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者迴響 (8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書,另一種注目!】

轉貼讀者金順留言:
「剛在學校的書局內買了你的"關鍵字",看了一半,以及後面一篇的"老房子",很喜歡.
這是我今年讀到最好的一本散文集了.」 From 王盛弘‧中時作家部落格
 

王盛弘,《關鍵字:台北》已經出版╱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黎啊巴黎,何其美好,那是一生不能不去瞧她個一次的浪漫城市。
然而,這究竟是誰定義下來的呢?

美國作家亞當高普尼克,
我們看到他用完全愉悅且經常令人捧腹的眼光、熱切的智慧與敏銳的筆鋒,
外加特殊的機智與洞察力,將神奇與世俗的元素交織在一起,
刻畫出一個有家庭的美國人在二十世紀末巴黎是何等模樣。
這是本趣味十足且充滿柔情的作品。


知名作家傅月庵這麼說:
亞當高普尼克非常wit,翻成中文,說是「機智」,不如說「黠慧」,
他冷眼看法國人,一針見血;
生活在巴黎,妙句趣語不斷。


接著再來看看,讀者位子,他又是怎麼說巴黎,還有這本《巴黎到月球》囉!

作家本身的文字功力與生活的描述,讓這本書精彩萬分,不論你喜不喜歡巴黎,或者說是你恐怕這輩子都不可能路過巴黎,但是卻值得去買一本來讀......

閱讀精采全文,請按此連結



好書‧活動在線!@博客來
馬可孛羅2008全書系書展:
故事的力量,無與倫比!單書79折、任選三書75折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噢耶噢耶~~
感謝之前的幾位朋友,為《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寫下他們寶貴的讀後感想,
而讀者朋友們對本書的熱情回應,目前繼續發現中唷!


話說,又是個某日呀......
哈哈算了算了不要拖戲,還是速速與大家分享卡重要啦~~

參加了先前試讀活動的讀者 Ar ching,在看完這本書之後,寫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許多事情在學校這個領域學的即使在齊全,但其實很常在出了社會之後處處碰壁,
有時我們所嚮往的,只是一個形象。但有很多人到達了我們嚮往的形象之後,他並不是我們所想的快樂。

在這本書裡頭真的可以學到很多,許多人的經驗集合起來的一本書,
其中講到有些人如何突破頻頸,以及一些些的好習慣。           
完整閱讀...


另一位讀者麥兒,目前是手作商品創作者,
她也在部落格中,提到書中那些設計師所分享的經驗,讓她感觸頗深,也特別推薦愛好設計的朋友,可以藉著本書更加了解設計者的思考模式唷!麥兒還與大家分享了她的工作經驗,小編看了真的超開心滴!

因為有濃厚的興趣才踏進手工創作,
算算有四個多月,
從一開始的縫紉機完全不會,一直到現在的熟能生巧,
從一開始的作品縫壞了就拆,拆完了再縫,
從一開始的線縫歪了也要拆,拆完了又要再重縫一次,
就這樣一件作品可能來來回回試做個四五個,才能美美的呈現出來。
而我對於這份工作當做不是工作,
我可以除了吃飯睡覺外,其餘的時間都沉溺於手縫之中,
我沒有瘋了,也許是我太愛它了…        完整閱讀...


能收到大家的熱情回應,真的非常給它感動哩!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個東西就叫美工改一改就好啦…」
「問你喔,我姪子也想念美工科,要怎麼報考啊…」
「念廣告設計以後是不是要做招牌啊…」

美工,令人驕傲又沈重的詞彙。
 
我相信大部分的台灣設計師都有被稱呼過「美工」的經驗,這代表著一個社會對於「美」這件事的概念以及文化水平仍是混沌未開。當設計被讀解為只是一種為商品包裝點綴的附加學問時,我想這個社會並無法在所謂的生活品味中找到自我的風格與定位。
 
且看這幾年「設計」、「美學」等文創產業詞彙漸漸被大眾所提倡與理解,身為一個略懂皮毛的設計人不禁感到愉快-我們的生活文化已經開始覺醒萌芽;另一方面也期待我們的本土設計力量能為自己的社會找到屬於自身文化品味的風格與出路。
 
「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是一本國際頂尖設計師們創意心路歷程的匯集,其中不乏精神層面與技術層面的智慧,甚至是設計師看待自身職業的特殊觀點;在台灣這個充滿不確定的設計市場萌芽期,的確能為設計師的迷惘與掙扎心理提供一些解答與依據。書中行文流暢,就如同一位老朋友與你侃侃而談,分享他在設計這一個行業的經驗與心情。
 
台灣設計正在起步,這樣一本非製圖技術、非設計理論而是設計師創業心路歷程的書籍出版,意味著台灣設計師的覺醒與需求已邁入另一個階段…。
 
這是令人樂見的。台灣設計,設計台灣,加油。

by Leo (美術設計師)





好開心又收到一篇讀者的回應,
而且感覺起來,Leo真是個熱血的設計人喔!
於是小編選貼了自己很喜歡的箭頭圖片,送給這篇文章,如何?很有Go Go Go往前衝的味道吧!

