說?)倘徉其中,少年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有一回抽了一本「亞森羅蘋」,那個奇詭的世界讓我深深著迷,從此這類故事,大量消耗我每週兩本的配額好長一段時間。到年紀稍長,一度立志成為有為青年的我,開始覺得這類小說,玩物喪志,難登大雅,從此遠離偵探世界好一段時間。

 

    直到遇見了馬修史卡德,我說不出有多認同這個善良寂寞的浪蕩男人。跟著他在紐約行走,讓遠在台北,同樣善良寂寞且浪蕩的我,找到了知音,有了繼續行走的力氣。後來又交了一個推理小說迷的女友,透過她的介紹,一一認識了松本清張、東野圭吾、米涅渥特斯…..我又一頭栽進偵探的世界。

 

    這次讀「偵探研究」,則讓我感嘆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竟是如此淺薄,看著詹宏志古今中外,旁徵博引,看得我目眩神馳,大呼過癮,但也不免小小抱怨,我的書單中不知又要添多少「玩物喪志」的東西了。

   

    宏志哥對我而言,就是個神探般的存在,身份多元,精力充沛,成就斐然。年輕時讀他的《創意人》、《趨勢索隱》受到啟發,年長後讀他的《人生一瞬》、《綠光往事》,每每悠然神往,熱淚盈眶。在我眼中他是作家、美食家、旅行家、企業家 ......,搞過唱片、出版、電影、媒體…..,經營流量巨大的電子商務平台,還能不知從哪找到如SKYPE之類的玩意,徹底改變了我們的通話習慣,大快人心的終結了通信業者的暴利......。我常在想,難道他都不用睡覺的嗎?還是他也像福爾摩斯一樣,偷偷的施打著古柯鹼?哈!

 

    試著想像一個畫面:福爾摩斯與詹宏志在街角相遇了,號稱憑著一個人的衣袖就能知道他的身分與職業的福爾摩斯,真能一眼看穿詹宏志嗎?我願意贊助華生醫師跟他打賭──他一定猜不到!

 

marcopolo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與真實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偵探研究》

故事模擬生命,生命悄無聲息的被故事左右,故事與人生彼此形塑。基於兩者的高度相似,我對閱讀常懷抱著若有似無的神秘主義,拿起一本書表面上看來是再清楚不過的自我意識,然而這份想法卻無法免於其他故事的影響。沒有什麼不能寫進書中,而所有生命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解答,無論方式是直接或間接。


有時,真實與想像的界限是如此模糊。而詹宏志的這本雜文集子:《偵探研究》就像連接魔法與麻瓜世界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帶領我們優游兩端,以觀察的目光推敲小說與現實。

 

書中第一部分正是叫《想像與現實》,詹宏志由一個個真實事件為引子,信手拈來元素相同的小說交互比較。這邊要提一下,書中列舉的小說全為偵探/犯罪小說(從書名就能看出一二),這些小說的核心是一個或數個「謎」,從單純的「兇手是誰?」到人心的幽微處,涵蓋廣泛,廣義而言,能引發我們猜測、懷疑……等渴望真相情緒的事件都可稱其為謎。這些情緒現實生活中俯拾即是,用以上標準衡量,就會發現真實生活還真是謎團處處,因此偵探小說似乎是觀察人生最恰當的選擇了。

 

詹宏志發想的社會事件多以社會案件為發端,喧騰一時的搞軌案和現時最熱的前總統貪污案在他筆下讀來,只能以「宛如小說的真實人生來形容」。訊息獲取的快速與便利性讓我們有些麻木,連生活在這麼戲劇化的世界裡都不自知。如果能把感官張大,生活的無趣與烏煙瘴氣在我們的抱怨中出現的頻率大概會大幅下降。

 

至於和書同名的篇章角度一轉,從偵探的感情生活、居住城市、心智結構和營運狀態著眼,以無比現實的眼光整理、觀察和評估,每篇都像小論文,在我這種閱讀時總貪婪的攫取情節,對於合理性總以「這是故事」輕輕帶過的讀者眼中格外有趣。角色魅力稀釋後的偵探們變成不同寫作風格的表徵、文類演變的指標,對作品熟悉的讀者能得到研讀「冷知識」的快感,對偵探們略聞其名的讀者也不必擔心,這些研究和「吳姐姐說歷史故事」(噢,應該說是「詹叔叔說偵探故事」才對)一樣有趣好讀。

 

造成我唯一閱讀障礙的反而是文章的專欄形式,礙於每期篇幅一個主題往往被切割為五到六回,新的一回開始時總要來點前情提要,就像台灣最愛的螺旋式教育法一樣,連續讀起來難免有點不耐煩。(不過我不否認這樣意外造成小說的歷史脈絡我想忘也忘不了)

 

和偵探小說的美國革命將偵探由高高在上的解謎者拉入混亂的事件中一樣,《偵探研究》則把我們推向小說與現實的模糊交界,要進入這塊領域至少要達到走火入魔的門檻才行,這本書對普通讀者而言無疑是可以跳級的大力丸、通向書坑的特快車,善哉!善哉!


http://blog.yam.com/wanderland
(蒼白皮膚的美感)

