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轉載自 旅人跫音

 

你今天喝了「三杯茶」了嗎 

三杯茶的第二集「石頭變學校」將於六月出版上市。我曾說三杯茶是個「心想事成」的故事(http://blog.udn.com/stonejung/2002485),而第二集中,葛瑞格醫師又再度用這幾年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區蓋了一百三十一所學校,讓近五萬八千多名的孩童得以就學的故事告訴我們,心想事成的背後,其實還要有許多的聆聽、承諾,以及行動。


聆聽

還記得在第一集中,一開始葛瑞格以現代社會講求效率的作法,緊盯著科爾飛學校的興建,他「扮演著嚴格但公平的工頭角色,」「盯著每個人看,焦慮的計算每一塊盧比,」「逼大家逼得很緊。」但建築進度不但落後預期太多,「也把大家都快逼瘋了。」科爾飛的村長哈吉.阿里因此向葛瑞格傳授了三杯茶這門課程。那時,他也已經明白告訴他「聆聽」的重要性。

「這些山在這裡已經很久了,」「我們也一樣。」「你不能告訴山該做什麼,」「你必須學會聆聽它們。」

「如果你想在巴提斯坦成功,你就得尊重我們的方式。」

「當你第一次跟巴提人喝茶的時候,你是個陌生人,第二次你再喝茶,你就是我們的貴客,第三次你再和我們喝茶,就已經成為我們的家人,而對我們的家人,我們會願意為他們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葛瑞格醫師,你必須花時間喝這三杯茶。我們雖然沒受過教育,但是我們並不笨,我們已經在這裡居住生存了很久。」

他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讓我知道從和我一起工作的人身上,我有太多要學的,而不是自以為是的要教給他們些什麼。

在科爾飛學校建成後,葛瑞格開始尋找第二個學校的地點時,哈吉.阿里又為他上了另一門關於聆聽的課程,

「你下一所學校要蓋在哪裡?」哈吉.阿里問道。
「我想我會到胡歇艾河谷去,」摩頓森說,「拜訪一些村子然後看看誰──」
「我能不能再給你一個建議?」哈吉.阿里打斷他說。
「當然。」
「為什麼你不把這件事交給我們?我來開個會請布勞度河的耆老們參加,看看哪些村莊已經準備好要捐地出力蓋學校。這樣的話,你就不用像隻沒頭緒的烏鴉在布勞度河到處飛,這裡找找,那裡吃吃。」哈吉.阿里笑著說。
「所以再一次,一位不識字的巴提老人又幫我這個西方人上了一課,教我怎樣才是在他後院地區開發的最好方式。」

為什麼不把這件事交給我們?為什麼總想悶著頭自己去幹?或許,有時也該信任別人,聆聽一下別人的意見吧。從那以後,葛瑞格及其領導的中亞協會解決問題的方式,一定都從喝茶,聆聽別人的意見開始。還未開始建校時,一定會透過村落裡的吉爾嘎(長老會議)徵詢過意見,爭取大家的認同及支持後,才進行建校。葛瑞格稱這是建校前,必要的「造橋」工程。

我們每蓋一所學校,都會先造一座橋。有時不見得是有形的架構,而是一段經營多年,分享好幾杯茶以後建立起的情感連結。

這些哲學表示我們有些建校計畫得像冰川一樣,以極緩慢的速度反覆推進。……要建立良好關係,常常需要無比的耐心。

真正重要的事情,值得非常非常緩慢地進行。

因為事先的聆聽及溝通,使得葛瑞格及他的中亞協會團隊能更深切地了解當地的實際需求;也因為經由喝茶建立起的情誼及信任,建校過程也常能讓當地人有更多的參與,以致於中亞協會建立的學校,不像是國際救援組織建立的「國際性」學校;反而更像是當地社區共同營造出的「地方性」學校。在2005年5月回教世界興起的一場反西方暴動中,(起因為美國的新聞周刊稍早報導,有一名美軍將可蘭經沖下馬桶)

當暴動發展到最高點時,有一小群暴民攻擊完市場街區後,直接朝著學校衝過來。不過在他們到達圍牆以前,遇到了一群耆老。這些長老曾捐出學校建地,號召居民貢獻勞力,並親身參與打地基。這些長者,也就是「皮爾」,告訴暴民,中亞協會不屬於外國救援組織,而是屬於當地的社區團體。這是他們的學校,他們引以為傲,不准任何人越雷池一步。

「這是他們(自己)的學校,」居民的高度認同,使得中亞協會在巴哈拉克的學校,成為當地極少數和國際救援組織沾上邊,卻沒有遭受破壞的建築。我想,這也是三杯茶的神奇效果吧。

關於聆聽,在三杯茶續集的第九章裡另有篇極好的故事,叫「法爾札娜的課桌」。故事起源於2005年10月發生於喀什米爾的大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推估,那次地震至少造成了八萬六千人死亡,為巴基斯坦有史以來最大的天然災害。地震後,葛瑞格領導的中亞協會也迅速進入災區,協助災民先以帳蓬建立起簡易的學校,可是學生的出席狀況卻不甚理想,災區中四處可見遊蕩的孩童,但他們就是不肯來上學,甚至不願意接近學校。納悶的葛瑞格嘗試去聆聽他們的聲音,尋求問題的解答。幸運的,他從法爾札娜(一個十五歲的小女孩)那裡得到了答案,

「因為帳蓬裡沒有桌子。」她就事論事地回答。
這就有趣了,但也很奇怪。在這個地方,很多家庭都沒桌沒椅,因為坐在地上比較舒服。我們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蓋的學校,全班學生盤腿席地而坐,只有老師一人站著,這也是很常見的情況。因為沒有桌子而不上學,似乎很奇怪。
「為什麼桌子那麼重要呢?」我問。
「桌子能讓學生有安全感,」她解釋道:「而且,有了桌子,這帳蓬感覺起來比較像是真正的學校。」
這似乎很有道理,我點點頭,但她還沒有說完。
「不過,就算我們在戶外上課,還是需要桌子,」她說:「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來上學。」
這聽起來就怪了,可是,法爾札娜認真直接的態度讓我想要相信她。於是,隔天我和沙爾法拉茲開始在女子學校的廢墟瓦礫中翻找,拉出幾十個殘缺不全的桌子。當天下午,我們找來幾個男人,付錢請他們修復這些桌子。此舉迅速傳遍村子,我們把桌子搬到帳蓬後的一、兩個小時之內,就有好幾十名學童進來上課。
法爾札娜深知,在這些學童心中,桌子象徵著他們的生活又恢復秩序、穩定和正常,至少在課堂上是這樣。在所有事物都已翻覆、毀滅的災區裡,一張桌子能帶來的確實感,是你能信賴的東西。