有興趣分享更多心得的好朋友們,
也歡迎前往博客來寫下你的書評感想!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2727

請點選   我要寫書評  那鍋按鍵,就可以大寫特寫嚕~~
(對了,記得要先登錄成為博客來會員唷!)


最近在重讀這本書的部落格小編,也想來分享:
這真是一本脫掉了華美圖片,而展現設計真精神的設計書呀!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某日部落格小編衝進公司上班,
才打開電腦,啟動信箱,就收到一封不知打從哪裡e來的mail,
標題上大剌剌寫著:

我們不是設師,但是我們看了。


嚇!這是病毒嗎?還是廣告信?還是#$%@&什麼玩意兒?

數了三下確認心臟夠強,
也確定防毒軟體不是盜版也還在正常運作,
膽顫心驚地打開了這封mail。


哎呀呀呀~~~
我說啊,親愛的讀者朋友,以後不准再這樣嚇倫了啦!
(後來才知道,原來她們標題未打完就誤按了寄出,原文乃「我們不是設計師,但是我們看了這本書。」)


原來噢,這是兩位可愛的讀者,寄來的熱情迴響!

她們目前都是國內戲劇界的文字工作者
在設計師朋友的推薦下,看了我們這本《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


發現書中這些設計師的個人工作經驗,
讓曾經是自由接稿人的她們,頗有感觸,也頗有心得,

然而沒有經營blog,卻又超想跟我們分享文字,
因此就直接發信到馬可孛羅來囉!

我們當然不甘於這樣的熱情只有我們看得到,
所以在徵求她們的同意後,完整貼上blog與所有朋友一同分享!



對一個設計師(及任何各領域的創作者)而言,創作作品或許不難,難的是在創作生涯中,油然生出「大膽創作自己」的魄力與勇氣。

願意打破堅持,時時重新定義自己、坦然接受強大的內在焦慮(可能是無時不刻的自我懷疑、可能是成功之後內心對失敗降臨的恐懼),才有能耐全然享受過程中的樂趣。

因為每一次的創作都是革命,革命是先有破壞而有建設,用力毀棄一切成見(包括你只是個「創作人」不是「生意人或管理」也是其一),所謂靈感,方能恣意奔流。

這本書簡直可以作為每個創作人的武功心法,書中每位的設計師職涯與生命階段相符,他們的經驗與我們相同,發現自己一著手, 就必須與迷惘、焦躁與虛無戰鬥 ,但他們如今都從中歷練出一種態度,而這態度使他們自在。

寫到此不禁覺得這心得寫得一點也不酷,但是他們說酷排拒了一切有創造力的機會,切記,不要裝酷。

by @心心那堤(文字/戲劇工作者)


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   讀後心得

看完後一時間真無法消化裡面深遠、寬廣的人生智慧與成功經驗。

Q.這本書好看嗎?
A.好看!!! 以往我們只能從作品看設計師,這是第一次能夠從文字看設計師。二十多位成功設計師的創業故事,精彩可期。
 
Q.這本書有價值嗎?
A.二十多位成功人士的人生經驗,價值無限!
 
Q.這本書適合我看嗎?
A.適合!這本書適合每位從事創意工作的人看,適合在人生道路碰到困境的人看,更適合每位想挑戰自我的人看。
 
一開始我只是跟著書裡的主人翁來一趟成功旅途,不知不覺,我跟隨他們的腳步,開始反省、檢視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人生目標。

沒有錯,這就是看這本書最大的收穫,不論我們是誰、我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們都能從裡面找到共鳴。如果你企圖跳脫僵化的生活,企圖為自己的生命注入新活力,看這本書就對了。它不能給你答案,但是他能夠幫助你找到方向。

不管任何時候,你發現自己失去目標,迷失在永遠做不完的工作時,翻翻這本書,我相信你可以幫自己找到重新定位的方法。

(我終於覺得自己不用再為之前的頻換工作,而感到沮喪了。)
 
by 沁嵐(文字/戲劇工作者)



真的很高興看到這本書,能夠為努力打拼、每天無止無盡折損腦細胞的創作界朋友,
提供一個繼續往前努力的激勵動力;
相信不管是設計師、自由工作者、企劃人員、廣告人員......
只要你的工作是與創意有關,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
都一定有滿滿的心得,可以與身邊的朋友分享!

所以,我們持續歡迎這樣的「讀者投書」喔!

但是ㄋㄟ(咳兩聲),對齁,那mail的標題,請記得要寫清楚才能看明白的啦~~ :p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插畫 by阿濱

帶領大家從"人"的角度,認識設計本質與深度的《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
新書上市以來,陸續收到讀者迴響哩!