 

marcopolo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有「我們」最在乎:詹宏志《偵探研究》

讀推理小說,有些人打發時間,有些人喜歡高潮起伏的刺激感,但也有另一種迷甚而走火入魔的重度推理迷,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都不在乎的書中雞毛小事,他就是可以從小見大,滔滔不絕講出一番大道理來,詹宏志先生無疑是箇中高手,而且是宗師級的人物。策劃謀殺專門店的大氣魄、帶動推理小說在台灣的風潮,是他外在為人稱道的好評與貢獻,但是《偵探研究》卻非常貼近喜好推理小說的人,有著書迷對推理經典的逐字逐句的計較,發現一般讀者匆匆看過卻是作家留給理想讀者的深意時的狂喜,童心地「洋洋得意」流露在文字裡,頓時有會心一笑的理解,那是屬於真正熱愛推理小說的人都會有的時刻,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下次遇到另一個推理迷唬得人一愣一愣。〈偵探和他們的駐在城市〉他提到有位朋友在倫敦居住多年對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也很了解的朋友,斷定以福爾摩斯的小資產階級情調,絕對不是搭乘工人階級使用的地鐵,詹先生說她見地不俗,卻翻出〈紅髮者聯盟〉一段「我們乘坐地鐵直至艾德思蓋特......。」反駁,不是有點「老頑童」的搗蛋心態嗎!

 

《偵探研究》談了不少有趣的東西,包括真實世界與小說中的對照比較,爬梳推理小說史研究偵探的感情生活、駐在城市、心智結構、職業世界的源遠流長的與世界一起變動的轉變,還有幾次與推理大師柯林德克斯特、以及土屋隆夫的貼近觀察紀錄。透過詹先生極好的文字,你並不覺得在「研究」些什麼,讀什麼枯燥的整理資料,而是看著一篇篇有趣的散文,見識到一個人對於偵探的無比熱情。

http://blog.roodo.com/bluelqe

marcopolo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另類觀點看推理《偵探研究》◎Sophia


捫心自問對於推理/偵探小說的涉獵有多少?自認看過無數本推理題材小說,對於劇情仍是記憶猶新嗎?翻開這本書便會赫然發現,原來在閱讀的路上,我還忽略了這麼多的經典作品,此外曾經讀過、看過、聽過的推理謎團,將會一幕幕重現在眼前。《偵探研究》是一本引領推理新手進入詭譎多變的謎樣世界;是一本讓推理迷增添新視野與荷包大失血的作品。

 

閱讀過無數推理小說的詹宏志,運用生花妙筆將那些蘊藏在腦海中的故事一筆一畫勾勒出原型,再以不一樣的方式呈現出來。他將每本書中謎團,書裡的重要角色,以及書籍作者創作的心路歷程,加以完善的整理,讓推理/偵探小說中的一切與現實生活中相互串聯,宛若真實事件發生過般的精采生動。另外,此書亦像是窺探作者詹宏志的閱讀日誌,有種尋求新鮮刺激感與好奇心作祟,迫不及待想要得知他曾經所閱讀的作品以及相關感受。此外作者以獨特的角度針對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真實事件,佐以推理故事加以談論,過程中不忘引用一些推理相關作品,可說是一本別出心裁的推理導讀書籍。

 

自己看過的推理小說並非多種且多樣化,但是對於推理中不可或缺的大偵探可是個個令我崇拜不已。無論任何芝麻小事,蛛絲馬跡都難逃大偵探們的眼睛,總是能夠以巧妙的手法,精湛的推理來回歸事件的真面目。在<想像與真實>篇中,作者闡述了過去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事件,以及警方與相關單位的追緝過程,輔以多本推理作品相互呼應,然而現實生活中,事件的真相往往不會如小說般給人一個完美的答案,我想真實生活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複雜與充滿挑戰性。

 

精采絕倫的作品或是人人朗朗上口的名著背後,都有一位創造者,而這位全權操刀之人,靈感充沛,擁有豐富知識與常識,邏輯推演能力一流之人,是如何構築一部部令人為之驚艷,受人引領企盼的好作品?他們又是如何能夠文思泉湧不斷挖掘新題材,創作出新作品讓讀者們大飽眼福?在<訪問記>這篇中提到了英國推理小說家柯林.德克斯特,以及日本推理小說家土屋隆夫的創作歷程與自身的閱讀喜好,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趣味訪談。

 

由柯南.道爾所創造出的偵探角色福爾摩斯,可說是讓後來其它的作者有了榜樣與依循的對象。詹宏志主要藉此一角色(福爾摩斯)進行詳細分析與批判,於此<偵探研究>篇中分成感情、城市、心智結構、職業世界與帳單明細,分章加以討論研究。以福爾摩斯當成模範進行分析比較其他作品中的偵探角色,這些鉅細靡遺的觀點與看法,是一本本精彩推理小說,所無法從中汲取到的養分。

 

如果是初入推理謎樣世界的人,《偵探研究》應該是本很不錯的指南書;如果是推理迷,那麼絕對會因為書中的字字句句,在心中產生無限大的共鳴。

(感謝馬可孛羅提供試讀的機會)

http://sophiatseng.pixnet.net/blog

http://blog.roodo.com/sophiatseng

marcopolo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童話與真實生活的反差--偵探研究讀後感 (詹宏志新書)