經由聆聽,而且是來自災區的一個十五歲小女孩的意見,葛瑞格再一次確認了當地居民的需求,也找到了切合當地孩子所需的正確舉措,也難怪葛瑞格會慨歎,

即使我們深入災區是為了幫他們蓋學校、提振教育,但從某些方面來看,此區的居民卻成了我們的老師,

當你花時間謙虛的聆聽別人所言,就能有出乎意料的收穫。

而哈吉.阿里生前為葛瑞格上的最後一堂課,也是要他

「聆聽風的聲音。」


承諾

三杯茶第一集花了大部分的篇幅,描述葛瑞格為了完成對科爾飛村一個小女孩的承諾,而矢志在科爾飛村建立第一所學校的過程;而在第二集中,葛瑞格對瓦罕地區吉爾吉斯人建校的承諾,則替代成為了本書的主旋律。可以說葛瑞格及中亞協會在阿富汗地區幫忙建立學校的方向,最終都指向這個最終的目標──葛瑞格所說的「花園裡最邊遠的一朵花」。

承諾起始自1999年10月。帕米爾高原最後一批吉爾吉斯人的領袖──阿都.拉希德.可汗,派遣了他的兒子羅桑.可汗領著十四騎,不眠不休地騎了六天的馬越過了興都庫什山,從阿富汗的瓦罕地區,直趕到了巴基斯坦的查普森河谷去尋找一位「神祕的美國登山者」,因為他們聽聞,

過去幾年來,興都庫什山南邊不少奇怪的故事紛紛傳到帕米爾高原,傳說有位神祕的美國登山者發願要在巴基斯坦北邊最偏遠的地區蓋學校,這些地方連政府都不管,外國的非政府組織更是拒絕冒險進入。另外,還謠傳這個人建的學校不僅要教男孩,還敞開大門歡迎那些想要唸書的女孩。

他們幸運地在查普森河谷遇到了葛瑞格,並且由羅桑.可汗轉達了他父親,也是當地的領袖──阿都.拉希德.可汗說過的話,

對我來說,困苦的生活一點都不是問題。可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過著這樣的生活。我們只有少許糧食、粗劣的房屋,也沒有學校。我們知道你在巴基斯坦蓋學校,你是否願意到阿富汗來幫我們?我們會捐出土地、石塊和勞力,你要的我們都能辦到。來與我們過冬,做我們的客人。讓我們一起喝茶。我們會宰殺最肥美的羊,好好討論,規劃建校。

在那時,即將到來的雪季,將掩埋掉騎兵們剛穿越過的興都庫什山山口,會有半年以上的時間,這條狹窄的山道都將無法通行。而欲往當地建校,實際也只能取道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在那裡取得官方及當地軍閥的認可後才能進行。

而那時,阿富汗尚由極度排外的塔利班政權掌政,前往瓦罕為吉爾吉斯人建學校,可說是半點兒可能都沒有。但當羅桑.可汗看著葛瑞格的眼睛,問道:

「那麼,你答應來瓦罕為我們的子女蓋學校嗎?」
在祖德可汗村這種地方,堅定的承諾就如同歃血為盟……
「是的,」葛瑞格回答:「我答應為你們蓋學校。」

就這樣,一段歷時十年才能實現的承諾,於焉開始。

前進瓦罕建校,有地理上的困難。據生活於阿富汗的帕施圖人的說法:

當阿拉造完世界後,把剩下的材料堆放在一起,形成了阿富汗。該國各地可見殘破的岩層景觀,但是在阿富汗東北角,位於巴基斯坦和塔吉克間,有一座長達120英里(193公里)的狹長地帶直抵中國邊界之處,沒有一個地方要比這裡更殘破。全世界最高的幾座山──崑崙山、天山、帕米爾高原、喀拉崑崙山和興都庫什山──全都坐落於此處或鄰近地區。高峰直達兩萬英呎(約6000公尺)的雲霄,居住在山峰之間險惡、荒蕪、嚴寒地帶的人們,把此處稱為「巴米當亞」,也就是「世界屋脊」。

瓦罕地圖.jpg

也是這條瓦罕走廊,還是昔日整條絲路上最為陡峭的路段。到西方取經的玄奘和尚於西元644年曾經過這裡,留下了以下的文字紀錄:

至波謎羅川(音近帕米爾)……據兩雪山間,故寒風淒勁,春夏飛雪,晝夜飄風……播植不滋,草木稀少……波謎羅川中有大龍池……當贍部洲中,其地最高也。

和玄奘的描述相同,這裡仍然是「播植不滋,草木稀少」。所以當地的吉爾吉斯人只能選擇以「山牧季移」的方式謀生。可是上世紀初蘇聯成立後封鎖了北方邊境,上世紀中共產中國成立後又封鎖了東方邊境,使得當地的吉爾吉斯人僅能局限在瓦罕一帶有限的草場上,生活上面臨了很大的困境。

政治上的阻礙,可能還遠甚於地理上的隔閡。以狂熱宗教極端主義治國的塔利班政權,是不可能發簽證給像葛瑞格這樣的美國人,更別說是建立學校了。一直到西元2001年911事變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進入阿富汗,擊潰塔利班政權後,葛瑞格及他的中亞協會夥伴,才得以進入阿富汗。

但也不是馬上就得以進入瓦罕,在進入瓦罕前,得先經過阿富汗東北部巴達桑省的軍閥薩哈.可汗的同意與祝福。葛瑞格在2003年的春天,終於見到了這位一生都在對抗蘇聯及塔利班的軍事領袖。他給了他一個結實的大擁抱,並且說,

「看看這裡。看看這些丘陵,」他指著俯視鎮區的群山,較低的山坡布滿無數岩塊石礫。「無以計數的人在這些丘陵中喪生。你們眼前看到的每一塊岩石、每一顆巨礫都是我的戰士、夏希德(殉難者),他們為對抗蘇俄人和塔利班犧牲生命。現在,我們必須讓他們死得值得。」
他轉向我,面露堅決。「我們必須把這些石頭變成學校。」

「石頭變學校」,顯示了這個軍人對教育的期待,也表示了他對葛瑞格在他勢力範圍內建立學校的支持及認同。但在前進到瓦罕吉爾吉斯人的範圍前,得先滿足他自己轄區的需要,葛瑞格及他的中亞協會夥伴得先在巴達桑省喝許多「三杯茶」。

所以從2004年開始,一直到2009年為止,中亞協會在巴達桑省薩哈.可汗的轄區內,協助當地居民共建立了21所學校,其間還發生了喀什米爾大地震的插曲。最後,直到承諾後的第十年,才終於走進了瓦罕走廊的深處,來到了當初吉爾吉斯騎兵出發的地方。

2009年夏季,中亞協會建校的承諾終於來到了建校所在──波札貢拜。但也在那時,才發現建材要運到那裡,會是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因為當地的天然資源有限,舉凡水泥、鋼筋、玻璃、釘子、波狀屋頂、油漆,甚至包括木材(帕米爾高原很少有樹),都須從外地採買,運送進去,