專長為插畫的阿濱,不僅寫下了這篇推薦文,也生動畫出他對一本書的推薦,讓我們看了超開心滴!
希望這本書,能夠繼續為台灣的設計工作者加油打氣唷~~

來自阿濱同學的推薦--
之所以會看這本書
是想要了解這些設計師
為什麼可以在這個領域中如此的出磊拔萃
這本書裡面
收錄了很多國外有名的設計師
分享他們長期在設計界中所得到的經驗
因為自己本身也是從事設計方面的工作
所以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
可以感受到他們對設計那份熱情與執著
原來這些設計師對設計
是可以有這麼多元化的解讀
有別於一般人對設計既有的看法 ...more


哇!在此也恭喜阿濱參加仁愛基金會代言人角色設計比賽,榮獲第一名
真的是猴賽雷呀~~ (^O^)b


註:如有興趣轉載圖文,請記得要先向繪圖者徵得同意喔!




《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
定價320元

這本書在博客來
誠品也可以找得到喲
金石堂強推強推強推!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的是非常開心咧!
新書《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佳評迴響,再添一位!


插畫師巧可的讀後感想  >>>
這本書的內容很有趣,可以看到國外設計師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 "設計" 這回事
有些人因為某些淵源而踏入設計的領域,有些人打從一開始就朝設計之路努力邁進
有些人是跟朋友打賭輸了而誤打誤撞迷上設計。
這讓我回想起,在美術的領域裡我又是如何闖進的? more


讀者巧可是個很可愛的女生,也是個努力不懈的年輕插畫師,
她不僅花了時間讀完本書,直呼獲益良多,
也特別為我們、為本書畫了一張可愛的小插圖,
現在,就來與馬可孛羅的所有朋友一同分享!


(如果書只是這樣呆呆站著,看起來好像沒有很可愛齁......)



(那就來看看這張圖!哇!整個書封都有了活力起來咩~~)

插畫 by巧可


設計系沒有教你的事  一本讓設計師等了十年的經營專書
《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   馬可孛羅,2月熱情登場!

新書注目 @博客來


註:如有興趣轉載圖文,請記得要先向繪圖者徵得同意喔!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拉格,一個因為聽來遙遠,所以讓人充滿想像的城市,她的美,可有人真正完整述說過?
每個去過布拉格的遊人,都帶回了一輩子也回味不完的記憶;然而,目光所及之處,是否仍有不知情的遺漏?
魔幻、特異、綺麗、華美、憂鬱......這些形容詞,全用來描繪布拉格吧。但,她是如何獲得這些印象?
且看看我們的讀者zen,又是從什麼樣的角度,來理解約翰班維爾所行走過的,布拉格風光。


追憶布拉格情迷
文/zen
 
這樣一個布拉格,神秘而又優雅的布拉格(簡直是歐洲版魔幻寫實,歐洲魔幻寫實之都),或許不是生活世界裡完全可見,需要作家之眼的洞觀,才能從凋敝破敗的布拉格日常生活中提煉得出。而這也是為何班維爾得以寫出布拉格畫像,而一般遊客僅只能想方設法叫醒布拉格遊記。......

節錄自Zen,敦南新生活 --閱讀完整文章



書名:布拉格畫像
作者:約翰.班維爾 (2005英國曼布克文學獎得主)
譯者:耿一偉
書評紀錄:
【中時開卷版選書】  在裂鏡中看到自己 /師瓊瑜
【破報】  虛實交織的布拉格 /耿一偉

新書活動:
新書購買 @博客來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提到日本職人,在你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些什麼形象的人物呢?

這次,馬可孛羅就讓大家有機會與新書《東京下町職人生活》的職人們搶先接觸!

本書上市之前,我們特別舉辦了新書試讀活動,參加者只要在閱讀過後,發表心得於個人部落格,即可獲贈《東京下町職人生活》新書一本!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部落客們精采的分享文章!(不瞞各位,看過的人都說超期待~~)



一遍又一遍讀著小王子的巫婆姊姊   東京的另一面:《東京下町職人生活》

看到《東京下町職人生活》一書的主角們用執著的精神活出生命的美麗,我很感動,也希望當我更老的時候,能像他們一樣,收穫著甜美的生命果實。 


 貓。果然如是|台灣小旅行進行式
 
《東京下町職人生活》閱讀

看到這些文字描述職人們的態度也讓我想到父親那一輩的人也多是這樣的態度在面對所有的事物。:「那是物質短缺的時代,但是只要肯努力憑著勞力與耐力一定可以經營好自己的事業與客戶。」


25度c的空白   閱讀筆記—東京下町職人生活

看完了這本「東京下町職人生活」,更會讓自己去思考許多我們已經忽略的東西,看到許多迷人的生活哲學與人生觀,讓我們更去注意自己四周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物。