還記得中學時代偵探小說是枯燥乏味生活中少數的生活調劑,當浸淫於福爾摩斯探案與怪盜紳士的冒險故事後,不免嚮往擁有福爾摩斯那驚人的洞察力與怪盜紳士綺麗的想像力。

這些故事中的人物確實如同超人一般讓人羨慕,並且也讓同齡的許多好友以為現實生活中的警探、特務確實都具備了凡人所不及的優秀技能與道德正義。

很高興這次因為偵探研究的各類面向打破了這童話般的想像,不論從社會案件的對照或是以情慾、財務狀況等面向來看待這些書中的英雄人物,再再都激發了對人性更加圓滿的認識。這樣的轉變已非學生時代單純相信現實生活中人物的行為動機真能如同小說中人物那樣的鮮明簡單。

偵探研究這本書其中更提到了英國、法國、美國甚或日本的偵探小說風格在不同文化世代間的演進與影響。從前看偵探小說純粹只位娛樂,似乎並不需要對社會文化有過多的著墨,但於年紀漸長後對於過於理性的行為模式的理解,似乎只能當作中小學的科學實驗來看待--單一解答、清晰、簡單、缺少前提假設。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時想到以往中學時代師長要求我們要看老殘遊記,當時實在對於老殘遊記中描述的生活瑣事感到索然乏味,而相對刪去許多旁支末節的怪盜紳士系列卻有著鮮明的想像畫面在腦中不斷播放著。現在想起原來畫面鮮明的作品就類似好萊鎢電影的商業手法,其中添加許多想像並淡化了現實層面的許多面向,而老殘遊記則像是海角七號般平淡寫實需要加注更多生活歷練才能看到主軸以外的細節。

也許在商業的本質中,精采的呈現需要淡化某些現實環節並添加更多想像空間才容易有娛樂價值,但在哲學的價值層面上人的思慮可不能永遠停留在單純的直線思考。演戲者瘋,看戲者憨,就娛樂效果來說這是很好的成果,但就看待生活現實來說,用瘋憨的方式來面對也許就不是那麼恰當的了。

〈感謝馬可孛羅給予的試讀機會〉

http://www.wretch.cc/blog/Silenc

marcopolo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童話與真實生活的反差-偵探研究讀後感 (詹宏志新書)

還記得中學時代偵探小說是枯燥乏味生活中少數的生活調劑,當浸淫於福爾摩斯探案與怪盜紳士的冒險故事後,不免嚮往擁有福爾摩斯那驚人的洞察力與怪盜紳士綺麗的想像力。

這些故事中的人物確實如同超人一般讓人羨慕,並且也讓同齡的許多好友以為現實生活中的警探、特務確實都具備了凡人所不及的優秀技能與道德正義。

很高興這次因為偵探研究的各類面向打破了這童話般的想像,不論從社會案件的對照或是以情慾、財務狀況等面向來看待這些書中的英雄人物,再再都激發了對人性更加圓滿的認識。這樣的轉變已非學生時代單純相信現實生活中人物的行為動機真能如同小說中人物那樣的鮮明簡單。

偵探研究這本書其中更提到了英國、法國、美國甚或日本的偵探小說風格在不同文化世代間的演進與影響。從前看偵探小說純粹只位娛樂,似乎並不需要對社會文化有過多的著墨,但於年紀漸長後對於過於理性的行為模式的理解,似乎只能當作中小學的科學實驗來看待--單一解答、清晰、簡單、缺少前提假設。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時想到以往中學時代師長要求我們要看老殘遊記,當時實在對於老殘遊記中描述的生活瑣事感到索然乏味,而相對刪去許多旁支末節的怪盜紳士系列卻有著鮮明的想像畫面在腦中不斷播放著。現在想起原來畫面鮮明的作品就類似好萊鎢電影的商業手法,其中添加許多想像並淡化了現實層面的許多面向,而老殘遊記則像是海角七號般平淡寫實需要加注更多生活歷練才能看到主軸以外的細節。

也許在商業的本質中,精采的呈現需要淡化某些現實環節並添加更多想像空間才容易有娛樂價值,但在哲學的價值層面上人的思慮可不能永遠停留在單純的直線思考。演戲者瘋,看戲者憨,就娛樂效果來說這是很好的成果,但就看待生活現實來說,用瘋憨的方式來面對也許就不是那麼恰當的了。

〈感謝馬可孛羅給予的試讀機會〉

http://www.wretch.cc/blog/Silenc

marcopolo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專門又入門 讀詹宏志的《偵探研究》


詹宏志這本《偵探研究》,與先前遠流出版的《詹宏志私房謀殺》雖說談的都是推理小說,但本質上卻不太相同。


《詹宏志私房謀殺》基本上是一本相當優秀的推理選書指南,裡面所選輯介紹的歐美推理小說,均在推理小說的發展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然而,也正因為《詹宏志私房謀殺》其書中內容,均從「謀殺專門店」系列叢書中選出,是以雖說可以讓人從中窺知詹宏志對於推理小說的熱愛,但其內容基本上仍是以介紹個別作品的歷史地位及其獨特之處為主;所以若是想感受詹宏志對於推理小說文類的喜愛,我想這本《偵探研究》,顯然會更為適合一些。

  
如果我沒搞錯的話,這本《偵探研究》的內容,應該是從詹宏志於《壹週刊》中連載的專欄文章集結而成,書中所有收錄的文章,在本質上均與推理小說有所關聯,而詹宏志切入的角度,也顯得較為輕鬆有趣,若是對推理小說原本便較少接觸的讀者,應該亦可經由此書更加了解推理文類;至於原本就對推理小說頗有涉獵的人,自然也能在閱讀之際,於心中透過詹宏志所寫下的文字,彼此神交討論一番。