但是前往瓦罕的道路止於沙爾哈德,接下來必須沿著懸崖徒步在隨時會滑動的碎石堆上走上三天,才能到達波札貢拜。這趟四十英里(約64.3公里)長的路程,爬升和下切的總高度是兩萬英尺(約6000公尺),幾乎是喜馬拉雅山的基地營到山頂直線距離的兩倍。更何況所有的爬升和下切路段都在海拔一萬到一萬四千英尺(3000~4200公尺)之間,空氣的含氧量根本不可能讓傳統馱獸如驢子和騾子運載什麼東西。

從沙爾哈德馱運所有建材需要至少一百頭的犛牛或雙峰駱駝,這個數量也遠遠超於可供租用的馱獸。

所以大宗建材只能選擇繞路,從北方鄰國塔吉克的道路進入,直繞到中國邊境,才能轉進到瓦罕深處。可是塔吉克與阿富汗邊境由於鴉片的走私貿易,長年處於關閉的狀態。

這時,這幾年在巴達桑省蓋學校,與當地人喝三杯茶打下的深厚關係,顯現出了效果。東巴達桑邊境保衛軍的司令──瓦希德可汗不但幫忙向塔吉克申請到通關借路的許可,而且還親自帶隊,負責這趟近一千五百公里的高原長途運送。由於他的協助,大部分的建材可以經由汽車,運送至極靠近波札貢拜的地方。

可是到了那裡,仍需要大量的馱獸,才能將卸下車的建材運送至波札貢拜。但那時(夏季)大部分的牧民都還在山上放牧,一時無法募集到如此多的犛牛,且時序已漸進入秋季,不久雪線即將下來,今年就再也無法進行任何工作。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阿都.拉希德.可汗傳來病危的消息,

當他生病的消息傳開,帕米爾高原上所有男女都放下手邊的工作,或徒步或騎馬趕赴卡拉吉勒加,以表達他們的祝福與支持。如此做當然十分感人並讓人鼓舞,但也表示最需要人力的時候,波札貢拜的人力卻在流失,而阿都.拉希德絕對無法忍受這種情況,「現在不是看著一個老頭死去的時刻,」他一點也不想克制挫折感,指責那些祈福者說:「如果你們不幫忙建造我們的未來,你們在這裡就一點價值也沒有!」

因此,他發布了一項官方命令,要求立刻把帕米爾高原上所有可用的犛牛送到高茲克弘。所有跑得快的馬都集攏並上鞍,騎士由四面八方的草原出發移動。二十四小時內,一長排毛茸茸的黑色野獸從四周高山往恰克馬克湖西岸而去。

九月二十一日,四十三頭犛牛抵達高茲克弘,在那裡馱上水泥和木材後前往波札貢拜。帕米爾高原的人民從未見過如此景象,那是他們有生以來見過最長的犛牛隊伍;而還有更多犛牛在路上。

2009年的9月28日,趕在冬季到來的前一刻,瓦罕地區吉爾吉斯人的學校終於建成。距1999年10月承諾伊始,正好經歷了十個年頭。

真正重要的事情,值得非常非常緩慢地進行。

葛瑞格事後回想這整個過程,尤其是2009年秋季,瓦罕吉爾吉斯人自發性地行動起來,讓學校得以在短短幾周內建成,他寫下了以下這段非常耐人尋味的記錄:

他們(吉斯吉斯人)最需要的不是我們的幫助,而是自己有能力自助所產生的權能感受。

或許因為曾經追過八八水災重建遷村的消息(有興趣者可見 http://www.dfun.com.tw/?cat=1972),所以我對這段話,特別覺得感觸。


行動

無疑的,葛瑞格和他的中亞協會夥伴們,絕對是徹頭徹尾的行動派。而他們的行動,以及他們的行動所帶起的行動,也成就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她」們的故事

自從葛瑞格拜訪了「孟加拉鄉村改造協會」後,便堅定了他推動女孩教育的決心,

「在那裡(孟加拉),推動女孩子受教育的計畫相當成功。我拜訪那些推動女性教育多年的非政府組織,看到了不起的堅強婦女們在村子裡主持會議,並且努力教育她們的女兒。」

「我的看法和他們一樣,」摩頓森說,「諾貝爾獎得主沈恩(Amartya Shen)的想法是,我們提供女孩子受教育的工具,讓她們長大之後能夠幫助自己,這樣就能改變一個文化。」

而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等地蓋學校、推廣教育時,漸漸地,他也更確認了對女孩教育重要性的看法。

世界銀行的研究指出,女性若接受一年的初等教育,則成年後的薪水就能增加一到兩成。

許多研究也顯示,在多數女性有五年級以上學歷的村莊裡,一代以後,嬰兒夭折率大幅下滑。

年輕女性是開發中世界裡一股最大的改革力量──這種現象有時又稱為「女孩效應」,這和我兒時在坦尚尼亞聽到的一句非洲諺語相呼應:「教導一個男孩,你教育的是一個人;教導一個女孩,則你教育的是一整個社會。」

女孩教育有「加乘效應」──而在貧窮的穆斯林社會,女性受教育所產生的漣漪效應會更深遠。

我堅信提升婦女教育是改造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最佳方式。

因此即使在婦女地位較低,且普遍存有「女人要工作,不要讀書」,「書本會囚錮妳的心靈,讓妳變成沒用的妻子和母親」觀念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葛瑞格也堅持要讓女孩來上學,甚至還訂有女孩需占就學一定比例的條款。他甚至以為,中亞協會的成績不在於蓋了多少學校,而在「透過教育而改變一生的女孩們」。這些經由中亞協會學校得以改變一生的女孩們,在這十餘年間,也產生了不少令人動容的故事,

如來自查普森河谷的娜絲琳.貝格。她在1995年成為北巴基斯坦亨札地區少數幾位取得高中文憑的女畢業生。1999年,她獲得中亞協會每年1200美元的獎學金,協助她以兩年時間取得鄉村醫療助理的學位。但她的婆婆反對她就學,村裡的「坦茲恩」(長老會議)也反對,所以往後十年她都待在家裡,每天勞動12~16個小時,其間還生了三個小孩,並流產了兩次。「我的生命之火拒絕熄滅,」「萬能之神絕不會讓希望的燃油乾涸,」她仍堅持著。終於,在2007年夏季,村裡的坦茲恩改變了意見。2008年娜絲琳.貝格拿著中亞協會的獎學金,帶著丈夫和孩子在拉瓦爾品第繼續完成學業。現在她在進修婦產科護士學位,預計2012年搬到瓦罕,提供當地極度缺乏的醫療服務。

又如嘉涵.阿里,她是哈吉.阿里的孫女。在科爾飛村完成學業後,她繼續進修公共政策行政課程。家鄉的父親一直想要讓她嫁人──她現在23歲,由於受過教育,她的聘禮已由五隻公羊增加到五十隻公羊。不過嘉涵表示她想先成為社區領袖,進入巴基斯坦國會。「未達目標我就不結婚,」她最近告訴我,「因夏拉(若阿拉願意),有一天我會成為一位女強人。」