關於日光   試讀《東京下町職人生活》有感

我由衷期待看到本書正式出版的版本,並推薦本書給對於東京樸實下町或職人生活有興趣的朋友。


Sois Courageuse  《東京下町職人生活》

書裡有八個職人代表不同行業,有些行業不是台灣常見的,嗯,所以在其中酒屋老闆娘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篇。也許是因為裡面都是食物比較平易近人,加上我對日本舊式的小酒館非常嚮往,這一篇讓我讀得很開心。


ももの小宇宙   開卷:東京下町職人生活(馬可孛羅出版社)

我印象最深刻,是豆腐專賣的小松屋,也許是受了「料理東西軍」的影響,店主工作時候的姿態,在我的腦海中是有畫面的,而且是彩色會動的。


平凡jane的旅遊及閱讀 《東京下町職人生活》

訪談中聽他們娓娓道來沒有報怨只有俱實陳述過去的環境與生活,因為選擇了目前的職業也就執著於工作中,於是每一項工作發展出獨特的生活經驗,讓人沉迷於不同職人的工作描述中好似坐在店裡看著他們熟練地工作著。


你也想參加下一次的試讀活動嗎?
那麼請一定要持續密切鎖定 馬可孛羅部落遊 的活動公佈!

也歡迎馬可孛羅的朋友們,主動分享自己的部落格給我們,
告訴我們你的閱讀口味是什麼,或分享你的旅遊經驗,
這麼一來,下次活動開始前,一定最先通知你!


[強力預告!]
以《The Sea》奪下2005年曼布克獎、本世紀最偉大的英文作家之一
約翰 班維爾
最新中文譯作 《布拉格畫像》

2007年12月下旬  就要登場!
堪稱當代書寫布拉格最重要的作品!

一場最魔幻的城市之旅,即將展開......
最新活動  隨時曝光  敬請期待!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感謝讀者zen,
在其部落格「Zen,敦南新生活」上,
以「歸鄉與流浪之間的千百萬種思緒」為名的文章,
與我們分享了《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的讀後感想。
(完整閱讀請見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en/3/1298891386/20071119104925/#centerFlag)



他在文中寫下:「......直到歸鄉之日降臨,真實踩在思念之故土時,卻註定了自己永遠無法回到故鄉的鄉愁。」

然而此時此刻,
以巴雙方領袖在美國展開了新一波的和平會議,
平凡如我們,也只能衷心期盼這些失去家鄉的人們,
最後,終能找到一條與親人重新相聚、放心回家的路。



連著三篇文章,
與各位朋友分享《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一書的讀者迴響,
看過這些之後,
如果您對這本書也頗感興趣,
歡迎繼續與我們互動,
讓我們有機會聽見更多的聲音!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的語言.血的意象:《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

text/巫婆


巫婆的名字裡有個很特別的字,它是來自於父親對故鄉的思念。從來沒問過父親,當他決定用這個字成為我終生被人記憶的符號時,是什麼樣的心情。許多年以後,陪著父親回到他闊別五十年的故鄉,卻也不曾問過父親心情如何?因為父親在旅途中叨叨擾擾的總是:「一切都變了樣了!」

父親記憶中的故鄉,長江是清澈的,山巒是翠綠的,物產是豐富的;而我遇見的「老家」沒有蟲鳴鳥叫,沒有翠綠田地,長江污濁得有如黃河。我想那早已不是父親口中的「老家」,父親這個異鄉人的故鄉早已在時間的侵蝕下成了異鄉,我卻不曾問過父親:「傷心嗎?」

在看《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時,不斷湧上的念頭是:父親回家時的心情也是如此複雜、無奈、感傷嗎?不記得在哪裡看過這樣一句話:「喜歡流浪是因為有個家可以回去。」如果有個回不去的家,流浪的終點又是什麼呢?

巴爾古提,阿拉伯世界的知名詩人,巴勒斯坦人,小時候住在戴格爾薩那,後全家移居拉姆安拉。一九六七年以阿六日戰爭爆發,當時他在開羅唸大學,戰爭結束,拉姆安拉被以色列佔領,巴爾古提成了流民-一個沒有家可以回的巴基斯坦人。流民的生活並不美麗,他必須不斷的更新居留許可證,填各式表格,提出各種證明,卻無法生根於寄居的國家,因為他是永遠的異鄉人。

《回家》除了巴爾古提的流亡生活外,描寫最多的就是死亡。他的家人朋友散落世界各地,也從世界各地響起傳遞死亡訊息的電話鈴聲。那留在拉姆安拉的家人就可以過著腳踏實地的生活嗎?不!拉姆安拉成了以色列的屯墾區,巴爾古提在別人的土地上流亡,他的家人也在自己的土地上流亡,因為巴基斯坦人的命運在以阿戰爭後成了「有國家沒有土地」的悲情民族。

看了《回家》心裡有一種感嘆,怎麼生活在台灣的同胞們似乎不太珍惜我們現在的幸福呢?戰爭是很可怕的,但比起可怕的戰爭,台灣人的憨直與淳厚似乎更叫人恐懼。綜觀以色列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爭奪歷史就可以知道國際問題的紛擾與無解受害最深的是平凡的老百姓。但現在很多人受政治人物操弄就跟著起舞,說實話,弄不清楚狀況的結果,到頭來受苦的就是自己啊!