而且說實在的,這樣的討論,我們無須將其預設的過於嚴肅深入,基本上,身為讀者的我們,只需放鬆心情,跟著詹宏志想東想西,有時討論偵探的感情生活,有時則嘗試捕捉偵探究竟如何賺錢過活等奇妙主題,而這些輕鬆主題,全都讓人在閱讀之時,感到好玩之至。

其中最有趣的是,這樣看似輕鬆閒聊的內容,同時卻又是需要相當了解推理小說文類的人才能如此開心暢談的話題,而這樣既專門又入門的特質,也因此成為了《偵探研究》中,最令人容易感受到詹宏志身為推理書迷的面向之處。

不過,雖說這本《偵探研究》相當輕鬆易讀,但或許是受限於文章寫作當時,乃是以在週刊上連載為主,是以每當連續閱讀多篇文章的時候,總不免讓人有部分內容不斷重複提及的感覺,其中那樣「前情提要」的成分,偶爾讓我在閱讀之際情緒為之中斷。不過平心而論,就一本專欄集結的散文集來說,這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太大的問題,要我來說的話,我們僅需放慢閱讀腳步,每天睡前抽個五到十分鐘來閱讀一篇,在閱讀節奏上來說,或許會更適合這本《偵探研究》一些。

畢竟,閱讀本來就是一種深入或淺出,全部任由讀者自行選擇的行為,而本書雖然名為「研究」,但我想,也同樣是如此沒錯的。

http://blog.ylib.com/waiting

http://blog.roodo.com/waitingliu

marcopolo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人入坑於無形─《偵探研究》

作者:詹宏志
出版日期:20090305
閱讀日期:20090203
入手方式:試讀活動(感謝馬可孛羅與巫小姐、路那)

這篇心得要怎麼開頭,老實說我想了很久,卻都找不到一個滿意的,左思右想之後,我決定來個開門見山,直接講明:這是一本介紹推理、以另類角度研究偵探的「推坑作」

《偵探研究》一書是由壹週刊上連載的專欄文章集結而成,每則文章篇幅約在三千字上下,讀起來輕鬆有趣毫無壓力,不論讀者是推理迷也好、不是推理迷也好,內行的瞧瞧門道,外行的看看熱鬧,都能夠從中得到不同的樂趣與收獲。


全書分門別類為「想像與真實」、「訪問記」、「偵探研究」三個章節,在每個章節底下各收錄有數篇文章。在第一篇「想像與真實」裡,作者結合新聞時事與發生過的真實案例,以時而幽默詼諧、時而嘲諷揶諭的口吻,抹糊攔隔在現實與虛幻之間的界線,讓人既感親切,又想要會心一笑,更忍不住要驚嘆真實生活與小說幻想如此相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第二篇「訪問記」,則是作者側記自己訪問兩位推理作家的經過,一位是英國的柯林.德克斯特,另一位是日本的土屋隆夫,透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我們得以稍稍認識這些一直以來隱藏在書後的小說作家們,更為他們的妙語如珠而拍案叫絕。

第三篇「偵探研究」佔了全書一半以上的篇幅,採用一般人不太會去思考的特殊角度,來觀察、探討著名的偵探們,包括偵探的感情生活、偵探的駐在城市、偵探的心智結構、偵探的職業世界,以及福爾摩斯的帳單,有些題材看起來似乎顯得八卦,作者卻能從中推敲出自己獨特的看法,進而解析推理小說(或該說偵探小說)的發展歷程,更不著痕跡地介紹了各式不同類型的作品,推人入坑於無形(先別說我自己就抄下了一份洋洋灑灑的待購書單,就說某友人在聲明自己對本書介紹的作品無多大興趣後,還是在逛書店的途中帶了土屋隆夫的作品回家,由此實證便可見一斑)。

不過,受限於專欄文章這個形式,還是免不了多少有些缺點,畢竟是在雜誌上連載,想必在文章與文章之間,都有些許刊登時間間隔,再加上要考慮到讀者不見得每期必讀,於是文章裡就難免出現前情提要、下回待續之類的語句,可能分開閱讀還不覺得如何,但集結成書以後,很明顯能感覺文章內容受到壓縮,以及出現「這個前面講過了啦」的不耐煩感受。至於網路上其他試讀心得裡提到的「不夠深入」問題,我個人倒是沒有這類想法,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我對歐美推理書系較不熟悉的緣故。

下次閱讀推理作品,我也想試試用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肯定能夠從中得到些不一樣的樂趣吧!

個人喜愛度:
★★★☆

http://jinqyun.blogspot.com/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讀詹宏志《偵探研究》

我想,作者要對推理世界很有愛,而且是相當程度的迷戀,才能成就這本《偵探研究》。

由於『謀殺專門店』的出現,我才初次聽到作者名號(恕我寡聞)。 老實說,有幾本系列選書個人不愛,但成就這樣一個專門推理小說專案,前提當然要讀得夠多才能做挑選的動作,單就這點,便不得不佩服作者博覽群書,而從本《偵探研究》更能發現他不只讀過,還相當認真地投入推理界,不然怎能將內容發揮到連偵探怎麼討生活都列得清清楚楚。

這樣的發揮聯想,讓我憶起兩位為論文掙扎數年的友人,她們當年皆以James Joyce作品為研究主題,卻苦於難以發揮,畢竟後世研究Joyce的著作何其多,要如何找出有新意的論點或剖析角度並非易事,有些想法如果有人寫過總覺老套。