還有夏奇拉.可汗。她目前是拉合爾的法蒂瑪紀念醫學院三年級生,每科都保持九十分以上,……她將成為第一位在本地完成教育的女醫生。她今年22歲,打算完成學業後,回到胡歇艾河谷服務鄉民。「我的兩大目標是,」她說:「我不要讓女人死於難產,也不讓一歲以下的嬰兒夭折。」

這些她們的故事,誠如葛瑞格所說的,

這些女性們正在攀登她們的「第一高峰」,她們的成就,遠比包括我在內的西方登山者還要偉大,引人注目。這些年輕女性所征服的高度,已經是我們這些登山者連做夢都不敢想的。


「他」們的故事

三杯茶續集中,在第一線衝鋒建校的,往往已不是葛瑞格本人了,因為無論他願不願意,他都常被綁在美國本土的募款活動中,尤其是三杯茶第一集造成轟動後。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邊遠地區,為建校與當地人士喝三杯茶的主角,常是他中亞協會的夥伴你,他戲稱他們為「決死突擊隊」的當地雇員。

這其中,又以深入瓦罕走廊的沙爾法拉茲獲得了最集中大量的描寫。我們且來看看葛瑞格對前進瓦罕走廊人選的條件說,

首先需要一位兼具勇氣和體力的先鋒,他至少得精通五種語言,還要願意騎馬奔波,而且好幾個禮拜不洗澡。這個人得願意帶著四萬美元的現金,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勇敢地橫越興都庫什山。他要能和軍閥、毒品商、軍火走私者、腐敗的政府官員,以及聲名狼藉的部落或領袖打交道──必要時,還得想辦法取悅這群人。

我想,這樣的條件,大約連印第安那.瓊斯也不夠格吧。可是精通七種語言的沙爾法拉茲行,但這位有著超凡能力的沙爾法拉茲在遇見葛瑞格這位伯樂前,在當地有限的機會下,又做了哪些「與成功無緣」的事呢,

他曾經順從父母的願望,在祖德可汗村的小學教了不到一年的書;由於討厭教書,於是他決定從軍,在旁遮普省的精英高山部隊擔任突擊隊員,在那裡受了傷,導致他的三根手指永久綣縮,因此退了伍;後來,他又去喀拉嗤當了六個月的安全警衛;又到拉合爾的一家中國餐館工作;又搬到了白夏瓦當過司機、技工和車商;最後,無技可施下,只好回到了家鄉祖德可汗村,當失業族。

但葛瑞格看出了他不凡的能力,並且將他引入建學校這「與成功有緣」的事業中。這種知遇與信任的關係,讓葛瑞格到偏遠地區建校的心願得到了最佳的推手。其實縱觀全書,中亞協會的成員多半也如沙爾法拉茲一般沒有顯赫的資歷,甚至多是社會底層極不顯眼的一群人,但他們全都發揮了極大的能量,

我喜歡雇用沒有經驗,大字不識幾個的當地人,我雇用他們全靠直覺,

憑直覺地起用當地人,並給予充足的信任,使得這群原本只是社會最底層的人,能發揮他們最大的能量,甚至已取代了葛瑞格在當地的作用。現在,中亞協會的當地雇員,除了募款外,幾乎已能自主地運作起當地建校的工作,這些「他們的故事」,也再次見證了葛瑞格的論點,

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我們的幫助,而是自己有能力自助所產生的權能感受。


遠方的故事

如果不是三杯茶,我幾乎無法聆聽到這些來自遠方的聲音。像是科爾飛村、胡歇艾村、古爾托瑞地區、巴達桑省、庫納爾省、瓦罕等,……全是生命中遙不可及的地方。但葛瑞格的中亞協會,總是在這些最艱困的地方蓋學校,然後靜待政府或其他非政府組織,從其他較不艱困的地區遷移至此。他稱呼這種作法是「盡頭優先」的哲學。

他解釋了為何他自己,及中亞協會會採取這種「盡頭優先」哲學的原因,

這些人雖然住在文明的邊陲,但他們既不世故,也沒有世界觀。他們多半沒受過什麼學業與道德教育,也不熟知時尚或國際現勢等議題的最新潮流。可是,這些住在道路盡頭的人們卻是你所見過適應力最強、最機智的人類。他們兼具勇氣、韌性、親切和優雅的特質,讓我肅然起敬。

這些人只需要稍加協助,就可以闖出驚人作為。

這些住在終極地區的人民,往往代表了我們最完美的人性,以及我們應該達成的最佳標準。

讀完了三杯茶的故事,聆聽到這許多她們、他們,以及遠方的故事,這許多葛瑞格所稱最完美的人性,以及我們應該達成的最佳標準,就好像迎著風,聆聽著風的聲音一般,在平日的喧囂中,平添幾許的清明。

感謝三杯茶,也感謝葛瑞格,感謝你們為這世界做的,也感謝你們帶來的這麼美好的故事。

延伸閱讀:

讀書筆記:三杯茶  http://blog.udn.com/stonejung/2002485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 國寶級白目馮光遠在此

書名: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
作者:馬帝歐‧佩里柯利(Matteo Pericoli)
譯者:廖婉如
出版:馬可孛羅



對居住紐約十多年的我來講,看完馬帝歐‧佩里柯利的這本用黑白線條描繪出來的紐約窗景,滿足了我不少鄉愁,是的,鄉愁,紐約是我的第二故鄉。


當年在紐約,是怎麼都不可能從這麼多俯視的角度看這個城市的,那個時候拍紐約,很多時候都是「室外、仰視」 的畫面,不像這本圖文書裡的「室內、俯視」視角,你可以安靜地從許多紐約客的窗子,用獵豹掃瞄草原的方式檢視窗外這個城市,她的靜止,她的流動,她的古 舊,她的創新,每次都讓你重新認識她。


看到湯姆‧沃爾夫在《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裡寫道,房地產仲介商帶著他妻子與他一起看房子,當看到後來成交的這一棟時,仲介商說,「你有沒有發現,每次 我帶你看房子,你從沒看內部一眼,總是直接衝到窗邊看風景。」這敘述讓我回想到許多我的紐約朋友不也都是這樣,到了別人家(尤其是位於曼哈頓的公寓),幾 乎都是先考察窗外的景色,又突然想到一個跟這有關的有趣之事:有回跟幾個朋友去上城哥大附近參加派對,從主人家客廳的窗子望出去,幾條街外有兩棟長得一模 一樣的住宅大廈,寫詩的夏宇看著看著就問我,「光遠,那是世界貿易中心嗎?」我噗嗤一笑,「小姐,不是長得一樣的兩棟大樓都是世貿中心。」


可是佇立在窗口打量窗外風景,不管是夜晚遠眺帝國大廈頂樓紅白藍光,或者白晝近望克萊斯勒大樓從劍魚般尖塔反射出來的銀光,永遠都會是一件讓人出神的事 ──若是你可以看到稱得上是經典建築或者自然美景的話。