這是一本文字極其優美、情感極其深刻的好書,巴爾古提藉由「回家」這趟旅程看見了自己的流亡,我則由《回家》看見了歷史的另一面,試圖理解「事實」與「真相」的不同。

(以上文字,引用自 一遍又一遍讀著小王子的巫婆姊姊)


感謝讀者巫婆的深刻迴響,將這本書的意境傳達得非常清楚吶!

也因此重新翻閱本書,
內心所感受的,依舊是翻攪不止的激動與深思......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家,再尋常不過的字眼。可是對流亡的巴勒斯坦人來說,卻是海角天涯
text / lily


故鄉對巴爾古提來說不僅是一個地方,而是ㄧ段歲月。他每天走在故鄉的街道上,試圖重拾過去的韻律。儘管他手裡依舊緊握回憶的籃子,然而,往日痕跡早已不復見...曾庇蔭世世代代的巨大無花果樹被從根處截斷,改鋪上ㄧ大塊水泥。從小家中自產的橄欖油和晨曦中和家人共採的無花果,在流亡的歲月裡卻必須要花錢才能吃到,這令有家歸不得的巴爾古提視為最簡單也是最深沉的羞辱。巴爾古提的故鄉在以色列的佔領下,變成了ㄧ個沒有顏色、聲音和味道可以回憶的地方,除了缺席的愛,流亡的人還剩下什麼?

佔領使故鄉的城市變得老舊,就算巴爾古提不想重拾當年的童年歲月,佔領卻剝奪了他們想創造卻又不可見的明日。回家的巴爾古提,就像孩子想念遺失已久的珍貴東西,但是,他看到「過去」卻依然蹲踞在夕陽餘暉當中,他很想大聲的告訴它,跑啊! 奔向美好的明天...

巴爾古提返鄉之後的錯愕與失望,讓他在情感上再一次流亡,他在別人的土地上流亡,也在自己的土地上流亡。巴爾古提,這位阿拉伯世界知名的詩人,他以ㄧ個詩人的視角,從個人的經歷裡,細膩剖析ㄧ個難民的內心世界,和身在他方的痛苦。詩人的血淚記億,值得幸福的我們細細感悟。

(以上文字,節錄引用自 莉莉的油畫旅行,完整文章請見 http://tw.myblog.yahoo.com/lilytsai55/article?mid=3355&next=2950&l=f&fid=27)



感謝讀者lily在部落格上,與我們分享她閱讀《回家》之後的心得!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客來網路書店 人文藝術類排行榜(統計日期:11/15~11/21)

本週 上週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1 1 不能說的秘密電影創作琴譜 華人版圖 周杰倫 
2 新上榜 跟雲門去流浪(作者簽名版) 大塊文化 林懷民 
3 新上榜 插畫市集303 三采 三采文化 
4 2 被出賣的台灣(全譯本) 前衛 柯喬治著 
5 4 隱藏的邏輯: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 天下文化 布侃南 
6 8 數位單眼相機講座:30天精通攝影技巧 尖端 森村進 
7 3 我的資優班 寶瓶文化 游森棚 
8 新上榜 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 馬可孛羅 穆里.巴爾古提 
9 新上榜 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新版) 台灣商務 艾德勒,范多倫/著 
10 新上榜 走一條快樂學習的路 天下文化 李艷秋、李志邦 

唷唷~是哪本書衝上了第八名呀?


呵呵,正是咱們馬可孛羅的11月新書--
《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 呢!


《回家》
上市兩週,即衝進博客來人文藝術類排行榜第八名
一收到這訊息,真的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喔!


這樣的成績,除了表示有許多人,是如此關心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國際問題之外,
也表示《回家》與馬可孛羅,能夠獲得這麼多朋友的支持與喜愛~~
這...這...這真的是讓我們太感動嚕~~~~
而且,這絕對是比巴爾古提先生那情緒飽滿的文采,更要教人感動落淚的唷!

所以,
這份令人雀躍不已的心情,當然要與馬可孛羅的所有朋友一同分享!