後來兩人找出至少是自己有興趣的主題,一位選擇以書中人物服飾論述作品當代時尚(是的,這位友人對fashion超有愛);另一位則研究當時貨幣,並從主角使用的幣值,進而評論人物在現實中可能具備的社會地位。

好像有點離題,但作者在《偵探研究》中列舉不少一般閱讀者不會去思考的議題,譬如偵探的感情世界,或是成為偵探應具備的「知識清單」… 當我讀到這些並非故事主題,卻又被寫得鉅細靡遺且說服力十足的內容,我便想到為論文找到出口的友人們,更能體認出版社邀請試讀函中的某句文案:「這不只是一本推理書,更是一本深入人性、了解文學的趣味觀察。」

友人自《都柏林人》推論出當時愛爾蘭的時尚潮流,作者亦從推理小說衍生出各類發想,迥異的作品同樣地呈現當代社會觀變化。 對某些思想陳舊之人而言,推理似乎只能算是娛樂小品(回想某位教授發現我在讀推理小說時的表情),但除了犯罪詭計,推理小說中種種描述見證時代價值觀變遷(偵探/神性
à 犯罪/人性),或許這類作品難登所謂的『古典鉅著』殿堂,書中傳達的人性思考仍舊有值得探討之處。

不一定非得引用有名的文學理論才算『方向正確』,我覺得那兩位友人所寫的論文實在有趣至極,同時具備相當的學術性;《偵探研究》亦是如此(當然,用論文這個大框架相比是有點沉重),貨幣也好收費標準也行,我想說的是,個人認同「誰管偵探有沒有跟誰上床?」,而從其感情生活竟能一窺各時期道德觀感變異,在感受推理懸疑氣氛之餘,原來還有其他的見解與思考存在。

就是這類新鮮發想才更激盪出意外的閱讀樂趣。

除了剖析角度特別,《偵探研究》還引用不少台灣社會發生過的真實案例,如井口真理子與黑寡婦潘明秀,這樣說好像有點怪怪的,可是書中列舉的幾樁過往案件讓我有種「親切感」,很多評論家常以歐美或日本犯罪事件做為舉證,少見有人將本地案例與相關推理情節相對應。個人曾因為黑寡婦新聞感到毛骨悚然:原來世上真有這樣犯罪心機存在,而且還是在台灣。 所以,當作者提及小說幻想比真實人生要來得可親,回憶這幾樁事件…… 的確如此啊。

書中引用多為歐美推理作品,但無論有沒有讀過相關著作,並不嚴重影響翻閱本書的樂趣。 就算對推理世界沒有興趣也可找來看看,至少可以學到閱讀不一定走大門直接進去,可以從窗外或是站得遠遠地觀賞,各種角度皆有不同感受。

* 感謝馬可孛羅出版社與巫小姐試讀邀請

http://caroluso.pixnet.net/blog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另類推理指南-《偵探研究》

大量的閱讀偵探小說,已經非常遙遠,在我還是學生的年代。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精密設計的謀殺案件、扣人心弦的偵察過程,早已不復記憶。因此,閱讀《偵探研究》時,看到作者詹宏志以不同的角度解讀眾多偵探小說,不僅覺得很有趣,也感到非常地佩服,若不是超級推理迷,肯定寫不出這樣的一本推理指南。

《偵探研究》分成三篇,分別是〈想像與真實〉、〈訪問記〉及〈偵探研究〉。我蠻喜歡〈想像與真實〉,詹宏志抽取出推理小說中常使用的元素,匯整許多推理小說中曾經出現的情節,並與真實生活作連結,原來台灣近期的新聞事件中,也有不輸推理小說的精彩內容,包括越南新娘火車翻覆案件、植物人王曉民、趙建銘出庭黑衣人保護、井口真理子謀殺案件、陳水扁國務機要費事件……等,看完後有種頓悟的感覺。台灣在全民是狗仔、全民是偵探的情況下,已經很習以為常地在電視上看名嘴從照片說故事及爆料,記者實地模擬案發現場拍攝過程,任何蜘絲馬跡都可以成為新聞頭條,換個角度想,推理小說中偵察過程不也是如此嗎?台灣的爆料文化,簡直就是活脫脫上演的偵探影集,娛樂效果十足。「真實的生活永遠比任何幻想更大膽。」詹宏志引述福爾摩斯所說的這句話一點都沒錯,不曉得有沒有台灣的推理小說家,可以寫出媲美這些案件的小說啊!

引用台灣的實際案例與推理小說作比對,好處是非常地本土化,讓台灣的讀者頗能認同,但對於尚在偵察中的案件,如國務機要費,就顯得比較冒險。台灣多年來的政治操作,讓很多事情都太泛政治化,但若單純以推理的角度來看國務機要費,確實是很值得研究的案件。既然詹宏志與陳瑞仁是高中同學兼大學室友,我倒很期待詹宏志能一不作二不休,乾脆轟轟烈烈地對扁家有關的案件進行推理,肯定比《台灣的X字架》好看太多!(糟,我好像心證已成?!)