《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書裡就有好幾個人描述到這樣的景況,作家菲力普‧洛佩特說,他其實很高興從他書房窗口望出去的景色「平凡無奇,不會美得讓人屏 息」,因為如詩如畫的風景會讓他無法專心寫作;編導過《西雅圖夜未眠》、《美味關係》的諾拉‧伊佛朗講得更白,她說從她辦公室落地窗望出去,可以看到她最 喜歡的克萊斯勒大樓,「幸好我寫作時是背對著它,否則會半個字也寫不出來。」


窗外的風景的確會讓你沈浸在各種思緒裡久久不想動,尤其是在紐約這種城市,不盡然要在高樓櫛比鱗次的曼哈頓區,饒有文化感覺的布魯克林區、族裔鮮明的皇后 區、具郊區風味的布朗克斯區、甚至帶點世外桃源感覺的史泰登島,從各個人家窗戶望出去,再對照書裡各扇窗戶外的景觀,你突然會有一種領悟,原來紐約市做為 世界級的文化藝術重鎮,窗外的風景竟然扮演著這麼重要的角色。


那也無怪乎希區考克的《後窗》觀念被書中好幾位作者提及,電影《後窗》裡,腿打上石膏坐在輪椅上竟日無所事事的攝影師詹姆斯‧史都華,從他位於曼哈頓下城 西村的公寓後窗,不但看盡庶民生活百態,還見證一起謀殺案。


從後窗緊挨著後窗的公寓裡,紐約客一不小心就會看到故事,啟發靈感。傳記作家亞歷‧威金森就經常從他的窗子看到對面有二十個房間的名人他的家居生活,並且 好奇他經常在某個房間度過一天的最後時光的理由;鄉村搖滾歌手蘿珊‧凱許住在雀爾喜區,從她朋友住的雀爾喜飯店房間窗口,可以看到凱許的臥房,所以凱許喜 歡跟先生在拜訪那位朋友時,從那個窗口反看自己的臥房;08年普立茲獎得主,《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奧斯卡‧哇塞短暫奇妙的一生》作者朱諾‧迪亞茲更是 在書中寫道「在這麼高的地方,窗子不再是窗子,反倒像窺視孔。這是如假包換的『後窗』,獨不見美侖美奐的房子,也不見人性光輝。」


所以,誰說文化藝術不就是從這些點點滴滴的「窺視」開始累積、漸次成形、終至無限開展?


一邊閱讀《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自己的窗景經驗也不時跳出來,初至紐約,與畫畫的朋友合租布魯克林「公園斜坡」的公寓,就是作家克列柏‧克雷恩與他男 友彼得居住的那一區,看到克雷恩家的窗景,八零年代「公園斜坡」21街的日子又鮮活起來,不同的是,我居住的公寓後窗,跨過低矮的窗櫺,就是一樓的屋頂, 我喜歡搬張椅子坐在人家屋頂上喝啤酒,我的室友習慣把比人高的畫布撐在人家屋頂上作畫。後來搬到皇后區「陽邊」,從窗口望出去,看得到帝國大廈頂層部分, 七月四日,紅藍白三色總是異常耀眼,記得1986年紐約大都會棒球隊打敗波士頓紅襪隊奪得世界冠軍,紅藍白光也高掛曼哈頓上空提醒紐約客大都會的成就。


提這些,因為在《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裡,你會不時在各個角度的天際線看到帝國大廈,它出現在凱許家窗口,出現在建築師李察‧麥爾辦公室和編舞家馬克‧ 莫里斯家窗口,從平面設計師史地芬‧薩格梅斯特的工作室窗口看得到帝國大廈,因為他需要工作室的每個人都時時感受到自己生活在紐約的事實,這真是一個激勵 人心的選屋條件。


呆看《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的各個窗景,十幾年紐約生活從不去深究就這麼擦身而過的建築或生活細節,竟然也會從畫作裡冒出來。《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的 作家奧利佛‧薩克斯原來住在格林威治村外沿的十三街,當年,我應該經過他的公寓;媒體人勞倫‧札拉茲尼克住的那棟大樓旁邊有間很大的賣酒的店,我知道,因 為我在畫作左下方瞄到古博聯合學院;以前經常去華盛頓廣場,看到從作曲家尼可‧馬利的窗口望出去的廣場拱門,許多回憶紛沓而至,加上一直在研究他家到底在 廣場的哪個角落,我在這頁待了好久。


佩里柯利的黑白線條工整,把書裡這些紐約客各自的窗景,不論複雜或簡單,都整理得有條不紊,想到他能夠登堂入室到許多人家裡,端坐窗前畫出城市的各個面 貌,我想也只有在紐約這個不論文化或歷史都層次分明的城市才可能成其事。


以前在《紐約時報》,後來在《紐約客雜誌》寫建築評論的保羅‧高柏格為本書寫的引言,是這本書有看頭的另一個理由,至於諸多文化人、作家、藝術家為他 (她)們手繪版窗景所寫的短文裡,《光影交舞石頭記──建築師李伯斯金回憶錄》作者,紐約新世貿大樓建築師丹尼爾‧李伯斯金的窗景以及他的感想,我覺得最 值得拿出來當作這本書的代表作。


李伯斯金是這麼寫的:我窗前這片景捕捉到紐約的詩意。它飽含感情和幾何線條……而感情才是建築的靈魂。好一座讓人激動的回憶劇場。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 Draq 的閱讀迴響,點選過去

這不是一本小說,一開始作者就讓我們知道,這是一本紀錄中亞協會如何切入世界屋脊,搭建學校的過程,沒有對政治情勢的撻伐,全書滿滿的都是理解與善念,對 於巴基斯坦、阿富汗偏壤村落的關懷,而且用的是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第一次,我知道了我對伊斯蘭教的印象,是錯誤的。

我也重新體認到了自己有多麼幸運與幸福,一開始,描述一個女孩的學業被家人、被婆家耽誤了整整十年,她從少女期盼到了婦人才有機會重拾課業,讀完夢想中的 醫護課程,領到晚了十年的獎學金,但她仍然感謝真主實現了她的願望,這等求學若渴的期盼,狠狠敲醒了我這幾個月以來的自以為是。


其實可蘭經並沒有如塔利班表現出來的蠻橫,原來可蘭經教義當中也是有公平、正義、平等、和平等觀念,只是塔利班 基本教義派無限上綱到將女性的權利剝奪,而不巧的是塔利班政權曾經變成官方政權過。

一個美國過客,對偏壤地區許下了諾言,要蓋學校。中亞協會就只是一個非官方的蓋學校組織,作者將一個人能實現夢想的方式完整的呈現出來,他的夢想是讓中東 的孩子能有一個受教育的機會,尤其是處處不公平的女孩子,他深入最窮鄉僻壤、資源困頓的地方,看到了連人民政府都忽視的需求,人民渴望教育來改善生活,我 看到了人類進步的原動力。