而您,此刻或許就站在這排行榜的背後,
因此,我們除了衷心的感謝,
更非常期待能夠在這兒,聽見,您的聲音。

如果您對《回家》一書有更多的想法或分享,都歡迎在這裡與我們聊聊~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關於《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以及其他


text / 顏九笙

        首先感謝馬可孛羅出版社贈書。(標明書本來源,會不會成為以後寫感想文的標準作法呢?)
  本來我是真的沒注意有這本書出版,因為我對旅遊文學並沒有特別強烈的偏好;以前雖然也買過馬可孛羅的書,不過妙的是,我買的都剛好是旅遊文學作家的「非」旅遊文學作品,比方說《維迪亞爵士的影子》。(插個嘴:保羅‧索魯這本「友誼回憶錄」,好看得莫名其妙——我的意思是,我講不清楚這書哪裡好,但是就是非常吸引人,雖然索魯講了奈波爾的「壞話」,卻不會讓讀者有那種看八卦雜誌似的污穢感,我覺得那就是寫作功力的表現。)《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正好也是馬可孛羅出版品中比較不那麼「旅遊」的。
  畢竟,這書講的是「回家」嘛。
  但是,在回家之前,他在世界上漂流了三十年。而且,現在可以「回家」,也並不代表未來仍然能夠「回家」——和平至今仍然不穩定,雙方還有許多需要協商的問題。

  關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我小時候,我只知道這個故事的一種版本:小而強悍的以色列以寡擊眾,在六日戰爭裡打敗了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聯軍。直到雙方慢慢開始和談,我們的社會也變得比較開放(請相信我,這有差別的),資訊變得豐富了,我才慢慢了解到故事還有另一種版本。那麼……哪一種版本才是「正確」的呢?這種問題難以回答,卻很容易引起焦慮。如果你想要稍稍了解一下這種焦慮,那麼建議你可以先去讀一讀勒卡雷的傑作《女鼓手》——女主角原本根本是個置身局外的小牌英國女演員,卻被情報單位相中(或者該說被美男計釣中?),夾在巴勒斯坦跟以色列之間,最後雖然完成任務又逃過一死,靈魂卻碎了。
   我心裡就是這樣暗暗認定:以巴之間的長期糾葛,是會讓人靈魂碎裂的。
  薩伊德為《回家》一書寫的序裡說,這本書的基調是「快樂的,熱情的」,但坦白說,本來我看不出來。剛開始,我讀到的是失落、期待、感傷,還有非常濃的詩意——詩人就是詩人,詩人寫的散文總是比較美麗呀。全部讀完以後重新回想薩伊德的話,我才突然覺得,也許對他、巴爾古提還有無數巴勒斯坦人來說,不管敘述這段回鄉之路的語氣帶有多少惆悵,這畢竟是回去數十年不見的故鄉啊!「回家」本身就是最大的喜悅了。
   回鄉之旅,也是回憶之旅。薩伊德說得一針見血:「這次回鄉之旅與其說是真正的回家,不如說是作者重新體驗了自己的流亡。」巴爾古提一邊記述現在回鄉時遇到的親朋故舊,一邊回憶過去的人生;失去國家的流亡者在何處都無法安居,留在故鄉受制於統治者的人也不好受。然而即使在苦楚之中,人類還是意外地能夠保有幽默感。我特別喜歡巴爾古提記下的這個辛辣小故事:
  在巴勒斯坦人民起義的這幾年,只要村裡的女人看到年輕人被以色列士兵拘捕,她們都會群起攻擊那些士兵,哭喊著:「我兒、我兒——放開我兒子!」那一次把年輕人拖走的士兵對琺爾哈大吼:「走開,妳這騙子。一個男孩子會有多少個母親!一個男孩子有一百個媽媽嗎?別待在這裡,滾!」
   她尖聲喊著:「沒錯,我們就是這樣,這裡的每個孩子都有一百個母親,哪裡像你的孩子,每個兒子都有一百個爹!」(p. 159)  

 「為母則強」就是這個意思囉。再接下來p. 162開始的一段話(關於莎士比亞)也非常好笑——不過,是有點苦味的的政治笑話了。苦澀的微笑,或許就是這本書的恰當寫照?


(以上文字,引用自「顏九笙。與書為伍。」http://blog.roodo.com/Loti/archives/4494615.html)


 
《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    馬可孛羅 11月最新出版

作者--穆里.巴爾古提,阿拉伯世界知名詩人。
1944年生於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詩人與作家,小時住在戴爾‧格薩那,後因求學之故,全家移居拉姆安拉。1967年以巴六日戰爭後,當時在開羅讀書的他,因而不能回到約旦河西岸,開始了三十年的流亡生涯。1977年自埃及被驅逐出境,1995年才能正常進出開羅機場。自1972年起,他的詩集即已在開羅、安曼等地出版,並曾被譯為多國語言,也在《泰晤士文學評論》等知名媒體刊登。最新一冊詩集為2005年出版的《午夜》(Muntasaf al-Lail)。現居開羅,本書於1997年出版時獲得馬富茲文學獎(Naguib Mahfouz Medal for Literature),該獎為阿拉伯文學界的重要獎項,作者並於2000年獲巴勒斯坦詩獎(Palestine Award for Poetry)。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時光中,走過神的高地
       text / 飛