第二篇〈訪問記〉記錄詹宏志訪問英國推理小說家柯林‧德克斯以及日本推理小說家土屋隆夫的趣事。面對大師級的推理作家,詹宏志不僅做足功課,並且膽大心細,問到不少大作家創作背後的故事。不要被既定的刻板印象給限制住,不要只準備別人給你限定的範圍,才有可能突破窠臼,發現別人所看不見之事。訪問的內容不多,但字裡行間兩位推理大師所流露的風範不可言喻,很有意思。

第三篇〈偵探研究〉則探討偵探們的感情生活、駐在城市、心智結構、職業世界及福爾摩斯的帳單。詹宏志是個鍥而不捨的偵探迷,抽絲剝繭地探討偵探們的背景設定,看來也頗覺有趣,依此類推,偵探們的其他部分也都可以加以歸納比較。真希望那天也有人可以寫出偵探破案大全,或犯罪者之動機、手法、密室創造……等犯案大彙集。比較可惜的是在這篇章節裡,重覆敘述及引用的例子頗多,特別是在討論福爾摩斯的帳單部分,有點不解福爾摩斯怎麼收費怎麼會讓詹宏志這麼有興趣,不過,或許這就是推理迷的執著。篇名與書名相同的部分,就如同詹宏志於自序中所言,由小說家柯南‧道爾的第一本福爾摩斯作品《暗紅色研究》轉衍而來,也是對大師致敬之作吧!

作者詹宏志以生動有趣的筆觸,寫下對推理小說的觀察及剖析,《偵探研究》,不僅可以作為推理小說的入門書,標準的推理迷亦可以從書中的整理獲得不少資訊。說真的,看完這本書,讓我又想將以前K過的推理小說搬出來,溫習舊夢耶!

http://yishuspace.blogspot.com/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偵探研究》試讀活動

看見此書名,就約略可以猜到這是本和推理小說有關的作品。事實上本書作者正是國內知名的推理引介人詹宏志先生。本作乃是收錄周刊專欄成書的散文集,內容則是以一些與書中偵探、推理小說有關的「雜七雜八」事情為主。

說到詹宏志先生,國內的推理小說迷應該很難不認識這位熱情的推廣人。從早期那足以壓死人的金閃閃硬皮精裝謀殺專門店,以及之後到現在許多名作前的導讀與序文,全都有著詹先生的名字在上頭,可以說是超級大前輩。

本書共分三大章,包括將時事與推理小說結合而成的「想像與真實」。以及描述作者本人遠征國外採訪推理名人經驗的「訪問記」。還有八卦本色(喂)、藉由鑽研各大經典內文以剖析偵探角色本身的「偵探研究」。

作為一個的推理小說迷,早期想必都有被詹宏志與唐諾兩人聯手荼毒勸敗的經驗(那怕我是不太及格的推理小說謎,掩面)。不過相較於唐諾那根本就是炫技的漫天鬼扯導讀,詹的介紹總是顯得平實而恰到好處。

(另外為免誤會我要在這邊聲明,雖然嘴上這樣講而且不是每篇都喜歡,但唐諾那兩本推理小說導讀選集我還是收得很高興。只要好看,我是一個非常愛讀作家炫技的讀者啊! <- 聽古典樂時明明常有跳過炫技部分的衝動)。

因為本作的主體畢竟是周刊專欄來的,因此關於內容上無法深入、、沒有體系、前情提要過多與重覆書寫等缺點也就可以體諒。畢竟一本雜誌的讀者跟推理愛好者的重疊度,恐怕只有低得可憐足以形容。

所以這種時候如果寫得太深入,變成除了少數推理讀者外根本沒人看得懂,那別說推廣之效了,對圈外人來說光是閱讀樂趣都不見得高。然後雜誌這種東西讀者不一定會每期追看,就算有,也不見得都會固定讀某篇專欄,所以某些基礎知識得一再重提也就不難想見了。

雖說作者可以在結輯時透過事後的修稿與增補來加以改變,但考慮到這樣做的問題其實也不少(比如說作者修改幅度過大結果等於重寫、專欄追讀者想收藏原文反而不可得等等),所以維持原樣也是個選擇。總之如果非要體系與深入剖析不可,還是請找專書或論文來讀吧,偵探研究實在只是本以「推理小說與人生」為主題的散文集啊。

本書第一部分由於結合時事,所以不免有些泛政治化,但只要能接受這些小小的牽拖,那散文本身讀來確實是相當有趣的。偵探研究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推理名家採訪過程的對象其實只有兩位,乃是英國的柯林.德克斯特、以及日本的土屋隆夫。過程本身當然也描述得相當有趣,與名家的第一手接觸資料更是令人神往。

不過偵探研究這本書的最大重點,其實應該是第三部分的偵探研究(好鬼打牆的一句話)。顧名思義,佔了一半以上篇幅的第三章,正是對著名推理小說裡地主角、也就是偵探們的各類分析了。身為一名推理愛好者,書中許多內容其實都是已經知道、甚至十分熟悉(弔詭的是,就個人而言這些知識的來源有大半其實正來自本書作者)。

不過作者以流暢的敘述能力將其寫得更為清楚且迷人,已知的事實並不影響閱讀樂趣,反而讓人期待作者打算怎麼去解讀那些情節與現象。畢竟已經知道的事看別人用自己的方法漂亮地再講一次,讀來總是愉快。

看著作者引經據典、正經八百地依照劇情本身去考究偵探的感情生活、收費標準、執業概況,甚至腦內結構分析等對小說本身而言頗為雞毛蒜皮,但在讀者眼中卻是有趣至極的(推理宅)趣味雜事,可以說是相當地引人入勝。