這份原動力,在如此赤裸呈現之前,我認為那是腦袋要主掌控權的欲望,不!不是的,那是人類為了延續生命,最基本的想要擴張。而教育也是化解仇敵的最經濟、 根本的辦法。我對中亞局勢了解不多,而閱讀了石頭變學校,我才知道自己對於中亞的認知只停留在幾個名詞之上,而且當我的自子得過且過時,壓根不會想到在那 稀薄空氣裡的人們亟待幫助。

翻著書頁,數度哽咽,字裡行間沒有矯情挑逗,就只是將事件做了許多說故事方式的闡述而已,文字背後殷切的希冀與期盼,幾乎熱烈地傳達到了我的面前,一個人 如何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當作志業,只為了改善另一個國家被忽略的人民,那群民眾沒有資源、沒有後援地生活在全世界最艱困的環境裡,不僅僅是自然環境險 惡,象徵著的政治處境也很危險,邊境交界的紛擾不斷,烽火衝突也不停歇,如此艱險的地理環境讓落後的政府只能忽略當地人民的需求。

但作者給足了充分的理由,一所學校、一所學校地展開,提供女學生獎學金、為家庭同意女子受教育努力,戮力改善了荒僻鄉村的衛教觀念,這個事業光用想的就很 辛苦,我只能遠遠站在世界的這端認同這個理想,可我無法想像如何去實行,而且雙方的文化差異頗大。但作者就是憑藉著這個夢想在支撐、一步步將村落的孩童引 領向知識的殿堂,讓孩子們除了偏激的宗教學校之外,有一個學習平等與知識的地方。

整本書,很不可思議地牽起許多緣分,人生中充滿了夠多的巧合,神的恩典在文字中屢屢展現,巧妙的機緣更是讓我大嘆神奇,但這些都真的發生了,在那個遙遠的 國度,這些事情都發生過,這些文字真相的背後,除了感人的故事與理想外,我更看到了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

全世界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能給,作者給了許多巴基斯坦、阿富汗、喀米爾高原上群眾希望與生機,如果他都能做到如此不可能的事情,到底讓我不斷對夢想說不可能 的原因是什麼?或許,我改變不了他人的命運,但我可以掌控自己的,我不要再對生命說不可能了。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 Mendy 的閱讀迴響,點選過去

 

一個連世界都放棄、甚至當局也漠不關心的地方,因為有一群人的努力奉獻與付出,為他們點燃了無窮無盡的希望!

一群最無私的人們,默默地做著對存在於世界最邊緣角落、向來不被重視的人們而言最偉大的一件事,你或許還不認識他們,但請你一定也要來了解一下他們 的故事,感受一下其中的過程,並跟著一起感動!

在一個人煙罕至、人稱世界屋脊的高山上蓋學校,這種事到底可不可能?

答案並不是不可能,但絕對困難重重,但是,中亞協會確實做到了!

一個動盪不安的國家,在戰爭的肆虐下,人民求最基本的溫飽都來不及了,誰還會考慮到教育的問題?但就是因為戰爭的關係,才需要教育的力量來撫平心靈 上的創傷,並填補心靈上的空虛,因為就算戰爭讓物資缺乏,但對於心靈上的糧食也絕不能匱乏。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了這麼一群人,他們只管付出,不求任何回 報,而且即使散進個人財產和健康,一心只為了增進人民福祉,這種無私大愛的精神,著實令人動容。而這些人,就是本書的作者葛瑞格.摩頓森以及一個來自美國 的非政府組織-中亞協會。

柿子不都是挑軟的吃嗎?但中亞協會卻是反其道而行,因為他們所秉持的信念是「盡頭優先」,所以專挑偏遠、赤貧的地方優先蓋學校,因為他們深信,從道 路的盡頭開始並一路往回走,所帶來的意義絕對比較重大。大部份的人做事總是把焦點集中在人最多的地方,因為資源最豐富,資訊最發達,做起事來方便多了。但 中亞協會卻不那麼想,他們只想一心只讓偏遠地區的兒童有學校可讀,就跟平地上的兒童一樣,享受著相同的教育資源。

本書是由葛瑞格.摩頓森執筆,並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描述這中間的過程。他將十六年的奮鬥過程集結成書,有血淚、有辛酸,更有那甜蜜的果實。因為是親身 經驗,所以顯得格外深刻感人。很難想像在世界的某個角落裡,還存在著這麼幾乎可說是與世隔絕的一群人,一些連聽都沒聽過的地方也因為他們的關心而漸漸浮上 檯面。但儘管國家貧窮,卻更能輕易看到人性的光輝,以及完美的人格,或許就是因為少了世俗的汙染,讓他們的有了最完美的人性,而且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用錢 也買不到的智慧,以及人生的歷練。

阿富汗是地球上種族最複雜的國家,各種文化、語言、宗教和部落林立,人民處於混亂、暴力、戰爭與恐怖攻擊的環境中,猶如孤兒國家中的孤兒。而其中對 於女性在阿富汗所遭受到的不平等對待,除了感到不可思議,也覺得很心痛。被剝奪的權利、一輩子被男人主宰的人生並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直到葛瑞格.摩頓 森與中亞協會彷彿救世主般的到來,為他們帶來了生存的一線希望。

《石頭變學校》並不是癡人說夢,而是真人真事,這項創舉的成功,除了是葛瑞格.摩頓森與中亞協會的功勞,除此之外,在地的沙爾法拉茲與瓦奇爾絕對是 最大功臣。若是沒有他們兩人的義無反顧地奔波勞走,在當地提供並處理最即使的狀況,這項偉大創舉的絕對無法輕易完成。

在《石頭變學校》中,我看到了他們如何在最惡劣的環境下創造奇蹟,這種義行絕對值得我們對他們喝采。

只要願意坐下來,喝完了三杯茶,就表示事情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在摩頓森以及中亞協會的努力下,我們看到了他們寫下一頁又一頁的傳奇,並且持續延續下去。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 苦悶中年男子 的閱讀迴響,點選過去

盛在茶碗裡的熱茶終究會冷卻,喝下肚的溫暖永遠在心中。

讀過《三杯茶》一書的 每一個人一定難以忘懷這動人的故事,一個登山家摩頓森在登山的過程中迷失了路途,誤打誤撞撞進巴基斯坦山區的小村落,偏僻的村落貧窮但和善,村民熱情的招 待摩頓森,與他分享他們僅有的一切,讓摩頓森決定為他們作點事,也開啟了接下來一個非官方組織獨力為著偏遠地區學童建立學校的感人故事。

這一次的故事開始於1999年,摩頓森另一段為了建校奔走的旅程中,在巴基斯坦靠近阿富汗邊境,遠方一群騎 兵隊伍尋覓著摩頓森而來,這是帕米爾高原內最偏遠,最弱勢的族群吉爾吉斯人,他們連續騎馬六天趕路沒有休息,趕在冬天冰雪封鎖家園之前找到摩頓森,希望中 亞協會能替他們建造學校,雖然明知阿富汗的情勢比起巴基斯坦更加險惡,也沒有經過董事會的同意,摩頓森依舊點頭許下承諾,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個諾言的實 現,竟然花了他十年的時間。