她在我面前伸展/可觸如一只蠍子、一只鳥、一口井/可見如白堊地/如鞋印/我問自己,她何以特別/除了我們失去了她?/這是塊土地,如任何土地

1967年6月5日,巴勒斯坦詩人莫歷巴爾寇迪(Mourid Barghouti)失去了他的國土,當天他正在埃及的開羅大學考試,考到一半,他的國土就落到以色列人的手中,他從此展開了長達30年的流離生活,從一座城移到另一座城。他的家人散落世界各地,也客死異鄉。

他寫道:“我們的死亡散落在每一塊土地。有時候我們不知到要如何處理這些尸體;世界首都拒絕接受我們的尸體,一如不愿接受活著的我們一樣。若流離而死、遭武器殺害而死、渴望而死以及自然死都是烈士(martyr),若詩是真的,而每一個烈士都是一朵玫瑰花,我們可說已在世界製造了一座花園。”

流離30年后,他獲準回去他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拉馬拉(Ramallah),巴勒斯坦在西岸的首都。拉馬拉,神的高地。

他的回憶錄《我看見了拉馬拉》(I Saw Ramallah),以回鄉為主軸,除了敘述他在回鄉過程的見聞,也回顧了他過去30年來的流離生活。除了思考本身的處境,也思考人生與創作。還有詩和隱喻。讓我們也得以從他去得知巴勒斯坦人所經歷的苦難,而不再看到以色列人讓世人看到的,“巴勒斯坦人是恐怖分子”的畫面。

“以色列人以受害者自居,占領了我們的家,然后告訴世人我們是凶手。”莫歷想不通,在二戰時飽受傷害的猶太人,怎么能夠把他們所受的苦加諸在別人身上?

于是,巴勒斯坦人成了有國沒有土的人,他們雖然有政府,但是卻沒有主權。莫歷詳細地描述了他從橋上進入巴勒斯坦土地的情景,他必須等待再等待,雖然一些地方有巴勒斯坦軍人看守,但明顯以色列人才是主人。

時光的關系

長時間流離在外,沒有一個恆久的定點,莫歷感覺到他與一個地方的關系,其實是跟時光的關系。他在時光片段(patches)裡游走,有一些他失去了,有一些他短暫地擁有,然后又失去,因為他總是沒有一個地方。他渴望的地方只是時光,但沖突總是發生在地方。他們的故事都與地方有關。

他嘗試尋回已逝的個人時間。他們的個人時間在占領之后,變得破碎不堪。他活到50歲,但是他感覺自己活得很少。

“流離總是複合的(multiple)。流離在你身邊凝聚成一個圈。你跑,但圈跟著你...一個流離的人變成一個他記憶的陌生人,因此要緊緊捉住他的回憶…只要一個人曾有過被連根拔起的經驗,就足以讓他永遠無根,就像從樓梯踩空一腳,你會跌到樓梯最底層。”

他嘗試在回鄉時,以自己在那裡度過的時光來對照現今的拉馬拉,他發現無法把兩塊時間縫接在一起,原本蓊綠的土地,種滿橄欖樹的土地,如今只剩下一片光禿禿,以色列人的定居點建在各地。

他童年時去的市集——耶路撒冷,成了圍城,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頭的人進不去。耶路撒冷,變成了一個神聖的符號。

戰爭,讓一片充滿著生活味道的地方變成了一串符號。

以色列占領后就不得回家的莫歷,發現有一天他需要自己花錢買橄欖油。這個想法令他痛苦異常,以往在家裡,四季都有充足的橄欖油可用。由于流離,他不得不接受,以往的日子已經往而不返了。

莫歷回去了,回到拉馬拉,也造訪了自己的記憶。他這趟回去也為了辦團圓簽証,好讓兒子塔民(Tamim)能回去看看這塊從小耳聞的地方。記憶需要傳承,雖然如他所言,以色列注重的是地理(可占領多少土地),而不是歷史,但巴勒斯坦人的故事還是該由巴勒斯坦人來說。

莫歷看見了拉馬拉,我也看見了。

(以上文字,引用自PChome新聞台「話語之間」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xuefei/3/1293485725/20070822113554/)


 
《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  (I Saw Ramallah)  馬可孛羅 11月最新出版

作者--穆里.巴爾古提,阿拉伯世界知名詩人。
1944年生於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詩人與作家,小時住在戴爾‧格薩那,後因求學之故,全家移居拉姆安拉。1967年以巴六日戰爭後,當時在開羅讀書的他,因而不能回到約旦河西岸,開始了三十年的流亡生涯。1977年自埃及被驅逐出境,1995年才能正常進出開羅機場。自1972年起,他的詩集即已在開羅、安曼等地出版,並曾被譯為多國語言,也在《泰晤士文學評論》等知名媒體刊登。最新一冊詩集為2005年出版的《午夜》(Muntasaf al-Lail)。現居開羅,本書於1997年出版時獲得馬富茲文學獎(Naguib Mahfouz Medal for Literature),該獎為阿拉伯文學界的重要獎項,作者並於2000年獲巴勒斯坦詩獎(Palestine Award for Poetry)。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浪的心靈/范立達   