當然很多事情諸如福爾摩斯沒啥感情生活可言(若您堅持他與華生感情生活融洽,那我也不反對),又或者是冷硬派與古典派偵探的計費方式截然不同這種小小(?)閒事,對推理謎來說全是早就相當清楚的東西。但就像上頭提過的,看見這些事情被以清晰且迷人的方式再寫一遍,已知的事再讀一次感覺還是很棒。

老實說偵探研究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遊刃有餘」四個字,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本人對推理小說那深度與廣度並具的瞭解。書中有許多作者本人長期閱讀推理作品下來的感想,讀著讀者也不禁令人想興奮地尖叫說:「我也是呢。」

比如說靠推理小說認識世界各大城市啦、用屍體做地標等等,許多中肯而微妙的敘述在章句中不時出現,每每令人會心一笑。由於作者本人較偏向歐美推理,所以本書中提到的日本推理實在不多,如果是非日系不看的讀者可能比較無法得到宅趣。

但反過來說,本書做為歐美推理的入門介紹絕對十分稱職,完全是讓人陷入歐美推理泥沼的好陷阱啊!(笑,更因此被一群書友戲稱為超勸敗書 <- 我要炫耀裡頭提到的作品大都讀過,沒怎麼被勸敗到)。

做為一本以大眾為對象的推理小說主題散文集,偵探研究在趣味性與內容份量上已經足夠。外行看門道有趣又可以學知識,內行則可以得到心靈交流與閱讀趣味,總之是本射擊範圍廣泛的好作品。只是呢,作為一名愛好者,我還是忍不住想呼喚詹先生,來本以推理圈為目標讀者的深度推理(宅?)專著吧!
|
真的很想看啊!

http://tacsong.blogspot.com/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敬,可近,可進-讀詹宏志《偵探研究》

誠燃,按照詹宏志先生在自序的說法,書名《偵探研究》(A study in Detective)沿自名偵探福爾摩斯躍上小說舞臺的第一部作品暗紅色研究》(A Study in Scarlet)。對我而言,書名倒不失為一個切入閱讀的方式,可以拉出一個圖表表示

                      偵
       偵探
                      
                     
研究            研究

這中間以虛線對應,以斜線連結,亦即閱讀本書,之於我,至少可循「偵探」偵探、「研究」研究、研究「偵探」、偵探「研究」四個途徑切入。無論是對於「偵探」進行偵探工作(成為專門偵探「偵探」的偵探,對福爾摩斯的消費習慣與收費模式進行調查,救這批偵探的感情進行狗仔跟監。),或研究其研究,對大偵探建構出的的技能與心理結構進行深度拆解,乃至研究「偵探」針對推理小說中「偵探」形像建構與流變進行考察,或結合偵探小說、推理小說內容之於台灣島上大小事兒疑案也罷遺憾也算好歹進行一番連結與研究,是為偵探「研究」。於重新為這些「可敬」的偵探編排位置與試圖更貼近其身邊之餘,《偵探研究》更打造了一個可以宏觀也可以微視的伸縮視角,帶領讀者穿出進入推理小說建構出的龐大世界,遠可審視整個類型小說中偵探的流變,近則貼近島嶼生活,俯瞰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事件。

而我以為,《偵探研究》最可貴的,反而是在上列圖表「之外」的物事。亦極是,書中建構,不只是一「可遠可近」的視角,那亦是「可遠可『進』」的視角,《偵探研究》不僅服務對於推理小說重度成癮的類型小說讀者,細數家珍彼此相視如核對密碼。他一方面濃縮了偵探小說的精華,一方面又將他稀釋並重新組合,在章節之一<想像與真實>裡,各篇章看起來光怪陸離顛倒亂迷的事件,不只發生於小說上,而是出現在我們島上:火車翻覆「搞軌案」牽引出的毒藥謀殺、麗星郵輪上的密室、拉法葉艦重重疑雲,那些不都佔據社會版一角,曾引我們視線投注,如今重新檢視,一旦旁徵引博與推理小說兩相參看,或借用小說思維,何嘗不是一對照記,或令人慨嘆介面竟翻轉了,我們以為小說中書寫如是離奇,卻不知真實一旦鋪寫開來,可以如斯。我們其實是活在這樣一座暗影幢幢且充滿想像力與謀殺的小島,只是我們始終不覺,一如推理小說裡那些面貌模糊的背景角色罷了。而《偵探研究》則提供一個切入的思維,一個不同的視點,是「可進」的,不止對於推理小說淺嚐初涉如我類讀者得以進入,也讓推理小說的思維進入我們。我們由此重新發覺,生活裡的光度與可能性,再現其中多樣性的稜角鋒芒,閱讀《偵探研究》(或之後再閱讀任何推理小說)何嘗不是一打磨思維與視角的磨刀石,之於生活,我們原來也是偵探,只是未曾發現而已。

http://www.wretch.cc/blog/sodom666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而我,走火入魔。《偵探研究》

我喜歡推理,但這些年下來我總覺得自己是個不夠格稱為「推理迷」的讀者,或許是因為認識太多對於推理這個文類鑽研甚深的朋友,又或者是因為我從不愛那些推理小說裡面,所謂的「密室平面圖」、「給讀者的挑戰書」之類的玩意兒,我所喜歡的一直都只是動機到解謎那糾纏其中的人性,還有讓我能夠心悅誠服的解答,但有時甚至是沒有解答我也不見得會感到失望,畢竟故事雖然說完了就結束了,那其中的人物卻可能會拓展出另一種不同的人生,在作者的另一本系列作裡面,或是在讀者的想像裡面。