讀到吉爾吉斯長老在完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對著族人所講的一句話,「我們生活在世界的邊緣,既然沒有任何援助會 到來,我們沒有選擇,只好自己來」,那種震撼讓人激動的情緒久久不能平息。孤立無援的少數民族,沒有受過學業教育,不瞭解外界的世界,默默的在險惡的環境 下過日子,他們雖然貧窮,卻擁有過人的勇氣與智慧,不輕易向人低頭,卻為了下一代的教育,派出最精銳的騎兵,只為求得子女受教育的機會,他們願意無私奉獻 出一切,只求完成所有族人共同的心願目標,這一次的建校難度更高,環境更險惡,也襯托出人性更高尚的一面。

這一次的故事裡,奇蹟不斷的發 生,上天總是賜給摩頓森最合適的助手,來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說是受到摩頓森的精神感召也好,是為了自己的同胞盡一份力也好,許多在地的力量加入,應該是建 校事業可以順利開展的一個主因,自助天助一點不假,也很感動看到不再僅是藉由外力來改善一切。摩頓森的付出與投入,帶動了許多本地人不計一切代價的付出與 投入,我想這才是讓一切深入紮根的精神,摩頓森只有一個,只有一生的歲月,而當有數不盡千千萬萬個摩頓森願意為了下一代的將來努力,無私付出,奉獻熱情, 我們知道這事業將會源遠流長,未來的希望不再是遙不可及。

在阿富汗動盪的政治局勢中,在美國與阿富汗複雜的政治情勢下,《三杯茶2-石頭 變學校》也提到了美軍態度的改變,以及摩頓森等人深入塔利班政權下成功設立學校的過程,戰爭總是根源於對彼此的偏見,摩頓森的想法證明了唯有透過互信,真 誠付出,經由教育帶來希望才是真正解決衝突之道。

《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的故事跟《三杯茶》一樣, 描述著摩頓森克服萬難在不可思議的地方,不可思議的情勢之下,推動著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的艱難,這樣的感人故事,總是令人百讀不厭,品嚐過《三杯茶》的感人 溫度,絕對不能錯過這再一次的感動,還沒有嚐過《三杯茶》的感動,不妨由現在開始,讓自己充滿在這滿滿的希望之中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 通達人 的閱讀迴響,點選過去

 

如果問我能從這本書能學到什麼?毋疑是那些摩頓森和他們的團隊地從歷經天災、人禍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偏遠國度人民身上所學到的勇氣、韌性、信心、傾聽。

個人甚至認為這本書實在很適合以個案研討的方式,對摩頓森及其團隊(中亞協會)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推展女子教育的 過程作深入了解。

雖然主角摩頓森所處的組織僅僅是個只有十多年歷史、每年只有數十萬美元捐款、只有不到一百人的規模、更非全球性的非營利 組織(NPO),但透過摩頓森,你可以看到這個非營利組織(NPO)的成長,幾乎依循《從A到A+(Good to Great)》的腳步。

從 「第五級領導者」開始

《從A到A+》內所謂的「第五級領導者」是指「兼具謙沖的個性和專業的堅持,建立持久的卓越績效」的領導者。

首 先,一個優秀領導者的個性,決非愛出風頭、鋒芒畢露、身兼媒體寵兒的領導風格,而是沉默內歛、謙沖為懷,甚至有點害羞,但在專業上卻表現不屈不撓的堅持。

一 個優秀領導者的表現,也不是在短期間經由技術面的操作,將績效弄得十分突出後,拿一大筆紅利後一走了之,而是長期的表現都穩定而優秀,並把功勞歸功於自己 以外的因素,但一遇到橫逆阻礙則會反躬自省。

從這兩點來看,主角摩頓森在本書中的諸多言行,應證了柯林斯對「第五級領導者」的觀察,因此 稱主角摩頓森為最高級的領導者當之為愧。

找「有紀律的員工」

摩頓森自從成功在科爾飛所完成第一座橋和學校,也 同時學到了與當地人民相處的寶貴經驗,開始接受其他村的村民邀請,開始在別的地區、村莊建設可供女子受教的學校。

只是當他的理念也越來越 多人認同、也越來越出名後,他發現自己必須專注在只有他能完成的募款、宣傳活動,然後在當地找到一位信得過的印地安納.瓊斯--兼具勇氣和體力的先鋒、得 精通五種語言、願意騎馬奔波、而且能忍受好幾個禮拜不洗澡、願意帶著四萬美金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橫越興都庫什山,籌措建校的人力、材料後,再完成建學校的 任務。

阿拉阿格巴(神是偉大的),竟然讓摩頓森找到了符合條件的鳥爪男子-沙爾法拉茲,由這個來自查普森河谷、手掌殘廢的以實馬利派,作 為摩頓森在當地的代表,繼續建校的任務。甚至超越了摩頓森的期望,自主地完成了其他更艱難的任務。

在幾年後,他們又找到另一個來自賈洛塞 難民營的男人-瓦奇爾,也同樣地符合這個條件。

然後這兩位當地的代表,合力提出了一個對中亞協會來說具戰略意義的目標:「在15~20年 內,建一條用女子學校形成的警戒線、一道讓婦女識字的萬里長城,從阿富汗的一頭延伸到另一頭,等於用女子教育的前哨站包圍塔利班和蓋達組織的發源地-戴拉 沃德」然後「在那裏建立一所女子高中,如果塔利班的最高領袖--毛拉.歐瑪爾剛好有個女兒,就讓她直接入學。」

至此,《從A到A+》所說 「先找對的人上車,組成卓越的經營團隊,再決定要做什麼。」活生生地在書中進行。

接著「有紀律的思考」

在 2005年10月8號,巴基斯坦遭逢芮式規7.6級的大地震,當時一大堆國際組織爭相進入災區,但在書中你會看到他們拒絕了那些既不是他們擅長、又非專業 的搶救、救助災民的工作要求,仍堅持只提供/維持當地人民教育不中斷。

他們實踐的正是《從A到A+》所說的「刺蝟原則」:他們對提供阿富汗、巴基斯坦偏遠地區的女子教育充滿熱情;他們在這件事上能達到世界頂尖水準;藉由提供這些服務所獲得的績效能吸引更多的捐款。

加 上「有紀律的行動」

中亞協會和其他組織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堅持建立學校有一定的順序。

首先他們會找到特別 偏遠的地區,坐下來和當地皮爾(長者)喝茶,真心傾聽當地居民的需要後,然後向董事會提出申請。待申請通過後再和當地村長簽制式合約,中亞協會提供建材、 技術勞工、學校補給品,並資助教師薪水、同時提供教師訓練;當地民眾則必須免費提供土地、人力和上課的師資。