 2001年12月18日下午,被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壓榨得喘不過氣的我,決定對這一切喊停。我向老闆遞出了辭呈。第二天上午10點鐘,隻身搭上了長榮班機,飛往澳門,再進大陸。接著,一段長達36天的流浪之旅就此展開。
 
 這36天中,我走過了9個省、兩個直轄市,最北到了哈爾濱。也在風雪連天、攝氏零下31度的惡劣天候下,爬上了長白山,站在與北韓一嶺之隔的天池上。全程,使用的交通工具不是火車,就是公交車;睡的,是沒有星級的鐵路旅社;吃的,是大陸民工填飽肚子的大食堂。前後36天,所有花費總計不到5萬4000元。這一次流浪的所見所聞,以及回憶,夠我回味、品嚐一輩子。閱讀全文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想到,薇薇夫人喜歡探險!

   馬可孛羅出版的斯文赫定探險全集,就是很棒的書,完成一些人幾輩子都不可能完成的探險,閱讀起來非常過癮。--薇薇夫人(摘自《出版情報》2007.7)   
  薇薇夫人提到的這本書,就叫:我的探險生涯,是探險與旅行經典文庫的其中一本,這系列是台灣首屈一指的探險書系,開拓了旅遊的深度,無論是地區、或是人類思考生命的境界,都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這是旅行真正的見識所在!(wU)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木由香:玩出自己旅行風貌的散文作品,這也是真正冒險的書

  出版了《奇怪ㄋㄟ》、《麻煩ㄋㄟ》的日本女生青木由香,活潑的文筆吸引了很多讀者的注意,她提到,旅行中最常帶的書是《深夜特急》與《遠方的鼓聲》,「帶他們的書在旅行時閱讀,青木由香覺得有機會將自己的旅行變成好的旅遊回憶」。(摘自《出版情報》,2007年7月)

  一位堅持只搭巴士、火車的人,二十年前橫跨歐亞大陸的旅行,至今仍為人注意,也是日本亞馬遜書店的排行榜常勝軍,沒想到,藉著處理旅途中碰到的難題,一個人會發散出人生中最大的魅力,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吧!(Wu)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東現場,是2006年的得獎好書,我們在網路上發現,有個朋友的感想:是誰把仇恨的種子種下的? 
兩邊
文/groundparis[有照無駕駛之都市漫遊

曾為千年手足,卻在六日反目,
曾遭受冷血屠殺,如今卻成為殺人的劊子手,
突破壓迫而建國,悲憤的力量卻讓他人活在恐懼之中,
團體的、民族的凝聚力量,展現了什麼?
榮耀了神?還是伸張了民族正義?




「人」的意義被拋在炸彈底下,被踩在聖地之下,在活剝
尊嚴之後,貼上統治者與被壓迫者的標籤,

這不是尋常的「戰爭、統治、殖民、反抗」的故事,
也無法以「恐懼之邦、人性之敵」簡易詳述的。

千百年來的歷史重演著人性的悲劇,多少人曾因哲學而死,因宗教而被殺,即便是理性的力量,也令人瘋狂。

這種自虐、虐他式的權力遊戲,怎麼還不令人厭煩?
人們被描述成一具具堆疊的屍體與傷亡數據,
這種深層的仇恨根植在基因與銘刻於血液裡,
為了求存,心靈學習著兇狠、無情,身體學會武裝與戰鬥,

但是,是誰把仇恨的種子種下的?
意識型態的催咒,使得歷史與記憶可能佈下騙局
與形成巨大的國族共同體,

冤冤相報成為了一種正常化的生活步調,
每多見到一次日月,便是上天的恩賜,
這些苦難,是為了得到看不見的救贖嗎?

衝突的肇因卻也成了精神支柱,
放掉這些敵對,就等於棄守了信仰的堅持,
所有的事情,似乎就跟生、死兩種結果一樣,
通通被二分了。
在仇恨面前,沒有誰是無辜的。
但在死亡的背後,又有誰是活該的。
人間的審判,沒有慈悲。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食 愛人 福至心靈
文/阿里森(摘自網路與書

  一個三十四歲的失婚女子,回首來時路,悵然若失。她想起曾經的偶遇,冥冥中的啟示,她獨自一人,開始自我追尋的旅程。我該是什麼?我為何來到此?該如何才能使我找到真正的快樂?本書原文書名《Eat, Pray, Love》,說得多麼簡單直接!打開感官,寄託心靈,並在愛裡釋放自己。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