閱讀這本詹宏志先生所寫的《偵探研究》,有那麼一瞬間我想到的是那些總是不斷地推薦我這些書或是那些書的的朋友,總是在言談之間輕易的就捕捉住我的興趣, 添加了我到圖書館或是書店必追的書單,再想到的是我曾經讀過的那些推理導讀書,其中的一本還是詹宏志先生另一本著作《詹宏志私房謀殺》,記得我當初讀完那本書以後,在圖書館借了好幾本謀殺專門店系列,忍不住一窺那些書內介紹的推理小說的奧妙。

接著又想到的是《臉譜蒐藏誌》,那是一本據說著者洩露了不少推理關鍵的導讀書,卻也是我認識許多歐美推理小說偵探的契機,大學圖書館裡的豐沛館藏,是我讀那些推理小說的補給地;然後是《謎詭》,獨步文化雖然創社沒幾年,但日系推理小說畢竟已經出版了好一陣子,在《謎詭》出版之前我已經讀了許多宮部美幸、東野圭吾、橫山秀夫的小說,而在《謎詭》之版之 後,我更是一本一本照著書上的介紹,貪婪地吞食著這些被引介的作品。

但即使我不停地讀著,卻總是有種推理小說怎麼讀也讀不完的挫折感,我無意成為一位像詹宏志先生一樣的推理小說研究者,可是在讀《偵探研究》的時候,卻也曾產生許多像他一樣的感受,想要深究一名偵探的人格養成,想要知道一名偵探的收入究竟從何而來,或是走火入魔的想著要到這些推理小說的故鄉去走動一番,我對於那些國家的認識,完完全全來自於這些從小到大所閱讀的推理小說,如果我未嘗閱讀這些東西,那些國家不會成為我關注的焦點,我不會想去英國嘗試一次莊園式的生活,不會想在熊熊的壁爐爐火之前傾聽偵探破案的話語,更不會想要去嘗試一次搭乘日本的新幹線,只為了感受一下時刻表的準確而衍伸而來的詭計,而這一切都只因為推理小說。

然而推理小說畢竟出版的太多,像我這樣既貪心又不專心在推理小說上的讀者,或許就只能藉著這些執迷於推理這個文類的專業作家或是研究者,去探究推理小說的歷史淵源,代替我去這些地點走上好幾遭,於是讀著《偵探研究》裡那些對於作者的訪問,隨著詹宏志先生探訪那些城市的腳步,還有對於情節的苦心鑽研甚至中毒的地步,都是沉醉於其中,他的朋友說的對,不是重度中毒者,誰會管偵探跟誰上床呢?又有誰會斤斤計較於偵探一天賺多少錢,他們將這些人物當成故事裡面的一些角色,但我們卻是將他們視做真實世界裡面的一個人物,考慮著他們如何維生,別人總說看戲的是傻子,我們這些執著在推理小說的讀者,又何嘗不是。

想著想著,忍不住去追溯起我第一次接觸推理是什麼時候,說實在的已經不可考了,或許是因為金田一或是柯南,還是注音版的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蘋,說也奇怪,雖 然最早接觸的應該會是福爾摩斯探案,我卻沒有執著於其中的好感,只是福爾摩斯終究是我接觸推理的一項指標(我想對其他很多人也都是),就算我不喜愛卻也還 是收藏了一套,但真正引發我努力收藏的推理小說,其實是高中同學推薦給我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只是追究起閱讀克莉絲蒂小說的根源,卻是國中老師的一次心血來潮的借閱,《童謠謀殺案》讀來令我顫抖不已,營造出來的氛圍與我莫名的想像力交融在一起,我都不知道我害怕的是些什麼東西了。

好像愈扯愈遠了,《偵探研究》就是莫名的讓我想到很多事情,回到最初閱讀推理小說的心態,大約就是一種「純粹」的感覺這麼吸引人,在讀到詹宏志先生將真實事件與「推理」牽連在一起的時候,我想到我也曾在看電影的時候,不小心把文藝愛情片當成驚悚推理劇,總是忍不住以為下一刻那個女子就要被那個男人推下樓, 或許也是推理讀太多的一種後遺症,只是偶爾遇到小小的謎團,還是會忍不住思考一番,雖然終究無法像書中神探那樣料事如神,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另一種樂趣,只 是在讀了《偵探研究》以後,我想要閱讀的小說,想要去旅遊的地點好像又更多了,這該說是一種收穫,還是該苦笑著說自己真是中毒不淺呢?

最後,回到書的本身,或許是因為《偵探研究》是專欄稿的集結,在閱讀時總有些令我感到重複的段落,在雜誌上連載時也許是要給讀者一些前情提要,所以會重新 再說一次上一次所關注的重點,但在閱讀已成完書的《偵探研究》時,就會讓我有種我已經讀過了還要再讀一次的感覺,當然這畢竟是因為這是一本集結專欄的作品,我其實還是讀的很高興,甚至有種加深了印象的感覺,只是若是這些有一點點重複的篇幅,可以拿來寫更多其他詹宏志研究或所知的推理領域,我應該會更高 興,雖然這也只不過是我身為一個推理小說讀者,小小自私的貪心罷了。

http://twinsyang.blog.shinobi.jp/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