就是這種平等互惠的原則,讓 當地民眾視中亞協會為當地社區團體,自然視這些學校為自己的學校。

形成「飛輪」

重覆這三個步驟就形成《從A到 A+》所說的「飛輪」(Flywheel)。中亞協會所做的就是持續轉動這個飛輪,並朝向一致的方向不斷努力後,每轉一圈都為下一圈提供更多的動能,使飛 輪轉動的速度更快,促使中亞協會從優秀邁向卓越。

每當發生類似因《可蘭經》被沖下馬桶引發一連串的暴動事件時,從清真寺衝出來的暴民,開 始破壞街上的外國非政府組織辦事處洩憤後,那些曾經捐出學校建地、號召居民貢獻勞力,並親身參與打地基的皮爾(長者),就會挺身而出阻止了這些想破壞學校 的暴民,讓所有中亞協會建的學校能多次避過此類的災禍,逐步累積學校數量,發揮女子教育的功效,提供對未來的希望。

最後

前面的敘述完全從理性面出發,提供大家另一種觀點切入了解這本書。

在我看過的書中,有許多都強調作者英雄式的行為、和戲劇性的情節安排,但 在本書中,你將看到的是摩頓森是已退居幕後,從整個中亞協會的觀點,敘述這個組織在建完第一座橋、第一間學校後的成長與作為,樸實無華,平凡且真誠。

此外,你還會看到的,是摩頓森和沙爾法拉茲之間彼此互補、近乎兄弟的情誼,真摯感人。

雖然這本書的哭點比《三杯茶》少得多了,所以我能強忍到最後都還沒有流淚。但我真誠地建議讀者,不論是買、還是去借,這本書都值得大家一看。

看完後,也許你會從中感受到這些身處文明邊陲的人 民,即使歷經多年的天災、人禍,即使置身於極盡艱困的環境中,仍對未來抱持著勇氣、韌性、信心,希望透過教育讓下一代過更好的生活。反觀身處台灣的我們, 身邊其實有更多的資源,只要我們打起精神,正向面對外在/內在環境的挑戰,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另一片天空,脫
離目
前的困境。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 George 的閱讀迴響,點選過去


  當我收到《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的試讀本時,心中雀躍之情,難以用筆墨來形容。還記得一開始閱讀《三杯茶》,是透 過雜誌的專文介紹,才讓我有機會一窺葛瑞格‧摩頓森(Greg Mortenson)的人道 工作以及他的心路歷程。從他為了紀念死去的妹妹克莉絲塔,從而踏上K2峰之旅,但卻登頂失敗,走迷至科爾飛村莊,發現當地小孩的教育資源極其貧乏,於是轉化的念頭在葛 瑞格身上萌芽,進而改變他的人生。

    看著新書的內容,也想到我家三歲的女兒恩恩,她也正逐漸邁入要上幼稚園的年齡,教育的議題也在 我家發酵。看了一些幼稚園的介紹,瞭解相關課程的安排,我和太太也在思考,怎樣的幼稚園才適合我家小朋友活潑好動又好奇的性格。這就不禁讓我記起書裡所談 的:「教導一個男孩,你教育的是一個人;教導一個女孩,則你教育的是一整個社會。」這句話映照在我跟女兒的互動中,格外顯得重要,因此在我為她挑選未來的 就學環境時,也思考再三,希望能做出正確的決定。甚至一如葛瑞格聆聽當地人的聲音,我也聽我女兒說:「那家幼稚園太無聊了!」於是,我們得再看看其他的幼 稚園。

【教育聖戰】

    葛瑞格所付出的心力,遠超出我為女兒恩恩所安排的,他必須與家人分離來到巴基斯坦、阿富汗偏遠地 區。除了建立學校外,更重要地是他有一個和吉爾吉斯人跨越時空的承諾,希望能在「巴米當亞」(世界屋脊)蓋學校,以實踐當初跟一群人翻山越嶺來找他的約定。隨著他挺進阿富汗,深入瓦罕走廊,但始終未能 實踐這個承諾。這期間發生了許多事情,像是美國911恐怖攻擊、天啟地震等,許多地方的需求如雪片般湧入,葛瑞格必須審慎評估,與工作夥伴一起討論, 什麼需求可列為中亞協會的計畫事項內,然後一一執行。

    外在環境的惡劣,阻撓不了這群有毅力的人,像是沙爾法拉茲、瓦奇爾以及其他中亞協會的工作人 員。他們也忍受與家人的分離,甚至是疾病的摧殘,只為將這個遠大的異象落實在這群連政府都不管的偏遠居民。如同書裡所說的,這是場聖戰,但不是恐怖攻擊, 而是為提升生活水準、人民幸福、脫貧、走出文盲的教育聖戰。這就如同正向迴圈一般,給的東西越是正向,所引發的反應與結果也越為正向。反之,給的是恐怖攻 擊與戰爭,製造的事端也就越多,於是自殺炸彈客與報復性轟炸也越多。

     所以中亞協會的工作不僅是當初簡單的蓋學校,甚至為 幫助有潛能的學生,提供獎學金,說服孩子的父母,讓這群學生有機會進一步深造。他們更替上了年紀的婦女開辦婦女職業中心與讀寫中心,甚至成立阿富汗婦女合 作組織。這些驚人的成就,在在顯明出,當教育落實在生活中,婦女們也開始了一場有別於美國政府與塔利班的戰爭,這是一場寧靜而無聲的革命。婦女們也有機會 擺脫束縛的生活,開始追尋自己的夢想。

【服務的精隨】

    儘管這些成就輝煌,葛瑞格心中一直惦記著與吉爾吉斯人的承諾,雖然沒有如同好萊塢驚奇的發展, 但其中所蘊含的感動卻令人不禁為之動容。當我一路閱讀到書裡的最後幾章時,就越發心情起伏。像是瓦西德‧可 汗對於「石頭變學校」的言論,突顯出偏遠村莊的人們對教育與和平的渴求。而在「巴米當亞」的建校之路,有吉爾吉斯領導者阿都‧拉西德‧可汗無私的奉獻,以及他為族人的深謀遠慮,這 些都讓葛瑞格的建校之路益發璀璨。

    在這些動人的故事中,有著一群勞心勞力的人,為著他人的幸福奉獻自己的生命,這正是服務的精 隨。儘管他們的生活並不怎麼光鮮亮麗,甚至會遭遇死亡的威脅,但他們一無所懼,或許這些人永無機會登上世俗所謂的名人錄,但他們的成就早已超越那些沽名釣 譽的執行長。他們所做的事,將在10年、20年後有著更無比的光華與榮美。至終,葛瑞格完成他與吉爾吉斯人當初的承諾,儘管從開始到完成耗費 了10年的時 間,但跨越時空的承諾並沒有淹沒在命運與環境的限制裡。我也深深期待未來《三杯茶3》的現世,那感動依舊會如同我現在的心情久久不散。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